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1990年,曾經的亞洲小姐今何處?

2020-08-20 Kelly珠寶手冊



在寫這篇文的時候,我發微信問我媽:1990年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我媽說:必須是韋唯的亞洲雄風啊。


亞洲雄風正是1990年北京的亞運會的主題曲。

我想對於有印象的人來說:那一年應該都是永遠抹不去的記憶。


1990年的亞運會是中國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第一次舉辦國際性體育賽事,也是中國對外開放、北京走向國際化的重要時間點。


而在一江之隔的香港,香港小姐也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袁詠儀奪冠正式出道;另一場香港唯二的女性選美賽事,亞視的亞洲小姐也在力爭上遊。



雖然「亞洲小姐」的名頭叫起來比「香港小姐」響亮,但亞姐只能參與在香港舉辦的參加「亞太小姐」賽事,不像港姐的佼佼者是可以代表香港參加「國際華裔小姐」、「環球小姐」和「世界小姐「等國際選美賽事。

再加上無線的平臺,資源比亞視更雄厚,所以報名港姐的遠比亞姐的要多。


因為在「正面戰場「上比不過無線,喜歡劍走偏鋒,在賽事之外玩花樣製造話題吸引注意。



83年邱氏家族注資亞視後財力雄厚,85年亞視第一次搞亞姐選舉,冠軍就可以獲得包括複試三層洋房在內的價值70萬餘元的獎金獎品,季軍和冠軍的獎金也都遠高於香港小姐,對不是大富大貴之家的女孩子們吸引力都很足。


亞視去國外拍特輯也都去比較高大上的地方。

比如89年亞姐三強中的萬綺雯本身是想報名港姐的,但是從來沒有過飛機的她很想去希臘所以改報了亞姐。



萬綺雯我想對很多喜歡看港劇的人來說都不會陌生,《司機大佬》、《勝者為王》《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精武門》等,香港第一美腿想必大家都印象深刻。


但今天想跟大家聊的亞洲小姐女主角不是她。


01

-

1990亞洲小姐


提起1990年的亞洲小姐,最讓人熟悉的應該就是當年的冠軍吳綺莉


90年港姐冠軍袁詠儀與亞姐冠軍吳綺莉,真的是歷史性的合影。


而今吳綺莉讓人熟悉的就是小龍女的母親了,成龍和她犯下了「男人都會犯的錯」。當年奪冠的時候,她才17歲。


吳綺莉其實出身自富貴之家,母親是公司大老闆,不過也是單親母親將她帶大,對她有強烈的控制欲,喜歡打擊她的自尊,沒想到痛恨目前專制的她長大後也是走了母親的老路。


所以說原生家庭對人的一生影響真的太大了。


1990年亞姐冠軍吳綺莉(左二)、亞軍施綺蓮(左一)、季軍楊玉梅(右二)


無論什麼比賽,大家的關注度永遠在三強中。

上圖這張照片也真的是把三強全場焦點之光展現得淋漓盡致。


而我們今天想跟大家聊的,不是這三強,而是最左的亞洲小姐:孫名翠。


畫面實在是不高清,有興趣的可以看當年頒獎現場的視頻。


孫名翠 Karen Suen 出身小康之家,有五兄弟姊妹,排行第四。

自小媽媽把她帶到大會堂看香港當時的著名舞團:城市當代舞蹈團的演出。她看著臺上的舞者對媽媽說:我將來一定會成為臺上的舞者。


可以說Karen從小都是一名別人眼中的優秀孩子。


從幼兒園、小學開始無論是朗誦還是畫畫都拿獎,同時也參與很多的舞蹈表演。


中五畢業後,適逢香港演藝學院創校,中學修女便鼓勵她報考進入了舞蹈學院。

舞蹈學院裡有芭蕾舞、現代舞以及中國舞,但最後卻選了最特別的現代舞。


談到為什麼選現代舞時,Karen說:

「我個人好Creative,鍾意試新嘢,終於揀現代舞,現代舞比較有創意,有更大的自由度,香港從來冇人學過㗎!」


與她同屆的還有戲劇系的黃秋生、張達明等。


畢業後也真的進入了城市當代舞蹈團,更是成為了第一個舞蹈演員演舞臺劇的人。期間也拍過多個廣告,也演過藝術電影。


但她說拍戲不是為出名,只是想試下不同的藝術元素而已。


正因為想有新嘗試,她決定參選亞姐。

就如在亞洲小姐自我介紹中說的:即使是參加選美,她也認為是一種表演的藝術。


原本打算完成比賽之後繼續跳舞,但經不起亞視苦苦遊說,終於籤約做藝員。

「我讀演藝嘛,當時邊有呢類咁專業嘅artist呢,原本亞視規定籤三年,但我只肯籤兩年,佢哋又OK喎。」


想在娛樂圈出位,要搞緋聞、扯是非,她自覺並不適合,約滿後便急急離開,回到演藝學院繼續進修。



有感不同形式的藝術表演都試過,在臺上已找不到滿足感,Karen開始轉投商界,開學校教小朋友跳舞。


雖然說專心向著藝術目標進發,但她明白跳舞不可以跳一世,於是便開始著手學做生意。當中開過花店、髮廊,而在開了舞蹈學校之後也覺得自己完成了心願,人生進入另一個階段。


「我自細好貪靚,對珠寶好有興趣,不如試做珠寶啦。」

於是開始修讀GIA珠寶鑑定課程。


邊學邊買珠寶來設計,同時也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歡和訂單,因此第二年就開創了自己的珠寶品牌。



從選美至加入娛樂圈,再轉職教跳舞,雖然收入有限,但卻財來自有方,隨時可以動輒過百萬做生意。


對於資金來源,及如何賺取第一桶金,在採訪時她均不願多談,只說:「我有積蓄的,但我唔想講關於錢銀方面的事。」

嗯,只能說積蓄有方了。


02

-

珠寶設計


據港人港心上對Karen的採訪,她的第一件珠寶設計作品早在1997年就開始了。

是一件自己重新改款的玉蝴蝶胸針,至今仍收藏在家中。


不同於很多設計師,Karen原本只做熟客生意,但其後得到知名珠寶雕刻大師陳世英的鼓勵,開始參加公開的展覽。最神奇的是第一次參加珠寶展,會展負責人看見她的作品後驚訝不已,立即讓她的攤位升級到「Grand Hall」。


Karen Suen這個品牌其實運行已經超過10年,但讓更多行外人知道Karen Suen這個名字的,要屬這一對耳環。



2019年,富藝斯香港春拍上這一對拍行委託Karen Suen設計的翡翠紅寶石耳環一出世就吸引了眾多珠寶愛好者的矚目。


翡翠雕件總給人相對傳統與中式的感覺,Karen 另闢蹊徑運用特別切割的半月形紅寶石與翡翠雕件形成強烈的對比,整對耳環的幾何讓人聯想起佛教裡月光照寶塔以及Art Deco 時代東方文化與西方藝術交融而設的珠寶作品


但這一件作品更讓我想起的是路易·康晚年設計的艾哈邁德巴德印度管理學院,在這裡誕生了那句建築史上經典的對話:


「我問磚頭想要成為什麼,它說拱券,於是我給了它拱券。」



我不知道Karen 設計這對耳環的時候靈感來自哪裡,但這兩者之間的相似性讓人想起物之共鳴。


音樂、話劇、詩歌舞蹈、建築、珠寶藝術,所有作品的誕生都是尋求共鳴。你我走過不同的山和水,見過不同的日月星辰,相遇的一瞬間,最快樂是有共鳴和默契。惺惺相惜又殊途同歸,相似性本身就令人感動。


珠寶穿越億萬年,歷史的每一步似乎都能在其中發現其蹤跡,每一粒寶石何其相似卻又各自保持其獨特性,也正如此刻看到這篇文的你我。



跳出思維的框架、打破傳統,附以舊作新意,這一點,Karen 通過這件作品表達得淋漓盡致。


而這也是富藝斯在亞洲市場中「殺出一條路「的重要之舉。

寶石本身固然重要,但好的設計師、好的創意作品更能抓住新一代藏家們的目光;而老藏家們對藏品的愛意也在這新舊交融作品中越發有活力。


這件作品僅估價:HK$ 380,000-480,000,最後拍出HK$ 525,000的價格。



同樣一件頗具Art Deco風格的紅寶石/祖母綠手鍊,將古典與現代完美融合,幾何對稱、設計大膽又奢華,讓人想起印度齋浦爾古城的伊斯蘭風格建築——風之宮殿。


風宮是世界上最高的無地基建築,牆上密密麻麻布滿953扇窗仿佛就如手鍊中密鑲的寶石,圓球是頂部的拱門、中間四方是窗體,底部拼接的紅寶石是風宮窗與窗之間連結的主體。



一條手鍊裡仿佛可以透過時光看到100多前為了迎接當時的威爾斯親王,印度君主號令全城將臨街的一面刷成粉色的壯舉。


這也是為什麼Karen的珠寶設計常被視為可佩戴的藝術品的原因。

無窮的原創性、色彩活力奔放,看見過去的歷史也能展現當代的藝術。這也是Karen珠寶我覺得非常有趣的地方。



另一點就是Karen 很喜歡買各種不同的寶石,10年就已入帕拉伊巴、海螺珠等當時相對小眾的寶石。若從現在往回看的角度,可能有些人會說:不得不說真的很有投資眼光。


但我們現在很多時候看珠寶,特別拍賣會,似乎大家總愛強調投資性,但對Karen來說,她更看中的是寶石本身的獨特的美。


一個概念對我來說總是多層次的,是從不同角度發展出來的。我的珠寶設計亦是一樣,是多維的。


顏色和光線是我作品中最重要的兩個元素,在組合各種色澤的寶石和鑽石之同時,我希望找到協調和對比之間的平衡,我喜歡各種切割的鑽石,因它們折射出的亮度不同,能配合設計散發不同的光彩。


這一次下周富藝斯香港的拍賣會中,就有幾件Karen海螺珠的作品。



點擊文末連結就可以跳到富藝斯官網這一次拍賣會的連結,查看圖錄。


最近半年,各個拍行的線上拍賣如火如荼,有朋友說趁機看了幾場,發現原來拍賣行裡也有我買得起的珠寶啊。

其實大家很多時候都被每次高額成交價的拍品震驚,以為拍品的價格都很高,其實不然。多做些功課,不定還能撿漏。


例如這個富藝斯一下子就放出了5件四葉草系列的單品。


以前也寫跟大家分享過說為什麼梵克雅寶這個四葉草系列50多年了,「常勝將軍」經久不衰,無論蘇富比還是佳士得、富藝斯,每一年每一場的拍品裡都必有它的存在。


那是另一個話題了。




03

-

姐姐們


回看當年1990的三強:


  • 冠軍吳綺莉與小龍女之間母女囂張跋扈
  • 季軍楊玉梅02年嫁給富豪唐唐儀,之後專心做幸福闊太已經極少在幕前工作、
  • 亞軍楊玉梅感情路一直不順,曾在訪問中自認愛情路已經「損手爛腳,再冇期望「,只想做個單身女強人



每一種經歷都是過程,而每一次不同的選擇都導向了不同的結果。


當初參加亞姐比賽,Karen 只把它當成一種藝術的嘗試,發現不合適自己也不留戀迅速轉戰商場,同時還能在兩次重要的抉擇中都做到了「自己的興趣變成了事業」,


看這些讓人覺得做得風生水起的女性姐姐們,都能發現相似的點:始終頭腦清醒且愛自己。


山本耀司說: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了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


對於珠寶設計師而言,她的作品就是她的代言人。

Karen 的作品個性其實非常強,非常懂得如何通過作品來表達自我,是一位頭腦非常清醒、對自我定位以及規劃、自我認知度都非常高的人。


她自己在採訪中也表示覺得自己是一個非常有觀察力的人,並會思考如何展現藝術的表現力,特別通過在舞蹈團的那一段表演的經歷。


而參加亞姐以及在娛樂圈內兩年的鍛鍊,估計也為其積累不少後期珠寶的客戶。從她每年都不定期放出與劉嘉玲的合照就可以看出其背後的資源轉化率,這絕對不是一個「傻白甜」女人!



不為名利委屈自己,用實力說話。

話說你們從上面兩張圖兩個人前後拍照的姿勢不同有看出來什麼不同麼?


懂得及時止損並轉換跑道,知道愛自己的最強準則是有足夠的掙錢能力支撐自己的各種「愛好」和「習慣」。

這樣活得通透的姐姐們也是最近為什麼乘風破浪這次詞如此之火的原因吧。


Karen 其他作品欣賞


資料來源:

富藝斯官網、 Karen Suen 官網以及Ins, The Jewellry Editor 、Google 、Youtube

文中圖片版權歸以上資料來源所有,若有使用不當,請聯繫刪除。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本公眾號個人所有,若您希望在您的線上或線下轉載/使用,請後臺留言聯繫,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welcome with us —

相關焦點

  • 【圖文】1990年世界盃冠軍今何在?
    ↑↑↑點擊收藏訂閱號↑↑↑近日,兩位1990年世界盃冠軍哈斯勒和奧根塔勒先後確定要在下賽季出山,
  • 2020亞洲小姐三甲誕生!退選港姐蔡小蝶奪冠,獲十萬元獎金
    本文編輯劇透社:issac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2020年亞洲小姐香港區決賽》正式落下帷幕!參加決賽的14位佳麗,在比賽中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最終,經過激烈角逐,冠軍由10號選手蔡小蝶奪得,並獲得了由亞洲電視提供的10萬元獎金。而亞軍和季軍則由5號何雙妍以及8號高文君獲得。另外,8號高文君同時也是本次大賽的最上鏡小姐。而15號選手趙桐恩獲封友誼小姐,14號選手趙凱琳獲得才華飛躍大獎,2號選手林寶玉則獲得網絡人氣大獎。
  • 2020亞洲小姐選美三甲直播誕生,退選港姐奪冠
    《2020年亞洲小姐香港區決賽》正式落下帷幕!參加決賽的14位佳麗,在比賽中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
  • 1989年亞洲小姐冠軍「翁虹」的別樣人生之路
    亞洲小姐由國際旅遊文化發展研究會所批,於1985年首次舉辦多年來為娛樂圈發掘了不少人才,其中包括利智、樂蓓、翁虹、吳綺莉、楊恭如等 當時的亞洲小姐真的輸出了很多大美女明星。在很多人記憶中,港姐選美在當時名氣比較大,出來很多名人明星,但不要忘記還有一個亞洲小姐的比賽也走進了大眾的視野,亞姐選美是當時美女們走向銀幕的一個通道,當時翁虹姐在1989年以亞洲小姐冠軍進入娛樂圈的。當時20歲的翁虹憑藉自身的優秀及嬌好的面容,拿到了冠軍,而這屆亞姐的競爭真的很激烈。這一屆超級有看頭的,冠軍是翁虹、亞軍是萬綺雯、季軍是趙靜儀,第四名還是伍詠薇。
  • 郜林美嬌妻王晨,清純可愛,家庭幸福曾是亞洲小姐10強
    作為恆大的昔日功勳郜林和恆大走完了10個年頭,巧合的是郜林和妻子王晨也是相愛了10年,回首望去真的是感慨萬千,王晨,1990年出生,畢業於深圳大學2008級影視戲劇表演專業,曾為亞洲小姐香港總決賽佳麗,2013年,王晨和郜林在廣州領證結婚,並於2015年生下女兒。可以說是人生美滿了。
  • 亞洲足球小姐,日本宮間綾三次摘取,中國孫雯、王霜等4人上榜
    亞洲足球小姐標誌著亞洲女足隊員獲得的最高榮譽。那麼在歷屆的亞洲足球評選中,哪些國家的隊員獲得最多的亞洲足球小姐稱號?2000年12月,孫雯和美國老將阿克斯同享"世紀足球小姐"的殊榮。2013年7月,赴韓國K聯賽「留洋」。2015年6月,代表中國女足參加加拿大女足世界盃;同年12月31日,轉會加盟大連權健女足。2016年7月,隨國家隊出徵裡約熱內盧奧運會。2018年8月,王霜加盟巴黎聖日耳曼女足,合同籤至2020年6月30日。2018年11月29日,王霜獲得亞洲足球小姐稱號。
  • 1990/91賽季意甲桑普多利亞奪冠成員今安在?
    1990/91賽季意甲桑普多利亞奪冠成員今安在? 得益於1990義大利之夏的成功舉辦,1990/91賽季意甲聯賽可謂是球星雲集,然而令人驚奇是名不經傳的桑普多利亞隊卻最終以20勝11平3負積51分,力壓AC米蘭、國際米蘭、那不勒斯以及尤文圖斯等傳統強隊奪冠,從而震驚世界足壇,下面我們就來回顧一下
  • 女星Raashi Khanna:女神與曾經的學霸小姐姐
    女星Raashi Khanna:女神與曾經的學霸小姐姐#每日娛樂播報#拉茜·科納(Raashi Khanna),1990年11月30日出生於德裡,並在德裡出生和成長,但她的祖先是旁遮普邦(Punjab)。
  • 盤點獲得亞洲足球小姐的中國女足姑娘
    中國女足歷史上表現非常出色,也誕生過不止一位亞洲足球小姐。那麼都有誰獲得過亞洲足球小姐呢?第一位,孫雯。獲得1999年亞洲足球小姐。獲得2003年亞洲足球小姐。第三位,馬曉旭。獲得2006年亞洲足球小姐。第四位,王霜。獲得2018年亞洲足球小姐。
  • 亞洲足球小姐間的較量,武漢女足拿下四連勝
    前者是中國2018年的亞洲足球小姐,而後者是2006年的亞洲足球小姐。新老亞洲足球小姐之間的較量,自然是無比的引人注目。女足雖然不如男足對球迷的吸引力高,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兩隻球隊之間的較量就會比中超球隊的比賽質量差。毫無意外,這場比賽帶給了我們足夠的精彩。賽場上的女足姑娘們一個個都是中國足球界的花木蘭。
  • 2020亞洲小姐全球雙冠軍驚豔濠江
    每一年的亞洲小姐全球總決賽(Miss Asia Global Finals),總會走出內地,選擇馳名世界的文旅地標聯合舉辦,將亞洲之美擴散到全球各地。2020亞洲小姐全球總決賽,成功聯手「美食之都」澳門的著名景點MGM美獅美高梅酒店,22強全球佳麗首次登陸造價20億元的MGM動感劇院,成就一段大灣區魅麗傳奇!說起選美,亞洲小姐是萬眾公認的亞洲第一選美品牌。本屆18位大中華區晉級佳麗來自北上廣深、武漢、成都、澳門甚至臺灣,評審團將從中決出八強,晉級當晚全球總決賽。
  • 網紅導師劉東明受邀擔任32屆亞洲小姐競選顧問
    亞洲小姐競選自1985年創辦至今,是一個集權威性、專業性和公平性於一體的全球性競爭,一直被列為亞洲主要的選美比賽,每年有數十萬美女報名,影響空前,成為最美的才藝秀。多年來為娛樂圈發掘不少人才,先後湧現出了素有絕代風華美譽的諸多明星如:楊恭如、利智(李連杰夫人)、伍詠薇、翁虹、葉玉卿、黎燕珊、韓君婷、羅霖、朱慧珊、陳煒等,曾經邀請的導師有林志玲、劉嘉玲、 潘瑋柏、蔡徐坤、尚雯婕等,劉曉慶也擔任評委。
  • 2020年亞洲小姐香港區和臺灣區冠軍對比,臺灣到底還是輸了
    千呼萬喚,2020年亞洲小姐臺灣賽區冠軍終於出爐。 據說2020年的亞洲小姐臺灣賽區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報名參加海選的人數非常多,層層篩選下來,只留下了115人進入了決賽。
  • 「亞洲足球小姐」如今成色幾何?王霜之後,兩名球員無限接近!
    這些與中國女足的頭號球星,曾經效力過法甲巴黎聖日耳曼女足,以及在熊谷之前2018年同樣獲得過「亞洲足球小姐」的王霜,有很多相似之處。再加上中國和日本在歷史的上恩恩怨怨,因此兩人也難免不被國內的媒體拿來比較做文章。這種行為到底有沒有實際意義?
  • 22城冠軍競逐大中華及全球亞洲小姐
    時刻新聞 —分享— 說起選美,亞洲小姐是萬眾公認的亞洲第一選美品牌
  • 亞洲歷史上首位「環球小姐」冠軍來自日本,奪冠最多的竟是菲律賓
    大賽有年齡限制,參賽者必須是18-27歲之間,容貌氣質俱佳,且富有智慧的未婚女性,參賽者必須是各自國家和地區獲得選美大賽冠軍的佳麗,才有資格角逐環球小姐的桂冠。歷史上美國獲得的「環球小姐」冠軍最多,共有8次,緊隨其後的是委內瑞拉共有7次。而亞洲國家中獲得「環球小姐」冠軍最多的國家當屬菲律賓,分別是:1969年、1973年、2015年、2018年共有4次。
  • 2020年亞洲小姐比賽三大尷尬!最尷尬的是兩明星前輩拂袖而去
    尷尬一:這次亞洲小姐香港區比賽前,主辦方曾說過給予每位亞洲小姐一定的現金獎勵,但是比賽進行後,該承諾沒兌現,以致很多參賽選手退出。雖然亞視的高層解釋並非如此,但消息並非空穴來風。當然,香港區的冠軍10萬港元、亞軍5萬港元、季軍3萬港元的現金獎勵是不可能免掉的。
  • 亞洲十大90後運動員領軍人物
    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亞洲十大90後運動員領軍人物。武大靖出生於1994年的一位東北大男孩,世界短道速滑男子500米世界紀錄保持者淺田真央1990年出生於日本的名古屋,日本花樣滑冰運動員,她是亞洲第一個三次奪得世界花樣滑冰賽冠軍的女子單人滑運動員
  • MRISSTIME(美瑞時)贊助2020亞洲小姐全球決賽炫美收官
    2021年1月3日,2020年度亞洲小姐全球總決賽於澳門美高梅大劇場圓滿落幕。亞洲小姐各大賽區主席、各大合作品牌主席及各界投資人士齊聚澳門,一同見證此次賽事。當晚來自北上廣深、武漢、成都、澳門及臺灣等地二十多位晉級佳麗經過才藝秀、泳衣秀、禮物秀等等環節的精彩演繹,塑造了美麗時尚潮流的女性形象,彰顯了中國現代女性的美學觀念。
  • 1990年7月,鄧小平在亞運村遊泳館同運動員合影
    新中國成立後的1952年,中國代表團派出運動員,參加了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辦的第15屆奧運會。但之後,由於政治的原因,我國曾一度被排斥在國際奧委會之外。 1974年,鄧小平恢復工作以後分管體育。 1979年10月,國際奧委會確認中國奧委會為中國全國性的奧委會,恢復了中國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地位。據原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回憶說,鄧小平當時就有了中國要申辦奧運會的想法。「不過,當時中國的條件還不行,無法申辦。小平同志希望申辦奧運,是從國家、從全局的角度來考慮的。」 此後,伴隨著改革開放,經濟騰飛的腳步,中國的體育事業開始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