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主持:陳宇庭
陳宇庭是陳誠(曾為臺灣副總統)先生的長孫,陳履安(監察院院長)先生的長子。普林斯頓大學電機電腦學士,哈佛大學企業管理碩士,於歐美東南亞從事企業管理。之後,他出家三年,到西藏、印度、尼泊爾等地參訪。記錄了大寶法王的傳奇,(歷史上最主要的法王有四位:達賴喇嘛、薩迦法王、大司徒仁波切、大寶法王。前三位都做過西藏政教合一的領袖,只有大寶法王,一直不涉及政治,是在修行禪修上的領袖)和西藏佛學的精華。包括西藏美麗的山水景色。非常好看,不枯燥,也不是說教。希望將快樂和心得與朋友們共享。
同時澄清大眾對西藏的一些誤解;知道有佛菩薩為了引導我們輪迴中的眾生而不住涅磐,不辭千辛萬苦,勇入生死大海;知道死亡不是終點。
這幾年來,我一次又一次回到西藏去參訪,不只完全是為著他那碧藍的天空、清澈的水,或者是這些華麗的寺院,美麗的色彩,仔細想一想,實在是為了他這裡的純樸的人們,還有所有這些有修有證的大師。每次回來的時候,都有一種身心得到洗刷的感覺。
不管男女老幼,他們在拜的時候,沒有哪一個人是為自己在求:求得到更多的錢,或我的家庭要更好。他們真正在求的是希望所有的眾生都離苦得樂,好像藏民們從小就養成了一種習慣:為自己著想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是一件會帶給自己痛苦的事情。所以藏民們在拜的時候,心中實在是充滿了智慧,這真的是我完全沒有想到的。
法王通常是指西藏政教合一的領袖,或由中國的朝廷正式冊封認證、有封印有證書的這些人。歷史上最主要的法王有四位:達賴喇嘛、薩迦法王、大司徒仁波切、大寶法王。前三位都做過西藏政教合一的領袖,只有大寶法王,一直不涉及政治,是在修行禪修上的領袖。
仁波切是「人中之寶」的意思,是指一個人,他的修行、慈悲、智慧對人類有很大的貢獻,人們尊稱他為仁波切。
活佛是漢人想出來的名字,假如你問一個西藏的修行人,「你是不是活佛呢?」他們很多人說不是,「我們哪是活的佛呢?我們哪有佛的智慧呢?我們希望學習佛,每一世來幫助眾生。」活佛在西藏叫做「祖古」,也就是轉世的修行人的意思。
喇嘛是上師的意思(諸佛之心,眾生之母),必須精通佛教的經典,而且必須閉過三年三個月零三天的關,甚至在雪山裡面長期閉關,還要經過他的老師認證,他的智慧慈悲禪修都達到了某一個地步,才被稱作喇嘛。但是,現在也用於對所有西藏的出家人稱作喇嘛。
我每次去西藏都有機會見到大寶法王,這次有機會跟他長談,沒想到他在一年之內把中文學會了,而且我問到他我過去修行的問題,過去很多沒有人知道的事情,他全都知道。包括未來會發生的一些事情,他也知道。真的嚇了我一大跳,他真的象一個幾千歲的人坐在一個小孩子的身體裡面.。
一般人最好奇最想知道的,就是西藏的活佛轉世制度。其實西藏的活佛轉世制度就是從第一世大寶法王德松欽巴開始的,大寶法王是西藏轉世制度的創始人。每一世的大寶法王都對他下一世要投胎到什麼地方,父母的名字,投胎的村莊,出生時的瑞相,出生在那一年,很多細節資料,他都會親筆寫下來,交給親信的弟子,或者埋在某個地點,等待他人來發掘。
要認證一位轉世的活佛,其實要符合很多條件的,不是自己可以認證自己,說自己是某某活佛某某菩薩的化現。最起碼要符合一些基本的條件:第一個就是一定要有大菩薩或大的修行人圓寂了,才能決定說他是不是轉世,轉世到什麼地方。
舉例來說,現在達賴喇嘛還在,假如一個人說:「我就是達賴喇嘛的轉世」。肯定沒有人信得過他。第二個條件呢,你必須是乘願再來,你到這個世界上來,從小就有某種使命感,你要幫助某一類的人,通常都是一些無我利他的事情。假如我們前世做過豬做過羊的人,這一世投胎來做人,對父母也不孝,對朋友也不好,每天自私自利的,那就有把握說你絕對不是乘願再來的人。第三個條件就是母親懷孕的時候,會有一些瑞相:母親做過什麼夢,夢到一些人,說要投胎,到她身體裡面來,轉世幫助眾生;或天空出現彩雲彩虹……再一個條件呢,活佛有很大的傳承的使命,必須把所有的法都學會。不是說糊裡糊塗的來了,要你們尊敬我,捐錢給我,天下沒有這樣的活佛,很快所有弟子都會離開他。再一個呢,他要有很強的無我利他的心,他整個一生的事業,都是在幫助照顧別人,而不是買了大的房子、大的車,金銀珠寶,酒色財氣一大堆,那他肯定也不是活佛投胎再來的。
活佛是不是有的時候會被認錯?這就牽涉到活佛的使命跟責任,幾乎所有的活佛,都要經過非常嚴格的訓練,他們從六七歲的時候,就要接受經教的訓練、法會的訓練、人格的訓練、禮儀的訓練,之後,有時候還要至少閉上三年三個月零三天的關,有的更長,在雪山中閉過十幾年的關。
很多仁波切笑眯眯的跟我講:「即使認錯了也沒有關係,這個教育實在太嚴格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從早上六七點,到晚上十點,從六七歲,一直到二十五六歲,都在修行的功課上。假如真的認錯了,早就受不了逃掉了。或者認錯了,但由於經過整套的訓練,他變成了一個人格非常完整的人,充滿慈悲智慧。」所以看一位活佛,不是看他是某某人轉世,有多了不起,而是看他此生的舉止,是不是真的無我利他,照顧周圍的人,前世來世並不怎麼重要,重要的是這一世怎麼過。假如你的前世是一位國王,又怎麼樣呢?難道那個國家會把財產還你嗎?這輩子投胎成什麼樣子,畢竟有一個學習的過程。我們把自己的慈悲智慧提起來,變成一位人格高尚的人,這個是重要的。
在第一世大寶法王前四百年,把佛法帶進西藏的蓮花生大士就預言過,在未來會有一位叫做噶瑪巴,也就是行佛陀事業的人會出現,就是大寶法王,大寶法王一共轉世二十一世。甚至在兩千多年前的釋迦牟尼佛時代,佛陀就預言過,說未來會有一位行佛事業的人出現,叫做噶瑪巴,就是大寶法王。
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對人類最大的一個貢獻,就是把佛法帶進了歐美,他知道,從科學觀念入門的歐洲人美國人,是絕對不肯傻傻呆呆的迷信佛法的,或是象愚夫愚婦一樣,跑去崇拜佛菩薩。一本一本的書籍,在大寶法王去了美國之後,慢慢開始出現了。像雨後春筍一樣,歐美一共出現了幾千個禪修的中心。他們一定是問了非常多的問題,真正看到大寶法王以及跟大寶法王去的這些禪師們,拿出實修實證的例子來,他們才開始相信,相信輪迴,相信因果的,
佛法的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修心,就是修正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所以佛法的修行方法是不分國界、人種、地域的。當大寶法王到達美國的伊利諾洲印第安保留區傳法的時候,當時那個地區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乾旱了。大寶法王就為他們祈雨,祈雨不久,馬上就開始天降甘霖。這也應驗了印第安人古老的傳說:當一位戴紅帽子的人,到我們印第安弘法的時候,東方和西方會建立起一個非常緊密的心靈的橋梁。這件事情也應驗了蓮花生大士的預言:當鐵鳥升空、鐵馬走路的時候,西藏的佛法會傳遍全世界。
據說,大寶法王接受他的癌症,是出自他對西方的關愛。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在美國伊利諾洲的這所醫院度過了他最後的日子。第十六世大寶法王的主治醫師羅諾弗桑契斯醫師(Dr. Ranulfo Sanchez )說:我從一名醫生的眼光看,病痛似乎嚴重折磨著他的肉體,但他的悲心從來沒有停止過,每天早晨我會去問他:「你疼痛嗎?」他總是微笑說:「不疼,不疼」,這樣的回答令醫生感到困惑。大寶法王圓寂後,他的弟子將我的手放在他的心臟附近,我發現竟然還是溫暖的,在24小時候,我不覺得詫異,但經過48、72小時後,他心窩仍然溫暖,我覺得非常詫異。一般人在死亡後不久,因血液循環停止,身體將成冰冷。但他的心臟附近一直保持著相當的溫度,身為一名醫師,我無法解釋這種現象。
第十六世大寶法王的荼毗大典,在錫金的隆德寺舉行。碧藍的天空中出現一道美麗的彩虹,證明大寶法王這位證悟者已離開他的身軀。這也證明生命是延續的,死亡並不是終點。全世界的弟子和信徒們,都在祈請大寶法王早日轉世降生。第五世大寶法王是明成祖永樂皇帝的上師,永樂皇帝在禪定中見到大寶法王戴著一頂黑色的寶冠,他出定後非常歡喜,就親自做了一頂黑色的寶冠送給大寶法王。就是影片上的這一頂。永樂皇帝好幾次都想派兵把西藏打下來,交給大寶法王管理,每一次都被大寶法王拒絕,大寶法王總是講,我是一個修行人,是在推廣佛陀慈悲跟智慧的精神。你每打一次仗,不曉得要傷害多少人命。而且每個教派,每種修行方法,它的存在,都是為了利益某一類的眾生,你把西藏打下來,交給我的教派來管理,這對西藏人民沒有任何好處,請你絕對不要這樣做。
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圓寂以後,他就託了一個夢給達賴喇嘛,把他轉世地點的山谷河川的情形,在達賴喇嘛的夢中呈現出來……
早在1977年,第十六世大寶法王由 大司徒仁波切, 蔣貢康楚仁波切, 嘉察仁波切陪同到印度加爾喀達的旅途中的某晚 , 大寶法王把一個布包裹起來交給 大司徒仁波切 , 並囑咐他不要打開 , 不要對 任何人展示 . 現場嘉察仁波切及其侍從年巴都親眼看到噶瑪巴將布包交給大司徒仁波切, 大司徒仁波切也一直遵守大寶法王的囑咐戴在身上。
一直到多年來大家都找不到這一封傳統上一定會遺留下來的轉世預言信函時 , 大司徒仁波切才想到打開布包 , 發現布包內是一封信函 ,信函封面上注註明於馬年(1991年)開啟 信的內容是:
噯瑪霍!自覺就是福,法界(注1)是沒有中心也沒有邊界的。由此往北,在雪地東邊有個國度,那兒有神妙的雷聲,時而自然地響起 (注2).。在美麗遊牧民族之區, 有牛為徵兆(注3)。方便是敦珠嗎,智慧是洛拉噶(注4)。生在與土為用之年(注5)。如神跡般的,白色物發出的聲音遼繞,遠遠地傳開來(注6) ,這就是大家所識的噶瑪巴 。他的一切為敦悅竺貝尊者(注7)所證實 不分教派的,他遍布十方。並不只親近某群人,也不遠離其仔人 , 他是一切眾生的守護者。佛陀教法猶如太陽,持續地放射其光芒 ,利益他人。
注1 : 藏文「確記經」(Chos kyi dbying) 意即一切現象所顯 , 也是空性或空。注2 : 第十七世噶瑪巴的誕生地是拉拓 ; 「拉」的意思是神聖 , 「拓」的意思 是雷鳴。注3: 噶瑪巴誕生的?牧社區名字為「巴可」, 「巴」的意思是牛,佛法用語牛叫做「拓就」,為上文所用之詞。注4 : 方便代表父親,智慧代表母親。注5 : 大寶法王生於木牛年,樹由土生,而牛可用來犁地。注6 : 此處意指貝殼(譯註:白色海螺)的響聲,在噶瑪巴誕生後,神奇的在空中響起,持續了一個時辰。注7 : 即為 大司徒仁波切。
第十六世大寶法王的四大法子:嘉察仁波切、蔣貢康楚仁波切、大司徒仁波切、夏瑪仁波切認真辨識 , 確定此書為十六世大寶法王的親筆信 .一致同意對這封信的解釋。
布寺的住持竹奔仁波切,請他的總管,和一位弟弟喇嘛,和一位中共的官員,三個人一起去尋找大寶法王的轉世。又過了好幾天,他們終於到達了一個叫做拉拓的村莊。他們問村民有沒有一個父親叫敦珠母親叫洛拉嘎的,七年前有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沒想到村民說:「有啊。七年前的一天,天空中充滿了號角的聲音,我們非常興奮,跑出去看,以為哪一位大仁波切來了。」 當他們走進這個帳篷的時候,嚇了一大跳,原來大寶法王坐好了在等他們,好像早就知道他們要來一樣,而且整個神情跟神態,跟第十六世大寶法王一模一樣。據大寶法王的母親和父親說,其實大寶法王早就被附近寺院的住持給認走了,你們來不久前才趕回來,說有人要接他,還是羊替他背著行李呢。更有趣的是,他出生的時候,滿山滿谷,都是海螺的聲音。好奇怪,父親跑出去四處張望。
大寶法王是1959年以來,中國政府第一位認證的轉世活佛。大寶法王轉世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全世界,大寶法王的慈悲跟神通,開始幫助西方人重新思考許多生命問題,似乎正當西方對佛教的需求越來越高的時候,大寶法王適時的出現了。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的老師說:「大寶法王其實是佛,我沒有多少可以教導他的。但是,這一世大寶法王投胎回來,還是個小孩子,我還可以繼續做一些貢獻。」儘管第十七世大寶法王自己說不辛苦,但從我來看,要是讓我每天24小時,一年365天,都在作無我利他的功課,還是很累的。
預言中大寶法王會轉生21次。大寶法王會很多種金剛舞,但是每一種金剛舞一生中之跳一次,所以誰能有幸看到是非常難得的。
大寶法王唯一的休閒,就幾乎只是在自己的陽臺上走動一下,或者繞寺一圈,稍微散步一下,沒有什麼娛樂。十七世大寶法王那裡也沒有電視,他唯一看過一次電視,是由其他幾位活佛,帶了發電機,扛了電視錄影機,放錄像給他看。錄像的內容是給第十七世大寶法王看他前世(第十六世大寶法王)主持法會的錄像,第十七世大寶法王看了非常的開心。
身為一個法王,當然最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認證其他的活佛。雖然大寶法王才十四歲,他已經認證了許多其他年輕的仁波切。像是第十六世大寶法王的四大法子之一蔣貢康楚仁波切,在尋找第十七世大寶法王的過程中,出車禍圓寂了。蔣貢康楚仁波切的侍者叫做天津喇嘛,天津喇嘛自從1992年以來,就一直在找尋他的上師蔣貢康楚仁波切的轉世,他一直找不到,就只好去楚布寺拜見第十七世大寶法王,說:「您可不可以入禪定幫我觀一下,我的仁波切投胎到哪裡去了?」 大寶法王當時才十二歲,對天津喇嘛開玩笑說:「你不是以前對我沒有信心嗎?看我還是一個小孩對不對?」把天津喇嘛嚇的要死。大寶法王安慰道:「不過,你千裡迢迢來找我,還是對我有信心。你不用擔心。」就把蔣貢康楚仁波切投胎在什麼地點告訴了天津喇嘛。
天津喇嘛見到了他的上師蔣貢康楚仁波切才一歲大的轉世,馬上就痛哭流涕。天津喇嘛一看上師的表情,就知道上師完全認得他,知道天津喇嘛就是上一輩子的侍者。這位蔣貢康楚仁波切的習氣習性習慣,完全都跟上一輩子一模一樣。
大寶法王12歲時還證了一位巴渥仁波切,他的前生是一位大禪師,我上次去西藏也遇到了他。他雖然才四歲,他的喇嘛就跟我講,他已經不願住在自己的房子裡,一定要到後山的閉關中心。然後和他上輩子一樣,每天雙盤禪修打坐。
人的轉世是實際存在的。輪迴是一個事實。
這次中國政府和達賴喇嘛,都認證了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尤其是在這個世紀的轉折點,表面上看起來,是一種政治的意義,但是我們學佛的人都知道,這代表著一種佛法因緣的延續。
對我們佛教徒來講,我們相信輪迴,可能這輩子是漢人,上輩子是藏人,之前又做過漢人,生生世世,我們都做過兄弟姐妹,父母師長,其實都是一家人。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我們中國人對佛法的認識,還有虔誠,其實是在每個人血液裡面的。
佛經上講,我們這個世界是一個夢幻泡影。對於證悟者,可以輕而易舉的在石頭上留下足印、手印。比如大寶法王過去世在石頭上留下的腳印。十七世大寶法王在七八歲的時候就曾經留過那麼一個手印在石頭上。
當然,活佛應世,不是為了來人間祈雨或留下印痕。
「憫眾生故生此世間」
「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所以者何。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癒。父母亦愈。菩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癒菩薩亦愈。」
生死輪迴即為眾生大病。「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
佛菩薩望眼欲穿,流浪子何時歸返?
註:《尋找香格裡拉——大寶法王傳奇》完整版視頻點擊文底「閱讀全文」百度網盤下載。
歡喜轉載,感恩分享!
本平臺推薦 點擊即可閱讀● ● ●
新浪微博|@德嘎仁波切
新浪博客|@德嘎仁波切
相關平臺|【普利之家】
藏傳佛教|大德教言|普利之家|藏人文化|佛教見諦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