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新冠病毒已經感染了全球數百萬人,並導致數十萬人死亡,但在QUT設計的一種新預測模型帶來了一線希望,模型表明,最糟糕的情況已經過去,而且澳大利亞的死亡人數將會遠低於1000人。
根據獨立於國家的可靠數據,由內科醫生、數學家和Future Fellow Dan Nicolau領導的QUT團隊開發了他們認為更準確的病毒軌跡和死亡率預測模型。
這些每天更新的預測可以在COVIDwave.org上找到,還能看到每個國家已知感染人數與痊癒人數的比例。研究小組將這一比例與每個國家每天報告的死亡人數進行了比較。
這種按國家分類的方法也提供了一種大局觀,也表明世界目前正處於第二輪全球新冠疫情浪潮的中間,而且可能會持續幾周的時間。值得注意的是,模型的數據和大多數國家的數據模式都是相同的,包括澳大利亞。
Nicolau教授說:「許多其他預測和改變病毒傳播過程的模型已經開發了出來,但大多數都依賴於大量未經驗證的假設,而且它們的預測和現實也相差很大。我們的模型不一樣,我們的模型依根據的是更可靠的經驗數據。」他的發現已經在Medrxiv預印本上發表,目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正在對論文進行審查。
「因為大多數患者都康復了,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知新冠確診病例與康復患者的比例將慢慢接近1:1,這也告訴我們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如果恢復的人比生病的人多,也就是說,當藍色曲線在我們的圖表中下降時,情況就正在好轉,至少現在是這樣。」
「雖然冠狀病毒的死亡率在呼吸道病毒裡很高,但實際上其實還是很低的,在澳大利亞,我們看到的死亡率還不到千分之一,幾乎所有感染的人都會在兩周後恢復。
「不幸的是,在少數死亡的病人中,從生病到死亡的時間大約是10天,所以死亡人數的峰值(紅色曲線)比恢復曲線的峰值要晚20-30天。」
呼吸內科醫生、牛津大學教授Mona Bafadhel也是這項研究的合著者,Bafadhel教授補充說,幾乎所有國家都遵循相同的模式,只不過是在不同的時期,確診和恢復病例曲線會不斷上升,在達到某個水平之後就會下降。
「新冠病毒是一種不分國界和文化界限的病毒,」Bafadhel教授說。
「我們的數據還表明,在政府做出反應幾周之前,病毒就已經悄悄地在全球傳播,我們需要為未來的疫情吸取這次教訓。」
Nicolau教授的同事Alex Hasson負責領導項目的數據收集過程,他們使用模型預測了醫院和養老院的最終估計死亡人數,到2020年底,如果沒有出現第二波疫情的話,英國醫院和養老院的最終估計死亡人數大約是35000人,美國大約是75000人,澳大利亞大大低於1000人,最有可能是在一百出頭。
Nicolau教授表示:「研發這些了解和預測新冠病毒和其他流行病的模型非常重要,這可以讓我們了解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公共衛生措施,比如居家隔離和封鎖邊界,以及生活將會在什麼時候開始恢復正常。」
「得益於強而有力的公共衛生應對,和我們相對較低的人口密度,澳大利亞在這場危機中做得很好,最重要的是,我們非常積極主動地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到目前為止,新冠病毒死亡人數不到100人(相比之下,2019年大約有3500人死於流感),我們的病例報告大幅下降,這些數據表明,即使是現在,地方、州和聯邦政府也可能需要積極地考慮一項放鬆限制的嚴格計劃。」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4-covid-resolution-eventual-good-news.htm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