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浪潮下,如何才能避免「中國合伙人」變成「中國散夥人」?

2020-12-23 e見聞

電影《中國合伙人》中曾經有這樣一句臺詞,相信你不會陌生:千萬不要和丈母娘打麻將,千萬不要和最好的朋友合夥開公司

這段話戳中了很多創業者的心!

俞敏洪後來透露,現實比電影裡還要殘酷,當年打架可比這兇多了!

毫不誇張的說,失敗的企業中,有60%都是因為合伙人之間的股權糾紛;成功的,也有60%以上的人經歷過股權糾紛。

合夥創業真的行不通嗎?

合夥創辦企業好處很多,但是股權分配是合伙人做出的最為困難的決定之一,但是也是一切事情開始之前必須首要解決的問題

《中國合伙人》的導演陳可辛就曾有合夥失敗的經歷。1990年代初陳可辛和曾志偉等5個人做了一個UFO電影公司。

在利益分配上,曾志偉是老大,雖然他不幹活,但因為他是精神領袖,有話語權,利益分配一定是他拿大頭。電影就由他們其餘幾個人來拍,賺了錢大家平分。但是慢慢地,平分的方式就開始顯得不合理了。

陳可辛回憶說,當時UFO這個大範圍的合夥矛盾裡面,其實還有一個更小範圍的合夥矛盾是陳可辛跟李志毅,UFO頭兩部賣座的戲都是陳可辛和他聯合導演的,聯合導演賺錢了怎麼分?這裡的利益分配就會有矛盾。

經歷過UFO之後,陳可辛後來跟另外兩個朋友合夥,一開始就講清楚三個人怎麼分,但結果還是散了。直到他最後的公司,陳可辛把合夥方的股份用錢買回來了。

顯然,陳可辛導演上演了現實版本的「中國合伙人」:分配不均、無奈散夥

從「新東方三大佬」到「萬通六兄弟」,從真功夫內鬥到國美之爭,江湖義氣、不合理的股權設置、利益分配不平衡、合伙人角色轉變、理念衝突、功高蓋主……是中國式散夥的關鍵詞,也是企業家不懂股權自食的「惡果」。

為什麼會鬧出這麼多悲劇呢?

問題正是出在糟糕的股權結構,世界上最糟糕的股權結構就是合伙人比例相同,這種結構遲早會出問題。

選擇合夥股權沒有標準均分股權,公司沒有絕對的老大遇到分歧誰也不服誰,公司發展陷入僵局;完全按照出資比例佔股,忽略了股東之間貢獻不平等的現象;沒有提前設計好進入退出機制,公司出現僵局後股東內訌、不作為股權卻收不回來;一開始跟合伙人沒預留股權池,該拿誰的股份來分配激勵員工;不導入合夥機制,老闆自己累死累活,沒有人跟他共進退;不知道如何合理分配股權,導致公司被套牢......很多好團隊、好產品,都是因為股權問題,死在通往成功的半路上!

許多創業者對股權設計沒有經驗,經常直接平分股權或胡亂許諾,導致日後麻煩重重。其實,有些技巧可以幫助創業團隊搞定股權分配難題。

《中國合伙人》故事的原型人物之一王強在接受柴靜採訪的時候,是這樣說的:「可以合夥創業,但是一定要讓友情鎖定在規則和原則的籠子裡」。

王強說的規則和原則是什麼?其實就是指建立合理的股權機制

一個公司的股權合夥架構是否合理關係到公司的穩定性,合理的股權架構有利於明確合伙人的權責利益、有利於公司融資,同時也是資本市場的必要條件。一般來說,股權架構設計遵守以下6點原則:

1、簡單明確

有三個創始人即可,股東過多會導致人人都不管。

2、一定要有帶頭人

是可以拍板定奪的人,一個好的創始團隊,在分工上一定要有一個錯位,要有一個企業的決策者,來引導企業的發展方向。很多公司的股權戰爭,緣於老大不清晰。

3、要有明顯的架構梯次

比如:8:1:16:3:17:2:1

4、必須要有合伙人機制

合伙人股權戰爭最大的導火索之一,是完全沒有退出機制。一個合伙人退出,企業還是要往前發展,不回購股權,就等著拿股份分錢這是不行的。但由於事先沒有約定合伙人的退出機制,對合法回購退出合伙人的股權束手無策。

5、要有預留股權池

企業發展離不開人才,「21世紀最重要的就是人才」,而股權就是吸引人才的一大利器。創始人在最初分配股權時就應該預留一部分作為吸引人才加入和員工激勵使用。

6、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一方面嚷著缺人才,一方面卻捂著口袋捨不得分享。誰都願意跟隨著大方的老闆,除了是生活基礎的保障,更多的是給予希望、信任,和價值感。

很多老闆常對員工說,「我們是一個大平臺,一個大家庭,要同心協力,共創未來!」老闆要求員工有絕對的責任心和忠誠,但是在權利的分配上,卻不夠相應的回報,那員工就只能抱著打工的心態,機器人式地完成任務。

相關焦點

  • 《中國合伙人》:中國式拆夥與商業合伙人精神
    第一次寫《中國合伙人》的故事時,我還在《創業家》雜誌做記者,這部電影還沒正式上映。被譽為「中國創業教父」的牛文文社長,對「中國式合夥」的概念十分著迷。在準備這個選題的時候,他再三說:「在創業裡,兄弟情義有時候是靠不住的。中國需要創業精神,需要合伙人精神。」
  • 先想好怎麼散夥,才能全心全意合夥
    瘋股派—創業從0到壹張三、李四、王五共同創辦了天天向上公司,張三負責公司整體運營,李四負責銷售、王五負責技術;公司業績高速增長。一年後,李四突然提出離職,決定再次創業。可是,不幹活依然享有股權利益,幹活的卻無話可說,這樣公司一定會散夥。怎麼辦?很多創業者,每天都在想上市敲鐘,但從未想過散夥。這個問題的本質是,在沒有想好如何散夥之前,就貿然開始了合夥創業。股權只能給予,不能收回。給公司未來經營帶來巨大的風險。那怎麼辦?
  • 中國合伙人,如何散夥不結仇怨?馮侖:以江湖方式進,商人方式退
    這兩人曾經作為合伙人,一起下海創業,有過激情打拼的艱苦歲月。 但是,事業初期的共苦一心,卻在事業有成後的利益分配和困難面前出現了爭執,彼此互不相讓,鬧得紅了眼,最後大打出手,成了難以理清的江湖恩怨。
  • 《不懂合夥,必定散夥》這是合夥時代,懂合夥是創業的基本素質
    危機往往是從內部開始的,懂合夥是合伙人的基本素質! 股權分配、分紅協議、制度管理,哪一條都不能忽視。合伙人股權進入與退出機制,合夥創業一定要懂。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書——《不懂合夥,必定散夥》(作者武帥),作為網際網路營銷代表性人物之一,武帥積累了海量網際網路創業和營銷管理經驗,對網際網路創業和企業發展有深刻的理解。歷任多家網站產品經理,對網際網路時代的創業思路、營銷方法有獨到的見解。
  • 電影《中國合伙人2》非凡網「合伙人招募」將開啟
    網易娛樂12月14日報導 12月13日,電影《中國合伙人2》再度發布兩款重磅物料,即「兄弟齊心」版海報和「合伙人招募」版特輯,三位合伙人聯手創業,甚至還放出滿滿「福利」邀請觀眾入夥。12月18日非凡網合伙人招募大會將在全國各大院線隆重召開,等你來參加。
  • 史光起:創業找合伙人時需要注意的6件事
    現在創業公司失敗率非常高,其中,合伙人離心離德,甚至是散夥分家,成了創業公司一個重要的失敗因素。創業不利時,相互推諉抱怨,見到點成績又搶功逐利。最後相互猜疑、防範,甚至拆臺,最終不歡而散,曾經的好朋友,好同事,最後形同陌路。
  • 從《中國合伙人》到《一點就到家》,陳可辛對創業的偏愛毋庸置疑
    2013年,陳可辛找來了黃曉明、鄧超和佟大為,以新東方的創辦故事為背景,拍出了一部《中國合伙人》。電影一經上映就引起轟動,觀眾在被「新夢想」三人組打動的同時,似乎還燃起了個人創業的欲望。毫無疑問,比起2018年那掛羊頭賣狗肉的《中國合伙人2》,《一點就到家》才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合伙人》續集。那麼經歷了七年的時間,陳可辛對青年創業有了什麼新的看法呢?這就要從電影的劇情開始說起。
  • 《中國合伙人2》海報特輯雙發 12.18非凡網「合伙人招募」大會等你...
    12月13日,電影《中國合伙人2》再度發布兩款重磅物料,即「兄弟齊心」版海報和「合伙人招募」版特輯,三位合伙人聯手創業,甚至還放出滿滿「福利」邀請觀眾入夥。12月18日非凡網合伙人招募大會將在全國各大院線隆重召開,等你來參加。
  • 如何打造有戰鬥力的核心團隊,找到最佳合伙人?丨創業乾貨
    內容來源:專注於人力資源服務的企飛創始人張朝磊對於如何搭建團隊、構建新組織有獨特心得與經驗,以下是【黑馬創業36招】第30招張朝磊為我們帶來的精彩的分享,經黑馬學吧編輯整理:課程要點花80%的精力搞定創業最難的事未來組織形態的新發展把握價值窪地與政策紅利一、花80%的精力搞定創業最難的事近些年來
  • 合夥創業,如何避免與朋友「仇人式散夥」?退出機制:寫清這7點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特別是在合夥創業中。合伙人想要在中途退出,是很多合夥公司經常遇到的事情。而如何分配該合伙人持有股權,常常是困擾大家的難題:想要退出的合伙人認為,自己為公司的發展做出來不可磨滅的貢獻,雖然現在不參加公司的管理,但是股份應該保留;而其他合伙人則認為,既然他不再繼續為公司做出貢獻,就應該收回其股權,否則對其他合伙人來說,既不公平又不合理。
  • 魚爪網:創業路上的合伙人 以服務提升企業競爭力
    隨著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入到網際網路創業浪潮中,在滿是機遇也滿是競爭挑戰的市場,如何抓住時代紅利,做出一番事業和成就,是每一位創業者都在思考的問題。創業不僅需要創業者有過人的綜合能力,也離不開強有力的合伙人,單槍匹馬很難在這個滿是競爭的市場中立足。合伙人也不僅僅是單一指股東,專業、強大的服務商也是創業者優秀的合伙人。
  • 2人、3人及以上合夥創業,股權到底應該如何分配?落地乾貨 收藏
    對創業合伙人而言,最為核心的問題之一往往是創業企業的股權架構應該如何設計?股權應該如何分配?這也是創業企業治理最為重要的部分。實際上,創業企業的股權架構設計和股權分配事關公司利益格局和利益分配,是創業者和創業企業必須邁過去的「生死劫」。
  • 4人合夥,4年做到上市,只因堅守這點原則(合伙人必看)
    季琦回答道:「創業需要抓住機會,需要啟動經費,但更需要一個合伙人制度的團隊。」眾所周知,攜程是由季琦、梁建章、沈南鵬和範敏一起創辦,他們優勢互補,是中國優秀合伙人的典範。如何找合伙人?攜程四君子又是如何搭建的合伙人團隊?時間回到1999年,在一個名叫萬超的朋友介紹下,梁建章認識了季琦。兩人經常一起聊剛剛進入大眾視線的網際網路,聊著聊著,兩人便心生一起弄個旅遊網站的想法。對於創業,他倆倒是很搭配——梁建章懂技術,季琦懂銷售和管理。
  • 《一點就到家》年輕人的電商創業史,青春版的《中國合伙人》
    由導演陳可辛監製、許宏宇執導的熱血青春勵志電影《一點就到家》正在熱映中,影片講述的是在雲南鄉村,三個年輕人開啟的電商創業之路,號召大家一起回到家鄉的故事。從三個年輕人的創業史來看,可以看作是青春版的《中國合伙人》。
  • Venture Matters TV第一期|活水資本創始合伙人Randolph:中國投資人已做好準備重返東南亞
    活水資本( Ondine Capital )創始合伙人 Randolph Hsu(許樂家)認為,東南亞創業公司需要為即將到來的中國風投浪潮做好準備
  • 五種方式幫創業團隊找到「技術合伙人」!
    一直以來,技術合伙人都是創業團隊中最稀缺的角色,尤其對於那些由非技術人員發起的創業項目,常常因為無法找到靠譜的技術合伙人,來幫助創業團隊把想法變成產品,實現從0到1,從無到有的突破,而使項目腹死胎中。總之,找到優秀的技術人員加入創業團隊,有時確實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之事,但除非創業者也秉承什麼時候找到技術合伙人,什麼時候再創業的想法,能夠容忍遙遙無期的等待,否則,總需要想辦法,把項目推進下去,把業務數據跑出來,把商業模式跑通,把投資吸引來,之後,才能有足夠的底氣和資本招募到技術合伙人。
  • 如何保護企業數據隱私安全? | 專訪安永中國華南區諮詢服務合伙人...
    隨著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越來越多的企業由線下轉向線上,依託在線平臺來進行業務溝通與開展業務,遠程辦公模式的興起與企業的進一步數位化轉型,使得網絡安全問題越發受到企業的關注。企業如何防範網絡與數據安全風險?快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 創業時,如何尋找合伙人,或者投資者?
    怎麼找合伙人,或者投資者?首先要區分清楚合伙人和投資者的區別,兩者最直接的區別就是投資者是不幹活的,也就是只出錢的人才叫做投資者,而合伙人可能出錢,也可能不出錢,但是一定是要全資在公司幹活的。
  • "南京合伙人":37支大學生創業團隊組成聯盟
    原標題:"南京合伙人":37支大學生創業團隊組成聯盟   最初的合伙人中,有人離開了,但又有新的夥伴加入進來,在合作的條件下,如今,大部分創業團隊都活了下來,而且活得不錯。  在電影《中國合伙人》中,有人看到了夢想的力量,有人看到了友情的溫暖,有人卻看到了創業商機。
  • 《中國合伙人》上映 眾多商業領袖感悟
    對此,俞敏洪近日發布博文,澄清與《中國合伙人》的關係,稱電影的確以新東方的創業故事為主線,但新東方 「一點兒投資都沒有」,他本人也一直反對把新東方的創業故事拍出來。  雖然俞敏洪一再與《中國合伙人》撇清關係,也強調新東方沒有參與《中國合伙人》投資,但電影上映後,新東方在美股市場的股價卻明顯出現上揚態勢。從13日18美元啟動,目前股價已突破20美元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