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洪汛濤,一代童話宗師;楊永青,新中國連環畫泰鬥。二人都是上海人、同齡人,與共和國一起走來、一同成長,他們畢生以筆墨滋養兒童,為我國的青少年文藝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二人曾聯袂創作出繪本《神筆馬良》,成為文學大家與美術巨匠珠聯璧合的經典之作,是一個時代藝術成就的輝煌見證。洪汛濤與楊永青兩位先生都已離我們遠去,但他們的作品不朽。承蒙二老後人的信賴,我社最近榮譽再版了繪本《神筆馬良》(洪汛濤/文,楊永青/繪)。翻開這本精湛之作,古典之美撲面而來,民族氣魄直擊心靈,馬良的形象簡直活了,讓人不得不感嘆作者們的深厚功力。為了方便讀者閱讀,我們特意邀請洪汛濤和楊永青兩位先生的後人,分別從文字和圖畫兩部分來點評這一經典作品。文中史料有許多是獨家的,彌足珍貴,生動展現了洪、楊兩位先賢的卓越風範與《神筆馬良》的恆久魅力。謹以此書、此文緬懷、紀念二老。
洪汛濤(1928—2001)
■ 「神筆馬良之父」
■ 兒童文學作家、理論家、出版家
一支神筆寫馬良
——洪汛濤與《神筆馬良》
文/洪畫千(洪汛濤之子)
洪汛濤,浙江浦江人,後定居上海。他的一生,是為孩子、為中國兒童文學孜孜奮鬥的一生,是為黨的文教出版事業辛勤工作的一生。他的童年是在貧困和戰亂中度過的,他自幼喜歡繪畫、篆刻、書法、尤其熱愛文學,搜集民間文藝作品,由於這些豐富的人世閱歷和苦難的個人經歷,洪汛濤27歲時就創造出「馬良」這個人物,寫出了《神筆馬良》這篇膾炙人口的作品。
《神筆馬良》的主題是什麼?作為「神筆馬良之父」,洪汛濤自己說道:「可以是這樣——這童話通過一個勤奮、正義、堅強的孩子馬良,獲得一支神筆,以此來造福人民,和欺壓人民的大官、皇帝作鬥爭。童話的類型是很多的,……《神筆馬良》可算是一種民間傳說型的童話,是眾多的童話類型中的一種。」
▲洪汛濤與「神筆馬良」木偶《神筆馬良》的篇幅不長,故事也並不複雜,但有著耐讀的永久魅力。這首先是因為作品出色地塑造了馬良這個人物形象。馬良勤奮好學、機智勇敢、不畏強暴,身上體現著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洪汛濤在寫馬良的時候,沒有將他寫成「拔高」的英雄。除開那支「神筆」,他就是一個極平常的人。讀來,很有親切感,好像馬良就在我們周圍。儘管作品中人物形象是「古代」的,傳奇性的,但依然可以給小讀者以現實的教益,因此他就自然地成了中國少年兒童的代表,成了廣大少年兒童學習的榜樣。其次,作為童話,它的生命是幻想。構成童話的「幻想」,要既大膽又真實,既不可思議又合情合理。《神筆馬良》中的「神筆」和它所畫出的圖畫,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從這一點說,它是童話。但它又真實得很,這不但因為在我國有「夢筆生花」「畫龍點睛」的傳說,它符合我國傳統,易於為人們接受,而且它又有著含蓄的象徵意義,它是人民群眾意志和力量的化身。這一「化身」,既形象鮮明、富有動作性,又非常概括,能使人產生許多聯想。能為童話選擇這樣的題材,不能不說是童話作家造詣高超的標誌。《神筆馬良》還具備了一種浪漫主義的激情,富有詩情畫意。作品的節奏相當鮮明,馬良畫畫的過程和性格的發展,極富有層次感。這樣,就造成了一種引人入勝的意境;讀者的感情,就會隨著童話的發展而發展,產生一種酣暢淋漓的愉悅。人們只要讀一讀,就可以體會到字裡行間的音樂美、詩意美和作者奔突的激情。湖南少兒出版社《20世紀世界兒童文學名著精粹》一書中曾評論道:「《神筆馬良》是一篇具有豐富內涵和民族氣派、民族風格的童話作品。主人公馬良是一個通體閃爍著民族精神美的藝術形象,他那倔強、聰明、勇敢的品格和愛憎分明的情感,靈活機智的鬥爭藝術,都相當鮮明地體現了中華民族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人格理想和外柔內剛的民族氣質。……它又是對作者本人和一切熱愛祖國和人民的藝術家創作道路的寫照。他們的作品所以有價值,也首先是因為他們是為人民創作的,其創作動機是正直而無畏的。」誠哉斯言!《神筆馬良》正是洪汛濤將自己貼在時代、社會、人民的心尖上,動了真情而寫成的,所以贏得了捧讀它的讀者的真情,成為人人愛讀的20世紀中國童話的名作名篇,並享譽全球,其傳播範圍及獲獎紀錄遍及世界上三十多個國家,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代表之作和巨大驕傲。
▲洪汛濤在「神筆馬良」雕塑前
馬良,這個有一支神筆的少年人,早為大家所熟悉和愛戴。他是中國孩子善良、勤奮、剛強、正義的化身。他的一身正氣和自強精神,當永世發揚光大,薪傳長存。神筆,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博大理想的象徵。它是人們所喜愛的吉祥物。有一支神筆,是少年兒童真切的希望,也是大家對於孩子的良好祝願。它只畫真善美,不畫假惡醜,激勵和陶冶著一代又一代讀者,讓人們從中汲取為美好明天而奮鬥的力量。今年,是《神筆馬良》榮獲第二次全國少兒文藝創作評獎一等獎40周年。同樣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災難雖巨大,但壓不垮英勇的中國人民。老師從困難中奮起,孩子在磨難中成長。全國各地師生共讀《神筆馬良》,共學馬良精神,堅定了戰勝疫情的信心。當代「小馬良」如此,祖國未來可期。
▲洪汛濤《神筆馬良》獲獎證書
在今年暑假來臨之際,洪汛濤的老朋友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又推出了由他撰文、著名畫家楊永青先生繪圖的《神筆馬良》繪本。名作名畫,珠聯璧合,並茂相彰,是一件難得的佳事,更是一件不忘初心、傳承經典、功德無量的好事。如果你是孩子,願這本珍貴的《神筆馬良》,和你同成長、共進步、做出彩少年。如果你是大人,願這本經典的《神筆馬良》,喚起你童年美好的記憶,永葆童心。
楊永青(1927-2011)
連環畫泰鬥、國畫家、版畫家
馬良,父親的知音
——楊永青與《神筆馬良》
文/楊瑩瑩(楊永青之女)
父親一生畫了200多本連環畫,僅國家圖書館收藏的就有250本畫冊,如《神筆馬良》《馬蘭花》《小蝌蚪找媽媽》《拔蘿蔔》《梁山伯與祝英臺》《司馬光砸缸》《孟姜女的傳說》《八仙的傳說》《離騷》《九歌》《孔雀東南飛》《文成公主》《中華美少年》等等一批書。在這麼多作品裡,創作最為艱辛,最能體現他繪畫風格與創作水平,體現對繪畫的酷愛與執著精神的,當屬《神筆馬良》。
▲《神筆馬良》內頁
一、創作背景1982年,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文藝迎來了又一個春天,藝術家們終於可以放心大膽地搞創作了。正當父親開足馬力,投入到新生的創作生活時,卻被醫生宣告得了直腸癌,需要馬上住院手術。據醫生談此病因,是長期受壓抑導致。正如他在自傳中敘述:「十年災難中離妻別子,超負荷勞動,對我來說都能承受,而強加於我的『反革命』帽子不允許申辯,沒有辦法把心挖出來看看是紅的還是黑的,即使是死也只能落個畏罪自殺,當傾盆大雨來臨時,我仰天長嘯,讓淚水和雨水交流在一起!」整整十年不能拿筆,對一個畫家來說是多麼殘酷的折磨啊。做完手術,醫生說父親恐怕最多只能活兩年,還告誡他要休息半年才能工作,但他出院後不到一個月就開始工作了,這時他心裡只想著為孩子們再多畫幾本書,把被奪去的十年或十二年搶回來。他開始和時間賽跑,向生命發起了衝刺!父親術後創作的第一本連環畫就是《神筆馬良》,隨後又畫了《小蝌蚪找媽媽》《司馬光》《雪舟學畫》。到1982年底,4個月時間裡他就畫了八十多幅畫。剛剛做完手術的父親,精神的力量遠遠超過了繪畫技巧與體能的極限!畫面中馬良從老神仙手中接筆的莊重的神態,那旋風似的狂風暴雨似的海浪,仿佛衝破畫面的線條,那種視覺衝擊,無不是他情感的宣洩與寄託,無不給人一種強烈的震撼與感動!他將自己的全部力量與技巧都投入到了創作當中,這是用生命與心血譜寫的浩然畫卷!
▲《神筆馬良》內頁父親沒有被病魔打倒,更沒有被繁重的創作壓垮,他頑強地活過了兩年、五年、八年……第十年,他被評為「抗癌明星」。直到2011年去世,父親「多」活了近三十年,創造了醫學史上的奇蹟!
二、楊永青與馬良一本成名畫作,離不開一個好的故事腳本。當父親拿到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洪汛濤先生的代表作《神筆馬良》,愛不釋手!這是一本絕佳的童話作品,父親仿佛遇到了知音,也仿佛從馬良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跟馬良一樣,他也是苦孩子出身,也自小就喜歡上了畫畫,且同樣碰到了生命中的給他一桿神筆的神仙爺爺,這就是他的恩師——著名海派畫家謝閒鷗先生(1901—1980)。謝先生不僅免費教他學畫,歡迎他隨時找自己請教,還親自引他進入畫壇。
▲《神筆馬良》內頁父親沒有辜負老師對他的期望,他像馬良一樣,將畫畫作為畢生追求,始終堅持用手中的畫筆為孩子們畫畫,為人民大眾畫畫。即使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身處最險惡的環境,他都堅持以各種方式偷著畫畫,用樹枝在地上畫,用手指在大腿上畫……這種頑強執著的精神,跟馬良又何其相似!
改革開放後,他不顧身患癌症又拿起筆來畫,他把自己整個的一生,全部貢獻給了兒童美術事業。他說,看著孩子們拿著一本本書的笑臉,就是對他最高的獎賞。他還說,下一輩子還要為孩子們畫畫。
三、再度創作,再創輝煌1982年,父親在手術後完成第一版《神筆馬良》。此書出版後,得到讀者的廣泛好評,在1987年「全國第一屆幼兒圖書評獎」中榮獲「優秀繪畫一等獎」,並受到著名作家冰心的高度讚譽。
▲楊永青《神筆馬良》獲獎證書但遺憾的是,此畫稿在臺灣出版時丟失一半,父親並不滿足於僅僅補幾幅了事,而是在1993年又全部重畫。若對比兩個版本的畫稿,可以發現,第一版人物形象與色彩更適合低幼一些的小朋友欣賞,而再次創作的、現在仍在出版的第二版裡,馬良仿佛長大了一些,色彩更偏淡雅,技法更顯成熟。《神筆馬良》一版再版,不知又再版了多少次。據國家圖書館統計,在海內外六十多種《神筆馬良》圖畫書裡,楊永青所繪的《神筆馬良》是發行最多的一個版本!
隨著時間的推移,父親繪就的神筆馬良不但沒有被淡忘,而是被海內外更多的讀者所接受。因為他的畫最具中國特色,他把傳統古典美學融入當代繪畫,用優美的線條和水墨塑造了惟妙惟肖的中華少年形象,讓讀者更深刻地感受和了解中國文化。他的畫,散發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光芒與美感。《神筆馬良》與他創作的其他作品一樣,有著極強的生命力,陪伴了數代中國孩子度過童年時光,甚至長大後還時常回味。楊永青繪出的馬良與其傳達出的堅毅精神,將鼓舞新時代的孩子茁壯成長!他的藝術之樹將永遠長青!
【來源: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