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帶著爸爸去留學》總製片人張書維丨批判聲中的「逆流而上」

2021-02-15 新劇觀察

作者 / 小章魚

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中產階級群體的日益龐大,導致了中國的留學率直線飆升,因為在傳統觀念之中,「教育」是實現階級跨越的唯一途徑,這也使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中國父母紛紛選擇了「砸鍋賣鐵」送孩子留學的道路。作為生活之映射的影視作品,也在大約四年前掀起了「留學題材」熱潮。《小別離》聚焦「低齡留學潮」,《陪讀媽媽》反映海外陪讀艱辛,而醞釀了四年的《帶著爸爸去留學》則關乎兩代人的共同成長。

 

海外是一個極其特殊的環境,不僅對於劇中人物來說充滿了未知和艱難,對於拍攝團隊來說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尤其是《帶著爸爸去留學》的製片人張書維是第一次接觸影視行業,但即便緣起於「機緣巧合」,她也仍然表示要堅持地將這部戲做到最好。

 

 

「我以前不是做影視這個行業的,回國後正好有朋友的戲在籌備,他們有一些海外的戲份要拍攝,於是讓我幫忙,我才第一次與影視行業有了交集。」談及這段「機緣巧合」,張書維顯得非常輕鬆,好像只是一段「好玩」的經歷。「做《帶著爸爸去留學》也是機緣巧合,當時姚曉峰導演因為我有海外留學的經歷所以讓我過來看劇本,後來在籌備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狀況,比如資金問題,我有幫忙去做一些安排,於是我就把出品人和製片人的擔子扛過來了。」

 

看似柔弱溫婉的小女生,骨子裡卻蘊含了巨大的能量與堅韌,這讓記者對張書維刮目相看,而在與記者交談的過程中,張書維也很客觀和謙遜地「復盤」了《帶著爸爸去留學》的製作過程,她表示願意在批判聲中逆流而上、持續成長。

「迎難」開始,不畏挑戰

 

據張書維坦言,《帶著爸爸去留學》從去年年初開始籌備,年終開機,基本上是經歷了影視行業最為動蕩的一年,因此籌備期間也是困難重重,首當其衝的便是資金問題。2018年是影視行業資本大面積「退水」的一年,許多投資方都撤資了,然而《帶著爸爸去留學》在資金方面的要求卻遠高於其他項目。

 

「去年年末是影視行業的低谷,許多有意向投資影視行業的資方都撤資了,但是那個時候我們的製片已經在搭景,演員已經在籤合同了,於是我們馬上去各種找資金,因為我們需要在開機前滿足劇組所有款項的到位,當時的壓力真的很大。」資金的問題是張書維遇到的第一難題,但是更多考慮的是資金與導演創作的平衡。

由於《帶著爸爸去留學》是一個完全發生在海外的故事,所以在拍攝上對資金的壓力非常大。為了滿足觀眾們所需要的視覺效果,同時又能夠儘可能地降低成本,張書維可謂是在人力物力等多方面絞盡腦汁。據悉,該劇的拍攝周期一共150天,其中有30天左右是在西班牙拍攝的,其餘是在上海拍攝完成的。

 

為了達到真實的海外留學環境,劇組將路標、廣告牌、指示牌等都換成了英文,並且找來一些外國路人來充當群演。在拍攝一些特殊場景的時候,《帶著爸爸去留學》的製片組也是費盡心力,為了儘可能呈現出國外寄宿公寓的真實場景,「劇中的留學生公寓實際上是五個場景拼湊出來的。」張書維爆料了真相,「房子的裡面是我們搭的,房子門口是一個別墅的門口,房子的後花園是用了兩個地方拍出來的,房子所在的小區是另一個地方拍出來的。」劇中的一個場景需要跨越五個區域進行拍攝,可見其難度之大,不僅如此,這也在製片方面要求「細節控」。比如國外的植被與國內的品種是截然不同的,於是劇組更換了別墅門口的所有植被來完成拍攝,還要避免「穿幫」的問題。另外,這也為剪輯和拍攝增加了很大的難度,場景、劇情、演員情緒的銜接都需要有整體的把控。

 

  

在海外拍攝的過程也非常艱難,雖然只有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但是這對於一般項目的拍攝周期來說已經是非常漫長的了。但好在演員都非常「給力」,張書維透露,孫紅雷幾乎只思考了三天便同意出演這個劇,除了劇本吸引人以為,或許也是因為當時孫紅雷剛剛「榮升」父親,黃成棟對黃小棟深切的父愛讓孫紅雷感同身受了。

 

回顧《帶著爸爸去留學》的整體拍攝過程,在張書維的表述中明顯辛酸大於快樂,不過這次海外的拍攝經歷相信會讓整個劇組擁有更加緊密的凝聚力。

留學不是主題,而是「工具」

 

「或許是片名的關係,讓大家誤以為留學才是我們想要表達的東西。」無論是張書維還是姚曉峰,他們都一致認為,「留學」並不是《帶著爸爸去留學》表達的重心,親子關係與兩代人的共同成長才是。

 

在張書維看來,《帶著爸爸去留學》的創作初衷是關注留學時可能會產生的問題,比如原生家庭、陪讀父母、年輕人的愛情以及青春期叛逆等等,這些問題都是留學生會真實發生的,只不過該劇戲劇化地將這些留學問題集中發生在了四個家庭中,而這四個家庭恰巧也構築了「中國式留學家庭群像」。

 

「我就是要告訴觀眾,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留學。」以客觀與理性看待留學,是張書維想要通過這部劇傳遞給觀眾的態度。

 

 

在《帶著爸爸去留學》中,似乎每個人的留學生活都是不「光明」的,每一個家庭也都是存在問題的,將留學的負面赤裸裸地呈現在觀眾面前,是否會擔心負能量的傳播無法令觀眾買帳?面對這樣的問題,張書維表示,在創作初期主創團隊曾經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因為我們這部劇聚焦的是一群剛剛剛到國外的留學生,他們初來乍到,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同時還要面臨許多家庭問題,前面的不成熟和任性,鋪墊的是後來的成長和轉變。」

比如離異家庭在留學生中並不在少數,夫妻感情不睦而又有些積蓄,這樣的家庭很容易選擇將孩子送出國讀書,武翰祥、劉若瑜就是這樣家庭的典型代表;比如青春期孩子的戀愛問題,留學生由於文化差異導致的寂寞,會導致他們輕易地在國外尋找歸屬,尤其談戀愛對於十八九歲的孩子來說非常正常,國外的開放環境對青少年的誤導也容易讓黃小棟、朱露莎、武丹丹、陳凱文這樣思想和三觀還未成熟的孩子走彎路。

 

  

談及戲劇性與真實性的平衡,張書維表示劇集開頭的「囧途」其實是姚曉峰導演的親身經歷。當時這部劇的創意也是緣於這段經歷,過海關、走失、丟東西、錯過面試,這些在觀眾們看來「懸浮」和「離奇」的事情實際上是生活中真實會發生的。《帶著爸爸去留學》只是將留學作為觸發情感連結的「工具」,編劇將「車禍」、「槍擊」、「搶劫」等極端留學情況加諸在劇情之中,實際上是為了更加凸顯親情的重要。

  

相信觀眾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黃成棟與黃小棟這對父子,在留學第一晚因為吵架而走失,黃成棟滿頭大汗著急尋子的樣子看得讓觀眾揪心,而父子倆重逢那一刻的「破冰」更加深了二人的情愫,尤其是在海外的陌生環境下,父子二人又莫名經歷了「槍擊案」的生死決別,「血濃於水」的情感關係顯得更加濃厚。林颯與武丹丹沒有血緣的母女關係,也在海外留學「相依為命」的情境下得以加深。劇情中的情感關係都非常典型,雖說經過了戲劇化的處理,但本質上還是來源於生活。

 

極端原生家庭背後

是親子間的共同成長

 

伴隨著中西方教育理念的不斷衝擊,家庭教育已經從以前的「灌輸型」,轉變為如今的「溝通型」。在《帶著爸爸去留學》中,主創團隊也意欲向觀眾們傳達這樣的成長轉變,實際上劇中並不全然表現留學的負面情況和信息,其把勵志成長的空間放置在了家庭關係與親情關係的角度。在該劇中,觀眾們不難發現孩子與家長在這段留學經歷之中正在開啟共同成長的模式。

 

首先是黃成棟與黃小棟父子,身為父親的黃成棟其實本身也是小孩心態,在國內的時候根本沒有操心過孩子,因此陪讀時的黃成棟仍然可以稱為是「新手爸爸」。從劇情中不難看出,黃成棟穿著輕浮,初到國外對一切都非常新鮮好奇,在黃小棟的教育方面毫無原則。面對黃小棟與武丹丹的曖昧,黃成棟的腦海中似乎已經浮現出了「抱孫子」的畫面,對於黃小棟的照顧,黃成棟不能單純用「無微不至」來形容,而恨不得將黃小棟拴在自己的褲腰帶上。雖然性格慫,但面對槍擊的時候仍然奮不顧身地替兒子擋子彈。黃成棟的陪伴式教育起初是令黃小棟倍感壓力的,但在經歷了一系列事件後,黃小棟逐漸成熟,也更加理解父母的不易。

 

 

劉敏濤飾演的劉若瑜則是更加典型的中國母親形象,一門心思撲到兒子陳凱文的身上,為了兒子犧牲自我,辭掉工作專心陪讀,最終卻換來了老公出軌、婚姻危機等諸多情況。不僅如此,陳凱文還並不省心,捲入「迷奸案」中差點被遣送回國。劉若瑜的人物悲劇恰能給當下沉迷於子女教育的父母們敲響警鐘,《帶著爸爸去留學》也以此警醒父母,要先經營好自己的生活,才有更多的力量關愛孩子。

 

 

武丹丹的成長經歷雖然過於典型,但卻並不代表其不存在,製片人張書維表示:「我身邊有朋友就是在類似的環境下長大的,所以我很理解武丹丹的行為。」武丹丹通過「作」來獲得關注,在心理學上,這是母愛缺失的正常表現。而作為「小後媽」的林颯,也在愛與付出當中變得更有責任和擔當。

 

 

面對網友們對武丹丹、黃小棟等幼稚行為的質疑,張書維回應道:「人物的戲劇化處理也是為了造成情節的強衝突,不過在劇本的優化上,《帶著爸爸去留學》已經盡力實現其真實性了。」

 

「編劇老師的習慣是先設計各種事件和行為,最後再解釋這件事發生的原因。」張書維表示,觀眾們看到的一些非常奇怪的情節,實際上是為後來的劇情做鋪墊,比如武丹丹去捉姦這件事就令觀眾們非常不爽,但在後面武丹丹的臺詞表現了她的行為動機,由於被父母雙雙拋棄,武丹丹早已把林颯視為唯一的親人,她不希望林颯也拋棄自己。

 

經歷了三年的打磨,《帶著爸爸去留學》終於迎來了收官,儘管劇情受到不少爭議,身為製片人的張書維並沒有「找轍」,而是理性地表示:「沒有任何一個作品是完美的。」張書維接受觀眾們的所有批評,同時也對不完美的部分表示遺憾,劇情莫名其妙的斷檔、銜接不上等問題,實際上都是拍攝過程中的困難所導致的,比如在海外與西班牙團隊的衝突令黃成棟與黃小棟父子失散的戲份無法按原劇本拍攝完成,最後是中國劇組全體人員打開手機的手電筒幫助姚曉峰導演拍攝完成的。

 

雖然有諸多遺憾,張書維卻似乎越挫越勇,莫名「入行」的她似乎鼓起了一頭扎進去的勇氣,如今她又在籌備一個關於「運河」的電視劇項目,目前還在劇本打磨的階段。萬事開頭難,對於年輕的張書維來說,挑戰才剛剛開始。

近期熱文

為什麼經典敘事的電視劇更容易出爆款

為什麼群戲結構的電視劇更容易出爆款

高出不勝寒!中國電視劇行業怎麼了

商務合作 / 轉載 / 加入社群 / 約稿

請聯繫微信ID:

15201655723  zsh762079852

1028627745   649778177

相關焦點

  • 銳力搏冠軍賽聯手「爸爸去哪兒」製片人總導演打造格鬥真人秀
    《爸爸去哪兒》總導演製片人謝滌葵聯合銳力搏冠軍共同製作MMA格鬥真人秀。這位金牌製片人、導演,擁有20多年媒體行業經驗,包括紀錄片、真人秀和綜藝節目的製作。銳力搏將成為第一個在中國製作MMA人才選秀真人秀的東南亞公司。近日,銳力搏冠軍賽宣布將與中國著名導演製片人謝滌葵先生合作,共同製作一檔真人秀節目。
  • 帶著爸爸去留學第五集插曲背景音樂BGM英文歌叫什麼
    帶著爸爸去留學電視劇中有很多插曲非常好聽,例如第五集中插入的英文歌曲,帶著爸爸去留學第五集插曲英文歌叫什麼?帶著爸爸去留學第五集插曲在哪聽?帶著爸爸去留學第五集插曲英文歌叫什麼  第五集林颯開車播放的插曲是《Taste》(味道),不過這首歌暫時沒有上架,後續會在帶著爸爸去留學電視劇原聲帶中上線,到時候就可以聽了。這是一首英文歌,網上有人分享歌曲的視頻,但是不夠清晰。
  • 銳力搏《全民冠軍》合伙人《爸爸去哪兒》製片人總導演謝滌葵的...
    謝滌葵,原湖南衛視優秀節目製片人,現象級節目真人秀親子互動節目《爸爸去哪兒》的總導演,曾任湖南臺《晚間新聞》《變形記》《全力以赴》《想唱就唱》等多項節目製片人。
  • 《帶著爸爸去留學》是部「爛片」嗎?為何會有那麼多人看?
    「爛片」《帶著爸爸去留學》《帶著爸爸去留學》確實是一部爛片,作為主要的孫紅雷,也是承受了很大壓力,但是只是從電視劇本身角度講。從演員上看,其實主演們的演技都很好,特別是孫紅雷,演技在線,也對得起其國內一線演員的稱號。
  • 帶著爸爸去留學:武丹丹史蒂文分手!黃小棟卻和艾米在一起了
    孫紅雷、辛芷蕾、曾舜晞、蔣依依等人主演的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最近的話題熱度還是挺高的,只不過最近更新的劇情看的觀眾有些氣憤,尤其是在董美玲向黃成棟坦白一切之後,這劇情完全就是在挑戰觀眾的極限了,如今大人之間的事情還沒有解決呢,孩子們之間的感情也是又有個了結了。
  • 張書維丨遠徵路上,做一個有趣而豐富的人
    深入支教中才能深切感受到鄉村孩子的敏感,無助,純真.而這讓我願意為鄉村孩子帶去能量和溫暖。 還記得同行的志願者總是看到班裡的幾個小霸王欺負小建,有一次,小建一個人躲在教室裡哭,問他怎麼了,他也不說,我們說要家訪的時候,才聽到有人說,他沒有媽媽,而這一切現在都有了解釋:小建沒有爸爸媽媽,被欺負了也沒人可以告狀。
  • 報告:帶著爸爸去留學中,被莎莎小公主吸引,快來看看!
    最近熱播的帶著爸爸去留學,劇中的莎莎雖然不是主要角色,但是她的行為及性格也值得父母反思。莎莎表面上給人乖巧可愛的印象,她懂事,像個小公主,確實她的父母也把她寵成了小公主。後來寄宿家庭著火,無論原因是什麼,開始黃爸爸和武爸爸和她交流時,她很明顯的是想要離開此時的寄宿家庭,可是看到後來的兩位爸爸和寄宿阿姨爭執處於下風時,她立馬轉變方向,表明自己願意留著此時的寄宿家庭。不說這些事莎莎的對錯,最起碼對於她來說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可能在外人看來這個女孩公主病,自私,有心機,可是反觀她的父母,她父母對她的教育,只能說家庭教育出現了偏差。
  • 《少年派》對上《去留學》棋逢對手何者勝?
    《少年派》也不例外,該劇緊扣時下的「考學」熱點,以四個高中生和他們的父母在備戰高考過程中發生的一波三折的故事為主線,呈現當下中國家庭親子關係的多元狀態,探討為人父母究竟應該如何與子女乃至與自己相處。《帶著爸爸去留學》裡的導演姚曉峰對這一題材同樣有親身經歷和個人感悟,因為他本人也曾是一位「陪讀爸爸」。
  • 帶著爸爸去留學:武丹丹決定和史蒂文在一起,黃小棟愛的太卑微!
    《帶著爸爸去留學》是由孫紅雷、辛芷蕾、曾舜晞、蔣依依等主演都市家庭劇,通過三組不同家庭在陪讀生活中的歡笑淚水與辛酸相伴,講述了親子與留學話題的故事,目前本劇已經更新到21集,四個孩子各自都融入了美國生活。
  • 銳力搏冠軍賽聯手「爸爸去哪兒」製片人打造格鬥真人秀
    ◆《爸爸去哪兒》總導演製片人謝滌葵聯合銳力搏冠軍共同製作MMA格鬥真人秀。◆這位金牌製片人、導演,擁有20多年媒體行業經驗,包括紀錄片、真人秀和綜藝節目的製作。在真人秀節目《全民冠軍》中,銳力搏將巡遊中國各省發掘有潛力的MMA格鬥人才,並讓他們跟隨名師訓練最終在職業比賽中亮相。獲勝者和表現優異者將成為銳力搏的籤約選手,有機會在國際的平臺上和世界頂尖選手展開較量,爭奪世界冠軍金腰帶頭銜。
  • 專訪|總製片人張娜:成為「黑馬」背後,是《我,喜歡你》的破與立
    昨日,該劇非會員已收官,借著收官餘熱,第一製片人復盤了該劇的劇集表現,並專訪了企鵝影視天然工作室總經理、《我,喜歡你》總製片人張娜,聊了聊該劇的臺前幕後。 杜絕劇中出現任何「套路」 張娜本身十分偏愛都市題材,《我的奇妙男友》《定製幸福》《不完美的她》等作品皆是此類題材。
  • 專訪|《我是唱作人2》總製片人車澈:尊重是和解最大的意義
    神仙陣容中的唯一的不和諧……節目中,老樊謝幕感言時,場下的音樂人集體飆淚,看得出這並不是為了節目效果,此時的尊重,無關年齡資歷、天賦專業和音樂喜好。用節目總製片人車澈的話來說,「這真讓人高興,這是一檔有人情味兒的節目。」「老樊的標籤是網絡歌手,他做到了,接納了自己,這些(音樂人)朋友接納了他,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美好的過程。」
  • 公益電影《金甌》開新聞發布會 緊急尋找總製片人辛建國
    導演田七在《金甌》新聞發布會上公益電影《金甌》總製片人辛建國由東方國韻集團出品、東方國影國際影業(北京)有限公司投資,中國文化藝術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青年導演田七執導,"全國愛國擁軍模範"辛建國擔任總製片人
  • 三年《東宮》,一朝「初見」丨專訪總製片人李歡
    三年時間裡,質疑或者肯定,兩種不同的聲音,總製片人李歡並不陌生。三年裡,大把大把的問題不間斷砸向李歡,有人問他能拍好嗎?問他選的導演能勝任這本大IP嗎?問他為什麼偏偏選擇彭小苒和陳星旭?問他為什麼不早點播?《東宮》就是在這樣諸多的不確定性中走出來的。到現在,李歡終於能夠坦然面對過去,那段對他來說艱難而痛苦的過程。「這些問題恰恰就是拍這個戲時,你做出的每一次選擇。
  • 《悲傷逆流成河》中顏值最高的女演員是誰呢?
    《悲傷逆流成河》中顏值最高的女演員是誰呢?最近一部電影中的經典片段頻頻出現在觀眾的視野中,和以往的電影不同,別的電影被觀眾所認可可能是因為選材新穎、有名氣的影星參演、劇情跌宕起伏等等,這部電影具有一些教育意義,是由郭敬明的小說改編。
  • 《法醫宋慈》總製片人李德功常專訪:做網絡電影不能唯數據論
    這部由胡國瀚執導、李德功常擔任總製片人的《法醫宋慈》在愛奇藝上線當日便位居分帳票房榜第二,隨後反超《巨鱷島》連續4天獲得分帳榜冠軍,目前本片在愛奇藝站內評分為7.9分。總製片人李德功常對於《法醫宋慈》的成功並不吃驚,「我覺得意料之中吧,在電影粗剪完成的時候,我基本就很有信心了,覺得這個片子肯定能成。當然也非常感謝播出平臺的專業眼光,愛奇藝不唯數據論,而是從故事本身、製作品質出發對影片表達了極大認可——合作接洽十幾天,就迅速定檔2月春節檔播出。」
  • 來自湖北人SNH48趙粵的講述:爸爸去前線時帶著我送的"小幸運"
    日前,SNH48成員趙粵接受網易娛樂獨家專訪,作為湖北武漢人,她過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春節。這是她第一次沒有在家過年,而她的爸爸作為醫生奮鬥在抗疫一線,媽媽為了他人的健康安全,放棄與女兒團聚留在了武漢。趙粵回憶,爸爸被調去武漢接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的定點醫院的時候,帶上了她送的筆,說這是女兒給的運氣,還寬慰女兒自己每天都吃好喝好,「終於不用吃你媽做的飯了」。有點潔癖的媽媽則每天督促爸爸回家消毒,發現粵粵情緒崩潰安慰她,「你看我都不用上班」。雖然分隔在不同城市,為了不讓對方擔心,一家人用樂觀的態度迎接挑戰。
  • 《舌尖》總製片人:已無力控制「被廣告」(圖)
    今晚,《舌尖上的中國2》播出《秘境》。昨天的看片會上記者發現,早在網上以「舌尖」名義打廣告的華子魚其實在今晚這一集裡才出現。對此,總製片人無奈表示,如此「被廣告」,我們也無力控制。數據顯示,《舌尖上的中國2》播出兩集後,貴州魚醬廠的一年存貨都賣光了,四川臘肉七天賣出一萬份,臭豆腐銷量增至750份兒,空心掛麵兩天賣了1156份……  記者此前發現,尚未在《舌尖2》中出鏡的華子魚早已以「舌尖」名義在幾家生鮮網站上打出廣告,熱銷半月有餘,這就難免令人質疑,節目組與電商之間的商業合作關係。
  • 名人堂·訪談丨《聽見她說》成「文藝爆款」 總製片人金娜:讓女性...
    原生家庭、重男輕女、容貌焦慮、大齡單身、全職主婦、家庭暴力……該片創作了8個不同主題的女性故事,並由8個女演員分別演繹,在每集不到20分鐘「喃喃自語」的演員獨白中,能夠看到一幅中國女性的生存「群像」。「女人如果在另一個女人的故事中聽到自己的聲音,她就會變得勇敢,單薄的『獨唱』就會變成合唱。」在《聽見她說》開播前,總製片人金娜曾在微博中寫下這樣一段話。
  • 就是灌籃》不是籃球人的自嗨丨專訪總製片人易驊
    《灌籃》不僅收穫了直男乃至迷妹的一眾好評,優酷秋集上該節目又被提前預定了第二季,這無不讓這個節目的總策劃、總製片人易驊感到些許意外,儘管她從節目創作初始就立下flag:「要做一個女性用戶也能看也想看的體育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