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李榕 南都月初推出「醫美亂象」系列調查報導,有消費者反映,做整形時被無資質醫生「練手」,導致眼睛、鼻子、脂肪面部填充三項手術都失敗,也有消費者在朋友介紹下,去別人家裡打玻尿酸,導致臉部血管栓塞,差點毀容。越來越多的人在選擇醫美服務,但醫美帶來的傷害卻時有發生。非法醫療機構、非法行醫的醫生、假貨水貨產品,以及虛假宣傳廣告,這些都對醫美行業的健康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南都記者了解到,為推動行業規範化發展,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求美權益,9月17日下午,由深圳市衛生監督局、深圳市羅湖區衛生健康局為支持單位,深圳市整形美容行業協會主辦、美國艾爾建公司承辦的「三正規,放心美」活動在羅湖舉行。
構建良好的醫美生態,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新氧2019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中國醫美市場仍在高速發展。2019年4月,Frost& Sullivan調查顯示,2017年中國醫美療程消費量為1629萬,僅次於美國的1634萬,且中國年增速26.4%,遠超美國的3.9%。以此推算,2019年中國醫美療程消費量將超過美國巴西日本韓國這些醫美消費大國,居全球第一。
消費者對於醫美的接受度和需求正在不斷攀升,然而合法機構、合法醫生的總量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存在供需矛盾。
9月17日下午,「三正規,放心美」活動在羅湖舉行。深圳市整形美容行業協會會長王曉瀘表示,此次「三正規 放心美」活動,是為了讓行業機構、醫生、企業共同攜手推動行業規範化發展,支持行業和權威部門肅清行業亂象,從而在源頭上構建良好的醫美生態,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求美權益。
什麼是「三正規」?王曉瀘介紹,即正規醫生、正規醫院和正規產品。希望通過這項活動的開展,號召消費者在求美過程中,堅持三正規嚴格查驗各項資質,保障求美安全。
今年,國家衛健委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綜合監管執法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醫美行業要將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放在首位,規範醫療美容服務行為。
深圳市衛生監管局局長蔡本輝表示,有些非法醫療機構、非法行醫的醫生、不正規的產品,影響了醫美行業的發展,敗壞醫美行業,也傷害愛美人士,希望藉此機會,做好行業自律,引導就醫者如何辨別、就醫。
倡導行業規範,建立機構「白名單」
醫美正在從小眾的整形市場「出圈」,走進大眾消費群體的視野和生活中。醫美消費者越來越年輕化,越來越多的90後加入了醫美消費大軍,而所有的這些變化都對醫美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深圳近年來醫美產業發展尤為迅速,與過去相比醫美消費者的求美需求變得更加理性,對於醫美的要求也變得更高。關注安全性的同時,對個性化醫美體驗的追求愈發明顯。隨著消費需求升級,醫美消費者對於醫療服務的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
深圳推出「三正規 放心美」活動,旨在向醫美消費者傳遞「正規醫美機構、正規醫生、正規產品」的治療理念,幫助提升安全風險意識,建立理性、科學的求美觀。南都記者了解到,目前深圳51家醫美機構加入「正品聯盟」。對於消費者而言,「正品聯盟」項目的啟動意味著醫美產業鏈多方將進一步提升自身的信賴度,攜手維護消費者求美過程中的安全性,從需求的源頭上保障行業的健康生態。
對於醫生和醫美機構而言,「正品聯盟」項目將加強各個醫美機構、醫生和企業之間的合作交流,共同抵制非正規機構、醫生等現象的產生,為市場的規範發展提供動力。項目還將進一步提升醫美行業自身的發展與服務質量,助力行業升級。
南都記者了解到,今年艾爾建美學中國將繼續前往全國15個城市,開展城市巡講及正品聯盟授牌儀式,倡導行業規範,助力在全行業內建立機構「白名單」,切實維護消費者利益。
提醒
做醫美,要「一看二查三保留」
消費者想要做醫美,應該注意什麼?
羅湖區衛健局執法大隊科長劉濤提醒,前往醫美機構時,要做好「一看二查三保留」,「一看」是看機構有沒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和許可證上有沒有登記醫療美容科,「二查」,要到各區衛生行政部門,查詢醫生的行醫資質,「三保留」,就是在接受醫療美容服務時,要保留好門診病歷和所有的收費票據,這樣一旦發生糾紛時,可以更好地維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