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西遷老教授教師節考察地鐵5號線致敬西遷再出發

2020-12-16 央廣網

央廣網西安9月10日消息(記者雷愷)9月10日是全國第36個教師節,也是西安交大第四個「西遷紀念日」。今天(10日)9點10分,部分西安交大西遷老教授及家庭、中青年學術骨幹來到西安地鐵太乙路站,實地參觀、考察地鐵5號線建設、運營籌備情況,向西遷致敬,矢志科技報國再出發。

此次考察活動從太乙路站出發,到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隨著出發鳴笛,西遷老教授、師生及社會各界代表一起登上地鐵調試列車,追憶著當年交大西遷列車上的場景,一路歡歌笑語向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進軍。四代交大師生通過才藝表演、歌曲串燒等形式,回首西遷往事,展望創新港未來,矢志繼續奮進,勇擔時代重任。

交大西遷學生朱淵澄1955年考入交通大學機械系鑄造專業,1956年隨校西遷,1960年從西安交大畢業。他表示:「1956年,19歲的我從1000多公裡之外的上海坐火車到西安,今天又有幸參加活動,自豪的心情無法言說!中國的高校就是要有這樣的使命擔當,要為人類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上午10時,調試列車抵達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站,在風帆廣場舉行入港儀式。大家穿過象徵歷史長廊的「時間隧道」,觸動鳴笛裝置。「滴滴……」清亮的汽笛聲響徹創新港,標誌著年底開通的西安地鐵5號線即將成為創新港發展的「加速器」。

西安地鐵5號線自東向西貫穿西安市區和西鹹新區灃東、灃西新城,連通西安交大興慶校區、曲江校區和創新港。9月12日,創新港將迎來6000餘名研究生新生,屆時在創新港學習、工作、生活的人將超過4萬人。今年年底西安地鐵5號線將開通運營,屆時將徹底解決創新港科研人員的出行問題,確保城市軌道交通與創新港的發展規模和實際需求相匹配,並為創新港的提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2020年9月,西安交大、西鹹新區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舉辦「科創月」系列活動,29個研究院的300多個科研平臺將集中向世界展示科技成果,開啟全球合作新模式。此次地鐵5號線考察活動主題為「奔馳在民族復興道路上的時代快車」,由西安交大、西鹹新區、西安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舉辦,是「科創月」重要活動之一。

相關焦點

  • 向西再出發!西安交大老教授考察地鐵5號線致敬西遷
    9月10日是全國第36個教師節,也是西安交大第四個「西遷紀念日」。上午9點10分,部分西安交大西遷老教授及家庭、中青年學術骨幹來到西安地鐵太乙路站,實地參觀、考察地鐵5號線建設、運營籌備情況,向西遷致敬,矢志科技報國再出發。
  • 西遷號!
    西安地鐵5號線正式開通初期運營 12月31日 5號線「西遷號」主題列車試運行 快來跟隨小編的照片 一起「雲乘坐」西遷專列 一起打卡西遷專列車廂內的交大元素吧
  • 【網絡媒體走轉改】傳承與發展——西安交大老教授們憶西遷精神
    「希望西安交通大學師生傳承好西遷精神,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西安交通大學史維祥等15位老教授的來信作出重要指示。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為西安交大西遷的老教授點讚。  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在西安交大師生中引起強烈反響。
  • 銘記西遷精神,做合格的西遷人
    西遷的老教授們把個人的事業發展同國家和社會的需要緊密聯繫在一起,紮根西北,無私奉獻,艱苦創業,為西部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受到了社會的稱讚和尊重,讓我們為之深受感動。一座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每一個生活在城市裡奮鬥的人,而個人的奮鬥往往源自一種精神的驅策。
  • 交大西遷之後培養了30多名院士
    西安交通大學「西遷人」愛國奮鬥先進群體。新華社發  【最美奮鬥者】  2017年11月,西安交大15位老教授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在信中吐露了師生們的心聲:「聽黨指揮跟黨走,幾代交大人砥礪奮鬥的精神內涵,就是始終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同向同行。」
  • 崇實書院綜能課程走進交大西遷博物館
    進入二層「西遷」展廳,時間仿佛追溯到當年交大西遷的時候,館內的陳設、點滴的細節、生動的講解,帶領同學們重溫了一部交大西遷史,從背景、戰略實施、西遷老教授的親歷故事等方面立體地展現了一幅交大西遷的畫卷。最後步入三樓的「致遠」展廳,感受到濃濃的「向西而歌,再創輝煌」之奮進精神,正處在二次西遷的交大,將校園紮根西部,一路西行,進軍中國西部創新港,譜寫了西遷路上嶄新的華章。
  • 西遷大樹枝繁葉茂
    2020年12月11日下午,在習近平總書記對15位西遷老教授來信作出重要指示三周年之際,西安交大召開黨委常委(擴大)會議暨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議,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今年4月22日來校考察重要講話精神。黨委書記盧建軍主持會議。
  • 【陝西日報頭版】西遷大樹枝繁葉茂
    「以後每次經過這裡,看到西遷先輩,我們就會想起他們的光輝形象,會從心底泛起他們帶給我們的思想啟迪,會記起『祖國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到哪裡』的奉獻精神。」落成典禮上,師生們紛紛表態。創新 西遷精神成為奉獻祖國的源源動力三年前,西安交大老教授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西安交大人「聽黨指揮跟黨走」的奮鬥歷程。
  • 交大西遷博物館:從上海到西安 時代印記抒寫家國情懷
    於是,1400多名教工、近3000名學生,打起背包,登上了西遷的列車,而這一走就是一輩子。暑假裡,濃縮著這段老一輩知識分子的報國情懷和奮鬥功業的交大西遷博物館,也成了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們的打卡地。03:47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副教授 徐正紅: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鎮館之寶。
  • 科學網—一生西遷情 深藏功與名
    鄭守淇和他的夫人   ■本報通訊員 李玉龍 記者 張行勇 「沒有辜負祖國和人民的期望,以青春熱血參與書寫了交大西遷這段難忘的歷史 在他看來,自己一輩子做了三件事:一是參加了中國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的研究;二是在西遷後創建了西安交通大學的計算機專業,並編寫了我國第一本計算機原理的教科書;三是主持研製了中國第一臺LISP人工智慧計算機。 作為我國計算機學科的奠基人之一,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鄭守淇因病於今年6月11日在西安逝世,享年93歲。
  • 「前進1956」機車模型背後三代人的交大情
    一張張火車票、一列列西遷火車滿載著交大人的理想與熱情,越過高山,越過平原,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歷經幾十個小時,奔馳近1500公裡,從繁華的上海大都市奔向了古都西安。西遷館裡的西遷專列乘車證60餘年前的西遷列車上,有兩位交通大學畢業留校工作後隨校西遷的老師。
  • 【黨建網】謝院霞 陳晨:深刻把握西遷精神的精髓
    20世紀50年代,為響應黨和國家號召,數千名交通大學師生從上海遷至西安,開始支援大西北建設,這一西遷壯舉孕育了偉大的「西遷精神」。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對西安交通大學15位老教授來信作出重要指示,希望西安交大師生傳承好「西遷精神」,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
  • 傳揚西遷精神 鑄魂時代新人
    一、用西遷精神匯聚偉力   西安交通大學1896年成立於上海,初為南洋公學,1921年改名為交通大學。1956年,黨中央從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考慮、從全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布局出發,決定交通大學西遷。西安交大紮根西部64年,也鑄就了「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
  • 西安交大舉行2019-2020學年學生表彰獎勵大會
    4月,習近平總書記蒞校考察並發表重要講話,掀起全校師生學習踐行西遷精神的新高潮。5月,師生員工同上返校第一課,打造堅定製度自信、厚植家國情懷的愛國主義思政課。9月,2020級學生開學典禮如期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一萬四千餘名新生開啟人生新篇章。「科創月」期間,300多個科研平臺集中展示科技成果,開啟全球合作新模式。11月,學校榮獲「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 ...對西遷精神的重要指示和來校考察重要講話精神-西安交通大學...
    2020年12月11日下午,在習近平總書記對15位西遷老教授來信作出重要指示三周年之際,西安交大召開黨委常委(擴大)會議暨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議,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今年4月22日來校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校黨委書記盧建軍主持會議。學校各分黨委、有關職能部處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 錫伯族西遷節
    )或「西遷節」等,在每年農曆四月十八日舉行慶祝活動。 烏魯木齊市文小龍拍攝西遷節還承襲早期在大興安嶺一帶從事漁獵生活時生成的崇拜大自然、信仰薩滿教等原始文化形態,以及向大自然祈佑部落興旺、消災免禍、漁獵豐收的各種習俗。
  • 西遷精神圖書已出版42種
    央廣網西安12月16日消息(記者雷愷)記者從西安交大今天(12月16日)舉行的西遷精神座談會暨系列圖書發布會上獲悉,為大力弘揚「西遷精神」、深挖「西遷精神」時代內涵,西安交大出版社2018年啟動「西遷精神出版工程」,截至目前,已出版西遷圖書42種,4種圖書即將出版。
  • 西安交大:我在「盛唐」讀理工
    圖4:走在彭康路上的西遷老教授們。 圖1攝影/田春雨;圖2攝影/孫運禛;圖3-4攝影/王曉凱走到校園盡頭,北門外的興慶宮,算是交大人的「後花園」。據說當年西遷之後,興慶宮裡的興慶湖,就是交大師生一點一點挖出來的,因而上個世紀興慶公園付費開放,唯有交大人可以憑學生證免費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