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0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新生兒科病房裡,熊曉萱護士長和兩位護理組長正圍在一個患兒床邊,表情嚴肅,眉頭緊鎖……
原來這是一個重達10.3斤的早產兒,全身肉呼呼的,全身上下基本看不到血管。可患兒病情危重,需要靜脈用藥和腸外營養支持。沒有靜脈通路,所有的治療都無法進行。這可怎麼辦呢?
當時正值凌晨3點,當班護士都急壞了,無奈之下只得求助於護士長。熊曉萱護士長了解情況後,立即召集護理組長回到科室協助穿刺。大家圍在患兒身邊,像「大海撈針」似的苦苦尋找著血管。
「不如置PICC管吧,普通的外周靜脈留置針已經無法滿足病情的需要了。」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擁有20多年工作經驗的護理組長餘燕鳳說道。
PICC管即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可維持較長時間的靜脈輸液,有效減少患兒住院期間反覆穿刺的痛苦,為患兒提供一條安全有效的靜脈治療通路,贏得搶救的時機。綜合多方面的考慮,PICC置管無疑是一個理想的選擇。
在與患兒家屬溝通置管的有關事項時,患兒父親懊悔地說,妻子在孕期沒有控制好血糖,孩子不僅早產還是個巨大兒,一出生就要承受這麼多痛苦,我的心裡很不是滋味,希望你們一定要好好救治我的小孩,拜託了。
在經得患兒家屬同意後,PICC置管術就正式敲定了。可這個患兒打普通留置針都難,想置管的話就更加艱難了。為了患兒的安危,再難也要上!看著這個弱小的生命,想到家屬殷切的眼神,新生兒科護理團隊抱著必勝的決心,反覆評估患兒全身血管情況,靠著經驗摸索血管的位置,最終決定在手背上置管。準備工作完畢,消毒、進針、見回血、退針芯、送導管,一氣呵成……
PICC置管
看到藥液順利輸入患兒體內,大家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心裡壓著的石頭也終於放下了。有了這條生命通道,患兒就有了救治的希望。經過了8天的精心治療和悉心護理,這個「乘風破浪」的胖寶寶終於康復出院了。
當聽到家屬的一聲聲感謝的話語,看著他們一家團圓的幸福畫面,我們覺得所有的艱辛付出,熬過的無眠深夜,都是值得的。
(來源: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