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財者,養其所自來。——司馬光
常言道,一個善於理財的人,那麼他的財富就像泉水一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個不善於理財的人,那麼他的財富就算再多也有用光的一天。電影百萬英鎊裡講述了理財是一門技術活,很多人會想就算會理財但是沒有第一桶金也沒有辦法。但是我們想想一個會理財的人,必定也是有辦法賺取到第一桶金的,我們往往局限於一方天地,沒有辦法走出這個困局,導致我們不能用長遠的眼光去看待很多事情,我們也沒辦法把我們的錢財用得合理,正確處理收入與支出的關係。
在如今這個富人遍地走的時代,有錢人很多,但是也有很多一夜破產的人,今天的富人,也許明天就流落街頭,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又有多少是人能夠預知的?在香港有這樣一個繼承父母五千萬遺產的富二代,後來他卻揮霍一空,如今卻流浪街頭和狗作伴。
錦衣玉食,不知賺錢艱辛
這位花錢如流水的香港富二代名叫鄭六三,他從小便被父母捧在手心裡,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也許有人會覺得鄭六三這個名字不是他的本名,因為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奇怪,但這確實是他的本名,鄭六三的父母是香港非常有錢的富豪,他的父母經營了一家非常大的公司,所以鄭六三就是含著這種金湯鑰匙出生的,從小被嬌慣著養大,也體會不到錢到底賺得有多不容易,總是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因為鄭六三的父母忙於工作,從小父母就很少照看他,所以他都是被保姆照顧長大的,吃穿住行都是用的最好的,別人都羨慕他有著這樣一個家庭,過著這樣安逸的生活,花錢從來不考慮,對他來說,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就這樣,漸漸地,鄭六三養成了這樣的習慣,養成了他對錢沒有任何概念,只知道喜歡就買,沒錢了也不用考慮,因為父母有,會把錢拿給他用。就這樣一直到鄭六三成家立業,沒有學到什麼技術,也沒有遺傳到父母優秀的經商水平,鄭六三也沒有為未來考慮過,更沒有想過自己要出去自給自足的想法,父母也把他當成一個孩子,事事都順他的意。
繼承遺產,毫無節制
然而好景不長,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父母因為意外去世,父母的去世對鄭六三來說無異於是晴天霹靂。對於一個從小靠父母養的「米蟲」,沒有了父母對於鄭六三來說就相當於沒有了經濟來源,一個靠父母的富二代就是一個啃老族,成年人沒有辦法養活自己是一件多麼悲哀的事情。但對於鄭六三來說,卻是一件極為正常不過的事情,他也知道,妻子能夠嫁給他也是看中了他的家世,但是他一點也不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但是很遺憾的是這種事情因為父母的離開變得不一樣了,鄭六三的父母就這他一個孩子,因為父母去世,所以鄭六三就繼承了父母的五千萬遺產,對於這筆遺產,鄭六三很糾結,因為這麼多錢他不知道怎麼去打理他,他只會用錢不會理財。也許這筆錢對其他人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但對於鄭六三這樣花錢毫無顧忌的人來說,這筆錢遲早會被他揮霍一空的。
這樣不合理規劃錢財的日子,鄭六三的妻子很快就受不了了,她知道這筆錢遲早都會被鄭六三花光,花光錢以後的日子實在難以想像,於是鄭六三的妻子就帶著孩子出國去了,她覺得這樣的日子沒有一點生機。妻子離開的時候,鄭六三把遺產的一半分給了妻子,保證妻子和孩子的基本生活,讓他們衣食無憂。
妻子離去,街頭流浪
妻子去了國外後,鄭六三便更加毫無顧忌了,沒有了約束,沒有了牽掛,也沒有人再去管他了,他就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模式,吃穿住行就都是最好的,娛樂也是去高檔的地方,就這樣沒有收入,只有支出,就算有再多的錢也有用完的一天。妻子自從出國以後就再也沒有聯繫過他,很快幾年的時間裡,鄭六三手裡的錢就已經所剩無幾。
把錢揮霍完以後,沒有了往日風光的鄭六三也沒有想到要去工作,如今的他只是街頭一個籍籍無名的流浪漢,終日和那些流浪狗作伴,令人不勝唏噓。鄭六三身邊沒有一個親人,也沒有人願意管他,他整天過著漫無目的的生活。雖然他的日子落魄,但是香港熟悉他的人都親切地稱呼他為鄭老伯,但是鄭六三更願意別稱呼他為鄭六三,因為這樣代表著別人還記得有這麼一個人,代表著鄭六三風光的過去。
結語
財富儘管再多,如果不合理利用,總有花光的一天。但是一個人本身就是財富,那麼他時時刻刻就是富有的,如何讓自己變成財富呢?首先要有豐富的知識,然後就是要有過硬的技術,以及走在這個會上的為人處世之道。就拿鄭六三來說,他有天生好的條件,富有的家世,就算父母離開了也繼承了很大一筆遺產,他有這樣好的條件,但凡身邊有一位指路人或者他自己再往前一步,可能鄭六三也不會淪落到流浪街頭的地步。
可想而知,一個富有的人並不是天生的,一個天生富有的人也不能一輩子富有,這就要看如何把有限的財富變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也許這就是我們要理財的目的吧!我們理財是為了把財富進行流動,讓它變成可以流動的東西。《自遣》中有這樣一句詩:「百年身後一丘土,貧富高低掙幾分。」對於鄭六三來說,如果要去幫人工作可能比讓他當流浪漢還痛苦吧!這可能就是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了。
參考資料:《自遣》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