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這樣的武漢人:不畏艱險、頑強不屈!

2020-12-23 度看湖北

來源:長江日報

新冠肺炎疫情洶湧而至,武漢人民迎難而上。他們在醫院奮戰,他們在社區奮戰,他們為身處危難之中的鄉親父老英勇奮鬥,他們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而背水一戰。習近平總書記說,在這場嚴峻鬥爭中,武漢人民不畏艱險、頑強不屈,自覺服從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動投身疫情防控鬥爭,作出了重大貢獻。

越是艱險越向前,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從來沒有被艱難險阻壓垮過。不畏艱險、頑強不屈,武漢人集結成「逆行者」的洪流,同心協力,共克時艱。

火神山建設者挺身而出,首入病區修熱水器

3月14日,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的王野剛結束14天隔離觀察不久,正在著手復工復產事宜:「習近平總書記對武漢的關懷讓我很感動,我為在火神山醫院奮鬥過而驕傲。」

王野曾參與武漢高鐵站和武漢中心大廈建設,去年11月,他成為一名預備黨員。搶建火神山醫院,王野主動請纓參戰。

2月初,王野負責火神山醫院2號樓機電安裝搶建任務,每一分鐘都耽誤不得,48小時必須完成!他一邊查看現場,了解區域布局,一邊拿起手機研究圖紙,此外還要及時協調300多號施工人員。整整兩天兩夜沒有休息,而在2號樓完工之際,同事在物資間的角落發現他已沉沉入睡。

「才下戰場,又上火線」,醫院進入維保階段,2月5日凌晨,王野第一個進入病區,承擔熱水器線路故障修復。「那時已經進駐病人,心裡難免有顧慮,但是也沒多想,事情總得有人做。」王野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防護面罩,「悶」在半汙染區的房間內,由於暖氣足且防護服不透氣,十幾分鐘就全身溼透。

每天,接打上百個電話與醫護人員溝通,凌晨3點疏通衛生間,凌晨4點為護士站保電護航……這是王野的工作日常。火神山醫院的運轉也因有了強大的維保隊伍變得更加順暢。

60歲醫生逆行萬裡返漢,投入戰「疫」前線

「疫情這樣嚴重,無論如何,我都要回去,必須回去!」面對家人和朋友的苦苦勸阻,在加拿大探親的武漢市東湖醫院大內科主任姚昌偉執意回漢。回到武漢的當天下午,姚昌偉就出現在病房。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時,姚昌偉正在加拿大多倫多跟女兒一家團聚,剛來12天的他心急如焚,每天心心念念的就是要回到武漢,陪在他的病人身邊。最終他決定乘機先飛抵上海。

家人的勸阻,沒能阻擋他回漢的腳步。

抵達上海後,如何到武漢同樣是個難題。到武漢的高鐵票停售,他就買了路過武漢的火車票,上車後跟列車長說明情況後,火車一到武漢站,他就趕緊下了車。幾經輾轉,2月7日中午他回到了醫院。

武漢市東湖醫院在院病人174人,平均年齡84歲。該院先後抽調了近30名醫療骨幹馳援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肺科醫院、區裡的隔離點。「高齡老人是高危人群,出不得一絲差錯。姚主任是醫院德高望重的專家,臨床經驗豐富,他回來就是給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病區醫生說。

環衛夫婦才出方艙醫院,又轉戰康復驛站

3月14日,礄口環衛工人代世武和周正華夫婦像往常一樣,穿好防護進入一家康復驛站開始保潔。夫婦二人從2月14日進入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保潔,3月1日休艙後,得知康復驛站需要保潔,義無反顧繼續請戰。

2月14日起,代世武和周正華每天進入方艙醫院保潔。從來沒有穿過防護服的二人,每次進艙前要在消毒帳篷裡穿防護服並進行消殺。「雖然醫生教過我們,但剛開始總是穿不好,於是我們兩人就經常互相幫忙整理。」代世武說,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病區裡清掃、清運垃圾和消毒。「最難適應的就是穿防護服工作,進出方艙要穿脫消毒,特別麻煩,幹活時也是一身汗,口罩眼鏡都不能取下來,全是霧氣。」

3月1日,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休艙,二人的孩子知道這個消息後,特意打電話,問他們是不是可以休息了,誰知道代世武和周正華又申請去了康復驛站,繼續做保潔。「我們在方艙有經驗,身體也健康,比其他人去更安全。」周正華說。

習近平總書記說,武漢人民「不畏艱險、頑強不屈」。「我們啥也沒想,危險的事總得要有人做。」代世武說,只有每個人都站出來,團結一心,才能打贏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

公交駕駛員疫情不退,我就不退

3月14日6時20分至18時,武漢公交207路43歲的駕駛員馮豔斌駕駛公交車來回運行多趟,安全接送援漢的四川醫療隊員90餘人次上下班。

「這個非常時期,作為武漢的一名公交駕駛員,我必須要站出來,為我的武漢盡我所能!疫情不退,我就不退!」1月24日,馮豔斌就向公司主動請戰。1月27日和28日,他接連駕駛公交車趕赴天河機場,參與接送了抵漢的福建、四川兩省援漢醫療隊員到達市內住地。

1月29日起至今,馮豔斌每天都是24小時值守在四川醫療隊員住地,負責接送隊員們往返住地與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之間上下班,以及轉運和運送醫療物資、生活物資。馮豔斌最多的一天跑了14個來回。1月27日至3月14日,馮豔斌累計駕車行駛了3993公裡。2月5日至19日,馮豔斌還主動請纓,從家中拿來自用的理髮裝備,為四川和武漢本地的25名醫護人員理了發。熱心快腸的馮豔斌,還堅持為醫療隊員們做著力所能及的後勤服務保障工作,輾轉聯繫志願者為隊員們修理電腦。

外賣小哥給醫院免費送餐一個多月

1月27日開始,「餓了麼」騎手李馳所在的「迪亞斯-綠地金融城」配送站給中南醫院免費送餐。這項自願報名不計酬勞的配送行動前後持續了一個多月,累計有20餘名騎手參與其中。

「疫情開始到現在,我們站所有騎手沒有休息一天,別人吃飯時我們送餐。別人不願去的醫院,我們每天逆行前往。」李馳說。

其實,作為配送站的調度員,李馳平日並不需要出門送餐。可疫情當前,他每次都自己帶隊去。「我是武漢人,從精神上來說,我必須要去,天天都去。」

47歲的李馳說,這個時候「衝鋒在前」是一種必須,不僅他一人這麼想,配送隊其他武漢人也這麼想。「我們配送站有3個武漢人,兩個80後,一個90後。疫情發生後,之前天天『打醬油』的小孩子似乎一夜長大,脫胎換骨,每天都滿負荷工作。」

正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不畏艱險、頑強不屈」,疫情最嚴重的那段時間,每次給醫院送餐的報名消息一出,大家爭先恐後。「我們4個武漢人說好了,只要是醫院的免費配送單,我們每次都要上。」

除了風險之外,給醫院配送,外賣小哥沒有任何收入。「對於騎手來說,同樣的時間他們的收入大約是200元。你應該能想到,參加一次醫院免費訂單配送,放棄200元收入對騎手來說意味著什麼。所以說,給醫院配送,與其說是我帶動了騎手,不如說是我被兄弟們感動。」李馳說。

社區臨時黨支部書記下沉社區夜以繼日破解難題

3月15日8時30分,洪山區洪山街景江社區準點召開每日一次的臨時黨支部晨會,14名下沉黨員「全副武裝」、拉開距離,用「吼嗓子」的方式討論當日戰疫工作重點。臨時黨支部書記周瑞介紹,疫情暴發後,景江社區確診人數在全街道靠前;實施強有力的疫情阻斷措施後,截至15日,轄區9個小區中有2個已被認定為無疫情小區。

1月28日,周瑞作為下沉黨員到景江社區報到。這個位於南湖腹地的社區,有近2萬名常住居民,人口流動頻繁,擺在周瑞等14名下沉黨員面前的,是封控難、核查難、轉運難等諸多難題。

轄區夏家村4號是老舊小區,這個佔地兩三百平方米的四合院六層小樓,沒有物業管理,出入口更無崗亭,下沉黨員便站在露天值守。2月15日武漢大雪,值守隊員衣服被雪水浸溼了。

流動人口較多,則給體溫檢測出了難題。周瑞說,「只能順藤摸瓜,從業主開始找二房東,再找租戶,景虹小區一名女租戶,找了6個人最終確認,幸好沒有發熱。」

下沉黨員與社區幹部一起,夜以繼日轉運確診、疑似和密接人員,「12小時不吃飯是家常便飯」。

「習近平總書記說武漢人民不畏艱險、頑強不屈,我備受鼓舞。」周瑞說,社區幹部與下沉黨員一起克服重重困難,守好門、把好關,疫情形勢才逐漸轉好。

「漢馬」跑友跑個「半馬」到雷神山當志願者

3月14日,是「漢馬」跑友周漢華在雷神山醫院做志願者的第42天,這天上的是深夜班,晚上12時到次日早上8時,工作內容是巡視。凌晨4時,他到了液氧站,拍了小視頻,報告「液氧站,正常」,上傳到監控中心。

周漢華並不覺得苦,他說:「習近平總書記說,正是因為有了武漢人民的犧牲和奉獻,有了武漢人民的堅持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疫情防控的積極向好態勢。上個深夜班,不算犧牲。」

2月2日,周漢華耗時1小時35分鐘從關山跑了一個「半程馬拉松」到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成為一名防疫督查官。42天裡,他沒有回家,家人也理解了他的熱心和工作,要他「索性全部搞完了再回家」。全國跑馬拉松的朋友給他以鼓勵,好多人問:「你怎麼還不下崗?」周漢華笑了,他知道他下崗了,群友們就自由了。

除了日常的工作,雷神山醫院也會舉行消防演練,隊員要以最快的速度衝到起火點,距離100多米。「前面的,讓開!散開!」周漢華邊跑邊喊,跑得飛快。大家都說,果然是跑漢馬的班子。

工作之餘,周漢華結識了跑友——援漢的上海第一人民醫院醫生陳晨。兩人相約,疫情結束後,去東湖綠道上,好好地跑一次全馬。

科技公司創業者進方艙當志願者一天工作10小時

在光谷創業的聚頂創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星,曾作為醫護人員參與「非典」防控、汶川救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曾經的醫者衝動復甦,經申請後,他成為第一批進駐武昌方艙醫院的志願者之一,他說:「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2月8日他正式進艙,安撫患者、現場管理、病區轉移、用餐安排……最初的幾天,孫星每天工作時間長達10個小時。一天下來,汗水打溼衣衫,連稍坐歇腳的時間都沒有。

「工作中最為艱難的還是對患者心理上的安撫。」孫星表示,第一批輕症患者對於進入方艙接受治療感到非常緊張和焦慮。每天協助醫務人員做完核酸複查後,孫星都要與所在病區的患者一一談心,講述自己克服恐懼和緩解焦慮情緒的經驗,患者的情緒也逐漸穩定下來,「在如此短的時間運行『方艙』,英雄的武漢人民迎難而上,不僅是參與方艙籌備的建設者、醫護人員、志願者、保潔、餐食供應人員在努力,入住的患者也同樣在克服焦慮、不適」。

志願服務結束出艙後,孫星看到東湖高新區關東社區疫情防控志願者招募公告,主動「請戰」,加入社區防控小組,負責排查測溫、物資團購等事務,還主動當起了社區志願者的防護培訓老師,傳授防護服穿脫、手部消毒等防護方法。

近期,他所在的小區成為無疫情小區,「曙光即將到來,一定不辜負總書記對我們的期望,不厭戰,不鬆勁,再堅持堅持!」

3月14日,東西湖區常安佳園小區,退休美術教師易小陽在寬2米的白布上繪製美術作品《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給武漢加油,給小區宅在家裡的人們鼓勁。

相關焦點

  • 成功必須具備的要素——不畏艱險,堅韌不拔
    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從出生開始我們就註定每天在接受著不同的考驗,更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就能成功,我們只有不畏艱險,堅韌不拔,勇於面對,迎接挑戰才能成功。我們更要相信自己就是一個堅韌不拔的人,在任何環境下,都永不言棄,不畏艱險,堅韌不拔。美國著名的總統林肯從小家境貧寒,在成為總統之前飽受生活的挫折和磨難,曾經八次競選八次失敗,經商也落得個破產的局面,因此甚至搞得自己一度精神崩潰。
  • 四位受表彰代表動情發言,榮譽屬於頑強不屈的湖北人民
    湖北省優秀共產黨員代表周晨亮全力以赴 挽救生命「這份榮譽屬於全省逆行出徵的醫務工作者和帶頭拼搏的廣大黨員,也屬於不畏艱險、頑強不屈的全省人民!」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重症醫學科臨時黨支部書記、主任周晨亮率先發言。
  • 顧全大局頑強不屈 平凡武漢人點亮戰勝疫情希望之光
    「在這場嚴峻鬥爭中,武漢人民識大體、顧大局,不畏艱險、頑強不屈,自覺服從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動投身疫情防控鬥爭,作出了重大貢獻,讓全國全世界看到了武漢人民的堅韌不拔、高風亮節。正是因為有了武漢人民的犧牲和奉獻,有了武漢人民的堅持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疫情防控的積極向好態勢。
  • 英雄武漢「泳」動江城 2020武漢水上馬拉松東湖鳴槍
    2020武漢水上馬拉松在東湖風景區郭鄭湖水域鳴槍,632位運動員劈波逐浪、暢遊東湖。武漢農商行杯2020武漢水上馬拉松由武漢市人民政府主辦,武漢市體育局、武漢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管委會、武漢旅遊體育集團承辦,武漢市社會體育指導中心、武漢國際體育賽事管理有限公司執行。
  • 汪俊林董事長走進CCTV-6《風雨無阻向前進》公益宣傳片:不畏艱險迎...
    2月29日,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走進CCTV-6電影頻道,亮相《風雨無阻向前進》企業家系列公益短片,用彰顯信念和情懷的話語,堅定追逐夢想、帶領企業實現發展的決心,鼓舞各界不畏艱險,要做迎難而上的中華好兒郎!  《風雨無阻向前進》公益宣傳由全國工商聯與中央宣傳部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共同發起,廣聚中國優秀企業,在CCTV-6電影頻道集中發聲。
  • 感謝武漢人民,支持武漢人民!
    ——2月10日,習近平在北京調研指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的講話武漢人民和湖北人民識大體顧大局、自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展現了堅忍不拔的頑強鬥志。——2月23日,習近平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在這場嚴峻鬥爭中,武漢人民識大體、顧大局,不畏艱險、頑強不屈,讓全國全世界看到了武漢人民的堅韌不拔、高風亮節。
  • 頑強不屈地活下去
    讓自己頑強不屈地活下來,讓生命更加光彩有力。沒有跨不過的坎生命存在於不同的環境,在空氣稀薄的天空,在溫度極高的火山周圍,在沒有陽光、沒有食物、沒有水的廢墟裡……生命,依然頑強且偉大地存在。這頑強的生命力,深深地震撼著我。
  • 致公黨中央「中國發展論壇·2020」在武漢召開
    致公黨中央「中國發展論壇·2020」在武漢召開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1日 15: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0」在武漢舉行 張芹 攝  中新網武漢12月11日電 (記者 張芹)由致公黨中央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發展論壇·2020」11日上午在武漢舉行,此次論壇以「創新發展 贏得未來」為主題
  • 武漢解封,草木蔓發,春山可望!
    從1月23日武漢實行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作為素來有交通要塞、九省通衢的武漢市按下「暫停鍵」。時隔76天,城市大門重啟,火車、飛機、輪渡等交通工具恢復對外通行,一個充滿活力的交通樞紐重回舞臺。首趟離開武漢的K81次旅客列車開出,是武漢「解封」,這座英雄之城重新「流動」的信號。
  • 不屈造句和解釋_不屈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陳登科《活人塘》:「你們要記住,堅決勇敢,頑強不屈,切不能驕傲大意。」]不屈在教材中的例句:1、這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8、唐玄宗時安祿山叛亂,張巡與許遠死守危城,至死不屈。9、閻應元挺立不屈,背向貝勒,罵不絕口。10、父親至死不屈,傳給她的是恨,不是怕。
  • 25公裡「長江巨屏」,武漢的感謝禮物來了丨中國日記
    過去的兩個多月裡,在武漢聽到和說出頻率最高的詞語,恐怕就是「謝謝」。武漢人有太多的感激,已經說給、想要說給那些為武漢拼過命、捐過物、下過單的人們,感謝他們在武漢最難的時候逆向而行、雪中送炭,幫武漢一起渡過難關。
  • 8848.86米 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公布:測量登山隊不畏艱險 成功登頂...
    8848.86米 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公布:測量登山隊不畏艱險 成功登頂珠峰 2020
  • 武漢又添2家國家一級博物館,7家新晉二三級博物館
    武漢革命博物館。在此次評估中,江漢關博物館(武漢國民政府舊址紀念館 詹天佑故居博物館)、武漢大禹文化博物館、辛亥革命博物館和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等4家單位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武漢市新洲區博物館和武漢琴臺鋼琴博物館等3家單位為國家三級博物館。獲評等級的博物館涵蓋了國有市屬博物館、國有區屬博物館、國有行業(高校)博物館和非國有博物館等全類型。
  • 砥柱不畏風雨驟 越是艱險越向前
    砥柱不畏風雨驟 越是艱險越向前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02-02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 收穫兩個全國冠軍,衛冕冠軍張子揚再戰2020武漢水馬
    帶著兩個全國冠軍頭銜,男子組衛冕冠軍張子揚將再戰武漢水上馬拉松!在東湖水域實現個人突破後,張子揚再從武漢水馬「出發」,44天後他又奪得武漢7.16渡江節搶渡賽男子組冠軍,打破外國選手連續3年對冠軍的壟斷。
  • 朋克體育城,不屈武漢魂
    武漢,九省通衢,歷史文化名城,美食之都;武漢,也是一座體育之城,在這裡,有無數的體育故事,有無數精彩的體育人生。在疫情籠罩的城市下面,是一顆不屈的朋克之魂。面對難關,體育人願和武漢一起度過。武漢!武漢!武漢,市轄內全長在5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65條、列入保護名錄的湖泊有166個、大大小小的橋梁共1400餘座。
  • 下周起,面對窘境,逆風翻盤,向陽而生不畏艱險星座,永遠不言棄
    下周起,面對窘境,逆風翻盤,向陽而生不畏艱險星座,永遠不言棄!雙子座雙子座的人很靈活,很容易發現身邊的很多變化,任何領域中他們都很努力,所以他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會有自己獨特的解決方法,下周開始,他們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他們能夠抓住工作中的發展機遇,最大限度地釋放自己的能力,從下周開始,面對困境,逆風翻盤,永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