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糟糕的時刻已經過去?新型新冠病毒預測模型帶來一線曙光

2020-12-18 前瞻網

最糟糕的時刻已經過去?新型新冠病毒預測模型帶來一線曙光

 Connor Feng • 2020-04-27 18:04:34 來源:前瞻網 E2679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新冠病毒已經感染了全球數百萬人,並導致數十萬人死亡,但在QUT設計的一種新預測模型帶來了一線希望,模型表明,最糟糕的情況已經過去,而且澳大利亞的死亡人數將會遠低於1000人。

根據獨立於國家的可靠數據,由內科醫生、數學家和Future Fellow Dan Nicolau領導的QUT團隊開發了他們認為更準確的病毒軌跡和死亡率預測模型。

這些每天更新的預測可以在COVIDwave.org上找到,還能看到每個國家已知感染人數與痊癒人數的比例。研究小組將這一比例與每個國家每天報告的死亡人數進行了比較。

這種按國家分類的方法也提供了一種大局觀,也表明世界目前正處於第二輪全球新冠疫情浪潮的中間,而且可能會持續幾周的時間。值得注意的是,模型的數據和大多數國家的數據模式都是相同的,包括澳大利亞。

Nicolau教授說:「許多其他預測和改變病毒傳播過程的模型已經開發了出來,但大多數都依賴於大量未經驗證的假設,而且它們的預測和現實也相差很大。我們的模型不一樣,我們的模型依根據的是更可靠的經驗數據。」他的發現已經在Medrxiv預印本上發表,目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正在對論文進行審查。

「因為大多數患者都康復了,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知新冠確診病例與康復患者的比例將慢慢接近1:1,這也告訴我們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如果恢復的人比生病的人多,也就是說,當藍色曲線在我們的圖表中下降時,情況就正在好轉,至少現在是這樣。」

「雖然冠狀病毒的死亡率在呼吸道病毒裡很高,但實際上其實還是很低的,在澳大利亞,我們看到的死亡率還不到千分之一,幾乎所有感染的人都會在兩周後恢復。

「不幸的是,在少數死亡的病人中,從生病到死亡的時間大約是10天,所以死亡人數的峰值(紅色曲線)比恢復曲線的峰值要晚20-30天。」

呼吸內科醫生、牛津大學教授Mona Bafadhel也是這項研究的合著者,Bafadhel教授補充說,幾乎所有國家都遵循相同的模式,只不過是在不同的時期,確診和恢復病例曲線會不斷上升,在達到某個水平之後就會下降。

「新冠病毒是一種不分國界和文化界限的病毒,」Bafadhel教授說。

「我們的數據還表明,在政府做出反應幾周之前,病毒就已經悄悄地在全球傳播,我們需要為未來的疫情吸取這次教訓。」

Nicolau教授的同事Alex Hasson負責領導項目的數據收集過程,他們使用模型預測了醫院和養老院的最終估計死亡人數,到2020年底,如果沒有出現第二波疫情的話,英國醫院和養老院的最終估計死亡人數大約是35000人,美國大約是75000人,澳大利亞大大低於1000人,最有可能是在一百出頭。

Nicolau教授表示:「研發這些了解和預測新冠病毒和其他流行病的模型非常重要,這可以讓我們了解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公共衛生措施,比如居家隔離和封鎖邊界,以及生活將會在什麼時候開始恢復正常。」

「得益於強而有力的公共衛生應對,和我們相對較低的人口密度,澳大利亞在這場危機中做得很好,最重要的是,我們非常積極主動地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到目前為止,新冠病毒死亡人數不到100人(相比之下,2019年大約有3500人死於流感),我們的病例報告大幅下降,這些數據表明,即使是現在,地方、州和聯邦政府也可能需要積極地考慮一項放鬆限制的嚴格計劃。」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4-covid-resolution-eventual-good-news.htm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如何使用AI檢測和對抗新冠病毒
    作者:zc突如其來的新冠狀病毒,不但給中國帶來了不小的影響,而且還在全球範圍內的持續傳播,嚴重影響並擾亂了世界各地的工作生活秩序。全球經合組織警告稱,冠狀病毒可能會讓全球經濟增長持續下調。實際上,很多調研機構已經預測過新冠狀病毒帶來的影響,很多企業也發布報告稱第一季度的業績已經受到較大影響。
  • Science:新冠病毒突變或將引發新一波「非常糟糕」的疫情
    對於研究新冠病毒的科學家來說,進入新的一年並沒有看到新氣象,而是帶來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正如2020年初一樣,全世界都在焦慮地注視著一種新病毒在一個國家傳播,並競相為其他國家分析風險。這一次,它不是一種全新的威脅,而是一種迅速傳播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B.1.1.7。
  • 加拿大新冠相關死亡病例實際數字高於模型預測
    (抗擊新冠肺炎)加拿大新冠相關死亡病例實際數字高於模型預測中新社多倫多4月16日電 (記者 餘瑞冬)加拿大新冠病毒感染相關死亡病例的實際數字已超過一周前流行病學模型預測數字。加拿大總理賈斯廷·特魯多當地時間4月16日表示,疫情對養老院的衝擊比預期的要嚴重。
  • 此次的新冠病毒,到底會是怎樣的結局
    張文宏最新研判,世界疫情曙光乍現據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日前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一篇名為《全球抗疫曙光乍現》的微博:雖說目前全球疫情看似無邊蔓延,峰值至今還未至,但曙光目前已經出現。他預測隨著自然感染與疫苗注射後抗體水平在4-6個月仍不衰減,疫苗問世能夠大幅度降低落後國家與地區因疫情而引起醫療資源緊張,全球的病死率將降至1%以下,此時世界正可以逐漸全面恢復。另外,他還強調目前聯合國大會已經通過新冠疫情決議,表明全球逐漸達成共識。
  • 歐洲防疫形式依然嚴峻 疫情放緩帶來一線曙光
    原題 綜合消息:歐洲防疫形勢依然嚴峻疫情緩和帶來一線曙光
  • 5個「最瘋狂」的新冠病毒謠言,排名第1的,來自美國總統川普
    新型冠狀病毒從出現到今天,已經有6個月左右的時間,在這期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流言蜚語,其中一些謠言在全球範圍內都引起了不少的傳播,導致人們誤以為這些謠言是真的,結果不僅影響了自己的健康,還影響到身邊的親朋好友們正確認識這種病毒。
  • 與新冠病毒賽跑 美英澳加速研發疫苗
    據《自然》雜誌統計,截至2月4日,全球至少已有77篇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英文研究論文發表,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和《醫學病毒學雜誌》等期刊上都不乏相關研究報告。面對疫情,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指出各國需要加強合作,攜手抗「疫」。目前,世衛組織正努力匯聚科學界力量,以加強各國合作共同研究針對新冠病毒防治的疫苗、療法和診斷技術。
  • 「顛覆未來」的器官晶片,現已加入新冠病毒戰疫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腦極體新冠病毒可能成為人類歷史上最難對付的病毒之一。當前,新冠疫情已經在全球造成數以百萬計的感染和數十萬人的死亡,然而病毒的蔓延似乎還將持續。現在,全世界估計沒有比研製出新冠病毒疫苗和特效抗病毒藥更緊迫的問題了。近期,由我國主導的全球第一個獲批臨床試驗的新冠滅活疫苗已經結束一期臨床試驗,目前正在進行二期臨床試驗。按照之前世衛組織的預計,新冠疫苗最快也要18個月才能問世。疫苗研發上的「中國速度」似乎會讓新冠病毒疫苗的到來更快一些。
  • 國際媒體頭條速覽:「新冠病毒是看不見的野獸」
    BBC:「19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比石油減產更直觀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幹事格奧爾基耶娃的警告。此前,她已經多次就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發出過警告。BBC說,她9日最新的警告是說,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會對今年經濟全球增長帶來「極其負面」影響,世界將因此面臨自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而在2021年,全球經濟才有可能出現部分復甦。文章提到,如今世界多國因疫情採取的封鎖措施導致許多工廠企業停工停產。據本周早些時候一份聯合國報告的統計,全球33億勞動力中81%的人所就職的工廠或企業已經全部或部分停工停產。
  • 全球抗疫|英意限制令均或延至5月 歐洲疫情緩和帶來一線曙光
    (杜鵑)(新華社專特稿)歐洲防疫形勢依然嚴峻 疫情緩和帶來一線曙光新華社布拉格4月4日電 歐洲多國4日公布的新冠疫情數據顯示,隨著葡萄牙確診病例超過1萬,目前歐洲已有11個國家確診病例破萬,歐洲地區整體防疫形勢依然嚴峻,但疫情發展放緩也為人們帶來一線曙光。
  • 全球究竟有多少人會感染新冠病毒?
    參考消息網3月9日報導 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速度多快?全球共計多少人會感染?針對這些問題,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3月7日刊發相關報導稱,流行病學專家試圖用模型給出答案。現將報導編譯如下:截至3月6日,全世界已有超過10萬人感染了新冠病毒,近3500人死亡。
  • 北京大學王亞沙:新冠肺炎傳播預測模型
    北京大學王亞沙帶來報告《新冠肺炎傳播預測模型》。王亞沙,博士、北京大學軟體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普適計算專委會常委、國家大數據標準委員會技術專題組組長。新冠肺炎傳播預測模型王教授首先介紹了研發預測模型的意義與作用。第一,模型針對未來不同時段可以揭示疫情的總體發展狀況(惡化還是緩解)、到達拐點的時刻,以及未來的感染人數、潛伏期人數、發病期人數、地區疫情走勢等關鍵信息。
  • 李蘭娟力推抗新冠病毒藥物,卻被指幫兒子「賣藥」,真相是什麼?
    2月1日下午,李蘭娟團隊在杭州舉行出徵儀式,隨後便登機飛往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一線城市武漢,於2日凌晨4時抵達。這在當時被評為「國士出徵」,引得諸多讚譽。2月4日下午,李蘭娟團隊在武漢宣布發現阿比多爾、達蘆那韋在體外實驗中對新冠病毒有抑制作用,並向國家衛健委推薦。此舉再度引起大量關注。
  • 化學發光法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上市
    原標題:化學發光法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上市 「3日國家第七版診療方案發布,血清抗體檢測已被納入確診證據,我們的研究能夠上市第一時間就用於一線診斷,是對我們莫大的鼓舞!」重慶醫科大學校長黃愛龍教授高興地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 福奇:在新冠病毒傳播方面,聖誕節可能比感恩節更糟糕
    據美國《國會山報》7日報導,美國頂級傳染病學專家安東尼·福奇博士周一表示,在新冠病毒傳播方面,聖誕節可能比感恩節更糟糕。他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表示,「我對聖誕節的擔憂和我對感恩節的擔憂是一樣的,只是那可能會更加複雜,因為那是時間更長的假期。」
  • Nature:全球科學家新冠病毒溯源進行時
    雖然新冠病毒疫情似乎在全球許多國家已經放緩,但病毒無國界,只要它存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會給全世界人類帶來威脅。因此,找到病毒的起源,恐怕才是解決這場健康危機的關鍵所在。此前,中國科學家用了13年找到了SARS的源頭(參考:復盤SARS!看石正麗講述病毒溯源始末)。這一次,遍布全球的科研機構都在進行對新冠病毒的溯源研究。進展如何,我來看看《Nature》對此進行的報導。
  • ...門」、高韌性微結構複合材料、新型玻璃纖維、冰河時期、新冠病毒
    今日科技話題:器官受損、「華藻門」、高韌性微結構複合材料、新型玻璃纖維、冰河時期、新冠病毒 2020-06-29 0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冠疫苗迎來曙光,美國專家卻發現更致命的新病毒,尚無醫治手段
    據英國《衛報》報導,美國疾控和預防中心(CDC)的研究人員在玻利維亞發現了一種罕見的人際傳播的病毒,這種病毒會引起血熱,並且之前的伊波拉病毒也是屬於這個病毒類型。伊波拉,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病毒,它能夠引起人類產生出"伊波拉出血熱"(EBHF)的劇烈傳染病病毒,其引起的伊波拉出血熱(EBHF)是當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熱,表現症狀有很多,最明顯的就是出血熱。這種病毒的死亡率在50%-90%之間,最高可達90%。
  • 威廉王子訪愛爾蘭稱「我和凱特正傳播新冠病毒」
    在全球正遭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愛爾蘭和英國均有確診病例的背景下,威廉卻被媒體爆出在公開場合「語出驚人」,說「我和凱特正在傳播新冠病毒」,雖然明顯是句玩笑話,但還是引起許多人的不滿和批評。CNN報導截圖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5日報導,威廉王子夫婦3日與愛爾蘭總理利奧·瓦拉德卡在都柏林會面。
  • 新冠病毒可能給大型猿類動物帶來滅頂之災
    翻譯:Fogo 原文:https://www.livescience.com/great-apes-coronavirus-risk.html 新冠病毒目前已造成全球大流行,奪走了23500條生命,專家警告,病毒對大型猿類動物也會造成致命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