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處於持續低迷狀態。據悉,船公司地三季度的停航計劃仍將繼續。
目前,疫情導致的停航運力達到400萬TEU的水平,約是2020年春節期間的3.2倍。預計至第35周,船公司將在亞洲-北美西海岸航線和亞洲-北美東海岸航線分別減少7%運力,而亞洲-北歐和亞洲-地中海航線分別減少13%和17%,即跨太平洋航線停航運力將達到420,000TEU,而亞洲-歐洲航線停航運力將達到790,000TEU。
此外,來自海洋聯盟的停航計劃並沒有像2M聯盟和THE聯盟提前宣布,所以AMZ君提醒外貿貨代企業需時刻關注船公司動態,以防停航計劃突至的被動局面。
一 減航次不減運價
據悉,今年第5周至第35周,跨太平洋航線共停航257個航次,其中195個航次是由於疫情的緣故,而62個航次是因為中國春節的緣故。亞洲-歐洲航線的停航數達到198個航次,直接受疫情影響而造成的有152次停航。
傳統上講,受危機影響,航船公司很難維持運價高於成本的情況,因為會出現其他航船公司通過降價來獲得更高的市場份額和船舶的裝載率,但此次受全球範圍內的疫情影響並未出現類似情況。
三大聯盟利用停航這種短期工具調整運力、貼近需求的方式反而使航運價格在疫情期間不跌反漲。3月第一周,亞洲-美國西海岸的即期運價為1,361美元/FEU,而到了6月12日,這一數字激增至2,755美元/FEU,增加102%。亞洲-美國東海岸航線,即期運價自春節後反彈上漲22%。亞洲-北歐航線即期運價增長21%,而亞洲-地中海航線增長13%。
航次減少、運價增加,這使得外貿企業今年在出口尤為困難的情況下,仍將支付更高的貿易成本。
二 實時變動的港口政策
航運有風險,出口需謹慎。對於外貿貨代企業來講,2020年註定是不平靜的一年,停航、颱風、海盜襲船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貿易成本也在無形中增加不少。
日前頒布VGM貨櫃申報政策(預計7月1日正式實施),已經使不少企業受到不少罰金。
近日,南非大港開普敦(Cape Town)貨櫃碼頭正陷入嚴重的擁堵,由於該地貨櫃碼頭工人中報告了大量病例,港口碼頭大幅度減少了對船隻的服務,船舶停靠延誤長達一周,這迫使服務於南非貨櫃運輸線的船公司重新設定航行時間表,並對託運人徵收港口擁堵附加費。船公司CMA CGM宣布,將對開普敦的乾貨貨櫃和冷藏貨櫃收取擁堵費,550美元/20尺櫃,1100美元/40尺櫃,7月1日生效。此外,南非宣布將從亞洲進口的商品價格,每貨櫃一般費用恢復到200美元。
三 外貿貨代企業如何應對
1. 根據航次合理安排出貨,受停航計劃影響,外貿貨代企業需要面對的不只是運輸成本增加,很有可能同時面對貨物滯留港口難以出海的狀況,為避免高額的貨櫃管理成本和貨物延期,需要企業適時調整出海安排。
2. 提前完善貨物出口所需認證,隨著新政策的出臺,外貿貨代企業需要提前做好相關認證,防止延誤船期,利益受損。
3.出口產品轉內銷。在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為幫扶企業渡過難關,近日國務院出臺了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對於符合我國出口標準的產品進行幫扶,國內市場將是外貿出口企業的避風封港。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全球海運貿易前景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但為了儘快恢復經濟,各國封鎖政策逐步放鬆,政府(包括歐洲、美國和中國)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經濟政策,規模合計超10萬億美元;中國近期頒布的刺激政策包括累計達3.6萬億元的財政支持;同時許多港口對於因疫情影響的貨物實行部分免稅政策。這些優惠扶持政策是以往未曾有的,企業可以抓住機會合理安排貨物出口,避免長時期滯港,同時作出風險評估,發揮海運險的最大保障作用。
AMZ君觀點
AMZ君認為,今年外貿貨代企業在航運方面可能會長期面臨艱難局面,船公司政策變動將是常態化,一旦疫情得以控制,船公司各大聯盟也將會第一時間恢復正常運營,企業需要實時關注,以免錯過最佳出貨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