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數字貨幣:比特幣突破10000美元,A股數字貨幣領漲

2020-12-26 虞億財經

交易平臺Bitstamp報價顯示,比特幣突破10000美元大關。周五,A股三大股指震蕩走強,滬指盤中一度站上2900點關口。盤面上,數字貨幣概念領漲。一文讀懂數字貨幣是什麼?

一直以來,密碼學家有個想法,既然郵件能夠加密、籤名發送出去,那麼手裡的現金能不能像郵件一樣,加個數字信封,進行加密和籤名後,從一端發送到另外一端。這就是最早的數字現金思想的由來。隨著現代密碼學的發展,數字現金的技術實現逐漸成為可能,引起許多密碼學家們的廣泛興趣。

01數字錢包與自主開戶

理論上,數字現金的設計可以參照傳統的兩種支付方式:一種是紙質現金模式,將現金直接遞給對方;另一種是銀行存款支付或第三方支付模式的中介模式,比如支付寶支付。我們先把支付指令發出去,支付寶的後臺接收到指令後,在支付寶的後臺伺服器上對我們帳戶上的資金餘額計增計減,假如我發給張三,它就會計減我的帳戶多少錢,計增張三的帳戶多少錢,這樣我的錢就到他那兒去了。

對於第二種支付方式,數字現金的研究者們認為,既然數字現金是現金,那麼就不應再找一個中介來完成現金的支付,而是應該延續紙質現金的支付特點,直接把數字現金轉給對方,也就是點對點支付。

那麼,在沒有中介的情況下,錢包和錢包之間怎麼開展交易?首先轉帳方需要知道對方的錢包地址和公鑰,用自己的私鑰對轉帳報文進行籤名並全網廣播。全網收到轉帳信息後,驗證這一轉帳報文是由哪個人發出,想傳到哪個錢包地址,最終持有錢包地址私鑰的人才能使用這筆資金,這就是比特幣錢包和錢包運轉的大概過程。但挑戰在於怎麼防止多重支付,即「雙花」問題。在存在權威的中間人的情況下,「雙花」問題很容易解決,因為有中間人的介入,一般不會發生多重支付,而當沒有中間人,自己開帳戶,兩兩交易的時候,沒有人判斷是否發生雙重支付。此時怎麼辦?比特幣的創新設計由此切入。

02比特幣的創新設計:分布式共享帳本與工作量證明機制

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的思想很簡單,既然沒有中介,那麼每個人都來當中介是否可行?就像證券市場信息的公開披露一樣,一旦信息公開了,誰都可以驗證。

對此,比特幣提出一個創新設計:分布式共享帳本。分布式共享帳本是指每個人都有一個帳本,一起共有、共享帳本信息,且每個人都是中介,都能檢測、驗證帳本信息。所有人都是中介也就意味著沒有中介。不過,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每個人手上都有一本帳本,意味著每個人都可以記帳,而不同人記的帳本肯定不一樣,那麼以誰為準呢?對此,中本聰又提出了一個創新設計,叫工作量證明機制,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挖礦機制。

他提出,我們可以設計出一個數學題讓大家解,誰有本事把這個數學題解了,誰就是記帳人。這個數學題是什麼呢?把當前帳單跟前一個帳單的哈希值合在一起,然後尋找一個隨機數加進去,混合計算得到一個新的哈希值,誰先算出滿足預設的特定條件的哈希值,並通過其他六個以上網絡節點的驗證,誰就挖礦成功,相應的帳單就可以上鏈了。新的帳單產生後,繼續做新的計算競爭,周而復始,形成新的帳單。解數學題的難點在於尋找符合預設條件的隨機數,這是有難度的,且難度不斷在增長,需要計算能力非常強的專門晶片才能計算得到。

通過以上設計,中本聰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記帳方法:每個人都可以參加,只要按照要求,達到這個遊戲規則的設定目標,就可以獲得記帳權,成為新區塊的記帳人。對於成功獲得記帳權的礦工,系統自動獎勵一定數目的比特幣。獎勵數目每四年減半, 從2008 年到2012 年年底, 若礦工挖礦成功,系統獎勵50 個比特幣,從2012 年年底到2016 年年底,系統獎勵25 個比特幣,從2016 年年底到現在,系統獎勵12.5 個比特幣。

由於比特幣的帳單是分布式共享帳本,因此整個帳本都是透明的,每個人都能查看。假設我拿到0.1個比特幣,我可以從區塊鏈上查看它的所有流通信息:從哪來?誰挖礦產生的?它曾流通到誰手裡?因此,它一旦發生雙重支付,每個人都能檢測出來,由此解決了沒有中間人的情況下如何防止「雙花」的問題。

這與傳統商業銀行的運營截然不同。商業銀行業務歷來是一個不透明的黑盒子,只有作為中間人的商業銀行可以知道所有交易,而交易者只能知曉與自己有關的交易信息,不過由於KYC(Know Your Customer)要求,交易者都必須實名。而在比特幣體系,所有交易都是透明的,所有人都可以查看,但交易者的身份匿名。二者各具特色。

03虛擬貨幣監管

比特幣號稱「幣」,所以各國貨幣當局都在嚴肅思考:它是不是一種貨幣,怎麼應對,怎麼監管?目前逐漸形成的共識是,比特幣的資產屬性大於貨幣屬性,依據來源於它的兩個特性。

一是比特幣更多被用於炒作,而非支付。很少人真正用比特幣去支付。因為比特幣支付耗費的時間很長,若用比特幣買杯咖啡,買的時候是熱的,喝的時候可能就涼了。二是價格波動太大,每天都是上下幾百美元的波動。貨幣本來就是一把尺子,是一個計算單位,若這個尺子每天變長變短,就無法正確度量商品的價格。目前比特幣是一個不固定的測量單位,所以許多人認為它無法成為真正的貨幣。

比特幣更多是一種數字資產。某種意義上來說,有一時間段這種數字資產比其他資產的投資回報都要高,這也是為什麼全球許多投資公司非常重視這一領域。目前,全球有幾千種像比特幣這樣的虛擬貨幣,而數字資產交易所卻開了一萬多家,可見這個領域的交易多麼火爆。許多人覺得這個生意可以賺錢,因此衝進這個市場,也正因此,各國監管當局如何監管,就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這首先涉及如何對虛擬貨幣進行定性。如果把它定義成貨幣,那就依照貨幣管理辦法進行監管。如果定性為資產,那就依照資產管理辦法進行監管。如果定性為商品,那就依照商品管理辦法進行監管。定性不同,決定了管理辦法和部門的不同。

應該說,虛擬貨幣是一個全新的事物,各國監管態度不同,爭議頗大。目前看,將它歸類為證券的可能性較大,但這也有一個過程,尚未有最後定論。在美國,目前監管虛擬貨幣的部門有兩個,一個是美國證監會;另一個是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到底由誰來監管,美國監管部門正在加快確定。在金融領域,各國還是主要跟隨美國。一旦美國把虛擬貨幣定性,全球就會向美國看齊。

目前, 我國把虛擬貨幣當成郵票一樣的物品來管理的, 且嚴禁以代幣為融資標的的融資活動, 尤其是初始代幣發行(Initial CoinOfferings,ICO)。數據顯示, 全球ICO 融資總額正逐年上漲,主要發生地在美國。相比較,美國的ICO 項目還比較合規,而國內的ICO 項目99% 不靠譜。某種程度而言,我們的政策似乎有點「一刀切」,但有其苦衷和合理之處。在我國,有一些不法分子鑽空子、造假、金融欺詐、非法融資,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和金融秩序,因此應嚴加懲治。

04央行數字貨幣

四十年來,加密貨幣的不斷發展,帶來了當前全球性的大規模數字加密貨幣試驗,這也使各國中央銀行不得不嚴肅考慮一個問題:中央銀行是不是也應該發行數字貨幣。

我國是最早研究央行數字貨幣的國家之一,2014 年就開始著手。研究央行數字貨幣首先須回答一個問題,什麼叫央行數字貨幣。對此,各國目前還沒有達成共識,2018 年,國際清算銀行的一篇報告給出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定義,它不是正面回答,而是使用了排除法來進行定義:它將目前存在的各類支付工具進行匯總,然後判定哪些不是央行數字貨幣,一一排除後,剩下的就是央行數字貨幣。

它使用了四個維度的標準:是不是可以廣泛獲得,是不是數字形式,是不是中央銀行發行的,是不是類似於比特幣這種技術產生的代幣。按照這四個維度,現金是可以廣泛獲得的,非數位化的,中央銀行發行的,以代幣形式存在的貨幣。銀行存款是可以廣泛獲得的,數位化的,非中央銀行發行的,不是代幣形式的貨幣。它們都不是央行數字貨幣。除了現金,中央銀行發行的貨幣還有銀行準備金,包括存款準備金、超額存款準備金。銀行準備金已經數位化,但是BIS 認為,這不是中央銀行所要真正研究的央行數字貨幣。

一種可能的央行數字貨幣是,中央銀行的帳戶向社會公眾開放,允許社會公眾像商業銀行一樣在中央銀行開戶,相當於中央銀行開發了一個超級支付寶,面向所有的C 端客戶服務。BIS 認為這樣形成的央行貨幣是央行數字貨幣,將其稱為基於帳戶(Account)的央行數字貨幣(CentralBank Digital Account,CBDA)。另一種可能的央行數字貨幣是中央銀行以比特幣這種技術發行的代幣,可稱為基於代幣(Token) 的央行數字貨幣(Central Bank Cryptocurrency,CBCC), 這類貨幣既可以面向批發,也可以面向零售。基於帳戶還是基於代幣,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技術路線,哪種思路未來將佔據主流,還有待觀察。

在技術架構上,央行數字貨幣體系可分為兩類:一元體系和二元體系。一元體系是指中央銀行以類似於超級支付寶的方式直接為客戶提供服務,但世界大多數中央銀行並不認可這一方式,不願意直接向公眾提供央行數字貨幣服務,而是希望復用傳統金融體系,與金融機構合作,將中央銀行置於後端,前端的服務則交由金融機構提供。中國人民銀行提出的二元體系即是這一思路,國際上稱之為雙重架構,這一思路正逐漸形成各國的共識。無論是一元體系還是二元體系,都是數字貨幣在金融體系內展開的思路,現在比較熱的穩定代幣,尤其是錨定法幣的數字穩定代幣,則是在傳統金融體系之外,以增量的方式展開的思路。

當前,中國人民銀行正在開展央行數字貨幣研發試驗。由於第三方支付的異軍突起,我國的帳戶體系走在全世界前列。但實際上,許多人認為,真正代表未來技術發展方向的央行數字貨幣應是基於加密貨幣技術的央行數字貨幣,即CBCC。目前學界和業界均在積極開展CBCC 模式的探索,許多人認為,CBCC 可以讓客戶真正自主管理自己的錢,而不是交給第三方,真正賦予客戶自由的權利。雖然尚不能肯定它一定就是將來的方向,但至少目前來看,這是最熱的前沿焦點。

05總結與展望

非對稱密碼體制解決了開放系統中密鑰大規模分發的問題,不僅可以加密信息,還可以籤名,開啟了密碼學的重大革命。哈希算法可以把一段交易信息轉換成一個固定長度的字符串,且只要信息發生些微變化,摘要就變得完全不一樣,不可逆,可快速收斂,具有獨特的優勢。這些現代密碼學技術的發展為數字貨幣的出現奠定了技術基礎,而基於數字錢包、分布式共享帳本和共識機制的比特幣創新設計使數字貨幣技術實現了新的飛躍,引發了全球大規模的數字貨幣試驗。各國在加強虛擬貨幣監管的同時,正加快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進程。

相關焦點

  • 數字貨幣集體走高!比特幣價格連破四關突破10000美元,
    7月26日比特幣迅速走高。據比特幣交易平臺Bitstamp報價顯示,比特幣突破10000美元,24小時漲幅超5%。日內連破9700、9800、9900、10000四大關口。  與此同時,以太坊,萊特幣,瑞波幣等數字貨幣集體走高。
  • 比特幣是貨幣!美國法院判了,立馬漲價到10000美元
    來源:中國基金報北京時間7月26日,比特幣迅速爆發,日內連破9700、9800、9900、10000四大關口。晚間6點左右,據比特幣交易平臺Bitstamp報價顯示,比特幣直逼10084美元,24小時漲幅超5%。與此同時,以太坊,萊特幣,瑞波幣等數字貨幣集體走高。
  • 一文讀懂數字貨幣的借貸原理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德凡 (DeFiner.org)原標題:數字貨幣的借貸原理在大眾眼中,比特幣就是所謂的數字貨幣。比特幣之所以如此為人們所津津樂道,是因為它不僅僅是一種貨幣,它更是開創了數據管理、操作的新時代,這種新技術可用於記錄、通信,當然也包括金融交易數字貨幣——通過區塊鏈為借貸業務帶來了巨大變革。
  • 比特幣再次突破1萬美元關口!加密貨幣總市值重回3000億美元
    見習記者 |鄒璐徽比特幣再次突破1萬美元關口!7月26日下午6點,比特幣短時極速拉升,最高觸及10150.15USDT,日內最大漲幅超過4%,這是今年6月2日以來首次突破1萬美元關口。此前比特幣價格始終在9200美元上方小幅震蕩。但在過去的一周時間內逐漸從疲軟的市場狀態中恢復過來,周二比特幣小幅上漲突破9300美元,周四再度上行突破9500美元,並在周六突破9700美元,直到周日再次突破1萬美元。與此同時的是,數字貨幣市場整體升溫。
  • 比特幣突破3萬美元:數字黃金、貨幣革命還是投機泡沫?
    比特幣開創了區塊鏈技術,將區塊鏈技術推向大眾視野。未來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會極大地推動數字貨幣等領域的應用。截止2021年1月2日,比特幣收盤價為29,382.40美元/個,流通總量為18,587,962.5個,流通市值為5,447億美元。比特幣為什麼迅猛發展?是否有長期投資價值?是數字黃金、貨幣革命還是割韭菜的投機泡沫?
  • 數字貨幣能否挑戰美元的霸主地位?
    要聞 數字貨幣能否挑戰美元的霸主地位? 2019年9月24日 15:23:35 萬得資訊本文來自 「萬得資訊」。世界貨幣更迭的歷史趨勢不可阻擋,美元自從上世紀初取代英鎊成為全球儲備貨幣以來,已經一個多世紀了,現在全球多家央行都在準備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美元的霸權地位勢必會受到威脅。
  • 各類數字貨幣群雄逐鹿 數字人民幣呼之欲出
    深圳、蘇州近期推出的數字人民幣紅包測試,更是讓數萬人得以參與其中,數字人民幣腳步聲越來越近。數字人民幣的正式發行尚無時間表,但在它真正到來之前,我們有必要讀懂甚至讀透它。為此,澎湃新聞特別製作數字人民幣手冊系列報導,以饗讀者。從實物貨幣到金屬貨幣,從紙幣到信用貨幣,貨幣的演變跨過漫長的歲月,形態不斷發生變化,但其提高運行效率,服務經濟社會的初心未改。
  • 市場要聞|比特幣礦場再現繁榮,數字貨幣概念股水漲船高
    周三,比特幣價格突破了18000美元。根據Coin Gecko的數據,其市值創下了3360億美元的新紀錄。這也是比特幣價格自2017年底以來首次突破18000美元。儘管不久即跌落這一關口,但仍處在歷史高位,截至發稿,比特幣最新報價為17996.5美元。根據德意志銀行分析師的說法,比特幣在歷史上僅有五個交易日收於17000美元上方。自十月初以來,比特幣漲勢迅猛,價格已上漲了約70%。而這一輪比特幣的火爆行情,也帶動了數字貨幣概念股水漲船高。
  • 數字人民幣手冊:各類數字貨幣群雄逐鹿 數字人民幣呼之欲出
    深圳、蘇州近期推出的數字人民幣紅包測試,更是讓數萬人得以參與其中,數字人民幣腳步聲越來越近。數字人民幣的正式發行尚無時間表,但在它真正到來之前,我們有必要讀懂甚至讀透它。為此,澎湃新聞特別製作數字人民幣手冊系列報導,以饗讀者。從實物貨幣到金屬貨幣,從紙幣到信用貨幣,貨幣的演變跨過漫長的歲月,形態不斷發生變化,但其提高運行效率,服務經濟社會的初心未改。
  • 誰會終結美元霸權?是數字貨幣還是黃金
    央行數字貨幣,能否踩在前人的肩膀上成為美元霸權的終結者?它和其他挑戰者——歐元、黃金、比特幣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但如果能有一貨幣在具備跨境支付或超主權貨幣特徵的同時又能解決諸如區域限制等方面的問題,其是否能對美元霸權構成真正意義上的挑戰?   數字貨幣,或許能擔以重任。
  • 國君有色:是數字貨幣還是黃金 美元霸權挑戰賽的決勝局
    但如果能有一貨幣在具備跨境支付或超主權貨幣特徵的同時又能解決諸如區域限制等方面的問題,其是否能對美元霸權構成真正意義上的挑戰?數字貨幣,或許能擔以重任。02新的挑戰者——數字貨幣十年前的5月22日,十九歲的程式設計師LaszloHanyecz用10000枚比特幣購買了2塊價值41美元的披薩。
  • 央行數字貨幣「拳打支付寶、腳踢比特幣」背後的5個真相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蘇寧金融研究院」,作者 | 薛洪言(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人人都愛人民幣。央行數字貨幣愈行愈近,點燃了大眾熱情。央行數字貨幣碾壓比特幣的生存空間?國內本就不承認「虛擬貨幣」的貨幣屬性,Libra、比特幣在國內並沒有生存空間。所謂央行數字貨幣碾壓Libra、比特幣的生存空間,更多指向跨境市場。
  • 辰龍:9.9依照數字貨幣與股市的關聯性比特幣可能暗示進一步下跌
    辰龍:9.9依照數字貨幣與股市的關聯性,比特幣可能暗示進一步下跌。  近日,比特幣連連跌破10,000美元大關,但隨之拉回上方。現在,大多數山寨幣市場都在持續下跌,特別是以DeFi為代表的。  在時隔三天後,美股重新開啟,華爾街在昨日的交易時段出現了重大損失,依照數字貨幣與股市的關聯性,比特幣可能暗示進一步下跌。  比特幣再次從1W美元的關卡中回彈恢復  在昨天的行情裡,BTC達到了10,437美元,突破了10,200的阻力。但無法維持其當前的勢頭,回落至10,200左右,並再次跌至10,000美元之下。
  • 「數字貨幣」比特幣震蕩行情已經明朗
    來源:中金網外匯天眼APP訊: 【數字貨幣概述】今日主流數字貨幣再度延續昨日漲勢。截止到中金網發稿,比特幣這波下跌最低打到了17570美金,隨後跌勢遇阻,回升迅速,目前價格再度上行到19000美金附近,整個反彈快速又強勢。其他主流數字貨幣方面,以太幣現報571.55.50美元,漲2.81%,瑞波幣徹底沉淪,現報0.50美元,跌4.96%,萊特幣報76.81美元,漲2.56%。
  • 比特幣數字貨幣合約交易
    數字資產合約是一種數字資產衍生品,指的是以數字資產為標的物的合約交易。數字資產合約交易,與實物商品等其他衍生品的合約交易相似,投資者可以通過判斷價格的波動方向,相應地進行買入或者賣出合約,賺取差價。2017年12月,美國監管當局,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宣布,允許比特幣期貨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 (CME) 和芝加哥期權交易所 (CBOE) 交易。
  • 比特幣十分鐘跌近30%!加密數字貨幣現史無前例「崩盤」20億美元...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胡金華 上海報導儘管加密數字貨幣市場陰雲密布,但是伴隨著美國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趨勢越來越明顯,以及川普政府仍然消極的應對政策,以美元信用為背書的數字貨幣終於出現了史無前例的
  • 【招商策略】全球央行加速布局,數字貨幣呼之欲出 ——數字貨幣...
    理論上:數字貨幣實現了從完全匿名到可控匿名、從在線到離線、從單銀行數字貨幣系統到多銀行數字貨幣系統、從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的演變。實踐中:2009年比特幣作為第一個數字貨幣誕生,隨後出現了萊特幣、點點幣、以太坊、瑞波幣等。目前較為市場關注的是比特幣和Libra。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預計2020年5月比特幣迎來第三次獎勵減半,大概率帶來價格的再次走高。  ?我國央行數字貨幣呼之欲出。
  • 數字貨幣與虛擬貨幣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什麼是數字貨幣?數字貨幣可以用來描述所有電子貨幣的總稱,包括虛擬貨幣和加密貨幣。數字貨幣是不存在任何物理形式的電子貨幣,因其功能和內在的屬性都和標準非法定貨幣相同,也可簡稱為網絡版現金。數字貨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人們需要通過可以連接到特定網絡的設備來使用和持有。
  • 徐明星: 毋庸置疑,數字貨幣不具備貨幣的職能
    經濟學的貨幣概念五花八門,最初是以貨幣的職能下定義,後來又形成了作為一種經濟變量或政策變量的貨幣定義。最新的貨幣理論認為貨幣是一種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間的約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場,換吾之所需,貨幣就是這一過程的約定。
  • 嚴重超跌的數字貨幣概念股:主力持續抄底,10天抄底30億元
    昨日領漲的貴金屬和珠寶首飾板塊高開低走,食品飲料、農林牧漁、釀酒等防禦型板塊表現活躍。目前,市場下跌放量、上漲縮量的特徵,表明依然處於短期調整過程當中。後期滬指仍有可能考驗3150點一線,但恰恰是投資者低吸籌碼的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