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遠方青木
登月的嫦娥五號返回了中國,成功的帶回了1731克的月壤。
這些月壤除了不能種菜以外,沒有任何缺點。
這次登月的成功,讓我們舉國歡騰。
我們為什麼花那麼大代價上月球去挖土?
要知道月壤並不是那麼稀有啊。
1969到1972,美國人在短短的3年裡曾經採集了381.7千克的月壤甚至是月巖,注意單位是千克,而不是克。
換算成克的話,是381700克。
這麼多月壤,美國人是怎麼用的呢?畢竟科研根本用不完。
大量的月巖被陳列在美國各地的博物館,當成展品,有些月巖樣品的重量以公斤來計算。
而最大的月巖,重量達15千克之多。
美國還把大量的月巖切成了薄片,發給各個大學,成為地質專業的教學道具,給大學生上課用。
同時,每個州的州政府,也都收到了一塊月巖碎片。
當時的美國在短短的3年裡就拿到了381.7千克月巖,所以根本沒有美國人認為這玩意很值錢。
這就導致沒有一個州政府重視這些月巖,很多月巖樣品壓根都沒有登記,最後50個州裡有40個州的月巖樣品去向成謎。
沒人知道月巖去哪了,反正就是不見了。
也不是啥值錢的東西,就一塊破石頭,關心這玩意幹嘛。
以後人類都要殖民月球了,到時候隨便挖就是了。
這麼不值錢的東西,為什麼中國人要卯足勁去挖?
因為美國人的東西那是美國人的,而不是中國人的。
別人家再有錢,和我們家是沒有一毛錢關係的。
1克月壤
1978年時,中美關係好的一塌糊塗,近似於盟友關係,雙方聯手對抗蘇聯。
當時美國總統卡特的安全事務顧問布熱津斯基,在訪問中國時,把1克月壤作為美國的國禮贈送給了中國。
作為回禮,中國送給了美國一對大熊貓。
不是1千克月壤,是1克。
因為過於微小,為了讓這1克月壤看起來大一點,美國人特地在禮品盒上弄了個放大鏡,然後把這玩意稱之為月巖。
當時的中國沒有能力登月,這1克月壤對我們而言特別珍貴。
中國學者們把這1克月壤分成了兩半,0.5克拿去做研究,0.5克留在北京天文館內展出。
0.5克月壤那就更小了,所以我們也學美國人在月壤上面放了一塊放大鏡,讓大家能看清楚。
在中美關係最好,美國要藉助中國的力量來對抗蘇聯的時候,美國也只送了中國1克月壤而已。
哪怕當時整個美國都沒有把月壤這東西當成珍惜的東西來對待。
而同期送給荷蘭等國的,是整塊月巖,重量遠遠超過中國。
至於為什麼送給荷蘭大塊月巖而只送給中國1克月壤?
這是人家美國人自己努力從月球挖來的東西,給你多少算多少,你管得著麼?
別人家的物資再多,也和你沒關係。
而在蘇聯解體之後,美國轉眼就把中國封殺了,因為中國失去了利用價值。
90年代美國搞國際空間站的時候,連沒有一絲一毫航天工業的加拿大都肯帶著玩,但唯獨堅定拒絕了中國的申請。
2011年,美國還以正式法律的形式,禁止美國宇航局(NASA)和中國進行任何合作。
以前關係好的時候還能弄1克,現在連1克也不可能拿到了。
人家就算把這玩意扔了,也不可能給中國的。
但登月太貴了。
可以登月的阿波羅飛船,造價比同等重量的黃金還貴。
而這玩意長這麼大。。。
阿波羅登月計劃總共耗資30億美元,當時一美元可以兌換0.89克黃金,30億美元價值26.7億克黃金,折合2670噸。
這玩意是真的太費錢了,一般的國家還真的燒不起。
蘇聯跟著燒了幾年,採集回了301克月壤,也不玩了。
2004年,全球再度掀起了探月熱,好多國家都說自己要探月。
中國也提出了自己的登月計劃,並腳踏實地的把登月計劃分為了「繞、落、回」三步走,爭取在2020年之前,從月球採回樣品。
/p>
簡單的說,就是先做到可以「繞」,再做到可以「落」,最後做到可以「回」。
全部做到了,我們就可以載人登月了。
整個過程,中國專家預估要花費16年。
為什麼美國人30年前就載人登月了,我們2004年提出計劃還需要16年?
一方面是因為美國人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確實太強了,一方面是我們不爭搶那個登月的面子,打算用最經濟最省錢的辦法去登月。
慢是慢了點,但省錢。
當年為了太空競賽,美國和蘇聯在技術準備不成熟的情況下為爭搶首個登月的榮譽而瘋狂發射登月火箭。
人類迄今為止發往月球的探測器和載人飛船總共130多艘,其中120多艘都是美國和蘇聯搞太空競賽時發射的,大致一家一半。
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航天局一共燒了2670噸黃金的原因,因為發射的飛船太多了。
為什麼你只記住了阿波羅等少數幾艘飛船?
因為大部分飛船都失敗了,有些甚至剛起飛就爆炸了,而你只記住了成功的。
大力出奇蹟,科學這東西,只要你肯不斷的砸錢做實驗,當然是可以加速研究進度的。
但不划算。
至少2004年的中國燒不起這個錢,就是到了今天也覺得燒這種錢沒必要。
中國的嫦娥一號,預算僅14億人民幣,而當時的北京地鐵造價大概每公裡是7個億。
而嫦娥四號花的錢,甚至只是和跟修一公裡地鐵差不多。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嫦娥系飛船發射5次成功5次,成功率達到了100%,耗費的資金只有阿波羅計劃零頭的零頭。
2004年的時候,全球所有國家都在吹牛逼,只有中國當真了。
說2020年之前從月球採回樣品,就2020年。
而且花的錢還那麼少,做到了花小錢辦大事。
明朝的時候,中國因為覺得費錢,燒毀了鄭和下西洋的圖紙,因此錯過了大航海時代,導致了清朝時候的落後挨打。
今天的我們,責怪500年前的祖先放棄了海洋。
難道要後代500年後責備我們今天放棄星空?
高科技還是國產的好
中國的嫦娥五號在月球採樣的時候,專門避開了美國阿波羅飛船採樣的地點,而且距離的非常之遠,希望能採集到和美國月壤完全不同的樣品。
所以當嫦娥五號順利返回地球時,路透社第一時間就問中國是否會把月球樣品分享給美國宇航局(NASA)。
當年美國給了中國1克樣品,中國還回去1克,甚至給2克,我覺得沒什麼,禮尚往來,理所應當。
但中國人願意給,NASA不一定敢要啊。
美國早在2011年時,就通過了「沃爾夫條款」,禁止美國NASA、國務院科學委員會等官方機構與中國航天進行任何形式的合作,包括太空開發、設計、規劃、研究等,美國議員frank.Wolf甚至說:不能給中國任何利用美國技術的機會。
我們是不是給點土,這是小事,因此破壞了燈塔國的法治,那可就不好了。
如果NASA覺得本國法律可以隨意違反的話,歡迎來中國,我們隨時贈送樣品。
中國人確實比美國人窮,但1克樣品還是送的起滴。
畢竟,自家小倉庫裡現在有1731克樣品了,比以前富裕多了。
如果依賴美國人的贈予,那中國永遠只有1克月壤,美國人就算是管理不善弄丟了,也不會給中國的。
但是當我們具備自己去挖月壤的實力之後,這東西我們想要多少就有多少,採集量完全依據我們的實際需要來。
國產和進口的月壤,差距是1731倍,甚至更大。
高科技的東西,還是國產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