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車運動的真正魅力不只是不斷尋找賽車的極限,其實更是在不斷尋找自己的極限,認識全新的自己。
眼下的中國,汽車對於我們來講仍然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中國已然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從之前的「自行車王國」,已經轉變為不折不扣的「汽車王國」。陌生,是因為雖然越來越多的人擁有汽車,但伴隨著汽車與生俱來的汽車文化依然欠缺。
有所欠缺同樣意味著蘊藏著巨大潛力,就像中國的汽車文化,我已經看過、聽過不少權威人士預測中國正面臨著汽車文化爆炸發展階段。而賽車文化的發展甚至比你我想像的還要快。
CTCC(中國汽車場地職業聯賽)、CEC(中國汽車耐力賽)、SEC(超級耐力賽)、China GT(中國跑車賽)……細數起來在國內的賽事還真不少,而我剛剛參加了一場關於賽車的培訓,經過一番學習後,也想跟朋友們討論一下「賽車」和「車手」的話題。
此次賽道培訓是「東風風神賽車學院創始營」這個活動乾貨很多且十分精彩,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剛剛結束的2019 CTCC的武漢收官之戰中,風神車隊拿下兩回合冠軍,在2019 CTCC的8個分站比賽中,最終獲得了5個回合冠軍、4個回合亞軍、2回合季軍。而這次的場地教練就是風神車隊的車手劉洋。
培訓所在地是武漢的力盛賽車體驗中心,這條賽道於2017年9月正式開始運營,賽道全場1.2-1.4km,屬於比較短的一個賽道,以培訓為主,最長直道220m,彎道數量為13個。賽道最窄處11.6m,最寬處14m,高低落差1.88m。
國內已經擁有了許多的專業賽車場,包括珠海國際賽車場、成都國際賽車場、鄂爾多斯國際賽車場、廣東國際賽車場、上海天馬賽車場、上海國際賽車場,除了這幾個頂級賽車場以外,北京金剛賽車場、北京中汽聯賽車場、貴州駿馳賽車場、寧波國際賽車場、紹興國際賽車場也都還不錯。
在國內也已經具有許多參賽途徑,按照級別劃分除了我們較為熟悉的國內級別較高的中國房車錦標賽、CTCC外,還有一些全國性單一品牌賽事,如POLO CUP、TMC、TCR-China、華夏杯,地區性賽事還有例如上海市精英賽、天馬論駕、廣東冠軍車賽等。
那麼在國內,賽車運動由誰來管理呢?答案是中國汽車摩託車聯合會(CAMF)和國際汽聯(FiA)這兩個組織。汽車賽事類型除了我們上文提到的各種場地賽以外,還有拉力賽、越野賽等,今天我們主要談論的是場地賽。
參加場地賽,需要擁有G級或以上的賽照。擁有G級賽照後,車手可參加省市級的地區性賽事,如上海市精英賽、天馬論駕等比賽,這有助於車手進一步鞏固和積累經驗,同時,這類比賽擁有較完善和統一的比賽流程及規模,是新手們的最佳練兵場。
在積累一定的比賽經驗後,新手可申請參加E照培訓班,升級為E級賽照,從而參加更高級別的全國賽,如POLO杯。
在更深一步的比賽後,可進行更高級別的賽照升級,當擁有C級賽照後,便可參加全國房車錦標賽CTCC或部分國際賽事。
除了證件上的準備以外,下賽道前,我們還需要在裝備上進行準備。
培訓中我們所使用的車型為量產版的東風風神奕炫,而前不久CTCC參賽的奕炫當然是經過賽事規範改裝後的,它焊接了防滾架,換裝了賽用絞牙避震器、鍛造輪圈、熱熔輪胎、碳纖維賽車座椅、賽用ECU、賽用滅火器、賽用儀表、序列式變速箱等等。剔除了一切和性能無關的東西,比如座椅、舒適性配置、內飾面板、空調壓縮機等等,完全的賽道戰鬥狀態。
賽車運動除了車輛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外,車手的駕駛技術當然也十分關鍵,車手手上、腳上的功夫必需爐火純青。另外,一個好的車手除了需要熟練的技法,還需要一顆「大心臟」。
跟趾動作和兩腳離合轟空油減檔是賽車運動中的基本動作,也是MT專屬動作。操作得當可以讓車輛維持一定的引擎轉速保持出彎時的加速動力,享受側向G值帶來的樂趣。在瞬間做出剎車、踏離合器、換擋加油一些列動作,必須徹底了解油門、檔位、速度、轉速之間的相互關係。
每一條賽道的最佳路線的入彎點、出彎點、制動點等等都要經過不斷的練習和計算,才能找到最佳答案,然而做好這一切之後,剩下的我們需要的就是一臺好車了。
培訓中,我們所駕駛的東風風神奕炫是東風集團與PSA集團共同打造的CMP平臺的首款車型,吸納了PSA集團在底盤、懸掛調校上的優勢。
動力有1.0T和1.5T兩種選擇,前者最大功率92kW(125Ps)/5500rpm,峰值扭矩196Nm/1500-4500rpm;後者最大功率110kW(150Ps)/5500rpm,峰值扭矩230Nm/1800-4000rpm。今天在賽道中試駕的自然是1.5T版本。
這臺雙離合變速箱的調校也很見功底,換擋邏輯十分清晰,結合起來不會拖泥帶水。風神奕炫懸掛結構採用了前麥佛遜後扭力梁的組合,有PSA集團的背書,其懸掛性能的表現同樣出色。
寫在最後,很榮幸能有機會參與一個如此內容豐富且專業的培訓,這讓我感受到賽車運動的真正魅力不只是不斷尋找賽車的極限,其實更是在不斷尋找自己的極限,認識全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