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軍人詐騙多發:公眾對軍服認識膚淺缺乏常識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近年來,軍旅題材影視作品屢屢火爆螢屏,擁有大批穩定觀眾。但其中飾演軍人的演員服裝穿戴因為缺乏規範,引發網友吐槽。網友在論壇發帖指出影視劇中軍裝的錯誤穿戴:右胸姓名牌和胸標上下位置顛倒;資歷章和軍銜明顯不匹配;帽子為男式大簷帽,女幹部和女兵的帽子為卷簷帽。

  有多少違法犯罪借軍服「隱身」

  ——對冒充現役軍人招搖撞騙案件的新聞調查

  軍服,是軍人身份的第一表徵。新式軍服莊重、大方,深受官兵和群眾喜愛。然而,一些不法分子正是看到人們對軍人的尊重與信任、對軍服的喜愛和熱捧,身穿軍裝冒充軍人招搖撞騙,褻瀆和玷汙軍人形象,導致不明真相的群眾對軍隊產生誤解,給軍隊聲譽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冒充軍人招搖撞騙案件頻發,固然有受害人防範意識不強等原因,但軍服的「隱形推手」效應也不容忽視。軍服從何而來,誰在買,誰在賣,群眾如何深化對軍服的認知,增強防範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的意識和能力,成為當前有關部門應認真面對的問題。

  2月初,國內多家媒體報導,不滿20歲的男子王某假扮軍官、冒充軍隊領導,以幫助投資軍隊項目、辦理北京戶口為幌子,騙取受害人李女士人民幣近300萬元。消息一出,輿論譁然。一個是無業青年,一個是從事法律職業的高知白領,在「騙」與「防」的對抗較量中,結果出人意料。據北京市豐臺檢察院承辦此案的檢察官介紹,王某之所以能獲得李女士的信任,是因為他們第一次見面時王某穿了軍裝,外貌和舉止都很像一名軍人。

  障眼法為何頻頻得逞

  筆者在網際網路輸入關鍵詞「假冒軍人招搖撞騙案件」,搜尋引擎顯示相關信息224,000餘條,點擊多條信息,發現冒充軍人招搖撞騙案件在全國各地涉及各行各業。

  2月5日,「浙江在線」披露一起女孩網上發布假冒軍人照片、假扮帥氣軍官騙走閨密18萬元的案件;2月6日,央視「法治在線」欄目曝光一起發生在黑龍江佳木斯的、不法分子身著軍裝到部隊幫扶過的困難戶家中兜售「軍品」,繼而冒充軍人以借錢為由詐騙錢財的案件。

  一些典型案例更是讓人唏噓不已。1月18日,央視「今日說法」欄目播出節目《偷來的身份》,講述了一起因盜竊牽出的假冒軍人案件:北京某小區一業主家中被盜,警方經過偵察鎖定嫌疑人張某,深入調查後發現,張某不僅涉嫌盜竊,而且軍人身份竟然是假。更令人吃驚的是,與張某結婚5年、孩子已經3歲的妻子竟然對丈夫的虛假身份一無所知,5年內只到過丈夫「工作單位」一次,對丈夫的軍人身份深信不疑很大程度上源自那身軍裝。

  犯罪嫌疑人的囂張與狂妄令人咋舌。2013年12月初,山東蒼山縣公安局闖進5名身穿「軍服」的人,手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特殊監督機制」證件,一進警局就亮出「中央密令」,要求警方立即釋放一名在押嫌疑人。在犯罪嫌疑人看來,有了軍裝,就有了不法行為的「隱身衣」和「護身符」。雖然交涉過程中他們故作鎮靜、態度蠻橫,但依然掩蓋不了身份假象,最終當場被擒。

  去年12月初,浙江寧波軍地聯合召開案情通報會,宣布對流竄6省招搖撞騙的「趙茂林」正式批捕。自此,網上炒得沸沸揚揚的「兵哥哥千裡求婚」事件塵埃落定。該事件之所以被網絡熱炒,就是因為嫌疑人多次行騙,無一例外都是穿軍服亮相。

  由於軍服常識匱乏,當不法分子身穿軍服行騙時,受害人往往被假軍人「良好形象」蒙蔽雙眼,對其身份深信不疑。其實,不法分子在實施犯罪過程中,僅從軍服和標誌服飾就能露出不少破綻。山東蒼山「強闖警局」一案中,警方就是因為犯罪嫌疑人軍服上沒有釘綴資歷章、姓名牌而對其產生懷疑。「兵哥哥千裡求婚」事件中,不少網友多次對「趙茂林」軍服沒有綴釘姓名牌或姓名牌與真實姓名不符而提出過質疑。然而,由於大多數受害人對軍服常識一知半解,導致在不法分子設下的圈套裡越陷越深。

  這身軍裝你了解多少

  「軍服是軍人的『招牌』。軍隊對軍人著裝有著十分細緻、嚴格的規定。沒有服役經歷的人很難在著裝上想得周密、做得周全,如果具備一些軍服常識,把軍服標誌服飾與著裝要求聯繫起來判斷,不法分子就很難過關。從這個意義上講,正確辨識軍服是防止受騙上當的第一道安全屏障。」徐州軍分區政委王金富說。

  筆者在調查中發現,群眾對軍服認知膚淺、常識缺乏的現狀不容樂觀,這也不難解釋一些不法分子為何如此高調大膽、囂張狂妄,敢於在光天化日之下,身著軍服招搖撞騙。

  筆者在大街上隨機詢問了14名群眾,涉及公務員、學生、企業職工、退休人員等,他們普遍感到,現在的軍服莊重、大方、好看,並對軍服上釘綴的標誌服飾表示出濃厚興趣。結果,沒有一個人能夠完整準確地說出現行軍服上的標誌服飾名稱、含義,更遑論各個標誌服飾之間、標誌服飾與軍官證、身份證之間的內在聯繫。

  總體來看,除了姓名牌、臂章直觀明了、一看就懂外,群眾對帽徽、領花、軍銜標誌(肩章、領章)、胸標、級別資歷章、國防服役章等標誌服飾的認知十分有限。對軍服標誌服飾的辨識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為:姓名牌、臂章、軍銜、級別資歷章、領花、胸標。

  受訪的14人中,有9人能夠正確表述軍銜名稱和軍銜級別,佔64%。有7人知道級別略章、軍齡略章分別代表職務級別和服役年限,佔50%,4人能正確辨識師、團、營、連(排)級別略章,但沒有一人了解級別資歷章裝配、綴釘要求。只有2人能夠說出軍事(政治、後勤、裝備)軍官領花與專業技術軍官(文職幹部)領花的區別,佔比不到15%。只有1人知道海軍藏青色春秋常服佩戴袖章,佔7%。隨機調查發現,人們普遍了解「七大軍區改五大戰區」、「二炮」改名火箭軍等部隊調整改革信息,這得益於主流媒體及時、系統的宣傳普及。

  令人意外的是,接受採訪的其中一位朱姓女士的兒子已經在部隊服役4年,現在是一名現役士官,但她對軍服的認知並不比其他人深刻,相反還有許多誤讀。比如,對於尉官、校官軍銜,她表述為「一毛三、兩毛二」等,至於將軍軍銜則用「幾顆豆」表示,士官軍銜她則用「幾道拐」表示。筆者發現,這種不規範的稱呼在社會上比較普遍。

  誰在買賣軍服

  在五花八門的冒充軍人招搖撞騙案中,軍服的來源問題漸漸浮出水面。在正規合法渠道之外,這些成為招搖撞騙「隱形推手」的軍服到底從何而來,流入社會的途徑有哪些?

  筆者調查發現,軍服銷售既有實體店面直銷,也有電商網絡銷售。店面直銷通常分布在軍隊營區周邊或勞保市場,有的直銷店打著「軍人服務社」的旗號,宣稱廠家直銷,其實與軍隊或生產廠家毫無關聯。而勞保市場商家一般會直接告訴買家,所售軍服為仿冒產品。此外,網上電商軍服銷售亂象也不容樂觀,上網搜索「07式軍服銷售」,相關網頁比比皆是。與實體店面不同,網絡商家通常只在QQ群、微信群裡談「生意」,對所銷售的軍服來源諱莫如深,說明網絡商家對銷售軍服的違法性心知肚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33工廠負責營銷的伍經理告訴筆者,廠家銷售軍服,必須在軍隊監製部門備案登記。從廠家購買軍服,除必須是軍隊相關單位外,還要出具單位介紹信、證明函,說明軍服用途、管理措施等事項,否則,不可能從廠家買到正品軍服。由此判斷,市場上銷售的軍服不是正品。

  筆者梳理發現,非法銷售軍服行為之所比較活躍,與軍地現實需求有著密切關聯。總的看,在地方,軍服需求主要有三大群體。

  第一大群體為參加軍訓的入校新生。軍訓前,多數院校會採取統一購置、學生付費的方式,給參訓學生配發作訓服或老式軍裝。軍訓結束後,部分學生將軍服直接扔掉或低價賣掉,造成極大浪費,導致軍服失管失控,直接流入社會,增大違法犯罪風險。

  第二大群體為重體力勞動人群。主要分布在建築、工程維修維護等行業,大多由公司集中採購、統一發放。由於對軍服樣式、質量要求不高,這部分消費群體成為假冒、仿製軍服流行的「重災區」。另外,這類人群對軍服認知不足,著裝隨意性大,嚴重影響軍服觀感。

  第三大群體為軍迷團體。調查發現,軍迷的收藏範圍不僅僅局限於老式軍品,對新式軍服、標誌服飾也表現出濃厚興趣,而且種類多樣、齊全配套。如果不加以管控,不排除這些「藏品」被不法分子利用的可能。

  掃盲、管控,一個都不能少

  筆者梳理見諸報端的案例發現,冒充軍人招搖撞騙案中,群眾對軍服認知匱乏是受騙的主要禍端。對此,部隊內外人士表示要加強軍服常識普及力度。

  「軍人職業一直備受社會尊崇、群眾信任,與軍人交往時,人們的依賴心理往往超越防範意識。而普通群眾軍服常識匱乏,讓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徐州軍分區司令員房益旺認為,軍地有關部門要密切協作,採取多種形式推廣普及軍服常識,幫助人民群眾過好防範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第一關。」

  第12集團軍軍務處長程學軍認為,部隊應轉變思想觀念,多開展諸如「軍營開放日」等軍地交流活動,讓人民群眾走進軍營、直面軍人,在體驗軍營生活的同時,感受軍營氛圍、了解軍事常識,增強防騙能力。

  專家表示,開展軍服常識普及,軍隊影視文藝作品不能「缺席」。要加強軍事題材影視文藝作品審核,確保演員著裝規範,減少人民群眾對軍服的誤解、誤讀。針對冒充軍警騙財騙色多的實際,尤其要面向涉世不深、防範意識不強的群眾,開展精準宣傳,提高軍服常識普及的針對性有效性。

  此外,相關管理部門也要主動作為,卡住經非正規渠道流入市場的軍服,避免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其實,我國現行法律對軍服管理有著明確、詳細、嚴格的規定。

  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條規定,非法生產、買賣武裝部隊制式服裝,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009年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頒布實施的《軍服管理條例》,不僅對軍服、標誌服飾的監製、承制、承運和銷售行為進行了詳細規定,而且對購買軍服的行為做出限制。其中第十一條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制式服裝及其標誌服飾,應當與軍服有明顯區別。禁止生產、銷售、購買和使用仿照軍服樣式、顏色製作的足以使公眾視為軍服的仿製品。另外,從《條例》規定可以看出,凡是買賣、出租或擅自出借、贈送軍服的,均可視為非法行為。

  徐州市泉山區人武部政委朱志強認為,抓好軍服管理需要軍地聯合、共同參與、持續用力、常態監管,加強軍服產、供、銷、用、管等各個環節管控,堅持露頭就打,持續保持打擊非法銷售軍服的高壓態勢,從源頭上切斷穿著軍服招搖撞騙的「違法鏈條」。

  有專家認為,軍服管制要堅持多措並舉、多管齊下。首先,針對網絡銷售行為取證難、打擊難的問題,應將網絡銷售平臺納入監管範圍,既要追究網絡商家責任,還要追究銷售平臺的失管之責。第二,政府網監部門要加強網絡監控,及時屏蔽銷售軍服違法信息,為軍地聯合查處提供信息技術支撐。第三,在嚴厲打擊非法銷售軍服行為的同時,還重點打擊「買方」市場,加大非法購買、穿著軍服行為的處罰力度。第四,要引入社會監督機制,調動人民群眾在軍服管理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及時發現、檢舉非法銷售軍服的行為,配合軍服管理專項整治行動,切實遏制當前社會上存在的非法生產、銷售、穿著。(王少亭)

相關焦點

  • 假將軍被捕竟「戲精」上身質問警察,你侮辱了軍人這個詞!
    最近被這麼一件事情刷了屏:一個假軍人,真名官鳳笠,自稱「上官鳳笠」。常年著軍服,佩戴少將軍銜,冒充軍隊將軍,聲稱牽頭組織「幸福大中華」,「接受國務院直管,現面向全國招收18歲至65歲會員」,收取會費。他到處以「將軍」「國務院參事」的身份,參加各種論壇、慶典,甚至到各地視察,還發表講話。反正最終的目的就是一個——騙錢。
  • 堅決從嚴打擊非法製售軍服行為
    亂穿亂用軍服,平時將會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戰時將會給敵方人員軍事滲透帶來便利,嚴重影響國防軍事安全。近年來,網絡上經常出現買賣軍服、假軍人騙財騙色,保安、勞務工作者身穿迷彩服或仿製迷彩服等情況,嚴重損害了人民軍隊和軍人形象。
  • 維護軍人形象 青島開展打擊非法製售軍服專項行動
    青島新聞網9月8日訊(記者 黃曉 通訊員 秦宗基)近日,青島市市場監管局下發通知,自9月起,在全市開展打擊非法製售軍服專項行動,規範市場相關經營活動、淨化網絡營銷環境、維護軍人和軍隊形象,營造擁軍愛國和崇尚榮譽的社會氛圍,逐步建立健全我市軍服管理長效機制。
  • 山東省德州市軍地7部門聯合打擊非法製售軍服行為
    來源:中國民兵·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賈天龍、盛輝輝山東省德州市軍地7部門聯合打擊非法製售軍服行為連日來,山東省德州市打擊非法製售軍服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多次對銷售軍服仿製品的店鋪發動突擊檢查參與「閃電」執法行動的市公安局幹警張琪介紹,德州市軍地部門聯合開展打擊非法製售軍服專項行動,旨在強化執法力度,規範市場秩序,嚴格軍服使用管理。「行動小組在檢查排查時都是輕裝簡行,不打招呼,直奔現場,儘量減少對市場秩序的幹擾。」
  • 簡直是世界軍服博覽會!從開幕式看世界各國軍服
    按照慣例,每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的開幕式各國代表團都將穿本國的軍服,以展示各國軍人的風採,這也是軍運會的一大看點。本屆軍運會開幕式,來自109個國家的軍人運動員穿著各國軍服依次入場,儼然一次世界軍服博覽會,令人大開眼界!儘管各代表團所展示的只是本國軍服的一部分,但是,從總體上看,仍能反映當今世界軍服的主要特點。
  • 人民軍隊軍服演變 陝北紅軍軍服顛覆你想像
    其實真正的紅軍制服並不統一,那時候後期保障缺乏,很多紅軍戰士並沒有統一著裝。大圖模式陝北紅軍,請注意他們的帽子並非傳統的八角帽。其中,女軍人的夏服和冬服可圈可點——連衣裙,立翻領,套頭式,長袖,中腰有布制腰帶,裙子下擺長及膝蓋以下;列寧服,小翻領,雙排十粒扣,緊袖口,西式褲。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成為了我國女性最流行的服裝樣式。
  • 軍地聯合開展打擊非法製售軍服專項行動
    截至11月下旬,經過軍地近5個月的專項整治,非法生產、銷售和穿著使用軍服現象得到有效遏制,配套管理措施得到進一步完善,公眾軍服法規意識進一步提升。這是軍地落實《軍服管理條例》,聯合打擊非法製售軍服專項行動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 建國後我軍軍服軍銜概述
    今天咱們欣賞一下【建國後我軍軍服軍銜】這個話題,接下來咱們就探討一下。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好了,進入正題: 軍服是軍人穿在身上的身份證,軍銜是軍人級別和軍兵種信息的體現,也是部隊管理和識別的需要。
  • 近距離圍觀詐騙團夥:微信公眾號裡的「假支付寶」和「刷單騙子」們
    掛掉電話後,我趕緊聯繫賣家,核實索賠信息的真實性,當然是假的,接著趕緊轉移銀行卡裡的錢、修改銀行帳戶、淘寶、支付寶密碼,因為之前在那個釣魚頁面裡都填過。這期間,騙子不停地打過來電話,也不知是想繼續行騙還是拖延時間,我趕緊將她拉黑。之後,我又通過微信舉報,將「理賠8641」公眾號投訴至關閉。在回顧整個過程,寫下這些文字時,我仍是心有餘悸。
  • 義大利軍服被評為世界上最漂亮軍服,黑紅配色端正莊嚴
    既然隸屬於不同的軍隊,那各個軍隊的軍服依然就有著差別了。都說國家的帥哥都上交給了國家,所以當女孩子看到軍人的時候滿滿都是花痴的表情。這不,最近這個國家軍隊的軍服被廣大迷妹們評為了世界上最漂亮的軍服!帥到慘絕人寰!
  • 軍服展覽:戎裝在身·軍魂永存
    因為軍人帶有特殊的職業風格,所以他們所穿的軍服也有幾分神秘色彩。軍服的質地、顏色和款式,不僅代表一個時代的審美,也反映一個國家的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方面的內容。
  • 中國警察全力追捕,二王兄弟,為何準備了假軍服和警服?
    但是,還發現了軍服和警服。一個重要問題出現了,二王兄弟為何要裝備軍服和警服。一、 在逃亡的過程中,曾經被誤認為是持槍工作人員1983年2月,二王兄弟前往瀋陽市一家醫院的小賣部盜竊,並且成功盜竊了香菸、味精等商品以及部分現金。但是在逃跑的過程中,被醫院職工們發現。為了成功逃跑,二王兄弟開槍拒捕,打死打傷多人。隨後,二王兄弟返回家中收拾了財物,登上了南下的火車。
  • 軍地8部委聯合開展打擊非法製售軍服專項行動
    > 解放軍報11月30日消息,截至11月下旬,經過軍地近5個月的專項整治,非法生產、銷售和穿著使用軍服現象得到有效遏制,配套管理措施得到進一步完善,公眾軍服法規意識進一步提升
  • 「的確良」軍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
    由於混紡材料與布料差別較大,從紡織、染整到縫紉,新軍服質量上出現一些新問題,突出的是:色布的色相不一,布面不光潔、缺乏挺括性;滌綸線花色多,伸長率大,縫用時易斷線;原工藝加工方法與新材料不相適應,縫成後,有的部位抽縮起皺等等。為此,總後勤部企業部於1972年5月專門召開三元混紡布服裝質量緊急會議,以儘快解決新材料軍服生產中的出現的質量問題,保證完成新軍服生產任務。
  • 「閒魚」app詐騙多發,二手平臺交易須謹慎!
    二手平臺詐騙多發說到「閒魚app」小到耳機、鍵盤大到冰箱、音響、電腦上面都有得賣很多人在上面都能淘到又好又便宜的閒置品"讓閒置物品遊起來",隨著經濟和網絡的迅速發展,在線二手交易確實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青睞,為大家帶來了諸多實惠與便利。但!也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搞起了通訊網絡詐騙。
  • 軍服收舊規定放寬!看解放軍的軍裝有多帥
    《條令》刪除了舊版中作出「軍人退出現役時,應當將標誌服飾上交」的條款。 軍裝到底有多帥!軍服,顧名思義,軍人的服飾。由於軍人帶有獨特的職業風格,軍服也由此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 海南省軍服協會張南迪:想為老兵幹這些事
    協會以全心全意服務全省退役軍人為宗旨,不向會員收取任何費用,通過有效整合外部資源、企業和個人自願捐贈、社會化運營等方式,以退役軍人保障服務基地、軍服基金會、就創業服務為依託,利用社會力量為海南省退役軍人打造擁有自我造血功能的服務保障體系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 紅軍軍服為何是灰藍色?
    圖據新華網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宋瀟  軍裝,是供軍人穿著的制式服裝,是軍人身份的重要標誌,是部 隊形象的重要體現。軍裝不僅是軍人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裝備物資,是構成軍隊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1932年初,時任紅軍學校校長的劉伯承讓當時的校俱樂部主任趙品三設計一套統一的紅軍校服。
  • 從《建軍大業》看中國軍服的演變:從八角帽到貝雷帽!
    軍服從來不單單屬於軍人,它們是軍人的外在標誌,也是國威、軍威的象徵。古時人們就以同袍一詞來稱呼戰友,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與子同澤,與子同裳。可見統一的軍服,是軍人形象外表上最主要的特徵之一。1950年1月4日,解放軍統一實行新的軍服樣式,簡稱50式軍服。採用大簷帽作為正式軍帽,作戰時為解放帽,軍徽帽徽、布胸章一如之前。女軍人夏服和冬服為漂亮的連衣裙,秋裝為小翻領列寧服。團以上幹部和女文工團員配毛呢衣料和長筒馬靴,後期配發配穿馬褲。很長一段時間女軍人列寧服成為我國女性最流行服飾。    圖片:1955年國慶大閱兵,陸軍戰士身穿新式55式軍服接受檢閱。
  • 棄朝投韓軍人暫無生命危險 曾遭槍擊40多發
    聯合國軍司令部在新聞稿中稱,朝鮮軍人駕車駛至韓朝軍事分界線附近,下車後繼續向南衝刺,逃跑過程中不斷遭到朝軍士兵們的槍擊。一韓軍人士稱,朝軍追捕組尾隨吉普車以殺傷戰友為目的在停戰線北側亂槍掃射,打傷投誠軍人胸部、腹部器官,詳情有待聯合國軍司令部軍事停戰委員會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