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期間,一個國家的武器裝備的性能優良與否,對於一場戰爭的勝利是至關重要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可謂是到如今為止最慘烈,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了,它波及的範圍之廣,傷亡的人數之多是很多老一輩心中無法抹去的慘痛回憶。
這樣一場世界規模的大戰,對於武器裝備呢自然是相當的重視,特別是當時不可一世的納粹德軍,在二戰中幾乎憑藉一己之力攻打眾多歐洲國家,西線戰場開戰還不夠,德軍還開闢了東線戰場。從兩線作戰就可以看出,當時的德軍確實有著「無人能擋」的氣勢。
不過二戰後期,德軍也是因為兩線作戰加上戰線過於漫長從而導致供給不足,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自己的落敗。作為一名納粹德軍的士兵來說,沒有食物的充足補給是很難有力氣戰鬥的,特別是在東部戰線上作戰的德軍士兵們,寒冷的天氣更加需要熱量的補給,但槍枝彈藥和食物的供給非常不到位,最後也因為如此東部戰線的德軍士兵越打越敗。
從德軍士兵的落敗就足以證明,食物對於作戰部隊的重要性已經是顯而易見了,那麼二戰時期的德國士兵他們的夥食究竟怎麼樣呢?是否因為吃得不夠好才導致無心戀戰呢?
其實二戰時期的納粹德軍他們的夥食是相當不錯的,基於德國國內的經濟狀況,對於軍隊夥食的供給還是非常可觀的,德國百姓的生活條件好,士兵們的夥食自然也是差不了。
在現代來說,德國人的飲食都是以豬肉和馬鈴薯泥或者胡蘿蔔泥為主,豬肘子可是德國人所心心念念的一道佳餚了。但是對於二戰時期的德軍士兵來說,自然不可能頓頓都是豬肘子了,實際上德軍士兵的夥食供應是按照等級來進行劃分的,越是戰爭前線所吃的或是越高級,這也是為了良好的補充士兵們損失的熱量,不然怎麼有力氣打仗嘛!
德軍的夥食等級共分為四級,一級、二級的夥食最好,供給的數量也是異常的豐富。
據說當時位於戰鬥前線的士兵們頓頓夥食都不帶重複的,香腸、麵包、巧克力、豬肉應有盡有,在閒暇之餘德軍士兵們還能夠抽上一口捲菸來解悶,更有甚者還有下午茶,一人一個蘋果。而三四級的夥食就顯得比較單一了,由於不在戰爭的最前線,吃的相對單調一些也能夠理解,而且食物的數量上也有一定程度的減少,畢竟不需要那麼多的熱量嘛。
除去後勤部隊所做的夥食之外,德軍士兵吃得最多的其實使用罐頭裝好的行軍夥食,這種夥食易於保存且不用加熱,在行軍途中直接打開罐口就能夠食用,非常的方便。
總的來說德軍的夥食在二戰時期還是非常的豐富的,但德軍的夥食並不是二戰時期最好的,夥食最好的要屬當時的美軍,畢竟美軍靠著大發戰爭財足夠讓美軍士兵吃的相當豐富,這一點毋庸置疑,德軍敗就敗在戰線拉得太長,後勤無法及時供應,才讓東部戰線的德軍士兵無力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