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醫用口罩累計使用不超過8小時 日常上班居家戴什麼口罩

2020-12-16 閩南網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日前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佩戴多個口罩不能有效增加防護效果,反而增加呼吸阻力,並可能破壞密合性。各種對口罩的清洗、消毒等措施均無證據證明其有效性。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均為限次使用,累計使用不超過8小時。職業暴露人員使用口罩不超過4小時,不可重複使用。

延伸閱讀: 什麼時候可以不戴口罩?官方答案來了

  3月1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關於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的通知》,對不同場景下戴口罩提出科學建議,全文如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

  根據當前防控形勢和全面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需要,我們組織編制了《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本指引從普通公眾、特定場所人員、重點人員以及職業暴露人員進行分類,並對不同場景下戴口罩提出科學建議。現印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疫情聯防聯控機制

  (代  章)

  2020年3月17日

  (信息公開形式:主動公開)

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

  科學戴口罩,對於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具有預防作用,既保護自己,又有益於公眾健康。目前,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下,為引導公眾科學戴口罩,有效防控疫情,保護公眾健康,特提出以下指引。

一、普通公眾

  (一)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

  防護建議:不戴口罩。

  (二)處於人員密集場所,如辦公、購物、餐廳、會議室、車間等;或乘坐廂式電梯、公共運輸工具等。

  防護建議:在中、低風險地區,應隨身備用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戴口罩。在高風險地區,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三)對於咳嗽或打噴嚏等感冒症狀者。

  防護建議: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四)對於與居家隔離、出院康復人員共同生活的人員。

  防護建議: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二、特定場所人員

  (一)處於人員密集的醫院、汽車站、火車站、地鐵站、機場、超市、餐館、公共運輸工具以及社區和單位進出口等場所。

  防護建議:在中、低風險地區,工作人員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高風險地區,工作人員戴醫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

  (二)在監獄、養老院、福利院、精神衛生醫療機構,以及學校的教室、工地宿舍等人員密集場所。

  防護建議:在中、低風險地區,日常應隨身備用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人員聚集或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戴口罩。在高風險地區,工作人員戴醫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其他人員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三、重點人員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密切接觸者;入境人員(從入境開始到隔離結束)。

  防護建議:戴醫用外科口罩或無呼氣閥符合KN95/N95及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

四、職業暴露人員

  (一)普通門診、病房等醫務人員;低風險地區醫療機構急診醫務人員;從事疫情防控相關的行政管理人員、警察、保安、保潔等。

  防護建議:戴醫用外科口罩。

  (二)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患者的病房、ICU工作的人員;指定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的醫務人員;中、高風險地區醫療機構急診科的醫務人員;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環境消毒人員;轉運確診和疑似病例人員。

  防護建議:戴醫用防護口罩。

  (三)從事呼吸道標本採集的操作人員;進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氣管切開、氣管插管、氣管鏡檢查、吸痰、心肺復甦操作,或肺移植手術、病理解剖的工作人員。

  防護建議:頭罩式(或全面型)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防護器,或半面型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防護器加戴護目鏡或全面屏;兩種呼吸防護器均需選用P100防顆粒物過濾元件,過濾元件不可重複使用,防護器具消毒後使用。

五、使用注意事項

  (一)呼吸防護用品包括口罩和面具,佩戴前、脫除後應洗手。

  (二)佩戴口罩時注意正反和上下,口罩應遮蓋口鼻,調整鼻夾至貼合面部。

  (三)佩戴過程中避免用手觸摸口罩內外側,應通過摘取兩端線繩脫去口罩。

  (四)佩戴多個口罩不能有效增加防護效果,反而增加呼吸阻力,並可能破壞密合性。

  (五)各種對口罩的清洗、消毒等措施均無證據證明其有效性。

  (六)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均為限次使用,累計使用不超過8小時。職業暴露人員使用口罩不超過4小時,不可重複使用。『』

  來源:綜合新華視點、國家衛建委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焦點

  • 一次性醫用口罩使用不能超過幾小時
    一次性醫用口罩使用時間:  根據《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的要求,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均為限次使用,累計使用不超過8小時。職業暴露人員使用口罩不超過4小時,不可重複使用。  公眾使用口罩注意事項:  (一)呼吸防護用品包括口罩和面具,佩戴前、脫除後應洗手。  (二)佩戴口罩時注意正反和上下,口罩應遮蓋口鼻,調整鼻夾至貼合面部。  (三)佩戴過程中避免用手觸摸口罩內外側,應通過摘取兩端線繩脫去口罩。
  • 一次性醫用口罩使用超過8小時,會有這3個危害,很多人都忽略了
    口罩一度成為了今年最搶手的貨,很多地方甚至曾一「罩」難求,尤其是在肺炎早期。由於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通過飛沫傳播,所以口罩也成為了防護的第一武器。那麼,一次性的醫用口罩每天能戴多長時間呢?如果超過8小時,會有哪些危害呢?
  • 什麼時候可以不戴口罩?一次性口罩最長用多久?
    國家衛健委日前印發《關於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稱,普通民眾在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的情況下,建議不戴口罩。普通公眾◎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建議不戴口罩。◎處於人員密集場所,如辦公、購物、餐廳、會議室、車間等;或乘坐廂式電梯、公共運輸工具等。
  • 北京疾控中心建議普通人日常使用一次性醫用口罩,而非N95
    北京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說,截至1月31日14時,本市累計確診病例139例,其中死亡1例,出院5例,在市、區兩級定點醫院隔離治療133例,其中普通型113例,重型21例,危重型5例。
  • 坐飛機要戴什麼口罩?廣東省飛機航班中口罩使用指引
    坐飛機要不要戴口罩?坐飛機要戴什麼口罩?詳細指引來了  近日,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疫情防控組印發《廣東省飛機航班中口罩使用指引》,對普通旅客、空乘人員、重點人群乘坐飛機航班口罩的使用制定了詳細指引。
  • 防霧霾口罩能不能代替醫用一次性口罩使用?
    預防傳染性疾病的口罩一般分為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和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前兩者醫生用,後者普通人用即可。目前市場上的一次性醫用口罩,已經基本上買不著了,但是防霧霾口罩在超市裡還多有供應。那麼,防霧霾口罩能夠代替一次性醫用口罩使用嗎?
  • ...學生上學建議使用一次性醫用口罩兒童kn95口罩或對兒童造成身體...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指出,口罩共分六類,包括勞保防護用的口罩(執行GB2626國家強制性標準)、普通日常防護型的口罩(執行GB/T32610國家推薦性標準)、醫用防護口罩(執行GB19083國家強制性標準)、醫用外科口罩(執行YY0469行業標準)、一次性醫用口罩(執行YY/T0969行業標準)、棉布口罩。
  • 什麼地方戴什麼口罩?不同人群如何佩戴?廣東省疾控中心發布新型...
    2.進入人員密集或密閉公共場所需要佩戴口罩,使用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也可以使用普通口罩(如紙質口罩、布面口罩、棉紗口罩、海綿口罩、活性炭口罩等)。3.正常工作生活時,普通民眾如果買不到口罩,可以佩戴任何可以遮掩口鼻的物品,勤換勤洗。4.有疑似症狀到醫院發熱門診就診時,需要佩戴防護效果更好的醫用外科口罩。
  • 在超市辦公室戴什麼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即可
    最近,口罩成了健康生活的必需品。做好自身防護很重要,但是也有人啊,口罩一戴就是兩三層,出門買菜戴個N95,沒必要,過度防護了。如何科學按需戴口罩?【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醫用防護口罩或N95】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暴露風險最高,有必要使用醫用口罩或N95口罩。在醫院普通門診、病房工作的醫護人員,一般建議戴醫用外科口罩。公眾就沒必要用N95了,把它留給最需要的人。
  • 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和防護服的檢測
    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是最常見、使用頻率最高的口罩,這種口罩如何檢測?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需要檢測11項指標,包括外觀、結構與尺寸、鼻夾、口罩帶、細菌過濾效率、通氣阻力、微生物指標、環氧乙烷殘留量、細胞毒性等。
  • 科普:醫用口罩、N95、KN95口罩的區別和使用
    本著人道救急的客觀需求和當時的物資現狀,捐贈給武漢仁愛醫院1.8萬個KN95口罩。不少愛心人士和民眾對於不同類型的口罩並不了解,此前1月25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發布了《關於協和醫院接受愛心捐贈的相關問題回復》中提及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和KN95口罩的區別。
  • 科普|醫用口罩、N95、KN95口罩的區別和使用
    本著人道救急的客觀需求和當時的物資現狀,捐贈給武漢仁愛醫院1.8萬個KN95口罩。不少愛心人士和民眾對於不同類型的口罩並不了解,此前1月25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發布了《關於協和醫院接受愛心捐贈的相關問題回復》中提及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和KN95口罩的區別。
  • 口罩戴超過8小時,會產生怎樣的後果?一次性口罩用多久就要換?
    面對疫情,任憑誰都不會想著試一下自身的免疫力,上班、坐地鐵、去超市、逛商城等一切外出行為,幾乎都要佩戴口罩。一天下來,幾乎是與口罩相伴,每天戴口罩的時間,往往會超過8小時,甚至更長一點,產生的危害也就隨之而來了。
  • ...第二類醫療器械包含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日用口罩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9月29日訊,有投資者向豪悅護理提問, 親愛的董秘,你們做的是醫療口罩還是普通口罩啊?公司回答表示,本公司的經營範圍:生產、加工、製造:第一類醫療器械(限醫用衛生材料及敷料),第二類醫療器械(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日用口罩(非醫用),衛生用品(婦女經期衛生用品、尿布等排洩物衛生用品),塑料薄膜,複合芯體,無紡布,無紡布製品;生產、加工、製造(地址: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鳳都路3號;杭州市餘杭區康信路581號):(上述經營範圍涉及前置審批的項目除外
  • 溫嶺市首家企業獲批一次性醫用口罩生產 利歐牌醫用口罩即將上線
    4月3日,浙江利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在市場監管部門的幫扶指導下,順利通過省藥監局應急審批,取得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註冊證和生產許可證
  • 科普:醫用口罩和N95以及KN95口罩的區別和使用
    本著人道救急的客觀需求和當時的物資現狀,捐贈給武漢仁愛醫院1.8萬個KN95口罩。不少愛心人士和民眾對於不同類型的口罩並不了解,此前1月25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發布了《關於協和醫院接受愛心捐贈的相關問題回復》中提及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和KN95口罩的區別。
  • 何時能摘口罩?這些地方該用哪類口罩?官方指引來了
    來源:中新經緯原標題:何時能摘口罩?這些地方該用哪類口罩?官方指引來了!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18日電 據國家衛健委官網消息,18日,衛健委引發《關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稱,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均為限次使用,累計使用不超過8小時。
  • 一次性醫用口罩能否重複使用?醫生建議:最好不要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黃豔 通訊員 周晉安 甄曉洲 葉張翔) 中山三院感染科李建國副主任醫師稱,醫用口罩在很多情況下是不可以重複利用的。  李建國介紹,醫用口罩包括兩種:一種是三層的醫用外科口罩,一種是五層的醫用N95口罩。「這兩種口罩都是由無紡布組成的,無紡布中最重要的是中間層的熔噴無紡布。
  • 一次性醫用口罩能否重複使用?有沒有什麼危害?
    一次性醫用口罩能否重複使用,有沒有什麼危害?一次性醫用口罩分為兩種,一種是三層的醫用外科口罩,外層是無紡布,中間是熔噴棉無紡布,最近好還是無紡布。一種是五層的醫用N95口罩,最外層和最內層都是無紡布,中間三層都是熔噴棉。
  • 科學戴口罩「指南」您收好
    普通公眾(一)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防護建議:不戴口罩。(二)處於人員密集場所,如辦公、購物、餐廳、會議室、車間等;或乘坐廂式電梯、公共運輸工具等。防護建議:在中、低風險地區,應隨身備用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戴口罩。在高風險地區,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三)對於咳嗽或打噴嚏等感冒症狀者。防護建議: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