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5號只帶回來1731克月球樣品,那麼阿波羅號怎麼載人返回的?

2020-12-27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這一個月來,有關嫦娥5號探月採土的消息,一直都受到世人的廣泛和熱切關注。從11月24日探測器發射以來,嫦娥5號探測器先後順利實現地月轉移、軟著陸、鑽探取土、月面起飛、交會對接、樣本轉移、月地轉移、平穩著陸等各個關鍵環節,最終在23天之後,於12月17日凌晨平安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降落著陸,宣告著我國此次探月工程取得了實質性重大勝利。

此次嫦娥5號返回艙共攜帶1731克月球土壤歸來,這些月球的「土特產」對於我國下一步深入研究月球的形成歷史、月表土壤演變特徵、月球的自然環境狀況等,都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在我國之前,世界上只有前蘇聯和美國成功地在月球表面取得了土壤樣品,其中前蘇聯3次只帶回330克,而美國6次共帶回了多達382公斤的樣品。拿美國來說,50多年前就實現了載人登月,而且還帶回了那麼多月球樣品,這麼多年過去了,只有我國又繼續實現了在月球採樣並帶回「土特產」的目標,有的網友不禁心生疑問,是不是科學技術水平退步了,要不怎麼可能美國50多年後沒有什麼動靜呢?

首先,我們看一下為什麼美國可以帶回那麼多月壤樣品。從上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就開始謀劃探月工程,先後發射了7顆無人探測器,在環月軌道上或者降落到月球表面,對月球外層空間、月球表面自然環境、土壤狀態、月表輻射情況等進行了系統列觀測,這些都為下一步的載人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後來,進入美蘇爭霸的熱潮期,兩方都想在太空科學技術和深空探測方面壓制住對方,從而取得太空競賽的話語權和主導權,那麼無人探測肯定分量不夠,美國在前期研究和實踐的基礎上,集結了大量科學前沿領域的專家學者、投入了天文數字的金錢,著手探索實施載人登月。

載人登月不同於無人探測器登月,除了要增加更多必要的監測、拍攝、分析設備外,還需要增加生命支持系統、樣品容納承接系統、火箭返回系統等,有效載荷勢必大量增加,所以研發大推力的火箭勢在必行。以馮·布勞恩為首的研發團隊,在巨量資金投入(少說也得有250億美元以上)的保障下,孤注一擲,根據不同的應用需求,設計出了不同型號的運載火箭,其中以土星5號最有代表性。

土星5號採用三級火箭設計,與其它火箭的原理都是一樣的,均是利用燃料燃燒的化學反應,為箭體提供足夠大的推力。土星5號採用的發動機為F-1發動機,第一級使用高精煉煤油作為燃料,其它兩級使用液態氫作為燃料,三級火箭都以液態氧作為氧化劑。該運載火箭高達110多米,總重量近3000噸,總推力達3400噸,在進入環月軌道後其動力仍然達到近50噸。截至目前,土星5號仍然是世界航天歷史上質量最高、體積最大、推力最強的火箭。

正是由於土星5號強大的推力供給,才使得載人登月、發射大型月球車、挖回大量月球土壤、從月面起飛成為現實。相比之下,當時的前蘇聯,也想實施載人登月,但無奈在大推力火箭的研發上始終無法取得關鍵性突破,好幾次N1火箭的發射都無疾而終,最終風險太大,因此載人登月始終未能如願。

之所以美國此後再也沒有實施載人登月計劃,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前蘇聯的解體使美蘇爭霸的基礎不復存在,太空技術美國一馬當先,太空競賽以及相關技術突破缺少了相應的熱情。二是探月工程的花費巨大,美國研發土星5號的花費少說也有60多億美元,而全部的前期準備也有近200億美元,而每次發射的花費都達到幾億美元,如果放到現在,這個數字還要增大幾十倍,即使美國的經濟再發達,也架不住這樣的花費。三是當時的載人探月技術仍然存在一定的風險,雖然結果是可喜的,沒有發生什麼意外,但過程比較冒進,為了搶奪時間,爭奪主動權,有一些技術和安全方面的考慮還沒有完全成熟,就投入了使用,現在如果再實施載人登月,勢必會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在性價比、科技需求和安全等方面都滿足的情況下才可以,而恰恰就在前蘇聯解體以後,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對月球的關注程度日益下降,沒有更多的科技需求了,土星5號自然也無用武之地。

我國此次發射的嫦娥5號,總重量才8噸多一點,還不到阿波羅飛船的1/7,這次能夠取回近2公斤的月壤,已經相當了不起,是在現有技術條件下最具性價比的方案,因為我們沒有必要帶回更多的月壤,否則多帶回的那麼一點,綜合起來需要增加的經費投入,肯定要有指數級的增長。即使我們帶回的這些月球土壤,其他國家也顯得非常「羨慕和覬覦」,因為50多年前採集的月壤,只是帶回就可以了,沒有對以後科研的定位考慮充分,致使現在開展相關研究時,以前採集的月壤完全用不上,而我們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嫦娥5號只帶回1731克月球樣品,阿波羅號是如何載人返回的?
    嫦娥5號只帶回1731克月球樣品,阿波羅號是如何載人返回的?最近咱們國家的月球測設備嫦娥5號為我們帶回來了珍貴的月球樣本大約1731克。這些樣本對於我們人類研究月球提供了無比珍貴的寶貴資料。可是有另一種聲音卻酸溜溜地說,人家美國多少年之前就可以讓太空人登上月球並且帶回數量更重的月球樣本,時間過去了幾十年,怎麼現在中國一次性才帶回來那麼一點樣本,果然是技不如人。其實這樣的一種說法除了酸應該也沒什麼別的情緒了。縱然載人航天行為確實是非常高端危險重重的,但是這並不能從技術上進行類比。就好像公交車售票員和現在的自動打卡設備是不能類比的意思是一樣的。
  • 以豆腐白菜價,美國宇航局正在收購月巖,嫦娥5號月球樣品賣嗎?
    12月17日,我國嫦娥5號返回航帶著月球樣品成功返回地面,不少國人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月球樣品到底有多少,現在終於出結果了,重達1731克,接著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已從國家航天局移交到中國科學院專家的手中,相信很快就有新發現。
  • 1731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
    1731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 2020-12-19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同樣是月球取樣,為何阿波羅號帶回380千克,嫦娥五號只有2千克?
    毫不誇張的說,嫦娥5號的任務是我國航天史上最為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在12月3日23:10,嫦娥5號的發動機成功工作了5分鐘,並且將攜帶的樣品艙升起,成功的送入到了預定的環月軌道。沒有想到的是嫦娥5號取的樣本只有2千克而已,在50多年前美國阿波羅飛船從月球上獲得了380千克的樣品。50年前後為何兩國取回的月球樣品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 為什麼說23天返回的嫦娥5號,比8天返回的阿波羅11號,還要先進?
    很多關心探月任務的朋友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實,官方公布的嫦娥五號任務是23天,而50多年前的阿波羅11號,發射時間是1969年7月16日,返回時間是1969年7月24日,總共歷時才8天,這過了50年,我們的技術還不如半個世紀以前的阿波羅11號嗎?運載阿波羅11號到月球的火箭,到底有多厲害?
  • 嫦娥五號取回月球樣品1731克
    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國家天文臺,並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頒發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
  • 1731克嫦娥五號月球樣品落戶國家天文臺
    科技日報訊 (記者陸成寬)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國家天文臺,並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頒發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
  • 嫦娥5號成功取得月壤,那麼帶回來的月球土壤會有輻射嗎?
    最近的一段時間,嫦娥五號探測器佔據了一大新聞主頁,吸引了全世界宇航局的關注,因為這次太空探索任務的意義非常重大,帶回來的土壤以及巖石樣本的價值將無比珍貴。隨著嫦娥五號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工作,問題也來了,嫦娥五號取土成功返回地球後,帶回的月球土壤有病毒和細菌等微生物嗎?會對地球有輻射嗎?
  • 嫦娥5號帶回的月壤樣品,少掉的269克,到哪去了?
    在嫦娥5號還在前往月球的路上時,當時的科研工作者就像外部釋放消息,這次我們的額嫦娥5號前往月球,是要拿回來2000克的月壤樣品,但是結果大家都知道,只帶回來了1731克,比預估的重量少了269克難道是嫦娥5號在挖土的時候,突然讓食堂阿姨的附體
  • 1731克!嫦娥五號月球樣品交接
    12月19日,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 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將開展月球樣品與科學數據的應用和研究。 12月17日晚,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到了誕生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 太空採樣大盤點·阿波羅和月球號
    數據來源:NASA,整理:haibaraemily如今的我們依然會驚嘆,人類的第一次太空採樣居然就有如此「高規格」,不僅真人出馬,而且幾十公斤地往回帶貨——直叫後來只採了幾十克甚至幾毫克的無人採樣任務哭暈在廁所。
  • 嫦娥5號帶回2公斤土,美國登月一次挖土上百公斤,中國較落後?
    圖說:等待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過程中,記者現場抓拍記錄6日6時6分6秒這一瞬間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嫦娥5號經過了這麼多的步驟才帶回來2公斤月壤呢,美國當年最少的一次都是20多公斤,這個差距也太明顯了吧?
  • 返回技術秒殺阿波羅11號,嫦娥五號將從南大西洋上空返回地球!
    嫦娥五號自12月6日與上升器軌道對接,並且成功轉移樣品後最大的新聞就是上升器受控撞擊月球南半球,儘管有點過河拆橋的意味,但為了月球軌道上少一些太空垃圾,這也是不得不做的選擇!這可是等了6天才等到的消息,但就此一條,而下文也僅有「攜帶月球樣品的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擇機實施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從而擺脫月球引力,進入月地轉移軌道返回地球。」這真讓人抓狂,這話能說完嗎?咋就這樣吞吞吐吐呢?人家當年阿波羅11號可是全程都只有8天,想回就回,這嫦娥五號為還要「調整為地月轉移等待軌道」?
  • 隼鳥二號採樣返回,嫦娥五號落月挖土!
    隼鳥二號利用地球引力彈弓追上小行星 隼鳥二號將於12月底在澳大利亞中南部的伍麥拉伍麥拉火箭試驗場著陸,和隼鳥好返回時的著陸點差不多,上次隼鳥號帶回來的絲川小行星物質大概只有
  • 阿波羅11號是否真的登陸過月球?嫦娥5號已經給出答案
    但是美國在50年前就辦到了,阿波羅11號就登上去了。50多年後的今天,我國的「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登陸月球表面,將採集2公斤月球樣本返回地球。除了沒有載人,重量只有阿波羅11號的1/5,整個過程就是50多年前那次載人登月的翻版。
  • 嫦娥五號帶回月球樣品,重量不到2千克,美國人給的月壤不對勁?
    經過近23天的太空旅行之後,嫦娥五號於12月17日凌晨成功返回地球,完美完成任務。而此次它帶回的月球土壤樣品,有兩個出人意料的地方。一是不含有機養分,沒辦法種菜;二則是經過初步測算,重量為1731克,小於此前估計的2千克。
  • 1731克月壤怎麼用?國家航天局公布《月球樣品管理辦法》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為人類捧回了21世紀的第一批月壤,這也是中國人第一次在月球表面採樣返回。那麼,這寶貴的1731克月壤,該怎麼用呢?1月18日,在部分外國駐華使館及國際組織人員的見證下,中國國家航天局首次對外發布了《月球樣品管理辦法》。
  • 美國月球取樣8天,蘇聯月球取樣12天,嫦娥5號要23天,為什麼?
    在環月軌道上守候6天的嫦娥5號軌返組合體終於等來了契機,12月12日,軌返組合體啟動了主推發動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環月軌道由之前的圓形變成現在的橢圓形,意味著嫦娥5號已踏上了返程之路,月球樣品很快就要到手了。
  • 嫦娥五號來回23天,阿波羅11號卻只花8天?解析中美登月技術差異
    今年11月,我國成功在海南文昌航天中心利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了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計劃利用23天時間,返回地球,並帶回來2公斤月壤。而1969年波羅11號從發射到登月,再到返回地球不僅帶回來21.55公斤月壤,更是只用了8天時間!
  • 12月25日,「嫦娥之父」帶你解密中國探月工程
    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12月19日,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標誌著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