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月壤有什麼意義和價值?它能種菜嗎?

2020-12-23 騰訊網

研究月壤有什麼意義和價值呢?它能種菜嗎?答案是不能。與地球土壤富含微生物和有機養分不同,月壤不含任何有機養分,而且非常乾燥,無論種菜還是種土豆都不行。但是科學家們發現,長期的太陽風給月壤注入了大量的氦-3,這是一種未來有可能進行熱核聚變發電的清潔能源。

由於地球上有厚厚的大氣層,而且有較強的磁場,大部分太陽風都被阻檔在外面,所以,地球上的氦-3就很少,據研究只有500公斤左右。而研究發現,月壤中含有一百萬到五百萬噸的氦-3,大概是地球含量的百萬到千萬倍級。而有研究顯示,100噸氦-3所能創造的能源相當於全世界一年消耗的能源總量。

那麼月壤長什麼樣呢?月壤的表面形態幾乎完全是由撞擊作用塑造的:大塊的基巖在小天體的撞擊之下被不斷打碎、混合、翻動,最終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這層細膩的沙土層。它看起來像一層細細的水泥,平均粒徑約為100微米,厚度大約為幾米到十幾米,主要由橄欖石、輝石、鈦鐵礦、斜長石等礦物和膠結質玻璃組成。這是1972年在「阿波羅」17號任務中發現的橙色月壤的特寫。之所以呈現這種顏色,是由月球早期火山過程產生的微小橙色玻璃珠造成的。

來源:央視網

相關焦點

  • 研究月壤有什麼意義和價值?它能種菜嗎?
    研究月壤有什麼意義和價值呢?它能種菜嗎?答案是不能。與地球土壤富含微生物和有機養分不同,月壤不含任何有機養分,而且非常乾燥,無論種菜還是種土豆都不行。但是科學家們發現,長期的太陽風給月壤注入了大量的氦-3,這是一種未來有可能進行熱核聚變發電的清潔能源。
  • 研究月壤有什麼意義和價值?我們該如何...
    研究月壤有什麼意義和價值?  為什麼月壤不足2公斤?  答:樣本之所以不是兩公斤,與樣本密度有關係。如果完全是月巖,密度大,可能會超過2公斤,如果是月巖和月壤的混合樣品,可能就不足2公斤。  嫦娥五號月壤1731克是不是很少?  答:數量不少了,已經是蘇聯三次合計的5倍多,而且封裝完好。[機智]  研究月壤對研究宇宙有什麼用?
  • 原來,月壤不能種菜!但它有個「特異功能...
    記者探訪了月球樣品實驗室,進行了更深入的了解,戳視頻↓月壤不含任何有機養分 不能種菜可能有人會問,月壤能種菜嗎?答案是不能。與地球土壤富含微生物和有機養分不同,月壤不含任何有機養分,而且非常乾燥,無論種菜還是種土豆都不行。月壤究竟長什麼樣,研究月壤有什麼意義和價值?
  • 月壤不能種菜?沒那麼絕對!科學家看重的物質比種菜價值可大多了
    嫦娥五號返回艙已經回到地球,雖然還沒有公布它帶回了多少月壤,但是也有專家認為不會少於兩公斤,這也引起了人們對月壤的興趣,比如它裡面有什麼?主要是哪些物質?能不能像地球上的土壤一樣種植植物呢?關於月壤能不能種菜的問題,近日有媒體採訪了月球樣品實驗室的專家,被告知月壤不含有任何有機營養成分,是不可以種菜的。
  • 月壤不含任何有機成分,不能種菜:但,別失望!
    研究月壤有什麼意義和價值呢?它能夠種菜嗎?答案是不能 科學家研究結果表示,月壤與地球土壤所含的微生物以及養分不同,月壤不含任何有機物養分,而且非常乾燥,無論是種菜還是種土豆都不行(為什麼我們到每個地方見到新鮮的物品都問能不能吃,能不能種菜呢)。但是,科學家發現,長期的太陽風給月壤注入了氦-3,這是一種未來有可能進行「熱核聚變發電」的清潔能源。
  • 「月壤」屬於很細的沙土,沙土中含有養分嗎?能夠用來種菜嗎?
    對於月壤究竟是什麼東西,許多人都不太清楚,因此,都會對月壤的揭秘充滿了期待。為了能夠使大家對月壤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我特意查閱了有關資料。下面,我就把從資料中查閱到的關於月壤的有關信息透露給大家。所謂的「月壤」,其實是覆蓋在月球表面上的一層直徑小於1毫米,但具有黏性的細小粒子。
  • 得知「月壤不能種菜」,中國網友心態崩了嗎?
    能種菜嗎???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月球土壤回家後,「月壤不能種菜」,短短6個字讓中國人民的種地民族技能無計可施。網友「恨鐵不成鋼」地調侃:這麼大個球連菜都種不了,千年的奔月執念,終究是錯付了。這次一同被帶回的月球「土特產」裡還有月壤。作為歷史悠久的農耕大國,「耕種」就是深刻進每一個中國人血液裡的民族基因,見土就想種菜的執念根深蒂固。哪個中國人的終極夢想不是退休後有塊小菜園打理呢?因此月球的土壤能種點啥,自然也成了網友們關心的頭等大事。
  • 月壤顏色一天就變淺了?月壤裡面到底有什麼,它為什麼會變色呢?
    月壤究竟與地球的土壤有什麼區別呢?就在前幾日,嫦娥五號帶著眾望所歸的月球土壤回到祖國大地,而中國也成為了第三個取回月球土壤的國家,對於月壤的研究也進一步的展開,有科學家提出,月球的土壤不能夠種植作物,但是這些都在探討研究中,更為神奇的是,月壤離開月球之後,竟然發生了變色,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首先我們從地球的環境出發,月球的環境非常的乾燥,月壤中沒有水分,來到地球之後,內部成分會不會發生變化呢?
  • 月壤真不能種菜,科學家有新發現;這款「純羊毛雪地靴」火了
    【月壤真不能種菜!】 嫦五返回器成功著陸,帶著「月球土特產」返回地球。有網友問:「研究月壤都能幹啥?能種菜嗎?」答案是——月壤不含任何有機養分,而且非常乾燥,不能種菜。
  • 划算嗎?一克月壤花費三公斤黃金,美國運回三百多公斤仍嫌不夠
    從阿波羅11號首次登月開始,到最後一次阿波羅17號返回,美國一共獲得383千克月巖和月壤。 照此計算下來,按1比6.8匯率標準,美國每一克月球樣品約合272萬元人民幣。相當於美國為帶回一克月壤消耗5440克黃金。
  • 嫦娥五號帶回的2公斤土壤,可用來種菜嗎?科學家:這樣太浪費了
    無論是中國、美國還是俄羅斯,從月球取回的土壤都是彌足珍貴的,完全沒辦法用「寸土寸金」來形容月球土壤可以用來種菜不?當時獲贈的1克的土壤都讓中國的科學界有了很大的興趣,就更別說是中國自行取回的2公斤土壤了!對於月球土壤的研究,就能更加清楚月球的基本構造,也更能發現宇宙的更多奧妙!
  • 我們為什麼要費這麼大力氣採集和研究月壤呢
    可能會有人問,我們為什麼要費這麼大力氣採集月壤,研究月壤呢?在嫦娥五號之前,中國還沒有去月球採過樣,是不是一直沒研究過月壤?其實不然,我們已經對月壤開展了不少研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顧。月壤與地球土壤有何不同?
  • 果然,中國科技的盡頭——種菜
    這次一同被帶回的月球「土特產」裡還有月壤。作為歷史悠久的農耕大國,「耕種」就是深刻進每一個中國人血液裡的民族基因,見土就想種菜的執念根深蒂固。哪個中國人的終極夢想不是退休後有塊小菜園打理呢?因此月球的土壤能種點啥,自然也成了網友們關心的頭等大事。
  • 科普|月球上挖回來的「土」可以種菜嗎?
    對月球返回樣品的處理和保存是嫦娥五號工程需要攻關的重要科學問題。月壤該如何保存、研究?目前世界上僅美國、前蘇聯、中國成功完成了月球採樣返回。Schmitt收集月表樣品(圖片來源:NASA)地球表面有氧氣、水蒸氣、二氧化碳等大氣環境,也充滿了人類活動產生的廢氣、塵埃顆粒,與月球環境存在巨大差異。一旦帶回來的月壤樣品接觸到了地球大氣,可能會發生物理化學反應,從而使寶貴的月球樣品受到汙染,大大降低其科學研究價值。因此,月壤樣品的保存顯得尤為重要。
  • 取得月壤後,下一步要做什麼?
    據中科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主任鄒永廖介紹,利用返月樣品對了解採樣區的成分特徵(巖石類型、礦物組分、化學成分等)、月面物質與太陽風相互作用、月壤的成壤機理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研究月球土壤有幾方面用途:第一方面是科學研究,以研究月球表面為例,比如月球是什麼時候形成的,月球月壤經過了多少億年,是怎麼變化的?除了豐富的氦3能源外還有其他哪些能源,有沒有可能有生命?
  • 想到月球上種菜?專家:這樣操作不是沒有可能……
    有人想到月球上種菜?專家:這樣操作不是沒有可能……作者:郭超凱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的約1731克月球樣品日前已在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月球樣品實驗室「安家落戶」。1月13日,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高級顧問歐陽自遠對外透露,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將開展月表撞擊事件等諸多研究,再次引發網友對月壤能否種菜的討論。
  • 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研究拉開序幕
    在樣品安全運輸至月球樣品實驗室後,地面應用系統的科研人員將按計劃進行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工作。  國家航天局後續將公開發布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管理辦法和相關管理政策,組織樣品管理工作、協調推進樣品科學研究,鼓勵國內外更多科學家參與,力爭獲得更多科學成果,同時開展相關科普和文化交流。
  • 國產和進口的月壤,差距是1731倍
    來源:遠方青木登月的嫦娥五號返回了中國,成功的帶回了1731克的月壤。這些月壤除了不能種菜以外,沒有任何缺點。這次登月的成功,讓我們舉國歡騰。中國學者們把這1克月壤分成了兩半,0.5克拿去做研究,0.5克留在北京天文館內展出。0.5克月壤那就更小了,所以我們也學美國人在月壤上面放了一塊放大鏡,讓大家能看清楚。在中美關係最好,美國要藉助中國的力量來對抗蘇聯的時候,美國也只送了中國1克月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