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吃不到新鮮竹子,將提前被送回國,大熊貓最早為何要吃竹子呢

2020-12-18 輕衫陌路

導語:因吃不到新鮮竹子,將提前被送回國 ,大熊貓最早為何要吃竹子呢

最近這段時間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難以從我國運輸新鮮竹子;加拿大官方表示:旅居加拿大的兩隻中國大熊貓「二順」和「大毛」,將被提前兩年送回中國。這兩隻大熊貓是由2014年到達加拿大,而按照兩國的協議,應於2023年再歸還中國。如今為了它們的健康考慮,將在今年下半年時間送還我國。並且它們產下的兩隻熊貓幼崽,也將被一起送回。

每當提起國寶大熊貓的時候,總會想起它們嬌憨逗趣的模樣,再加上大熊貓們對人類,尤其是飼養員總是充滿了依賴感,所以儘管知道大熊貓並不像它們表現出來的那般和藹,卻還是會忍不住想要親近它們。甚至有些小朋友會問大熊貓這麼弱,是怎麼躲過野獸攻擊的呢?其實,並不是因為大熊貓弱小躲著野獸,而是因為沒有野獸去攻擊它們,所以才慢慢進化成了現在的樣子。

眾所周知大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這是一種以肉食為主的最早的熊貓,800萬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的它們,爪子和牙齒都足夠鋒利,可以撕開獵物的皮毛。其實大熊貓與始熊貓之間的變化並不大,除了從始熊貓剛開始只與一隻胖乎乎的狐狸大小,變成了如今這副圓滾滾且碩大無比的模樣之外,就是飲食上的改變,始熊貓作為一種兇猛的肉食動物,自然是無肉不快的,而如今我們所見的大熊貓們一般都喜歡吃竹子。

這不僅讓人感到十分好奇,大熊貓和它們的祖先「始熊貓」之間,究竟有什麼變化呢?又是為何從吃肉改成吃竹子的呢?說起來大熊貓們之所以,從原本的肉食性動物轉變成了,只鍾愛於竹子的動物,實際上是因為冰川時期的到來,導致了原本廣袤的溫帶以及亞熱帶的森林面積迅速縮小,直接壓縮了始熊貓的生存空間,與此同時,其他受到嚴寒氣候影響遷移到始熊貓領域的肉食性動物們,也是始熊貓轉變食物目標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約在距今有300萬年前的時候,開始出現體型比大熊貓較小的物種,從它們的牙齒結構推斷,已經開始以竹子為食,但也會吃肉屬於雜食動物。在更新世時,大熊貓的數量達到了頂峰,當時的大熊貓與劍齒虎、劍齒象以及北京猿人等一起生活, 構成了更新世——劍齒象動物化石群。而在當時,大熊貓還不像現在這麼弱,它們屬於當時的頂級獵食者,和劍齒虎一起共同生存了幾萬年到幾十萬年。

然而在更新世晚期,由於地勢變化,以及秦嶺出現大面積冰川等自然災害,導致劍齒虎、劍齒象等大型動物滅絕,大熊貓也在北方絕跡,只留下南方一小部分大熊貓生存。由於當時許多動物都滅絕了,倖存的大熊貓無法捕獲足夠的食物,再加上遠距離捕食獵物所消耗的能量,遠遠大於進食獵物所獲取的能量,因此大熊貓開始走向了以竹子為生的道路。而這種攝食方式的改變,又恰巧幫它們渡過了難關

更加幸運的是,大熊貓生活的地區缺乏大型食肉動物,這意味著大熊貓不需要演化出敏捷性來躲避天敵,也不需要消耗能量與食肉動物打架。再加上大熊貓生活的地方竹子資源非常豐富,大熊貓不必長途跋涉就可以獲得足夠的食物,有助於節約能量。所以,大熊貓才從一個兇猛的食肉動物,變成了今天軟萌可愛的食草動物。

那麼有人就問了大熊貓為什麼能靠吃竹子為生呢?畢竟按照生物學分類,大熊貓應該是一種食肉目、熊科的哺乳動物,和肉相比竹子的營養成分是非常低的,如果給大熊貓的親戚北極熊、棕熊只餵食竹子,它們肯定就餓死了。而大熊貓為什麼就能活下來呢?

其實第一個原因就是大熊貓的能量消耗極低。平時不是吃,就是睡,平均每小時只移動20米。它們每天最耗體力的活動,就是撒尿,它們用撒尿來標記領地、圈地盤兒。如果換算一下來對比,大熊貓的能量消耗要比澳大利亞的考拉還要低,大家要知道考拉每天可是要花18個小時來睡覺的。而自然界中能和大熊貓的「低能耗」旗鼓相當的,就只有南美洲的樹懶了。

第二個原因則是大熊貓的甲狀腺功能低下,並且低到令人髮指的程度,簡直和其它熊類冬眠的時候差不多,甲狀腺功能低,新陳代謝就變慢。所以,其它熊類都需要冬眠,而大熊貓不需要,因為它們活躍的時候,就已經跟別的熊冬眠的時候一樣了。甚至當我們人類完全不動的時候,新陳代謝都是大熊貓一倍以上。大熊貓的低能耗,當然也是有原因的。上面已經介紹過因為自然界進化原因,能吃的肉越來越少,於是它逐漸演化成吃竹子的熊,同時為了適應竹子的低營養,它也成了地球上「最節能」的熊。

這也恰恰證明了大熊貓的特殊性,為什麼世界各國的朋友們都這麼喜愛大熊貓,可不僅僅是靠賣萌哦,人家也是實力派的熊貓呢!

相關焦點

  • 旅加大熊貓吃不到新鮮竹子將提前歸國,娘家人「心情就像期盼遊子...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浩洲因疫情暴發後難以運送足夠的新鮮竹子,加拿大艾伯塔省最大城市卡爾加裡動物園決定,將兩隻大熊貓「二順」和「大毛」提前送回中國。「我的心情就像期盼遊子歸鄉一樣!」今天(5月13日)晚間的央視《新聞1+1》節目中,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張志和如是感慨。據他介紹,「二順」和「大毛」離開成都已有八年,由於中加航班減少,新鮮的竹子不能及時運到加拿大,導致兩隻大熊貓的食物供應不足。雖然卡爾加裡動物園也從其它地方尋找了竹子,但不能適應兩隻大熊貓的口味。雙方經過商量,決定終止合作讓它們提前回來。
  • 吃不到新鮮竹子,加拿大提前送回兩隻「滾滾」 網友:歡迎回家吃飯!
    本文轉自【中國日報】;今天,一條#吃不到新鮮竹子旅加大熊貓將提前歸國#的話題,登上了熱搜第一。網友紛紛「喊話」滾滾:歡迎回家吃飯!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難以運來足夠的新鮮竹子,加拿大艾伯塔省卡爾加裡動物園提前兩年將兩隻大熊貓「二順」和「大毛」送回中國。
  • 因疫情無法運送竹子 加拿大將提前送還中國大熊貓
    由於在新冠疫情暴發後難以運來足夠的新鮮竹子,加拿大艾伯塔省最大城市卡爾加裡動物園提前兩年將兩隻大熊貓「二順」和「大毛」送回中國。按照中加兩國的協議,這兩隻大熊貓應該是2023年送還中國。卡爾加裡動物園工作人員一直在努力進口足夠的竹子來餵養大熊貓「二順「和「大毛」,但是由於新冠疫情的爆發,無法通過商業航班每周兩次運來足夠多的新鮮竹子。因為大熊貓只吃新鮮的竹子,稍微老一些或者在運送過程中有些老,大熊貓就不吃了。
  • 吃不上新鮮竹子的旅加大熊貓返程,現在德國法蘭克福機場
    (觀察者網訊)今年5月,加拿大方面宣布因為疫情無法運送新鮮竹子,要提前兩年送還中國大熊貓。6個月後的今天,旅加大熊貓「二順」和「大毛」正式啟程回家。目前它們已經離開加拿大,到達德國法蘭克福機場中轉。當地時間27日,加拿大艾伯塔省最大城市卡爾加裡動物園的推特發布消息稱,「經過數月努力獲取了國際許可,今天是大熊貓回家的日子!」隨後,上述帳號解釋了此次旅加大熊貓回國的原因。「卡爾加裡動物園遇到為大熊貓運送新鮮竹子的挑戰,飽受竹子短缺之苦,最終艱難決定提前將大熊貓安全送回中國,這比預期提前了三年。」推文下方,許多網民留言,表示會想念大熊貓們,祝它們平安順利。
  • 疫情未阻礙竹子供應,旅德大熊貓一家四口狀態良好
    「中國旅加大熊貓受疫情影響將提前回國」的消息日前引發關注。去年剛誕下雙胞胎的旅德大熊貓「夢夢」和「嬌慶」如今是否安好?德國柏林動物園發言人13日表示,柏林動物園在供應竹子方面不存在問題,目前旅德大熊貓一家四口健康狀況均十分良好。園方表示,除周末和節假日等入園遊客較多的時段外,人們已可在大熊貓館見到雙胞胎「夢想」「夢圓」的身影。
  • 竹子只夠吃到9月!兩隻旅加大熊貓面臨「斷糧」危機,網友直呼心疼
    當地時間8月5日,加拿大卡爾加裡動物園發布公告稱,因國際旅行受限,本計劃提前送回中國的兩隻大熊貓如今仍滯留卡爾加裡,且正面臨「斷糧」的危機。早在今年5月,卡爾加裡動物園就宣布,受疫情影響,旅加大熊貓「大毛」和「二順」將提前返回中國。但動物園一直未能獲得大熊貓的國際旅行許可證。
  • 大熊貓因為沒新鮮竹子吃要被「遣返」,疫情下的動物們都還好麼?
    受疫情的影響,兩人可是有一段時間沒吃上從中國運過去的新鮮食物了,要知道,嬌生慣養的他們長著地地道道的「中國胃」,只要食材不是來自故鄉,或者食材本身不夠新鮮,他們一筷子都不會動。由於對吃的不滿意,二順和大毛決定絕食抗議,這驚動了加拿大政府。 不過,即便是政府也束手無策,對他們說你們要是實在吃不慣就回去吧,這就幫你們訂機票。
  • 讓我們用有關於竹子的詩詞來迎接大熊貓回國吧!
    加拿大卡爾加裡動物園當地時間5月12日宣布,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中國租借給加拿大的大熊貓「大毛」和「二順」近期將提前與加拿大民眾告別。這比它們原計劃的離加時間提前了將近三年。大熊貓為啥提前結束度假啦?動物園表示,在過去兩個月中,疫情對運輸業的衝擊導致大熊貓所食竹子的供應線被破壞。國際航班大幅減少,使鮮竹運輸遭遇諸多挑戰,竹子質量也受到影響。園方作出了持續努力,但相關變數和影響已超過園方掌控能力。
  • 大熊貓因疫情提前回國,除了成都還有哪裡可以看大熊貓?
    我們有兩隻可愛的大熊貓「二順」和「大毛」被送去加拿大艾伯塔省最大的城市卡爾加裡動物園交流,由於每隻大熊貓每天進食時間在10個小時左右,因為疫情的關係無法運來新鮮的竹子供給大熊貓的日常飲食,所以他們這兩個大可愛將會被提前運送回國。網友紛紛表示:歡迎回國,新鮮竹子管夠。
  • 大熊貓吃的竹子營養極低,為何它還這麼胖?這要從200萬年前說起
    大熊貓關於大熊貓,人們有很多疑問,比如它真的非常強悍嗎?還有,大熊貓基本上只吃竹子,而箭竹、筇竹等竹子的營養價值極差,那麼為什麼大熊貓還能長這麼胖呢?這其實都要從200萬年前說起。大熊貓開始吃竹子,是在小種大熊貓階段開始的,小種大熊貓長得並不大,體型大約是現代大熊貓的一半左右,而巴氏大熊貓則比現代大熊貓體型大1/8左右。
  • 大熊貓不只吃竹子,雖被歸類到了肉食動物,但以草食為主
    非人工飼養的大熊貓幾乎是將竹子視為唯一的食物來源,竹子佔大熊貓全年食物量的99%,剩下的1%包括蜂蜜、雞蛋、魚、山藥、灌木葉、桔子和香蕉等。圈養大熊貓除了主要採食竹類外,還可獲得少量的精飼料、水果以及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劑。
  • 新冠疫情導致竹子短缺,旅加大熊貓「大毛」「二順」提前回家
    因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竹子供應受阻,兩隻大熊貓「大毛」「二順」於11月29日抵達四川省成都市,提前結束了在加拿大一家動物園的旅居生活。卡爾加裡動物園一直從中國進口新鮮竹子,但是自從3月份大部分航班受疫情影響停飛以來,就一直面臨竹子供應的難題。
  • 又一個國家要撐不住了?考慮將大熊貓送回我國,網友:又吃垮一個
    大熊貓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相當特殊的存在,光是從外貌上,大熊貓就俘獲了大批人的心,而這顯然不僅僅包括國內人的心,同樣包括國外民眾的心,所以其實一直都有國家從我國租借大熊貓的。
  • 在加拿大吃不上竹子的滾滾回家,他們難過了
    外媒稱旅加大熊貓將返回中國,外國網友:難過,會想念它們「今天是大熊貓(「二順」和「大毛」)回家的日子。」當地時間27日,加拿大艾伯塔省最大城市卡爾加裡動物園的推特發布了這一消息。英國廣播公司(BBC)當天表示,在加拿大飽受竹子短缺之苦的大熊貓「二順」和「大毛」,在返回中國後將獲得優質的竹子。得知這一消息後,不少外國網友因此而難過,表示很幸運曾經見過它們,會想念「二順」和「大毛」,並祝福它們。
  • 丟食肉動物的臉,明明是食肉的大熊貓,怎麼成了吃竹子的鐵憨憨?
    如果食肉動物會說話,它們一定會聚在一起商量,將大熊貓開除「食肉動物籍」,因為它明明擁有食肉動物的特徵,卻偏偏喜歡啃竹子,丟盡食肉動物的臉。 但是大熊貓也會覺得自己冤枉,它會反駁道:你以為我不想吃肉嗎?我是沒辦法才啃竹子的呀!
  • 竹子水果蛋糕慶生,猜它最先吃的啥?
    楚天都市報8月8日訊(記者陳希 李輝 通訊員塗葉倩)西瓜、南瓜和蘋果拼接成彩色數字「5」,紫葡萄點綴兩層竹筒,金黃美人蕉提亮增色,紫薇鑲一道花邊……今晨7點半,武漢動物園大熊貓館內,一個竹子水果蛋糕已悄然擺在「春俏」屋裡的竹床上。
  • 大熊貓的「超能力」:每天能吃60公斤,排便40次
    竹子完成了對大熊貓形象的改造,演化出來的偽拇指幫助其抓握竹子,為咀嚼竹子而配套的發達咀嚼肌使其變成了大寬臉,吻部比其他熊類更短,看起來更像貓。而且大熊貓改變食性的過程中出現了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情況,使它看起來懶洋洋的,性格也比其他熊類更溫和。是竹子將大熊貓變成了這副憨態可掬的模樣。在春季,大熊貓以新鮮竹筍為食。
  • 可愛的動物有很多,但為什麼只有熊貓是國寶呢?
    但是仔細一想,對哦,可愛的動物有很多,但為什麼只有熊貓是國寶呢? 生存超800萬年的活化石 大熊貓在地球上至少生存了800萬年,是我國最古老的生物之一。而現代人類的祖先——智人,才不過出現了幾十萬年而已。
  • 明明是食肉動物的大熊貓,怎麼成了整天啃竹子的鐵憨憨?
    如果食肉動物會說話,它們一定會聚在一起商量,將大熊貓開除「食肉動物籍」,因為它明明擁有食肉動物的特徵,卻偏偏喜歡啃竹子,丟盡食肉動物的臉。但是大熊貓也會覺得自己冤枉,它會反駁道:你以為我不想吃肉嗎?我是沒辦法才啃竹子的呀!
  • 吃竹子的「熱乾麵」「蛋烘糕」「春生」 三隻大熊貓寶寶初長成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今年新出生的大熊貓寶寶迎來了它們的第一個「六一」。 從出生到現在,這幾隻熊貓寶寶就備受關注。看看他們的可愛模樣↓↓↓ 翻個身、打個滾,四肢朝天也不忘賣萌的大熊貓寶寶,用它們獨有的方式,和圍觀在育嬰室四周的粉絲打個招呼,引來大家會心一笑。這三隻大熊貓寶寶在出生兩個月後,都有了好聽的名字:熱乾麵、蛋烘糕和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