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前交叉韌帶吧,作者baronrobers,本文僅為廣大叉友提供閱讀,並不作為康復以及手術的參考經驗。
以下為全文:
本人廣州的,4月17日南醫三院做的手術,單純前十字韌帶自體重建,目前術後11天,感覺良好。受傷是由於三月底踢球時,在一次快速帶球過程中右腳射門踢空,直接踩在草地上卡住,導致前十字韌帶斷裂,從此走上了漫長的求醫治療之路。有幸發現了這個吧,得到了很多幫助,讓我在求醫過程中不至於束手無措,做到有的放矢。手術很成功,但正如大家說得,這個傷手術佔一半,康復佔一半,所以我才剛開始呢。回到家中,閒來無事,把自己從受傷到手術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寫下來,希望能供大家參考交流。也有一些有疑問,希望各位前輩多多指導。
一、受傷情況
當時並不知道是什麼傷,只知道膝蓋扭了(右腿),超級痛,倒在地上差不多10分鐘才緩過勁,然後就站不起來了。當時並沒有腫脹,24小時後有些腫,伸直困難,但回家後,還是忍痛伸直睡得覺。受傷後就沒有用傷腿走過路了,一直是拄拐,傷腿不受力。
二、求醫過程
受傷第二天我就去正骨醫院拍了核磁共振,診斷書上寫的是前十字韌帶合併斷裂,外側半月板前后角3級損傷,內側半月板前后角2級損傷。受傷後我把廣州幾乎所有說得上名字的醫院和醫生都看了一遍,正骨,南方醫院,南醫三院,中山一,中山二,省中醫,陸總,省中醫藥大學附一院。總的感覺就是,不管是不是名醫,診斷結果基本一致,前叉斷裂,半月板損傷,必須住院手術,醫生很忙,但是做手術的時間還是有的。
這個傷了一定要自己到醫院去看,核磁共振的結果只是個參考,但確診都是醫生通過查體確定的。受傷後千萬不要急,檢查時間最好是受傷一周後,急性期過後。因為剛受傷傷處會非常痛,影響醫生查體。關於核磁共振檢查,最好也是受傷後一周再做,因為剛受傷膝蓋受發炎,紅腫,積液各種影響,拍片的效果不好。我的片子就是第二天去拍的,很多醫生都說看得不太清楚,韌帶斷裂還是比較明確的,主要是半月板那塊看不清,結果也證實了這個說法。
三、確定醫生及手術方案
最後我是在南醫三院的蔡道章院長那裡做的。其實這個手術到現在已經非常成熟了,手術的成功率非常高,別的省我不清楚,廣東省來說省隊的隊員很多都是在省內的醫院搞定的,我覺得我們一般人的要求應該不會比省隊隊員的要求高吧,所以也不一定非要跑到北京去做。為什麼會選蔡道章做呢?我覺得看病這個要講醫緣。我見到蔡道章感覺一見如故,而且對每個問題的回答都非常肯定,信心十足,也讓我信心十足。
這個前提是,我在網上查了很多資料,也看了很多醫生,大家對病情的診斷都大同小異,手術方案也都差不多就那麼幾種,所以最後怎麼選這個還是要看自己的感覺了,當然還要考慮交通,費用,住院條件,術後康復等條件。我選南醫三院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停車非常方便,病房條件也不錯。如果還不放心,我記得吧裡有人說過,去住院部實地考察一下吧,看看醫生的病人情況,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這個很重要。
手術方案,就是自體單束雙股,一顆可吸收螺釘加一塊小鋼板固定。這是蔡道章給我建議的手術方案。我接受了。關於自體異體這個事,我還專門問過他。他說單純從強度來說,自體的會強於異體,因為異體的材料不一定是新鮮從屍體身上取下來的,有的間隔時間會比較久,強度不一定能保證。而自體的新鮮,即取即用,有保證。而異體優於自體的地方就是異體的粗細有保證,而自體的不一定有保證。
但是對於中國人的骨骼來說,不一定越粗越好,因為骨頭就那麼大,骨道的位置就那麼個位置,骨道大小也是定的,自體肌腱的尺寸一般都能滿足。而且最新研究表明取掉的半腱肌,股薄肌半年後能自行生長恢復。當然我對這個自行恢復持有一定的懷疑態度,但是我查了很多資料,就算缺少這兩條肌腱,對日後的功能影響也不大,而且可以徹底杜絕排異反應,所以我毫不猶豫的選了自體的。
四、手術
經過一周漫長的等待(雖然相比北三算不上什麼),終於等到了蔡院長手術。術前我和醫生、麻醉醫生溝通過,決定不插尿管,結果就是導致麻醉過後尿尿異常困難,還要聽著流水聲才可以。。。手術過程大約3小時,但實際做手術的時間在一小時左右。術中我十分清醒,麻醉師整天在我旁邊不懷好意的問我困不困,我每次都說困得要死,然後盯著關節鏡的屏幕看。據其他病友說如果答不困,麻醉師就給你一針直接睡著。可惜近視,也看不清什麼。
但知道老蔡是親自做的,也就放心了。過程中醫生告訴我半月板沒事,單純韌帶重建。手術成功,沒有傳說中的主刀醫生宣布成功後其他跟班熱烈鼓掌的環節,但手術確實成功了。我記得我被推離手術的那一瞬間,還問了一下老蔡:院長,手術成功了嗎?他說:成功!真的很多餘。然後回到病房,六個小時後可以坐起來吃東西。腳開始痛,醫生一般都會安排一針止痛針的,疼痛就基本在忍受範圍內。倒是腰上打麻醉的地方,酸得要死。第一晚就這樣迷迷糊糊的過去了。
五、術後康復
術後第二天會有專門的康復醫生來練被動屈膝,從30度開始每天增加10度左右直到90度。每天會冰敷兩次。醫生們強調的基本都是手術很成功,剩下的主要靠自己鍛鍊。其實想想也是,因為手術中接好後我明顯感覺到醫生們在做抽屜,lachman實驗等等,確定沒問題後才做後續工作的。而且,事實就是做得好事醫生的功勞,做得不好是病人自己的問題。康復確實很重要,這邊就強調三個動作,踝泵,勾腿,和直抬腿。術後第二天就開始自己直抬腿,醫生說疼痛是因為傷口的問題,但保持腿繃直了抬腿是不會對韌帶造成影響的,所以很勤快的練習。然後第三天疼痛感輕了很多,就試著下床了。然後第四天就直接自己掰到90度了,也沒怎麼疼。但保險起見,我決定兩周內不增加屈膝角度。9天拆線出院,醫生囑咐,支具一個月內不能調角度,可以兩條腿走路了,繼續保持之前的鍛鍊。
總結
弄斷十字韌帶是不幸的事,但不幸中的萬幸是半月板沒事。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為啥核磁共振顯示半月板三度損傷都不需要處理。我覺得主要是因為兩點:第一點就是受傷後我的傷腿就沒有用過力了,都是拄拐靠好腿走,減輕了半月板負擔。而且睡覺時強行把腿壓直了睡,後來問醫生才知道半月板在腿伸直的情況下是負荷最小的位置,有利於恢復。第二就是之前說了,因為是傷後第二天就做了核磁,結果不太準確,而且在核磁共振下半月板的信號會被放大,所以各位檢查結果出來後也不要太悲觀,第一時間做好保護,多看幾個醫生。我覺得這個病的最關鍵之處就是在確診,如果確認斷了儘快手術那是不二的選擇。看了一圈下來,我發現這個手術對醫生來說是一個比較簡單,利潤率高,病人流轉率高的手術,所以很多醫生都希望能多做這樣的手術。所以一定不要怕麻煩,多看幾個醫生,作為外行,只有通過的不斷的對比各位專家之間的不同來發現真正的問題所在。
整個求醫過程中,我最糾結的就是選哪個醫生,哪個醫院。我覺得有兩條比較重要:第一是醫生的臨床經驗一定要豐富;第二個是一定要大醫院,畢竟是手術,醫院的整體醫療水平很重要,前面說的幾個大醫院都不錯。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自己的。但對於這個手術而言,我不太建議去正骨醫院。
對於南醫三院,我個人感覺在關節這塊實力還是很強的。不算老蔡,還有三個主任,在韌帶重建半月板修復這塊經驗都非常豐富,我住院期間也見過別的醫生的病人,有住院的有複診的,感覺都恢復得挺好的。護士很負責,也很細心,住院條件也不錯,而且認識了很多朋友,有點回到大學宿舍的感覺,抵消了很多負面情緒。術後第二天就開始康復訓練,都能彎到90度出院。不好的就是老蔡太忙了,很難的見一面。出院時後續的康復計劃不明確,就是大概說說。不過這都是能克服的,我準備參照北三的那份計劃來做。接下來就是漫長的康復之路了,希望前輩們多多指導。
匯報完畢,希望有參考價值。有說的不妥的地方請各位提出來啊,不要誤導後人。
最後祝各位早日康復!交流很重要!心態很重要!
推薦閱讀:
冰敷——國人應該從理念上接受的一項理療
堅持一個月,能讓你的膝蓋年輕10歲!
【視頻】前叉重建術後康復之髕骨鬆動
一款服務於運動損傷患者,能夠測量關節活動角度、交流康復經驗的康復必備手機應用 - 「幫你」
*拍照就能測量關節角度的量角神器,能夠追蹤康復進程中每天的角度變化,提供參考性的康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