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權市場疫後變化幾何?

2020-12-15 海銀財富

一、行業關注:私募股權市場疫後變化幾何?

2020年無疑是特別的一年,大量的不確定性推動著中國投資市場的變革,私募股權市場也變化叢生。

私募股權市場回顧

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股權投資市場遭遇困境,新募集基金數量創近年來新低,投資數量和金額也出現下滑。隨著國內疫情控制和宏觀經濟回暖,疫情對股權投資市場的影響正在逐步減緩,第三季度的「募投退」數據得到了大幅扭轉。

圖1:2020年前三季度私募股權「募投退」情況

儘管疫情爆發使得股權市場募資陷入低谷,但是在困難和危機時期,往往是政策調整的好時機。今年以來政策利好頻傳,市場對私募股權的支持力度十足。一系列重磅政策組合出臺,體現了政策的一致性,表現了監管層希望加強直接融資的決心,而退出渠道更加通暢,進一步鼓勵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

圖2:股權市場相關政策

私募股權市場的疫後變化及趨勢

1. 優秀的政策環境

在中國經濟轉型、疫情、貿易戰等多重因數影響下,對中小企業造成了較大的生存危機,國家也在推出一系列的扶持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幫助中小企業渡過困難期,較為寬鬆的營商政策環境,更加利於創新型企業發展和生存,股權投資的企業也將從中受益。同時各地也推出了更多的扶持創新創業的政策進一步的利好了股權投資市場。

2. 增量資金助力投資市場

國家及各地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創新創業,同時設立母基金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股權投資支持產業發展,機構在未來將有更多的募集渠道獲取資金。隨著資本體系的完善,註冊制的推廣普及,企業上市正在加速,有效緩解了投資機構的退出壓力,資金回籠後將繼續回流至股權投資一級市場,為市場持續補充資金,隨著退出的難度降低,將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一級股權投資市場,激活整個股權投資市場活躍度。同時資本管制逐步放開,將吸引更多的外資進入中國市場,參與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

3. 投資熱點發生變化

疫情使得世界經濟格局和全球產業鏈變化加速。在「新基建」、「大循環」和「十四五規劃」的加速推動下,整個投資邏輯發生很大的轉換,從貿易投資邏輯、全球投資邏輯變成了技術戰鬥邏輯,科技創新領域的投資成為中國未來最大的趨勢。並且伴隨著新基礎設施不斷發展,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將被重塑,實現數位化轉型。

尤其「十四五」規劃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提到瞄準人工智慧、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4. 行業頭部集中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顯示,2019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1%的基金總規模佔全市場募資總量的25.5%;1%的企業融資金額佔全市場投資總量的41.3%,二八效應凸顯,市場加速分化。此外,縱觀清科近五年榜單,2015年天使(早期)、VC、PE的上榜機構相比於2019年,榜單機構留存率僅為58.5%,即5年內頭部機構淘汰率達41.5%,機構演替,可見一斑。疫情過後,根據投中數據顯示,2020年Q3,新成立的VC/PE基金共計1379支,同比縮小12%,而今年上半年新成立基金數量同比縮減38%。新成立基金數量銳減,對應的則是2020年度私募基金管理人註銷事件已達808件。

疫情對投資行業不會引發所謂的洗牌,只是頭部集中度提升的催化劑,也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催化劑。規模小、業績差、抗風險能力弱的投資機構會加速出清,頭部機構投資策略成熟穩定,資金充沛,項目儲備豐富,面對疫情的影響騰挪空間較大,而且還會迎來高質量發展新機遇。

5. 機構專業度要求提升

小機構洗牌,大機構競速。資金正在流向頭部機構,頭部項目的話語權亦在加劇。投中數據顯示,2020年10月,頭部機構分外活躍,有的機構平均不到2天投資1個項目,速度驚人。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不僅要求投資機構提升自己在核心方向上的專業度與分析能力,也對其在投後管理和投後對項目的增值、賦能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疫情之後,市場湧現出新的機會,也充滿了更多挑戰,更對投資人提出了挑戰。私募股權產品是合格投資者進行大類資產配置中重要的一個資產類別,市場機遇與政策扶持將成為中國私募股權投資長期的重要基石與穩定器。

二、經濟熱點:從《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看當前經濟格局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12月1日發布了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該報告預測了經合組織成員以及世界上其他重要經濟體在2020年和20201年的經濟增速情況。OCED是一個有著近60年歷史的國際經濟組織。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在內的多個發達國家經濟體均是該組織的成員國。該組織的報告對全球市場的預判以及投資方向的引領具有"風向標"的作用。

中國將是今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指出,受新冠疫情影響,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下滑4.2%,這個預期好於在今年6月份和9月份的兩次預測,但是形勢也不是特別樂觀,全球經濟要做疫情中恢復仍需時日。OCED稱,全球經濟目前正在增長的軌道上,最早將在明年年底恢復到疫情暴發前的水平。今年在全世界的各主要經濟體中,中國將是2020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全年經濟增長預計為1.8%。2020年英國國內生產總值將下滑11.2%,預計成為2020年全球GDP下降幅度最大的國家之一。報告預測,美國經濟將在2020年下滑3.7%,日本經濟下滑5.3%,歐元區經濟下滑7.5%。

圖3:2020年主要經濟區GDP增速對比

相對於2000年的萎縮,經合組織預測在明年即2021年,世界經濟將增長4%以上,而這其中中國的增長將實現8%的幅度。該組織的數據基於10月份以前的數據,因此預測結果較為可信,該組織研究報告認為經濟復甦之後中國經濟發展會回到原來的軌道,且在未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將超過三分之一。

中國為全球經濟復甦提供樣板

中國經濟在世界範圍內率先實現V形反轉,開始走向穩定復甦的軌道,為全球經濟復甦提供了樣板。經合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權威機構,也對中國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連續9個月高於臨界點;前10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0.7%,累計利潤同比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從內需恢復來看,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3%,增速比9月份加快1.0個百分點,市場銷售連續3個月同比正增長;繼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由負轉正後,前10個月投資同比增長1.8%,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1.0個百分點,進一步呈現出穩步回升勢頭(數據來源:統計局官網、Wind)。

圖4: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

疫情之下,我國數字經濟逆勢上揚。5G、人工智慧、智慧城市等新技術、新業態、新平臺蓬勃興起,網上購物、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非接觸經濟」全面提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新路徑。全球四大財務諮詢公司之一的畢馬威(KPMG)在其四季度的《中國經濟觀察》中提到,此前,不少經濟學家已經預估到中國經濟將率先迎來復甦。而中國目前的復甦情況,甚至還好於大多數經濟學家的預期。世界銀行也在其最新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將在2021年保持更快速的增長,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新動能。中國被普遍視為全球經濟的希望所在!

三、區域聚焦:胡潤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區域百強榜出爐

《2020胡潤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區域百強榜》以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的19+2城市群為基礎,對全國570個區域進行了區域投資潛力的綜合評估,包括經濟實力、人口數量、教育醫療、環境生態、特色文化和科技創新等方面,最終選出最具投資潛力的100強區域,其中前10名排名分先後順序,其餘上榜區域排名不分先後。

圖5:《2020胡潤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區域百強榜》TOP10

圖6:《2020胡潤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區域百強榜》(排名不分先後)

GDP方面:上海浦東新區是2019年GDP最高的區域,達1.27萬億元,比2018年增長7%。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方面:《2020胡潤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區域百強榜》上,南京鼓樓區、深圳寶安區、廣州天河區、西安雁塔區等15個上榜區域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100%,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60.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北京西城區是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區域,達8.8萬元,比2018年增長8%(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城市群角度

三大城市群佔據百強榜六成江山。長三角城市群的區域最多,共有42個,佔比近五成;其次是珠三角城市群,共有12個;再次是長江中遊城市群,共有9個。這些上榜區域一共來自33個城市,其中來自上海和蘇州的區域最多,分為有6個;其次是南京、武漢、杭州、深圳、廣州和青島,分別有5個(數據來源:《2020胡潤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區域百強榜》)。

圖7:城市群分布統計

具體來看,上榜區域最多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地帶,也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城鎮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化地區,被視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長三角城市群以電子、汽車、現代金融等產業為核心,致力於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位造業中心。

位居第二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亞太地區最具活力的經濟區之一,充分發揮毗鄰港澳的地緣優勢和僑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條件,以國際市場為導向、國內市場為依託,推動外向型經濟高水平、快速度發展。珠三角製造業水平發達,未來致力於構建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和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基地。

位居第三的長江中遊城市群,承東啟西、連接南北,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全方位深化改革開放和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點區域,是構建中部崛起的戰略支撐帶。長江中遊城市群以鋼鐵、汽車等傳統工業為基礎,以電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等高科技產業為支撐,未來重點推進金融、旅遊、文化創意的深度合作,打造世界級規模的先進位造業帶。

此外,胡潤研究院從經濟發展、人口發展、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和文化發展五大維度分別評選出發展潛力區域Top 10。上海浦東新區、深圳市寶安區、深圳市龍崗區、北京西城區和昆明官渡區分別位於經濟發展、人口發展、科技創新、文化發展和綠色發展分榜單的榜首之位。

四、投資視角:黃金漲勢放緩,未來能否仍金光閃閃?

今年以來,隨著疫情在全球擴散,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7月末至8月初,國際貴金屬價格直線上行,國際金價一度突破2000美元/盎司,並持續打破歷史高點。到了11月,形勢直線反轉,金價在11月27日承壓大跌,最低觸及1774美元/盎司,迅速跌破200日的強勁支撐。進入12月,黃金又開始觸底反彈。12月3日,現貨黃金收報1840.87美元/盎司,盤中最高觸及1843.87美元/盎司(數據來源:騰訊財經)。「V」型反轉的背後,投資者最關心的就是金價為何反覆震蕩、未來趨勢如何?

近期金價為何會反覆波動?

實際上,貨幣政策、經濟增長預期、通脹預期等因素的變化,以及新冠疫苗等事件性消息都會導致金價的震蕩。同時,黃金作為一種避險產品,它的走勢和國際形勢也密切相關。12月4日,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期貨與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金鵬期貨公司董事長常清在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國際黃金市場年度峰會現場接受獨家採訪時表示,前一段時間黃金上升態勢非常明確,原因在於市場擔心通脹的預期,而後受新冠疫苗利好等消息的影響,市場對經濟增長的預期又發生了變化。

具體來看,1月份因為疫情原因,全球大規模放水,黃金一直上漲;7月底到8月初,主要是因疫情導致的貨幣寬鬆、財政刺激等帶動了通脹預期;而8月份之後,美國財政刺激計劃到期後沒有續上,美聯儲也沒有持續擴大寬鬆,加之疫苗消息的直接刺激,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明顯下降,金價也就開始下跌。而近期黃金又開始反彈的原因在於,疫苗的生產、分發、接種、有效率等都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國會上的「不能對疫苗過於樂觀,未來幾個月美國經濟將非常困難」等表態,預示著經濟復甦不會立竿見影,貨幣政策也不會很快推出,金價又迎來上漲。

圖8:2020年1月至今倫敦現貨黃金價格(美元/盎司)

未來黃金趨勢如何?

短期來看,如果12月17日的美聯儲會議擴大寬鬆,黃金還會有一定的上升空間,可能會上升到1860美元/盎司,或者1880美元/盎司(數據來源:中國財富網)。但年內整體來看不太樂觀,因為從年初至今,黃金價格的波動明顯受事件驅動影響,未來若是沒有超級寬鬆的貨幣政策刺激,對金價就會明顯不利。

長期來看,市場的意見紛紜,看多黃金的理由是美元會貶值,看空的理由是經濟復甦削弱黃金的避險功能。總的來說,明年不一定會出現明顯的趨勢性機會,金價走勢波動或將維持,從三年到五年的角度來看,黃金上漲的趨勢則較為明顯。

相關焦點

  • 與黑天鵝共舞,私募股權的疫後機遇|財富葉話
    2020年無疑是特別的一年,黑天鵝的衝擊給整個經濟環境帶來了大量的不確定性,也推動著中國投資市場的變革。特殊時期,中國私募股權市場也變化叢生。疫情讓中國股權一級市場處於危、機共存的轉折臨界點,產業增長驅動力在後疫情時代也產生重要變化。而在危與機面前,私募股權投資又將如何與黑天鵝共舞,跨越新周期?
  • 貝恩公司發布報告 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在疫情後或將迎來機遇
    本報訊 (記者鄭建玲)全球知名管理諮詢公司貝恩公司日前發布的《2020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私募股權市場持續萎縮。報告認為,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在疫情後或將迎來機遇。「過去9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迅速崛起,是亞太區取得巨大成功的市場之一。
  • 2020私募股權報告: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行業發展概覽
    中國資管市場預計未來將繼續領跑全球資管市場的增長,在全球佔比將持續提高。同時,中國資管行業正在經歷從規模增長到結構調優的階段。整體而言,私募股權投資行業將長期受益於資本市場環境變化與資管新規,未來將持續吸引新的資金配置,保持良好增長。
  • 貝恩公司發布《2020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報告》
    中新網上海新聞4月16日電 今日,全球領先的管理諮詢公司貝恩公司發布《2020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報告
  • 完善私募股權「募投管退」機制 更好服務科技創新
    私募股權投資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的重要性再度被強調。12月22日,證監會黨委在傳達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時提出了要重點抓好的六方面工作。其中,在「著力完善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的任務部署中,證監會提出要完善私募股權基金「募投管退」機制,鼓勵投早、投小、投科技。
  • 《全球私募股權晴雨表》:GP主導S交易深受亞太LP歡迎
    方凱煜丨作者科勒資本丨來源LP 資產配置與投資策略變化過半數私募投資者表示將在未來兩年內以買家、賣家或雙重身份進入私募S基金市場。投資者主要是為了重新將資源集中交由最優秀的GP管理,以及根據疫情後的投資環境重組投資組合。此外,三分之一的LP面臨資金流動性缺口,資產處置同新信貸融資一起,成了LP補上流動性缺口的工具。科勒資本首席投資總監Jeremy Coller表示:「私募股權S基金市場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以至過後都發揮著關鍵作用,至今仍不斷演變。
  • 高瓴資本|《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行業發展報告2020》正式發布
    其中,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募資環境發生怎樣的變化、熱門投資行業和區域、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組織機制進化等行業高度關注的話題,報告都有深入研究和分析。中國資管市場預計未來將繼續領跑全球資管市場的增長,在全球佔比將持續提高。同時,中國資管行業正在經歷從規模增長到結構調優的階段。整體而言,私募股權投資行業將長期受益於資本市場環境變化與資管新規,未來將持續吸引新的資金配置,保持良好增長。
  • 逾10萬億元私募股權市場迎擴容 首隻專注財務投資險資母基金成立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王寧隨著近些年私募股權市場的快速發展,其產品數量和管理規模有所擴容,與之相對應的是,市場參與者結構也逐漸多元化。《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目前私募股權市場參與者眾多,個人、國企、央企以及眾多投資集團組成的機構類別繁多,但險資背景的基金,且專注財務性投資的產品較少,此次首批該類基金成立,將有效填補此類空白。填補私募股權市場空白記者獲悉,泰康投資發起設立並管理的泰康乾亨股權母基金落戶在張家港市。
  • 創投指南:私募股權基金投後管理全攻略
    1.把控風險 投後部門所需要把控的不僅包括了基金的經營風險,也涵蓋了已投企業在經營環境和市場大趨勢不斷變化下 投後管理的內容 1.私募股權投資「投後」管理的目標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實施投資後管理的總體目標是為了規避投資風險,加速風險資本的增值過程,追求最大的投資收益。
  • 私募股權基金份額轉讓破冰
    據北京股權交易中心相關擔任人引見,目前國內存量私募股權基金範圍超越15萬億元,很多基金已到退出期,但目前國內主要退出渠道是企業上市,其他渠道仍不夠興旺。從美國等成熟市場看,經過份額買賣退出佔比達21.1%,IPO約為12.5%,併購渠道為66.3%。試點將開拓私募基金份額轉讓的新渠道,探究為這些資產特別是國有資產、財政資金等提供新的退出方式。
  • 私募市場周評:私募罰單滿天飛 證券私募基金收益承壓
    本周(1號-5號)投資、上市和併購共100件股權事件,較上周增加17件,投資、併購事件居多,主要發生在IT/網際網路行業。總規模360.29億元人民幣,網際網路股權併購市場最吸金。涉及總金額360.29億元人民幣,較上周增長67.99%,網際網路股權併購市場最吸金,融資規模最大。  私募股權投資活動本周共發生51件投資事件,47件披露投資金額,共計126.56億元人民幣。投資金額較大的投資事件是:3號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等投資北京兆易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3.24億人民幣,私募大佬葛衛東也加碼。
  • 北京率先試點私募股權基金份額轉讓
    據北京股權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國內存量私募股權基金規模超過15萬億元,很多基金已到退出期,但目前國內主要退出渠道是企業上市,其他渠道仍不夠發達。從美國等成熟市場看,通過份額交易退出佔比達21.1%,IPO約為12.5%,併購渠道為66.3%。試點將開闢私募基金份額轉讓的新渠道,探索為這些資產特別是國有資產、財政資金等提供新的退出方式。
  • 私募股權基金募資寒冬:行業大洗牌 小機構加快出清
    10月15日,華金資本總裁郭瑾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坦言,市場上依然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國資機構,認為國資投資機構對被投方的賦能不多,在投資中一般只能跟投,而不能領投。 「這是雙向選擇的過程,要共同去打造這個市場,未來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一定是多元化發展的,絕對不是一個力量。
  • 獵雲網2020「年度最佳私募股權投資機構TOP10」榜單發布!
    在商業迭代、疫情衝擊之下,2020年,各個領域波濤洶湧,變局和新生正在不斷上演,全球股權投資市場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中國的股權投資機構,過去由於市場擴張、制度優勢等原因獲得了蓬勃發展,但是發展到一定階段就開始出現優勝劣汰的一個局面。當前股權投資行業,資金向優質企業、優質項目聚集的趨勢非常明顯,頭部機構優勢得到很大增強,「二八效應」日漸凸顯。
  • 報告|貝恩:網際網路和高科技行業仍是私募股權交易的支柱
    今日,貝恩公司發布《2020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報告》。報告表明,由於宏觀經濟疲軟,2019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在多個層面出現萎縮:交易額和交易量均出現下滑。其中,交易額超過10億美元的交易受到顯著影響,而交易額超過1億美元的交易總數下跌了32%,導致平均交易規模整體縮水22%。
  • 私募股權創業基金投資規模超11萬億 股權投資迎新機遇
    近年來,珠海加快推進粵澳深度合作示範,聚焦設施「硬聯通」和機制「軟聯通」,構建國際化開放型區域創新體制機制,在交通、產業、城市格局等方面都出現大突破、大發展、大躍升態勢,創新人才加速聚集,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珠海創新」正在成為吸引各路股權投資機構的磁石。截至2020年11月末,已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有557家,完成備案的私募基金有1412隻。
  • AAA國家獎首評一級市場投行,泰合資本斬獲「最佳私募股權顧問」
    泰合資本憑藉一流的交易能力、研究能力和賦能能力,摘得「最佳私募股權顧問」(Best Private Equity Adviser)桂冠。泰合資本也因此成為該獎項有史以來第一家獲此殊榮的一級市場投資銀行。亞洲權威金融媒體The Asset雜誌創辦於1999年,總部設在香港,其主辦的AAA國家獎在銀行業、金融業、資金業務和金融市場均享有最高權威性。
  • 藍光發展:藍光和駿擬認購私募股權投資基金3000萬元
    樂居財經訊 王帥 3月17日,四川藍光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於下屬子公司認購私募基金份額的公告。2020 年 3 月 15 日,公司全資子公司四川藍光和駿實業有限公司與北京創元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分行籤署了《創元匯安 泰 3 號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基金合同》,藍光和駿擬認購創元匯安泰3號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認購金額為人民幣3000萬元。
  • PitchBook:私募股權2020年中跟蹤報告 回顧各項預測合理性?
    早前PitchBook對2020年全球私募股權市場做出預測,眼下半年已過,PitchBook整理了年中跟蹤報告以回顧各項預測的合理性和準確性。和倫納德格林(Leonard Green)在內的大多數大型私募股權公司2019年募資創下新紀錄,2020年將進入資本部署階段。
  • 私募厚興股權投資信披違規 實控人謝忠順收警示函
    上述行為違反了《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的規定。根據《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第三十三條規定,浙江證監局決定對厚興股權投資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