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年僅18歲的「網癮少年」上廁所時突然暈厥,生命垂危,被緊急送醫。醫生介紹,小夥連續15天在網吧打遊戲,長期靜坐引起肺栓塞,經2個多小時搶救才脫離危險……
什麼是肺栓塞?
這還得從血栓說起。
血栓性疾病包括動脈血栓和靜脈血栓,動脈血栓因可導致心梗、腦梗等,在近些年較為人所熟知。而上文所說的肺栓塞,即靜脈中的血栓脫落,隨著血液進入肺動脈,從而導致呼吸和循環功能障礙。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個案管理組於曉華解釋道,包括深靜脈血栓栓塞症(DVT)與肺動脈血栓栓塞症(PE)在內的靜脈血栓栓塞症(VTE)是非常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僅次於冠心病、高血壓),除了發病率高,還有死亡率高、復發率高的特點。
人體為什麼會形成靜脈血栓?
可歸咎於以下幾種情況!
血液處於高凝狀態。如合併惡性腫瘤、炎性腸病、腎病症候群、系統性紅斑狼瘡、易栓症等疾病,或處於圍生期、雌激素水平過高、具有創傷史/手術史(尤其是下肢、髖關節、腹部及盆腔)等。
血液淤滯。如合併房顫、左心衰竭、靜脈曲張、瓣膜功能不全、靜脈瘤等疾病,長期臥床、制動、不運動、長時間坐位(尤其長途乘坐飛機)以及肥胖、妊娠等。
內皮損傷,啟動局部的凝血過程。如創傷、手術、靜脈穿刺、化學藥物輸注、心臟瓣膜疾病或瓣膜置換、靜脈留置導管等。
其他。如高齡、VTE病史、下腔靜脈畸形等。
VTE具體有哪些臨床表現?
DVT:肢體腫脹和張力升高、肢體疼痛、皮膚顏色與溫度改變、淺靜脈怒張、血栓後症候群。
PE:呼吸困難、胸痛、咯血、發熱、暈厥、休克和猝死。
檢測VTE有哪些手段?
彩色都卜勒超聲:DVT首選檢查方法。
肺動脈+下肢靜脈增強CT:明確靜脈血栓的部位,是臨床診斷VTE的重要方法。
靜脈造影:診斷DVT的「金標準」。
D-二聚體檢測:並非診斷標準,可作為參考。
VTE可防可治,
預防先行,加強評估,及時處理!
健康教育:向廣大居民普及VTE的基本知識,如有不適及時就診;對於高危患者(如術後患者),應讓其了解早期活動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牴觸,擔心傷口裂開等;同時教育患者戒菸戒酒,控制「三高」。
基本防治:抬高患肢,加強觀察;長期臥床或術後患者應多作深呼吸/咳嗽;適當運動。
物理防治:使用循環驅動泵或醫用壓力彈力襪,教育患者進行踝泵運動。
「
踝泵運動包括兩個動作:
屈伸動作: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鬆,緩緩勾起腳尖,盡力使腳尖朝向自己,至最大限度時保持10秒鐘,然後腳尖緩緩下壓,至最大限度時保持10秒鐘,然後放鬆,這樣一組動作完成。稍休息後可再次進行下一組動作。反覆地屈伸踝關節,最好每個小時練習5分鐘,一天練5~8次。
環繞動作: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鬆,以踝關節為中心,腳趾做360°環繞,盡力保持動作幅度最大。
藥物防治:華法林是臨床使用最廣泛的傳統口服抗凝藥,但需個體化地調整劑量;低分子肝素是目前常用的非口服抗凝藥,常選擇腹部作為皮下注射部位,注意避開皮膚破損處、瘢痕處及有斑/痣/硬結處,可選擇以肚臍為中心,作十字將腹部分為4個象限,從左至右自上而下輪流注射,減少皮下出血的發生率;新型口服抗凝藥如利伐沙班也可結合患者具體情況按需使用。在抗凝治療期間應注意觀察患者有無皮膚出血點、自發性口鼻出血、大便變黑或血尿等情況。
祝大家無栓一身輕~
採寫/排版/製作:蘭葉
編輯/校對: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