生存率達75%!新組合療法突破大腦「結界」,治療乳腺癌腦轉移

2020-12-18 騰訊網

乳腺癌是女性第一大癌。近年來,各類靶向藥物的問世,讓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改善,生存期顯著延長。

然而,腦轉移的發生率也水漲船高,可達55%。當乳腺癌細胞擴散到大腦時,患者的生存期將大大縮短,通常只有6個月。目前仍缺乏針對乳腺癌腦轉移的靶向療法

近日,美國西北大學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發現了針對乳腺癌腦轉移的新聯合療法,該療法在動物模型中,顯著縮小了腦部腫瘤的大小,並提高了存活率。據統計,約75%的乳腺癌腦轉移在治療後腫瘤消失

這一聯合療法可以跨越血腦屏障,顯著提高生存期。該文章已在《科學轉化醫學》上發表。

1

乳腺癌腦轉移

乳腺癌腦轉移的風險僅次於肺癌,是腦轉移瘤的第二大原發灶,也是最致命的併發症。

高達30%的轉移性乳腺癌患者在疾病期間發生腦轉移,由於腦轉移可導致嚴重的神經功能損害,因此這類患者預後較差,生存率也大大降低。

腦轉移的系統治療,難點在於如何突破血腦屏障(BBB)這一大腦「結界」。一些常規的全身療法,如赫賽汀,不能有效地穿過血腦屏障,對腦轉移患者作用不大。

目前,腦轉移的一線治療方法主要有手術、全腦放療(WBRT)、立體定向放療(SRS),以及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化療、分子靶向治療等。仍需要更多能突破血腦屏障的療法,延長這類患者的生存期。

2

新組合療法

研究人員通過比較原發性和轉移性乳腺癌的腦轉移,發現了腫瘤組織中β-微管蛋白-Ⅲ(TUBB3)基因的表達的差異,這種差異使得腦轉移腫瘤對長春瑞濱(vinorelbine,一種化療藥)敏感性有所增加。

TUBB3已經被確定為乳腺癌腦轉移的治療靶點,它主要在神經元中表達,可能參與神經發生和軸突的引導和維持。

而一種獲FDA批准用於臨床試驗的BET抑制劑I-BET-762,可以促進β-微管蛋白-Ⅲ的表達,並在小鼠模型中進一步使乳腺癌腦轉移對長春瑞濱進一步敏感。這一發現為臨床試驗奠定了基礎,有望為乳腺癌腦轉移的患者提供新的臨床獲益機會。

BET家族蛋白能夠通過蛋白中的溴結構域與乙醯化的染色質結合,從而在表觀遺傳學水平上對基因表達進行調控。目前已有的BET抑制劑正在臨床試驗中,檢驗它們治療包括白血病、淋巴瘤、腦瘤和骨髓瘤在內的多種癌症的療效。

3

療效可期

通過分析,研究人員確定了TUBB3在乳腺癌腦轉移中的表達調控,進一步發現,溴域結構(BET)的抑制作用會增加TUBB3的表達,從而使腫瘤細胞更容易受到長春瑞濱的影響

研究人員將腫瘤細胞注入小鼠腦內,模擬乳腺癌腦轉移,等腫瘤長大後,通過BET抑制劑和長春瑞濱聯合治療,結果顯示:腫瘤體積縮小。

此外,使用多腦轉移(BM)模型進行的體內研究顯示,化療+BET抑制劑(iBET-762)+長春瑞濱組合可提高生存率,75%的小鼠長期存活。

好醫友劃重點:

新組合療法有望顯著提高乳腺癌腦轉移患者的生存率,相信它將為這類患者帶來生存的新希望。

參考資料:

https://news.feinberg.northwestern.edu/2020/08/new-therapy-targets-breast-cancer-metastases-in-brain/

相關焦點

  • Cancer Cell:揭示促進癌症擴散到大腦中的關鍵基因YTHDF3
    2020年12月12日訊/生物谷BIOON/---每年約有20萬名癌症患者被診斷為腦轉移,但由於癌症向大腦擴散的機制仍不清楚,因此治療方案很少。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維吉尼亞聯邦大學梅西癌症中心科學家Suyun Huang博士及其團隊通過展示一種鮮為人知的稱為YTHDF3的基因如何在這一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為在未來開發新的療法帶來了希望。
  • 研究表明YTHDF3在腫瘤轉移中起重要作用
    美國醫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每年約有20萬癌症患者被診斷為腦轉移,但由於癌症擴散到大腦的機制尚不清楚,目前治療方案很少。 然而,最近VCU Massey癌症中心科學家黃蘇雲博士發表在《癌細胞》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為未來治療的發展帶來了希望,該研究顯示了人們知之甚少的YTHDF3基因是如何在這一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 黃因其建模癌症向大腦擴散的工作而聞名。她最近的研究發現YTHDF3表達增加與乳腺癌患者的腦癌轉移和較差的生存結果相關。
  • HER2 陽性晚期乳腺癌伴腦轉移患者雙靶治療的思考
    前言 HER2 陽性乳腺癌侵襲性較高,預後差,多達 50% 的 HER2 陽性晚期乳腺癌病程中會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的轉移。大分子抗 HER2 藥物較難透過血腦屏障,隨著小分子 TKI 的應用,其在 HER-2 陽性乳腺癌腦轉移中的作用逐漸受到關注。
  • 乳腺癌不可怕,早發現早治療,生存率比你想的高多了!
    然而,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乳腺外科副主任醫師李順榮教授卻表示:乳腺癌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可怕,它是一個可防可治的疾病,大家不要特別緊張或者擔心,只要是判定為一期或者二期乳腺癌,治療效果是非常好的。一、目前乳腺癌的生存率如何?
  • 這家醫院乳腺中心的原位癌早篩率達20%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實習生 楊楚瀅近10年來,隨著抗癌治療的不斷進步,乳腺癌的治療理念已經從大掃蕩式的切除,轉變為既要保命又要保乳。生存率提高的同時,患者亦能儘快回歸家庭和社會。廣東省人民醫院乳腺二科主任醫師王坤表示,在省醫乳腺中心,乳腺癌患者保乳率達40%-50%,5年生存率高達92%,10年生存率達82%,與歐美國家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持平。據記者了解,這些正是得益於專科聯合體檢中心對乳腺癌實現早期篩查、早期診斷的模式,讓乳腺癌的診治實現了質的飛躍。
  • 僅兩藥上市,三陰性乳腺癌治療之路在何方?
    目前,臨床治療主要依賴化療,如蒽環類藥、5-FU、順鉑、紫杉醇等等。 雖然三陰性乳腺癌對化療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但患者經過化療後很容易出現耐藥,甚至是多重耐藥,治療效果減弱,預後仍較差。 好在,近年來,新免疫療法和靶向療法的獲批,標誌著三陰性乳腺癌進入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的時代。
  • 新型TCR療法tebentafusp治療葡萄膜黑色素瘤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任何TCR療法獲得陽性結果的首個3期臨床試驗,也是任何雙特異性療法在實體瘤中的首個陽性3期臨床試驗。mUM患者預後很差,幾十年來情況沒有明顯改變。如果獲得批准,tebentafusp將成為40年來第一個改善mUM患者OS的新療法。
  • 疼痛、骨折、截癱,乳腺癌骨轉移真的好痛!怎樣治療才能緩解痛苦?
    骨轉移的發生,預示著患者生活質量的下降和生存期的縮短。通常來說,乳腺癌骨轉移患者的生存期在1年左右;如果能夠積極治療、爭取治療,生存期可顯著延長。放射治療是治療乳腺癌骨癌轉移最重要且有效的姑息性治療手段之一,能夠緩解骨轉移患者的疼痛,其緩解率接近80%,同時也可降低患者發生病理性骨折的風險。
  • 三陰性乳腺癌靶向治療新突破,BBOX1基因是關鍵
    三陰性乳腺癌靶向治療新突破,BBOX1基因是關鍵 2020-07-28 0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精準」成為腫瘤治療關鍵詞
    當前,「精準醫學」是腫瘤治療領域的重要發展趨勢,並以靶向治療為重要工具,逐步實現在多腫瘤領域落地,疾病治療已轉向單病種、多學科以及精準個體化的聯合治療。精準治療在肺癌領域的成績有目共睹,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姜麗巖教授表示:「肺癌是精準治療的典範,根據患者基因突變類型選擇適合的靶向治療藥物,極大地提高了肺癌治療的有效性,顯著延長了患者的生命。
  • Lancet Oncol:晚期轉移肺癌的免疫治療臨床實驗獲得成功!
    到目前為止,放療是唯一的治療選擇,但它有毒性副作用。耶魯大學癌症中心(YCC)的研究人員發現,使用檢查點抑制劑pembrolizumab代替放療可以延長患者的壽命,而且在這一人群中幾乎沒有副作用。 研究結果發表在4月13日的《柳葉刀腫瘤學》(Lancet Oncology)雜誌上。研究發現,患者的反應取決於其腫瘤中表達的生物標誌物(PD-L1)的水平。
  • 廣州乳腺癌治療醫院哪家好,廣州好的乳腺癌醫院
    那麼廣州乳腺癌治療醫院哪家好,廣州好的乳腺癌醫院在哪呢,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乳腺癌患者都想知道,但我也很難回答給各位,建議去比較出名的專科腫瘤醫院或治療經驗民營醫院都是不錯的,像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的醫療資源要豐富的多了,醫療水平也是很厲害的。  想要治療乳腺癌,前期我們要了解一下什麼是乳腺癌。  女性乳房由皮膚,纖維組織,乳腺和脂肪組成。
  • 這些乳腺癌治療高頻詞,告訴你是什麼意思
    HER2: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是乳腺癌研究較為透徹的基因之一,HER2的過度表達與腫瘤的發生和侵襲有關,可提高轉移的危險。浸潤性乳腺癌浸潤性乳腺癌是相對於非浸潤性乳腺癌的,非浸潤性乳腺癌又稱為原位乳腺癌,乳腺癌病變僅局限於乳腺導管或乳腺腺泡內,並未突破基底膜。
  • 細胞免疫治療又有新突破:CAR-NK療法療效暴增
    不過,也不能小看了天然免疫系統,近年來以NK細胞為核心的免疫細胞治療不斷進步:通過一系列先進的生物醫學功能技術,給NK細胞安裝上偵察設備,讓其攻擊性具有一定的特異性。一頓操作以後,NK細胞為核心的新型免疫細胞治療(注意:不是單純的NK細胞擴增活化,直接回輸)屢建奇功。首先,是所謂的CAR-NK細胞。
  • MD安德森醫生:免疫治療耐藥後,轉移性黑色素瘤怎麼治?
    當伊匹單抗和納武單抗治療耐藥後,基因檢測有BRAFV600突變而未使用過靶向藥的患者,可以繼續使用BRAF抑制劑+MEK抑制劑的聯合靶向治療。 對於沒有BRAFV600突變的患者,目前FDA尚未批准任何靶向療法,用於伊匹單抗和納武單抗治療耐藥後的後續治療。
  • 「最難治」乳腺癌治療獲重大突破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陳鋆、文朝陽)「三陰」乳腺癌即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人體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均為陰性的乳腺癌亞型,因療效差、易復發轉移,被稱為「最難治」的乳腺癌。
  • 乳腺癌新聲:國內首個公立乳腺專科醫院——逸仙乳腺腫瘤醫院掛牌成立
    但是,我國乳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僅為 70%-80%,離歐美的 90% 以上還有相當的距離[1]。 與歐美備受重視和發展成熟的乳腺專科相比,我國乳腺專科的發展既往不受重視,大多僅為普外科或胸外科的一個小分支,治療手段也比較單一,以手術切除為主。
  • 第306醫院陀螺刀治療肝轉移癌療效好
    選50%等劑量曲線作為處方劑量曲線,70%劑量線覆蓋95%以上GTV,處方劑量每次3~5Gy,每周5次,共8~15次,腫瘤邊緣總劑量40~45Gy,治療在2~3周內完成。    治療後消化道症狀:噁心、嘔吐;給予口服胃復安或靜脈滴注昂丹司瓊對症。肝功能異常:轉氨酶升高;給予胸腺素(日達仙)等保肝治療。骨髓抑制:給予升血對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