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浙江日報》深讀版刊發《從「心」破題,嘉善「向日葵行動」關愛幹部心理健康——一路向陽,為心靈護航》一文。全文如下:
「向日葵向陽而生,寓意不斷追求正能量,一路向陽。」
走進如家一般溫馨的嘉善縣幹部關愛中心,抬眼即見向日葵的寓意與心理學家的名言一起被展示在中心入口處。這個中心的建成開放,正是嘉善縣關愛幹部心理健康「向日葵」行動的成果之一。
5月25日,今年的嘉善縣幹部心理健康「向日葵」行動心理關愛月系列活動如約開啟。「5·25」,諧音「我愛我」——當日起,面向全縣幹部的「太陽島」心理健康訓練營、心理健康體驗周、心理微課等活動,在幹部關愛中心、全縣各鎮街陸續推出。
處在服務群眾前沿的基層幹部的身心健康,越來越受到關注。2018年以來,省委組織部、省科協、省衛生心理協會在嘉善開展全省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綜合試點,嘉善以此為契機實施幹部心理健康「向日葵」行動,探索構建標準化幹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在多舉措、分類別關懷基層幹部心理健康上下功夫。
這場全縣域推進的「向日葵行動」到底帶來哪些變化?本報記者來到嘉善走訪調查。
難降的問題指標降了
5月25日,省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趙國秋又一次來到嘉善幹部心理健康講座的講臺上,臺下座無虛席。他清晰地記得,2018年第一次為嘉善全縣2000餘名幹部做心理培訓講座,連講幾場,場場爆滿。他說:「這就是幹部對心理服務的渴求,也是『向日葵行動』的意義。」
「嘉善縣實施『向日葵行動』以來,對全縣公務員心理健康進行了統一測評、培訓、幹預,我一直在關注。最近兩年的測評結果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幹部心理問題發生的比例下降了。」趙國秋對記者說。
根據2019年的測評結果,該縣公務員心理健康的陽性篩查率、不幸福比例、工作倦怠比例、睡眠問題比例以及高壓力人群等5個指標與前一年測評結果相比,都有不同程度下降。趙國秋評價,在社會心理壓力普遍上升、心理問題普遍增多的大背景下,這組指標下降稱得上「了不起」。
當前,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工作生活競爭壓力層層加碼,各社會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幹部同樣也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心理健康問題。
「面對越來越高的工作要求產生的焦慮,多做多錯的畏懼心理,不做不錯的消極心理……這些心理問題不同程度存在。實施『向日葵行動』,構建幹部心理服務體系,就是要探索一整套方案破解心理問題,進一步激發乾部的幹事熱情。」嘉善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沈偉強說。
縣委組織部牽頭會同縣衛生健康局、縣委黨校等22家單位,組成幹部心理健康關愛協調機構,制定出臺《嘉善縣幹部心理健康「向日葵」行動實施方案》,統籌協調開展試點工作;
構建「心之家」,成立縣級幹部關愛中心、縣級幹部心理健康服務中心,並實現全縣9個鎮(街道)、154個村(社區)心理指導服務站和心理諮詢室全覆蓋;
培育「貼心人」,外聘一批高級專家,同時挖掘本縣心理學人才資源,組建一支由117名該縣幹部人才組成的「向日葵心使」團隊,為「向日葵行動」提供志願心理服務;
將每年5月確定為全縣幹部心理健康關愛月,通過舉辦一系列活動,輻射帶動全縣各單位自主開展各類心理健康服務,形成活動月月有的良好氛圍;近一年來,共計開展各類心理健康關愛活動59場次,8600餘人次參與……
「曾幾何時,談到心理健康問題,很多幹部避之不及,似乎是能力不行的表現。隨著『向日葵行動』的深入開展、心理知識的普及,幹部們意識到,其實睡不著覺,就是一種心理問題的症狀,就像感冒一樣普通,發現了治好它就行。」嘉善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吳燁欣喜地看見「向日葵行動」帶來的觀念變化。
幹部工作有了「心」視角
剛啟動的本次心理關愛月主題是:疫路同行,凝聚心力量。時光閃回到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時,心理服務如同為「逆行」幹部送去的一縷春風,及時化解那些難以言說的困頓。
1月26日(大年初二),嘉善縣面向機關幹部招募首批疫情防控志願者,短短2小時,130多人報名,連夜出發。「疫情期間,幹部衝在前面,這是一種抗壓力和心理能力的體現。面對從未遭遇過的疫情,逆行的幹部也是心理服務要關注的群體之一。疫情期間及時的心理幹預,也成為『向日葵行動』的重要舉措。」嘉善縣第三人民醫院副院長、心理醫生、「向日葵心使」孫曉斐說。
1月28日晚上,孫曉斐和4名醫務人員、32名由青年幹部組成的志願者組成的醫療隊,被派往隔離點服務14天。青年幹部熱情飽滿,不懼艱苦,但也有個別的幹部出現不良的情緒反應。其中有一位年輕的幹部,在工作時反覆用酒精噴灑衣物,反覆洗手,還出現緊張、焦慮、失眠的現象。
孫曉斐主動找他溝通。原來他來隔離點前和家人有矛盾爭執,來隔離點後開始擔心自己可能被感染,又覺得自己很懦弱,很挫敗。經過三次專業的心理輔導溝通,這位幹部逐漸接納自己、轉移注意力,從焦慮恐懼到後來篤定從容,順利完成了任務。
據統計,疫情期間,心理服務團隊為全縣各集中醫學觀察點幹部開展心理團輔,幫助釋放壓力、調控情緒,服務人群達1000餘人次。「心理服務的支持,讓幹部以更好的狀態奮戰在一線。」吳燁說。
非常時期之外,春雨潤無聲的心理服務,通過縣、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心理服務體系,向不同類型的幹部群體延伸,讓「心理問題」找到出口,也讓幹部工作有了「心理」考量。
「有時候,只是下班後一個40分鐘的電話,我只需要回答『是的是的』,對方就感受到了心理慰藉。這就是越來越普遍的『輕諮詢』。」嘉善縣司法局的「向日葵心使」王文華說。一個讓她欣喜的現象,在「向日葵行動」深入實施後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覺察並正視心理健康問題。「我們的服務,如同心理按摩,被越來越多人接受。」
在幹部考察中,縣委組織部運用幹部心理健康數據,將幹部心理素質、心理調適能力等作為衡量綜合素質能力的重要參考,增強幹部使用的預見性。該縣把心理抗壓能力強、心理素質好的幹部提拔交流到矛盾多、情況複雜的崗位歷練,對觸發心理「紅色」警報的幹部及時予以調整崗位,避免人崗不匹配。
鍛造幹部心理「免疫力」
在各個鄉鎮,從「心」出發做好幹部激勵、培養工作,成為煥發乾部隊伍生機與活力的新思維。今年以來,陶莊鎮已面向「90後」群體開展心理素質拓展,下一步將以村社組織換屆為導向,組織村社後備力量開展集中輔導,提升「後備庫」的綜合素質。
「向日葵心使」王文華打了個形象的比方:關愛幹部心理健康的各項服務,好比一劑劑「心理疫苗」,它的存在就是要讓更多幹部對層出不窮的心理問題產生「免疫力」。
在該縣公務員的心理測評中發現,遇到矛盾糾紛較多的一線執法人員,是心理問題高發的群體之一。面對這樣的工作,該如何調試好心理狀態?
許峰是嘉善縣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隊長。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與日俱增,環境執法的壓力與挑戰越來越大,承受的心理壓力也倍增。「向日葵行動」每年幾次的培訓和課程以及「向日葵心使」的常態化幫助,為他的心靈打開了一扇窗。運用學到的心理學知識,許峰的抗壓性不斷提升。
「理解是個圈,認知的圈越大,理解越深,壓力就會顯得渺小。環境執法工作本質的意義是什麼?不僅是來自於領導、群眾的認可,更是要為這座城市可持續發展守住環境的底線。」許峰說,現在大家都處於壓力很大的環境,要讓壓力轉化為養料。
遠望方知風浪小。在工作之餘,許峰有意識地發展個人愛好,比如遊泳、看古代哲學等。「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注意力得到轉移,壓力得到釋放,精神世界也隨之強大起來。」許峰笑著說。
在縣幹部關愛中心,許多基層幹部在「向日葵行動」中汲取營養,留下心聲,激發出不斷向上的力量。
嘉善縣綜合執法局公務員瞿先生留言,「同樣的事情不同角度去看待,結果就會顯得截然不同。你待之以陽光,他則以陽光回報」。
嘉善縣信訪局幹部李先生留言,「希望每一位黨員幹部都能有著陽光心態、健康心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在趙國秋看來,幹部不同於老百姓,他們必須有更強大的內心,必須有正向的情緒、價值取向,才能為老百姓服務。他認為,社會對幹部群體的要求高,但也需要有方法來關愛幹部的心理健康,嘉善的做法是很好的探索。
「基層幹部處於矛盾焦點,嘉善能構建起基層幹部心理服務體系,為他們疏解壓力,積極正面引導激勵,在關愛幹部的同時,進一步營造出幹部敢擔當、願擔當的氛圍,擁有更強的心理免疫力,具有積極意義。」省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成為傑評價。
浙江多地探索幹部心理健康工作
近年來,浙江多地積極探索推進幹部心理健康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
慈谿:幹部心理健康工作起步較早,2008年啟動「心理援助計劃」,開始幹部心理健康工作探索。2016年慈谿市委組織部與省心理衛生協會全面合作,開展了為期3年的幹部心理健康關愛工作,完善了幹部心理健康服務基本功能。
2018年,慈谿的幹部心理健康關愛工作升級為幹部心理素質提升工作,並上升到市委層面,作為黨建的中心工作進行系統謀劃推進。該市出臺了《慈谿市幹部心理素質提升工作實施方案》,從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的高度,確立了幹部心理素質提升工作為幹部賦能的定位。慈谿市在幹部群體中開展大規模心理啟蒙、個性化心理輔導,並將幹部心理素質提升嵌入幹部全周期培養。
目前,慈谿市已打造多個幹部心理素質提昇平臺,形成立體化工作體系。其中包括:教育培訓功能平臺、諮詢診療功能平臺、危機幹預功能平臺、「心動慈谿」線上服務功能平臺、多個特色心理服務站點,以及集聚本土專業志願者骨幹成立幹部心理素質研究會等。
溫嶺:早在2016年就成立了省內首家縣級幹部心理健康關愛中心——溫嶺市幹部心理健康關愛中心。截至目前,該關愛中心已累計服務幹部1萬多人次。
近年來,溫嶺創新機制,整合資源,建立專業人才庫,組建心理關愛講師團,聘請心理諮詢師,吸納志願者,打造「專業的關愛力量」。同時,創新載體,分類施策,打造「幹部的關愛平臺」。如針對鎮街道班子開展團體輔導,增強鎮街領導幹部的心理調適能力;針對年輕幹部開設《心理調適》《職業生涯規劃》等專題課程,幫助年輕幹部明確發展目標,做好職業規劃,迸發工作激情。該市還推動幹部心理關愛的常態化運行,將心理健康輔導和心理測試作為每期幹部教育培訓的必備內容,打造「長效的關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