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3 2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小九 39健康網
急性腦血管病,又稱卒中,俗稱「中風」「腦中風」,已經成為我國居民健康的頭號殺手。天氣寒冷,中風高發,如何預防及治療?
中醫如何治療中風
腦中風主要分為出血性腦中風(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腦中風(腦梗塞、腦血栓形成)兩大類。
出血性腦中風發生於腦血管破裂,血液滲入腦室,造成顱內高壓,危及生命,治療時必須找到出血原因,如蛛網膜下腔出血往往是由動脈瘤破裂所引起,對因治療在於解決動脈瘤。這時中醫所發揮的作用為對症治療,如患者出現頭痛、噁心、嘔吐或血壓升高時可採用針灸等方法進行緩解。
出現缺血性腦中風,第一時間的治療手段就是溶栓,靜脈溶栓是目前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發作後3-4.5小時內給予積極的溶栓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預後。另一個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取栓。當然這些治療手段的前提都是越快越好,如果發病超過6小時,無法溶栓或取栓,可選擇治療手段相對來說則非常有限。這時中醫藥可發揮獨特的優勢,其中針灸療法通過有效刺激穴位,讓血液慢慢恢復流暢,幫助患者控制中風的危害性,大大減少後遺症,當出現一側偏癱、失語,使用頭針刺激百會、四神聰等穴位可達到較好效果。另外,運用補氣、活血的中藥在降低顱內壓、減輕腦水腫、促進血腫吸收等方面均有明顯的效果,可明顯降低患者的致殘率。
中風有哪些先兆
中風的先兆有很多,多數中風都在夜間發生,一種情況是早晨時人體從睡覺到清醒狀態,交感神經興奮帶來血壓升高、心率增快,導致中風出現。另一種情況是夜間時血壓偏低或血流速度緩慢而造成中風。夜間中風發生前並無明顯徵兆,這類患者有可能在前幾天便出現血壓異常,或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停服、忘服抗血小板藥物以及老年人喝水量少等因素都可引發中風危險。而發生於白天的中風多是由於交感神經的興奮,如突然情緒激動。一般情況下中風都伴有頭暈、眼花、肢體麻木、腿腳不利等症狀,但根據這些症狀進行判斷其實並不可靠。所以需要強調的是,對於有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人來說,一旦出現任何異常情況,如頭痛、頭暈、心慌、胸悶、疲乏肢體麻木尤其是單側肢體無力時,必須馬上到醫院急診就診,設在急診的綠色通道可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務,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安宮牛黃丸能不能防中風?戳視頻了解~
醫生名片
丁邦晗
廣東省中醫院急診大科主任
教授 主任中醫師 博士研究生導師 臨床醫學博士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急症教研室主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青年名中醫。2020年支援武漢醫務人員。
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主編《慢性病養生指導》系列專著2部,副主編專著5部,參編教材5部,主持編寫《急性心肌梗死中醫臨床診療指南》《中醫醫院急診科醫療質量管理和控制指標體系專家共識》。主持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7項,參加國家十一五支撐計劃項目3項;2018年「榮耀醫者-科普影響力獎」獲得者,獲全國性表彰2次,省部級獎獎勵4項。
。
通訊員:孔抒帆
【奇妙的中醫】簡介
《奇妙的中醫》系39健康網與廣東省中醫院聯袂打造的一檔高品質中醫視音頻欄目,這裡有精彩絕倫的醫案、有神奇精妙的本草、也有簡單實用的養生藥膳,多位中醫大師親臨坐鎮,妙語連珠,趣解5000年的「中醫奇妙之處「。
(本欄目由廣東省中醫院與39健康網共同製作)
原標題:《身體發出這些警報,當心中風找上門!就診千萬別犯這個錯!》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