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菁英的留學路」雙非大學低GPA,3個月錄取香港研究生心得

2021-01-09 做留學的Sophie姐

作者前言:申請留學沒有公式也沒有對錯,本系列共三篇文章,僅為分享個人在自身條件下(私立大學畢業、低 GPA、有一年外商公司經驗,不找代辦、沒有補習,有經濟壓力),申請上香港碩士的留學心得與經驗,請根據自己實際情況,斟酌參考:

本篇重點:

1. 申請規劃

2. 選擇學校與 Program

3. 面對分數與申請機會之心態

請參考前文【非菁英的留學路】雙非大學低GPA,3個月錄取美國研究所心得

一、申請規劃:寧可「讀不完」,不做無效的努力

在各大留學討論版上,常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工具和 excel 表,以及各種「步驟」,幫助申請者規劃準備申請的時程。但每個人的背景、個性與學習能力都不同,能夠花在準備上的時間也不一,因此,通常需要完全不同的時程規劃,也沒有所謂的「標準公式」。

這裡想要對話的對象,是和我一樣不擅長考試,從小到大都不是什麼「讀書天才」的人。我想分享一個誠心的建議:「誰的方法才對?要聽誰的比較有效率?怎樣才能速成?上述這些你暫時都不需要擔心。需要你靜下心來思考的,只有一個重點:『自我認知』。」

要知道,在論壇上分享的學生,絕大部分都是讀書很有兩下子的人,要麼是國內985211畢業,要麼是全系第一名,平時成績考了 90 分,也會說自己失常的也不少。要是您平時成績你只考了 9 分,參考他們的心得雖然有幫助,但不見得適合你。

講這麼多,無非就是想分享一個重點:了解自己,為自己設定一個有效而可行的時程表,不要因為別人一天讀 50 頁,你就要讀 50 頁(然後忘了40 頁)。一旦有了這個認知,這個表長什麼樣子,其實已經不太重要了。

在ST國際教育老師,幫我撰寫了一份非常周密詳細的申請計劃表,僅分成2個 tab:分別是各個學校申請日期及重要信息,以及 TOEFL 與 GRE 等各個考試材料的讀書進度。

關於考試的念書進度,我以「大目標」開始往回建立「小型目標」:以《詞彙的力量》(Verbal Advantage)這本準備留學大都會使用的參考書為例,假設你希望在3個月內全部讀完,就以此往回推到你每周必須念多少,甚至每天要讀幾頁──每天確認自己完成當日的小目標,並在隔一天或隔兩天後,驗收前2天的讀書效果,用 Quizlet 網站建立清單,或用一些小遊戲來考自己,確認自己有吸收進去,再往下一個目標邁進。

先以此實驗一周,一旦發現自己完成不了目標,或者是無法吸收,馬上調整進度以及念書心態,在兩周內確定新的進度表──寧可讀不完,也不要以無效的方式持續下去。每個教材都要建立類似的表單,並且用意志力強迫自己每天徹底執行。

再說一次,其實我的表格進度長什麼樣子一點也不重要,如何準備考試的文章也已經非常多了,這裡強調的重點是「認知」: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有效方法,勿盲目學習。

二、選擇學校與 Program:知己知彼,展現獨特性當「漏網之魚」

上一篇提過:我只有3個月準備期,時間非常緊張。那時候決定自己找ST國際教育,是看重他們的香港本土留學機構的申請優勢,且申請全過程全部有香港中文大學的教授督導。他們沒有和我說申請這個我「沒機會」,或申請那個來「保底」什麼的──他們對香港院校的申請和招生規則,有非常深厚的見解,也有15年的申請經驗,有數以萬計的申請案例供我參考,確保選擇的選校是適合我。他們也對我的個人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問卷調查和面對面溝通,挖掘我身上的閃光點。

在這裡,我分以下2個不同角度,來看待申請學校和 Program 這件事:學校和你自己。

◆ 學校

每個學校和 Program 的入學申請審核流程不同,但基本上每個科系都會由系上的幾位教授組成「審核委員會」,審核委員每年會換人(也可能有固定班底),換句話說,錄取的標準有點「看緣分」──也許今年看分數重一點,明年看 SOP 多一點很難說,所以,也不必輕易聽信「XX 學院重成績」、「XX 學校重 SOP 等」說法。

然而,學校教授最在乎的,其實仍不外乎下列幾個重點:

1. 你有沒有能力在香港學習(如語言能力等);

2. 你的專長背景跟他的研究領域,有沒有直接關聯;

3. 你是不是一個有潛力的學生;

4. 你在你的競爭群體中,有沒有獨特性。

其中的 3 和 4,可以說是我們這類「非頂尖學生」的機會點:打個比方,假設今年 A 系所碩士班有 15 個名額,大概系上會預設個不精確的數字,例如 40% 給內地學生名額,或更仔細的「預計招收 20% 亞洲學生」等等。

而大部分錄取的人,都是典型的「菁英」(語言成績好、在校成績高、得獎多、社團經驗豐富等等),但仍會有幾個「非典型菁英」的「漏網之魚」被錄取:他們可能擁有與大部分人不同的人生經歷或專業背景,也可能擁有非常強大的就學動機等。

這就是許多香港名校所重視的「多樣性」(Diversity):整屆錄取者幾乎都是白人和亞洲人,總會看到有那麼一兩個黑人被錄取;90% 都是男性申請者的 program,總會有那麼一兩個女性錄取者;95% 都是傳統菁英的錄取者,但總會有那 5% 的人考試不怎麼樣、學術紀錄也普普,但你認識他以後會發現,這人似乎有那麼一點特別

而非「傳統菁英」的我們,就是要拚當那一條「漏網之魚」──美國教育體制,給那些擁有自我獨特性申請者開的小小一扇窗,名為 Diversity。

◆ 自己

再次強調,我的對話對象是跟我一樣非名校畢業、低 GPA,考試成績非頂尖的人,希望你要認清一個事實:若你和大家用一樣的準備方式,去拼託福成績、GPA、或是學歷,只會更突顯你是多麼的「普通」,多麼「不夠優秀」的申請者。

你要拼的,就是在學校角度中,「獨特性高」的,那「10% 以下的漏網之魚」。

你說這樣我錄取的機會豈不是很低?對,是比那些菁英來得低,但那是應該的,因為你我本就不是典型的菁英申請者。

只是,如果你不去強調你的獨特性,那你要麼降低標準去申請那些「符合你水平」的學校,要麼用「菁英」的準備方式去申請,然後當炮灰。

所以除了在 SOP 和推薦信中,必須主打自己的獨特性以外,仔細地選擇學校和 Program,對你而言也非常重要:這些選擇一定要跟你的背景有非常強的關聯性。

則合格可以到系所的教授網頁上,了解他們的研究領域和論文,並尋找那些跟你的興趣關聯性很高的教授,寫email 給他們,詢問他們關於研究主題的專業問題,並表明自己的身分和相關背景。你可以附上自己以前的研究論文,和對於未來自己研究的規劃,也同時表明你準備申請他們的program,尋求他們的建議。

聊學校、聊Program、聊研究領域,看似簡簡單單幾句話,其實代表的是許多熬夜研究資料的夜晚。而常常你也得不到回復──這是正常的,重點是不要放棄,繼續嘗試,尋找直接和學校教授對話的管道,表達你的熱情和動機,展現你的企圖心和獨特性。

要知道,你只要成功建立了「一個」好印象,機會就來了。如果有個申請委員挺你要錄取你,除非一些硬標準(如最低語言成績錄取標準)沒達到,不然是很難擋得住的。

反觀如果你按照菁英們的標準申請流程,你會被拉到他們的競賽標準之中──就像籃球場上一個後衛擠到籃下,跟中鋒打低位單打一樣──也不是沒有機會啦,只是你懂我意思的。

三、考試分數之於申請機會的心態:沒有達到最低門檻,一切免談

根據版上經驗分享、往年錄取的數據,以及事實陳述,託福沒有破百,基本上申請到名校的機會很低──這個結論完全正確。

看完前面幾個段落,我知道讀者可能很容易得到一個我認為「考試成績不重要」的結論。

不,這個認知是錯誤的:我的想法是,託福成績在你現有的準備時間和你的條件下,很可能考不到非常理想的分數,所以這不是你該強調的,也不會是你被錄取的原因。但你還是要必須考到該系所「最低門檻」以上的標準,否則一切仍是免談。

講坦白話,還真的有很多人,是單單因為託福考非常高而被錄取的,而他的其他專業領域,都非常非常普通——但那個人不會是你,人家是考試機器,紀錄良好的典型菁英,你不是。

所以你的目標,是一定要達到學校系所申請的託福最低標準,然後以此標準去往上衝刺,如果連申請最低分數標準都達不到,那什麼「獨特性」都不用談了──因為你會被直接定義為「沒有能力在英語環境學習」的申請者。

而如果你盡了力,考過了申請標準,但是得不到很理想的分數,你會看到很多人說如果你沒有 XX 分,就不用申請這些學校了──這時請不要急著氣餒或反駁,以統計學的角度,他們完全正確。

但記得,你要拼的是當那「以獨特性被錄取的漏網之魚」──所以他們是對的,但你也沒有錯。

如果這個 program 和你的專業背景關聯性極高,儘管申請吧!當一條對自己有清楚認知的漏網之魚。

相關焦點

  • 「非菁英的留學路」國內雙非院校低GPA,3個月錄取香港研究生心得
    作者前言:申請留學沒有公式也沒有對錯,本系列3篇文章,僅為分享個人在自身條件下(國內雙非院校畢業、低 GPA、有1年外企工作經驗),申請香港碩士的留學心得與經驗,請結合自身的情況,斟酌參考:本篇為系列共2篇文章之第1篇,主要概述我的準備過程與從中歸納出的重點。於之後的文章中將一一細談。
  • 【非菁英的留學路】國內雙非院校低GPA,3個月錄取香港研究生心得
    作者前言:申請留學沒有公式也沒有對錯,本系列3篇文章,僅為分享個人在自身條件下(國內雙非院校畢業、低 GPA、有1年外企工作經驗),申請香港碩士的留學心得與經驗,請結合自身的情況,斟酌參考: 本篇為系列共2篇文章之第1篇,主要概述我的準備過程與從中歸納出的重點。於之後的文章中將一一細談。
  • 「非菁英的香港留學」從小到大被說你不夠優秀─所以就該放棄了嗎
    請參考前文〈【非菁英的留學路】他人的不看好都對,但你也沒有錯──努力當條了解自己的「漏網之魚」〉四、推薦信的準備:溝通溝通再溝通,具體具體再具體依據我個人經驗,撇去那種本來就是「特權入學」的特殊案例不談(這些人也不會是你我競爭的對象),推薦信的重要性,其實沒有SOP和一些硬標準(GPA、TOEFL、GRE)來得高──多數情況下,推薦信是當入學委員對你有興趣,
  • 經典案例,低GPA也能錄取TOP40美國東北大學!
    學生背景:姓名:J同學畢業院校:廣西外國語(雙非)成績情況:GPA2.3本科專業:會計專業雙非院校2. GPA較低3. 準備時間不夠充分申請過程1.選擇愛康J同學本科就讀於廣西外國語,因為是雙非院校,成績也不是很理想,J同學在大三下半學通過瀏覽以及參加活動了解到愛康優申,根據J同學的情況,我們愛康的顧問老師為J同學先是制定了一份留學規劃,J同學也下定決心讓自己更上一層樓,為了自己的將來努力一把。
  • 香港非全日制「part time」研究生課程內地生可以申請嗎?
    最近有同學問留學監理網老師,內地學生可以申請香港非全日制(part time)研究生課程嗎?今天我們來為大家科普香港非全日制研究生課程的相關信息,大家可以稍作參考。香港高校的授課型研究生一般有全日制(full time)和非全日制(part time)兩種學習模式,兩者都屬於正規的研究生課程,學生順利畢業後均可獲得香港高校頒發的碩士學位證書。當前full-time研究生是所有國家和地區申請的主流,但是深圳、廣州、珠海等城市有地緣優勢,由於毗鄰港澳地區,所以港澳高校將原本只面向本地生的part-time課程向臨近城市的申請者開放。
  • 香港研究生申請:香港大學的商學院怎麼樣?雙非有機會嗎?
    在留學申請方面,香港大學一直是許多學子心中的dream school,而港大商學院是最受歡迎的學院。港大商學院開設哪些課程?其申請條件、申請難度乃至申請偏好又如何?每年,我們都會有10多名學生收到商學院的offer,今天就讓我們來剖析一下,希望能為大家接下來的申請提供一個方向:
  • 國內985研究生竟「看不起」海外留學碩士!?
    可能是因為這個:想必很多關注留學的夥伴都看過這樣的「廣告詞」:「雙非大學畢業、績點低的同學不要怕,可以通過其他方向彌補,最終還是有大概率能拿下眾多名校錄取的!」雙非、績點低、眾多名校錄取......哎,何必呢!
  • 中國香港心理學研究生留學條件
    下面就和選校帝了解一下中國香港心理學研究生留學條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香港大學心理學碩士申請條件:1、語言要求:母語非英語或本科非純英語教學的申請人需要提交託福總分最低要求80(無具體小分分數要求)或雅思總分最低要求6.0(小分要求不低於5.5)的語言成績。
  • gpa低,成績差,被美國大學開除還有辦法可以繼續學業嗎?
    很多大學允許「提前決定」的申請,這樣的申請方式可以讓你把喜歡的大學並將其作為首選,「提前決定」可以讓你提前被心儀的大學錄取。一些成績優異的同學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提前鎖定自己想要去的學校,更能大大提高被錄取的概率。另一方面,許多美國大學都不會提前給學生設定專業,這樣的情況會一直持續到大二結束,美國大學願意給學生一兩年的時間嘗試不同的課程,讓他們發現自己對什麼最感興趣。
  • 考研難度低的四所211大學,沒有學校歧視,適合「雙非」學生報考
    一,鄭州大學作為河南省一所僅有的211工程大學,鄭州大學也是得到了省政府非常多的資源支持,因此學校整體的發展還是比較不錯。現如今鄭州大學正在擴招研究生,每年增收的研究生數量非常可觀。學校留給學生保送的名額非常有限,把大部分的機會和招生名額留給考研的學生。
  • 不是211大學,也不是985名校,這樣的雙非大學研究生值得讀嗎?
    如果力不能及,只能夠去一所不是211,也不是985的大學讀研,這樣的雙非研究生值得讀嗎?讀研究生,不選211大學和985名校也可以,這些好處本科生沒有!今年剛研究生畢業的小河也曾糾結過名校的問題,他當初考研的時候本想著去南京的東南大學讀研。
  • 美國留學研究生的錄取結果何時揭曉?
    根據你學校的截止日期,從申請材料那天起算大約要三個月左右,也就是你在一月中旬遞交給學校的材料那麼你在四月左右就能拿到通知,有的學校的截止日期史前一年的十月低有的春季截止;當然也有一些學校是在十二月份。 美國研究生錄取時間什麼時候公布結果?
  • 低GPA的指南者留學學員如何拿下曼大、南安、諾大、杜倫錄取?
    學員背景Z同學本科背景蘇州大學 能源與動力工程GPA:3.16 語言:6.0錄取學校(2020年秋季入學)曼徹斯特大學 熱能與流體工程南安普頓大學 可持續能源科技申請時間:2019年09月27日錄取時間:2019年10月15日諾丁漢大學 可持續能源工程杜倫大學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申請時間:19年10月15日/11日錄取時間:19年10月30日/16日大二下學期的時候,我開始計劃出國留學,因為意識到隨著研究生的日益普及,國內好學校的研究生入學門檻越來越高,競爭也變得激烈,此外,現在很多地區對於研究生的人才引進政策也逐漸完善
  • 留學如何計算GPA?績點有哪些算法?
    因此根據定義,GPA=(課程1成績*課程1學分+課程2成績*課程2學分+課程3成績*課程3學分+。。。)/總學分。以我們中國的百分制為例子,假設你總共修了3門課:數學 4個學分得70分,物理4個學分得80,英語2個學分得 90。
  • 美國留學GPA怎麼樣計算
    美國大學GPA要求和美國大學GPA算法一直以來受到計劃去美國大學留學的人們的關注,主要是因為美國大學對GPA要求比較嚴格,在申請美國大學研究生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對美國大學GPA要求和美國大學GPA算法進行細緻的準備,下面就來看看美國大學GPA要求和美國大學GPA算法有哪些解決方法。
  • 謝菲爾德大學研究生GPA申請條件是什麼?
    英國留學謝菲爾德大學(TUOS)是英國頂尖的名牌大學,建校歷史可追溯至1828年,是英國著名的六所紅磚大學之一。謝菲爾德大學共培養出了6位諾貝爾獎得主,是英國百年名校中最具國際聲望的大學之一。想要進入這所大學讀研究生沒有很強的實力恐怕是不行的,小編來科普一下謝菲爾德大學研究生GPA申請條件吧!
  • 雙非無網大排名錄取世界TOP146英國紐卡斯爾大學
    : 入學時間:2021.9 錄取專業:跨文化與國際市場營銷專業 錄取院校:英國紐卡斯爾大學 因為父母朋友的孩子有不少在國外留學,於是也接受了其他家長的建議前來諮詢。學生當時成績並不是特別理想,所學本科專業也是英國競爭非常激烈的商科金融專業,研究生也只考慮本專業相關方向。總所周知,英國院校研究生申請目前對國內大學名單卡的非常嚴格,這句出現了一種情況就是你本科分數再高,如果大學不在官方給出的申請名單中,也會在申請中出現秒拒的情況。
  • 雙非研究生學歷,與985本科學歷,誰的含金量更高?
    現在社會中有一種現象較為普遍,985本科的大學生通過考研成功被雙非高校錄取為研究生,針對這種現象社會大眾議論紛紛。雙非研究生學歷,和985本科學歷相比究竟哪一個學歷的含金量更高呢?首先,985本科是通過高考制度篩選錄取優秀的學生進入985高校。
  • 香港大學研究生申請:關於英語及研究生考試
    香港大學研究生申請:關於英語及研究生考試 http://kaoyan.eol.cn    求學香港  2013-02-04  大 中 小   香港大學課程都是以英文授課,申請人需要有託福和雅思證明英語水平,
  • 雙非考生想靠考研逆襲到211或985名校讀研,這條路到底有多難?
    雙非考生想靠考研逆襲到211或985名校讀研,這條路到底有多難?近幾年考研是大部分本科生普遍關注的問題,而關於研究生和讀研的話題時常霸佔熱搜榜。對於211和985名校是大多數考生夢寐以求的高等學府,但是高考考上的人不多,很多人為了讀取名校就選擇了考研這條路。雙非名校的考生想通過考研這條路來改變現狀,也想借著自己的努力成就未來。然而不久之前南郵研究生自焚事件讓導師的師德問題擺在大眾考生的面前,也曾有考生控訴考研名校在研究生錄取時存在性別歧視,更有某些研究生學術造假使得更多的大眾對考研產生了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