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百歲老人調查:長壽之鄉的3個關鍵,和吃和運動沒太大關係

2020-12-23 養生雜誌

一直以來,長壽就是人們孜孜不倦的追求,不管是鍊金術還是遠渡重洋尋仙問藥,還是現在的「保溫杯裡泡枸杞」,都是一代一代人質樸的夢想。

那麼生命到底和什麼因素有關呢,有什麼關鍵點呢?在近期發布的針對百歲老人的研究文章中,發現長壽之鄉的幾個關鍵,和吃和運動其實沒太大關係~

百歲老人多在南方,廣西是個好地方

國內關於百歲老人的研究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但是大多數研究都沒有形成規模,在1980年代開始,國內針對百歲老人進行了更加系統的調查,繪製出一副歷經40年的動態長壽地圖。

從1982年開始的統計數據顯示,百歲老人的總人數存在地區不均衡性,主要呈現兩種分布情況:自然型長壽區和經濟型長壽區

其中廣西是典型的自然型長壽區,被稱為「長壽之鄉,人瑞之地」的巴馬就位於廣西,截至2019年,該地區百歲以上老人總數已超過6000人,在全國排名前三。這裡大多位於丘陵地區,水資源豐富,自然環境優美。而經濟長壽區則集中在浙江、上海等醫療條件、經濟條件都比較好的地區。

長壽和吃喝關係不大,或許刻在基因裡

在針對百歲老人的研究中發現,遺傳的作用十分突出,在針對山東平邑縣87位老人的調查中發現,超過70%的人具有長壽歷史,其親人超過90歲的概率也超過了40%。

在江蘇省約5500名長壽人群的調查中也發現:百歲老人的母親壽齡大於80歲的佔65%以上,父親壽齡大於80歲的佔70%以上。

事實上科學也對此有所解釋,2020年Trudy Mackay團隊公布的7年研究中發現影響壽命果蠅的基因有1008種,其中663種與人類同源,也就是說這些基因的影響可以套用在人類身上。

此外,端粒也成被發現是「年齡指示器」,其位於染色體兩端,形似帽子,對基因起到保護作用,會隨著生理時間的增加而產生磨損,逐漸失去保護作用,造成生理性衰退。在巴爾的摩老齡所的公開研究中發現:體內輔酶1水平和端粒減短而引發的生理問題具有相關性。

在實驗結論中,研究人員認為:端粒過短造成衰老的部分原因是由於其破壞了體內輔酶1的穩態,補充其前體類似物質或能在一定程度上維持端粒的長度。該物質在2017年被基因港等生物技術企業發現並大範圍推廣。

生活方式和性格更重要

研究發現,更重要的長壽方式或許隱藏在生活方式和自身性格之中。在對於百歲老人的調查中發現其多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第一胎的壽命相對較長:在百歲老人的統計中,超過三分之一的人為長子或者長女;生活環境優美:從大規模統計數據上看,不論是廣西巴馬還是山東平邑,均是環境優美,氣候宜人,在郊區,在郊區,多數房屋的前後自己可以種植蔬菜,一般家庭可以隨時吃到新鮮蔬菜。這種恬淡舒適的生活,是長壽的重要基礎。不抽菸但偶爾會喝點酒:在「長壽之鄉」江蘇如皋的抽樣中顯示:百歲老人中經常吸菸的僅佔13%,從不吸菸的佔77%。這些老年人幾乎是不抽菸的,偶爾會喝點酒。科學研究也曾發現,抽菸是影響端粒長度的重要指標。樂天派:美國一項針對720名百歲老人的調查中,89.17%都是樂天派的外向型性格,心態好是他們的唯一共性。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長壽的夢想正在一步一步的看到曙光,2018年耶魯大學曾經成功復活了豬的大腦,並且這種狀態成功維持了超過36小時;2019年,特拉維夫大學的科學家利用脂肪組織,成功實現了「3D列印心臟」……這樣的突破不斷被人們所發現,科學走向實用性的腳步也從不停歇。

能夠維持端粒長度的基因港前體物質早在2016年就曾被推向市場,但由於其單位產量造價過高,年消耗或超20萬,始終囿於高淨值人群。2017年,基因港進行生產方法革新,利用酶工藝技術將生產成本壓縮至不到原有的10%,並通過FDA的GRAS以及GMP認證。

曾有研究對國人平均壽命進行研究,在夏商時期的平均壽命約18歲,而隨著科學技術和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而2018年上海戶籍人口人均期望壽命83.63歲,其中男性81.25歲,女性86.08歲2016年上海的人均壽命是82.75歲。

未來,會不會進入一個人均百歲的時期呢?百歲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影響呢?還是交給時間來回答……

相關焦點

  • 百歲老人調查:吃和運動無關,決定長壽長短的2個字,延壽11年
    導語:不難發現如今人們平均壽命不斷增長,百歲老人越來越常見。也說明人們的身體狀態越來越好了。對於這一原因,成都市老齡委也對本市的720名百歲老人進行過調查。經過調查也發現他們的生活習慣都是不同的,完全沒有紀律可循。
  • 百歲老人調查:決定長壽的是這2字,不是吃和運動,或許延壽20年
    導語:根據大數據統計,由於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大家都希望自己有個好身體,延年益壽,所以百歲老人也越來越常見。對於這一原因,成都市老齡委也對本市的720名百歲老人進行過調查,發現他們的日常生活習慣也是各不相同。
  • 調查百歲長壽老人:無關運動與吃,長壽靠著2個字
    導語:目前,人類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百歲老人的比重也越來越高,這也側面的體現了人們的身體狀態越來越健康。基於這一現象,成都市老齡委以720名老人為調查對象,通過觀察分析發現這些老人之間的生活習慣大相逕庭。
  • 百歲老人調查:發現長壽秘訣,與吃和運動無關,僅靠2個字
    但是百歲老人依然是人們嚮往的目標。人們總說吃什麼能夠長壽,怎麼吃能夠長壽,還有的表示運動會幫助長壽。但是經過對多位百位老人的調查發現,長壽的秘訣似乎與吃和運動無關,而這2個字才是重點,樂觀。在調查走訪這些百歲老人時,人們都會發現這些老人比較健談,有的雖然比較內斂,但是也很愛笑。這似乎就是他們長壽的原因。
  • 百歲老人調查:吃和運動並不打緊,長壽與否靠2個字
    導語:現在人們的平均壽命在不斷提升,而生活中的百歲老人更是越來越常見。成都市老齡委,對本市的七百多名百歲老人進行調查,發現他們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都不同。其中60%的老人喜歡吃甜食,13%的老人喜歡打牌。但他們生活中也有一些共性,那就是90%以上的老人心態都特別好。除了成都老齡委對百歲老人的調查之外,美國研究員也曾對多名百歲老人做了長達三年以上的跟蹤研究,發現他們每個人也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性格格外的開朗,平時不會有什麼煩惱,每天都非常開心。由此可見,心態好的人更容易長壽。
  • 百歲老人調查:非飲食和運動,決定長壽與否的,是這兩個字!
    導語:以前人們活到60歲就屬於高壽的了,而現如今人們的平均壽命在不斷增長,百歲老人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這也說明現代人的身體狀態很不錯。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成都市老齡委做了一次針對老人長壽的調查,全市700多名百歲老人為調查對象,最後發現他們無論是生活習慣還是飲食習慣都不是一樣的,也沒有什麼隱藏的規律性。調查中發現,喜歡吃甜食的老人佔比60%,有不到20%的老人喜歡打麻將打牌類遊戲,其中,一個最大的共通點發生在90%的老人身上,那就是心態很好,都是「樂天派」。
  • 日本博士走訪"長壽之鄉"如皋 驚訝百歲老人的抗衰體質
    近日,以國際自然醫學會會長森下敬一博士為團長的世界長壽鄉調查團,在如皋實地調查「如皋長壽現象」。 當天一大早,森下敬一博士一行來到如城鎮仙鶴社區3組徐宏珍家中。徐老家中,不久前舉辦百歲宴的彩燈、彩紙還未卸去,一派喜慶的氣氛。老人正在吃早飯。一碗玉米糝兒粥、一碟蘿蔔乾,便是這位百歲老人的早餐。
  • 調查200名長壽百歲老人,醫生指出:長壽要養骨,愛吃一素是關鍵
    導語: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物質水平的逐漸提高,導致了我們對於精神水平以及健康水平也在逐漸提高,尤其是怎麼養生如何長壽是目前最受關注的問題,長壽這個問題在我們的歷史長河中頻繁出現,從一開始的秦始皇煉長生不老藥,到現在的抗衰老研究,我們對於長壽的問題從未停止腳步,研究表明,我們的長壽與否與我們的骨骼有很大的關係,畢竟人老骨先衰,骨健病不來
  • 百歲老人有何長壽秘訣?不是飲食,也不是運動,他們有1個共同點
    健康與長壽是人們最為關心的話題,有的人認為健康的飲食能長壽,有的人認為經常運動能長壽,有的人認為好的生活習慣能夠長壽,這些說法都正確但又不足夠正確,這些因素能夠影響健康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百歲老人有何長壽秘訣?
  • 廣東蕉嶺衝刺「世界長壽之鄉」
    11月21日電 (楊草原 唐林珍 塗永平)「經過多天實地調查,我認為蕉嶺成功申報『世界長壽之鄉』的可能性非常大。」國際自然醫學會會長、世界長壽鄉科學認證委員會主席森下敬一博士21日說。  17日至23日,由森下敬一率領的中國、日本、美國等國家10多位知名醫學和長壽學專家學者,組成世界長壽鄉調查團到「中國長壽之鄉」廣東蕉嶺進行實地調查認證。
  • 「長壽之鄉」喜事多 兩位百歲老人同一天過生日
    百歲老人陳素珍(前排)。受訪人供圖百歲老人郭鳳英(中)。盛世迎喜慶,壽星笑開顏。近日,邗江區楊壽鎮墩留村劉莊組陳素珍和寶女村李崗組郭鳳英,兩位老太在同一天迎來百歲生日。「我一輩子就喜歡吃素,別人家大魚大肉我也不眼饞。
  • 百歲老人首超3000人,上海成為名副其實長壽之城,中國最長壽老人...
    中國最長壽者:已經歷3個世紀,眼不花耳不聾喜歡唱歌中國最長壽者、世界上最長壽的人阿麗米罕·色依提,今年6月25日,在親朋、鄰居的祝福中度過了134歲生日。阿麗米罕·色依提是新疆喀什地區疏勒縣庫木西力克鄉人,出生於清朝光緒年間,已經歷3個世紀。
  • 百歲老人的長壽經
    10月25日,雁門風情採編組一行5人出縣城,上108國道,東行10公裡,慕名前往代縣磨坊鄉上門王村採訪百歲老人。只見牌樓濃墨重彩,「上門王」3個金色大字引人眼球。進入牌樓轉身,正中書有「人傑地靈。上門王村北依恆山,南傍滹沱河,西臨代縣城,東接繁峙城,有鳳凰(形)古村之稱,這裡確實是人傑地靈,人才輩出,長壽老人居多。請我們走近百歲老人,了解其生活狀況,探究其長壽秘訣。
  • 震驚:中國所謂的長壽之鄉,居然全部是偽造
    長壽之鄉」都是偽造的。該機構從未發表過有關長壽的專業論文。在新疆被和長壽聯繫在一起後,當時的自治區主席鐵木爾·達瓦買提同意對新疆百歲老人的真實情況進行調查。學者何炳濟參與抽查了阿克蘇市、溫宿縣上報的9位百歲老人,他們最大的140歲,最小的103歲,平均年齡109.3歲。調查後發現,9位老人都未達到百歲,真實平均年齡在85.1歲左右,那位140歲老人其實為89歲。
  • 泉州永春五裡街住著3位百歲老人 揭秘長壽秘訣(圖)
    這四名百歲老人中,男性1名,女性3名,女性百歲老人多於男性。  前日,記者專程趕赴永春五裡街鎮,拜訪了幾位百歲老人,發現他們的長壽秘訣並不複雜,雖然百歲老人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但飲食均衡、生活規律、喜愛鍛鍊、心態平和是他們的共性。
  • 探尋大埔「長壽之鄉」奧秘,十大長壽美食你知道幾個?
    晚飯過後,市民們習慣到縣城西湖公園散步,負氧離子、PM2.5等信息實時在公園內設置的生態環境檢測系統上顯示,生態和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大埔及全縣市民的關注。大埔縣西河鎮美麗鄉村田園風光。(大埔縣供圖)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等優勢,2013年大埔獲評「中國長壽之鄉」,並力爭於今年成功創建「世界長壽鄉」。
  • 中國的長壽之鄉:百歲老人佔比中國最高,當地人害怕被打擾!
    巴馬瑤族自治縣是一個位於廣西西北部的縣城,整個縣城不過1971平方公裡,人口也特別少,僅有27萬人左右,但和很多縣城不同的是,巴馬縣是實實在在的「長壽村」!根據第二次到第五次的全國人口普查,在巴馬縣生活的百歲以上的壽星佔比非常高,在巴馬縣,每10萬人口中有建在的百歲老人大約是33.4人,而按照國際上「世界長壽之鄉」的標準來算的話,巴馬的數據已經是其4.8倍左右,在我們國家位列第一在世界上則位列第五。
  • 中國長壽之鄉泉港:80歲以上老人近萬名
    東南網記者 林傑 攝 東南網12月2日訊(本網記者 林傑 實習生 林晶穎 通訊員 莊國輝)2013年,泉港被授予泉州市首個「中國長壽之鄉」,7年後的2020年,正逢泉港建區20周年,這裡的百歲老人較之7年前增長了1倍,80歲以上老人近萬名。
  • 【散讀】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之鄉
    過去10年間,三水區存活的百歲老人「長壽比」穩定在8.1/10萬至25.6/10萬之間,均大大超出我國和聯合國規定的標準,存活的百歲老人總體上呈不斷增加之勢。多數百歲老人出生貧寒,自小養成勤勞、好動、豁達的習慣,多飲食清淡,喜歡吃粥和喝湯,吃本地生產的糧食、蔬菜、水果、魚、雜食等。109歲老人錢杏容告訴記者,她長壽的秘訣就是多勞動,不煩惱,做人要正直。
  • 百歲老人調查:決定長壽的僅有2個字,吃法運動都和長壽沒關係
    雖然這些項目發現的大概都是些60-70歲左右的人,不過從這些就能看出,長壽的人越來越多了,在以前醫療技術不發達的時候,不要說爬山的老人,就連壽命到70歲的人都很少了。可是現在不一樣了,老齡化逐年增長,所以我們做了一些調查,不過並沒有什麼規律。百分之六十的人愛吃甜一點的東西,百分之十三的人喜歡打麻將打牌。不過也還是有一些共同點的,就是他們的心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心態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