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1克月壤怎麼用?國家航天局公布《月球樣品管理辦法》

2021-02-08 快科技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為人類捧回了21世紀的第一批月壤,這也是中國人第一次在月球表面採樣返回。

那麼,這寶貴的1731克月壤,該怎麼用呢?

1月18日,在部分外國駐華使館及國際組織人員的見證下,中國國家航天局首次對外發布了《月球樣品管理辦法》。

《月球樣品管理辦法》由國家航天局制定,共9章37條,包含了月球樣品保存、管理、使用的總體原則、信息發布、借用與分發、使用與返還、成果管理等方面內容。

《月球樣品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月球樣品原則上分為永久存儲、備份永久存儲、研究、公益四種基礎用途。

在國際合作方面,月球樣品的管理和使用遵循中國締結和參加的相關國際公約,國家航天局鼓勵開展基於月球樣品的空間科學國際聯合研究工作,促進成果的國際共享。

《月球樣品管理辦法》發布的同時,國家航天局還向法國、俄羅斯、歐盟、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等嫦娥五號國際合作夥伴頒發了紀念牌。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於2020年11月24日實施發射,經過23天任務周期,12月17日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著陸,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12月19日,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

後續,相關單位將廣泛徵集合作方案,鼓勵國內國際科學家開展科學研究,力爭取得更多科學成果。

相關焦點

  • 月球「土特產」具體怎麼用?國家航天局公布《月球樣品管理辦法》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記者胡喆)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的約1731克「土特產」備受關注。1月18日,國家航天局首次對外發布了《月球樣品管理辦法》,月球樣品原則上將分為永久存儲、備份永久存儲、研究和公益四種基礎用途。
  • 月球「土特產」1731克!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研究拉開序幕
    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約1731克。
  • 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
    原標題:1731克!月球樣品移交中科院12月19日,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月球採集帶回的1731克月球樣品被移交至中國科學院。此後,嫦娥五號返回器安全運抵北京,完成了開艙及相關處理工作,科研人員順利取出了月球樣品容器。國家航天局介紹,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約1731克。後續,國家航天局將公開發布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管理辦法和相關管理政策,組織樣品管理工作、協調推進樣品科學研究,鼓勵國內外更多科學家參與,力爭獲得更多科學成果,同時開展任務相關公眾科普和文化交流。
  • 1731克嫦娥五號月球樣品落戶國家天文臺
    科技日報訊 (記者陸成寬)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國家天文臺,並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頒發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
  • 1731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
    1731克! 重1731克!中科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主任鄒永廖介紹,利用返月樣品的意義有多種可能,對了解採樣區的成分特徵(巖石類型、礦物組分、化學成分等),月面物質與太陽風相互作用,月壤的成壤機理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 1731克!嫦娥五號月球樣品交接
    12月19日,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 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將開展月球樣品與科學數據的應用和研究。 12月17日晚,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到了誕生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 嫦娥五號取回月壤能怎麼用?國家航天局回應來了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除了研究,嫦娥五號取回月壤還能怎麼用?國家航天局回應來了【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覺珵】據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17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此次嫦娥五號取回的月球樣本主要有三類用途:第一類,取樣最主要的目的是進行科學研究;第二類,為能早一點與公眾見面,有一部分月球樣品將入藏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示,進行科普教育;第三類,依據國際合作的公約和多邊雙邊的合作協議,中方將發布月球樣品和數據管理辦法
  • 國產和進口的月壤,差距是1731倍
    要知道月壤並不是那麼稀有啊。1969到1972,美國人在短短的3年裡曾經採集了381.7千克的月壤甚至是月巖,注意單位是千克,而不是克。換算成克的話,是381700克。這麼多月壤,美國人是怎麼用的呢?畢竟科研根本用不完。
  • 嫦娥五號取回月球樣品1731克
    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國家天文臺,並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頒發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
  • 曾經,我們只有1克美國給的月壤……
    42年前美國贈給我國1克月壤只有黃豆般大小還要用放大鏡放大如今我們自己從月球帶回1731歐陽自遠說:「這1克樣品,最多給我們用0.5克,還有0.5克必須保存起來。我們大概花了3到4個月,用這0.5克樣品,發表了14篇科學論文,最終知道了它是什麼石頭、什麼結構……」後來,美國人對歐陽自遠說:「我們什麼都沒說,你全知道了。
  • 曾經美國贈送我國1克月壤,如今我們自己帶回1731克
    42年前美國贈給我國1克月壤只有黃豆般大小還要用放大鏡放大如今我們自己從月球帶回1731克月壤!歐陽自遠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高級顧問歐陽自遠回憶:「當年把樣品取回來後看到,這是一塊裝在有機玻璃裡面的小石頭,美國人在上面做了一個放大鏡,用放大鏡看像大拇指一樣大,但實際只有黃豆一般大小。」歐陽自遠說:「這1克樣品,最多給我們用0.5克,還有0.5克必須保存起來。
  • 《月球樣品管理辦法》首次對外發布
    今天(18日),國家航天局、中國科學院聯合舉辦「大使走進中國探月工程」活動,邀請部分外國駐華使館及國際組織人員來到嫦娥五號任務地面應用系統總體單位國家天文臺,宣介《月球樣品管理辦法》,頒發嫦娥五號國際合作夥伴紀念牌,參觀月球樣品存儲和處理設施設備。來自法國、俄羅斯、歐盟、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等國家、國際組織的代表以及中外媒體記者等70餘人參加。
  •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舉行
    圖為科研人員準備給月球樣品稱重。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本報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馮華、葉雨恬)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嫦娥5號只帶回來1731克月球樣品,那麼阿波羅號怎麼載人返回的?
    此次嫦娥5號返回艙共攜帶1731克月球土壤歸來,這些月球的「土特產」對於我國下一步深入研究月球的形成歷史、月表土壤演變特徵、月球的自然環境狀況等,都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在我國之前,世界上只有前蘇聯和美國成功地在月球表面取得了土壤樣品,其中前蘇聯3次只帶回330克,而美國6次共帶回了多達382公斤的樣品。
  • 取得月壤後,下一步要做什麼?
    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向中國科學院院長侯建國移交了嫦娥五號樣品容器,交接了樣品證書。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1731克。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安普忠 賀逸舒責任編輯:劉上靖2020-12-20 06:31> 解放軍報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安普忠、賀逸舒報導:今天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
  • 月壤長啥樣
    月壤長啥樣 嫦五帶回「土特產」開箱啦 來源:南方都市報     2020年12月20日
  • 中國會否把月球樣品分享給NASA?國家航天局回應
    中新網12月17日電 中國是否會把月球取樣的樣品分享給美國的NASA?在17日下午國新辦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對此進行了回應。第二,中國政府願意與各國志同道合的機構和科學家共享月球樣品,包括有關探測數據,來進行科學分析。吳豔華指出,不過遺憾的是,2011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沃爾夫條款」,限制美國NASA、國務院科學委員會等官方機構與中國航天往來合作。能不能合作,還要看美國政府的政策。
  • 嫦五開箱獲1731克月壤,NASA「邀功」求分享,希望給機會
    月球樣品交接現場完工!美NASA積極熱議分享:希望得到研究機會 12月19日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嫦娥五號返回器順利著陸內蒙古後,工作人員已經將返回器安穩收回。
  • 嫦娥五號帶回月球樣品,重量不到2千克,美國人給的月壤不對勁?
    而此次它帶回的月球土壤樣品,有兩個出人意料的地方。一是不含有機養分,沒辦法種菜;二則是經過初步測算,重量為1731克,小於此前估計的2千克。那是什麼原因,導致嫦娥五號此次帶回的樣品重量,與此前的預估有出入呢?今天我們就從技術角度來聊聊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