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發酵堆肥,總是不升溫,6個原因經常見,如何來補救?

2020-12-23 騰訊網

很多農友跟我反映,為什麼發酵有機肥,總是不升溫了,發酵了幾天裡面還是涼涼的,溫度根本達不到50度以上,對於這些情況,農農老師覺得主要還是以下6個原因,今天就具體談談。

一、物料太幹

物料太幹,水分含量少,這種物料是較難發酵的,常見的是一些曬乾的雞糞、羊糞之類。這種情況一般是及時補水,一般水含量大概50%的樣子,手抓起來指間有水,但不滴水。

二、物料天溼

物料溼度太大時,物料不透空氣,這種情況下也難發酵,常見就是牛糞,牛糞難以升溫一般都是太溼了,這種情況下,建議適當添加秸稈等乾物料來中和一下。

三、物料不疏鬆

物料太緊密,或者靠牆壁堆放,氧氣難以進入,或者顆粒太小,不疏鬆,這種情況都是難以升溫,建議加入穀殼和秸稈等來增加疏鬆度。

四、物料太少

物料太少,堆積高度不夠,溫度難以寄存,難以形成「棉被效應」,建議發酵時4平方以上物料為好。

五、物料放置時間太久

在室外放置太久的物料由於自然發酵,部分物料已經被微生物分解,難以升溫,農家自己存儲的物料一般堆放時間都比較久,容易出現這個問題。

六、氮元素等不足

很多農友發酵樹葉、秸稈之類,這些物料營養成分少,難以發酵,升溫也困難,對於這樣的物料,建議加入動物糞便和尿素,有人詢問尿素加多少,大家可以具體諮詢我們。

總結

現在很快進入了冬季了,發酵有機肥不升溫,除了與以上6個原因外,溫度太低,發酵菌活性低也有關係,華墾作物科學院在篩選了上百個配方後,遴選了活土君發酵王配方來腐熟有機肥,不僅能發酵液肥,還能腐熟堆肥,15天就好,全程無臭氣。

相關焦點

  • 樹葉、穀殼、秸稈等發酵堆肥,記住3個關鍵點,15天發酵完成
    很多農友和花友都詢問我們,秸稈、樹葉、松針、果渣、穀殼、植物等,為啥發酵堆肥總失敗,實際上這些都是可以發酵的,只是我們有時候沒有掌握一些訣竅,下面來談談樹葉、穀殼、秸稈等物流發酵的三個關鍵點。
  • 社區堆肥|印度班加羅爾(下):大城市如何就地處理廚餘
    我將之稱為購物筐堆肥,是最簡單、最經濟的一種社區堆肥方法。這個小區大概有1000個筐,一天的廚餘量近1000公斤,一個框能裝約13公斤廚餘,每天大約用80-100個筐,可以每10天輪迴一次。十天後,從購物筐轉移到堆肥池裡繼續發酵前,還會再打碎一次並篩濾,大顆粒放回下一輪堆肥筐裡,小的才進入堆肥池繼續發酵。整個堆肥過程需要35天到40天完成。
  • 麵粉發酵不起來是什麼原因 麵粉沒發酵起來有什麼辦法補救
    麵食作為日常主食,很多人都喜歡吃麵食,而製作麵食時,麵粉發酵是比較常見的一個步驟,很多人做麵食的時候都會提前發酵好麵粉。麵粉發酵是有一定講究的,只有麵粉發酵的好,做出來的麵食才會彭軟好吃有韌勁,有些人會發酵得比較好,而有些人發酵麵粉卻發酵不起來。那麼,麵粉發酵不起來是怎麼回事呢?
  • ...有機廢棄物好氧堆肥:調控手段、微生物及酶活性變化、臭氣產生
    堆肥發酵處理具有無害化成本低、操作簡單以及將有機質、氮、磷等養分可資源化利用的優點,是適合我國目前經濟發展狀況的處理方式。好氧堆肥嚴格來說是在有氧條件下微生物降解有機廢棄物並產生熱量、H2O和CO2的過程,利用微生物進行一系列的生化反應,最終將不穩定的有機物轉化為不含植物毒性、不含病原體的穩定堆肥產品。這種堆肥產品既可農用,也可以用於半乾旱土地恢復土壤肥力。
  • 自製用環保酵素做有益菌的堆肥桶
    波卡西堆肥法波卡西堆肥法是日本琉球大學比嘉照夫教授研究開發的,「波卡西」(bokashi)在日語中的意思就是「發酵過的有機物」。家裡的工具慢慢就齊全了。動手做了,也不覺得難,現在家裡除了電線電路我不敢弄,其他我都敢動手修補和製造,挺有意思的!廚餘液肥製作過程和追肥都很乾淨,速度比堆肥快太多,但澆了液肥后土裡來了好多小黑飛,愁死了!以前只用堆肥,完全不知道小黑飛是何物。
  • 廚餘堆肥怎麼樣了?心繫中國生態小村的他
    今兒咱就說說在北京的7、8月頂著烈日+汗蒸的三伏天大老遠的,兩次跑來俺們村兒只因為惦記著這裡的廚餘堆肥實驗淨公益在課後按照此方法進行試驗  8月5日不放心廚餘堆肥情況的池田老師再次來到辛莊池田老師原計劃第二天去山東因為新的方案需要村民配合臨時推遲了行程在8月6日給大家上了一堂廚餘堆肥實踐課
  • 社區堆肥|西班牙之旅③:聖地牙哥「朝聖」之路
    堆肥箱旁邊的乾物質。每次倒入廚餘垃圾,需要投入相應的乾物質進行覆蓋,促其發酵。不用加入其他菌種。他四十多歲,中等個兒,大鬍子,戴眼鏡,很有知識分子氣息。他是具有國際聲譽的有機廢物管理專家,在該領域擁有20多年的經驗,自2007年9月以來,他一直是一名獨立的國際顧問,為公司、行政部門和公共實體進行諮詢、設計和實施規模迥異的堆肥設施,並對人員進行培訓。一路上,總是耐心回答我們提出的各種技術問題。 但是他為什麼會走上堆肥之路?他的工作為西班牙帶來了什麼?
  • 誰說堆肥不適合在家裡?臺長來推薦家中堆肥的幾個好地方
    每一個家庭都有不一樣的空間,把可以做堆肥的地方找出來,針對自家的生活習慣找出合適的方法,連堆肥箱都可以自己DIY喔!陽臺、廚房、庭院、樓頂,都能做堆肥。很多小家庭利用這裡堆放清潔劑或廚房用品,有的放置米缸,或是將濾水器裝在這兒,除了最後一項不方便移開之外,其他都可更換位置,把水槽下方空間留給廚餘堆肥箱。水槽下方有兩個特點,一是空氣流通不佳,二是容易招來蟑螂和老鼠。
  • 如何製作堆肥-變廢為寶自製黑金土
    堆肥的正確操作是非常簡單的,將有機材料和少量的土壤分層,創造一個混合物,變成腐殖質(周圍最好的土壤建設者)就這麼簡單!然後你就可以用堆肥來改善室內外的綠植,肥沃你種植的蔬菜。>草,植物修剪下來的葉子幹的葉子碎木頭或是樹皮碎片撕碎的報紙稻草溫馨提示:如果加入洋蔥和大蒜會驅逐蚯蚓,但是蚯蚓是堆肥的好幫手,根據實際情況來處理吧。
  • 花生殼作為「養花肥」,應該如何使用?怎樣發酵?
    發酵後的花生殼,不僅使植物排水順暢,還有能為植物補充營養。那我們應該如何利用?如何操作?通常我們都是使用未加工過的花生殼,選擇那些未經過鹽水浸泡過的花生殼,把花生殼放在水中浸泡,或者直接混合其他的廢料做成堆肥,發酵後就可以用來給植物施肥了。
  • 《我的世界》堆肥桶怎麼製作 堆肥桶製作方法分享
    導 讀 我的世界堆肥桶怎麼製作" src="http://image.9game.cn/2020/8/24
  • 堆肥簡要指南,廚餘變廢為寶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堆肥既實用又方便 不需要精心管理或者打理。只要把它們收集成堆或放在堆肥箱裡,你會慢慢發現它們變成豐富的黑色腐殖質。 堆肥是一種很好的替代填埋或焚燒的方法 我們的廚餘和園藝廢棄物佔每年扔掉的垃圾總量的20%。選擇堆肥從而減少填埋和焚燒這些垃圾,提高了我們寶貴土壤的質量。 我們應該如何堆肥?
  • 家庭廚餘垃圾堆肥方法獲推廣,一個月有效利用近2000公斤廚餘垃圾
    見習記者歐陽立幹瀏陽日報訊(見習記者歐陽立幹)8月17日,在市容環境衛生維護中心的瀏陽市廚餘垃圾生態處理試驗點,幾名工作人員拎著小桶,將西瓜皮、剩飯等垃圾倒進廚餘垃圾堆肥桶。原來,7月6日至8月6日,市容環境衛生維護中心舉辦了家庭廚餘垃圾堆肥競賽活動,儘管活動已經結束,但是將廚餘垃圾收集起來並進行堆肥,已經成了市容環境衛生維護中心工作人員的習慣了。
  • 家裡用廚餘垃圾堆肥真的可行麼?沒腐熟易燒傷植物,得不償失
    很多朋友問我,這些生活垃圾如何變成有機肥料,那肯定要完全發酵後才能使用,最好是在戶外堆肥,在室內用有機肥一定要謹慎,還沒搞懂就別瞎忙活。有些朋友說,自己家直接用淘米水、茶渣都沒事,那可能是在戶外用。有雜質、有味道、有異味的堆肥,那肯定是沒有腐熟透,會在土壤中進行的二次發酵,會產生高溫燒傷植物,還會吸收土壤裡面的氧氣(發酵需要氧氣),也會導致根部缺氧。微生物在分解這些堆肥時,又會吸收氮元素,就會導致植物黃葉等情況,沒有完全腐熟的堆肥會殘留一些病菌,就會容易滋生病蟲害。
  • 在家裡自製堆肥桶,菜葉、果皮和落葉都能變成有機肥料
    現在全世界的人都開始提倡環保,生活中產生的垃圾就不要隨意丟棄了,可以將它們改造成堆肥,在家裡,只要準備好合適的容器,準備促進腐熟發酵的EM菌,在家裡也可以輕鬆製作有機堆肥。首先我們要分清楚,在家裡堆肥哪些材料可以用?哪些材料不適合用。
  • 堆肥這事兒可以上癮,可以有聲有色
    我家是千年老二,老大是學校一個司機,他家住一樓,有個院子,其實也是公共用地,我家住四樓,才倆陽臺,論自然條件就被司機家甩出幾條街,主要輸在量上。我爸不服氣呀,心想既然沒法在量上勝出,那就比質唄,我家所有的開花植物,一定要冠絕全校。要想花花長得好,肥料少不了。
  • 如何判斷麵團發酵是否到位?發過了咋辦?大廚為你解答發麵6疑問
    發酵過的麵食營養更加豐富,更加利於人體消化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很多新手在製作的時候容易犯很多小錯誤,導致發酵失敗使做出的饅頭和包子不夠暄軟蓬鬆,如何能夠避免和解決這些小錯誤和疑問是準備發麵之前你必須要知道的。今天就為大家整理出了發麵常遇到的6大疑問,比如酵母加多了會怎樣?會不會對人體有害?麵團發酵過了怎麼辦?如何判斷發酵剛剛好?
  • 果農發酵花生麩,如何15天發酵完成?關鍵在菌種和不斷充空氣
    果農發酵花生麩,如何15天發酵完成?關鍵在菌種和不斷充空氣這段時間很多地方都達到25度以上了,相比初春時的低溫,現在發酵花生麩是比較合適的,很多農友在發酵花生麩時也有一些困惑,例如發酵不成功、發酵很臭等問題,今天農農老師就來談談發酵液肥一些關鍵點。
  • 水稻在樹蔭下分櫱不好是什麼原因?應該如何補救?看了這些就懂了
    種植水稻需要具備一定的水分和日照條件,它是喜溫喜溼的作物,生長周期普遍在4個月左右,有的品種甚至需要更長的時間。保障充足的養分、水分供給,是提高水稻產量和千粒重的重要保障,而幼苗期的分櫱又是影響後續生長的關鍵因素。水稻在樹蔭下分丫不好,就是由於日照不良導致的分櫱差的現象。
  • 《我的世界》使用堆肥箱技巧教程 堆肥箱使用攻略大全
    導 讀 在我的世界中堆肥箱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在遊戲中玩家可以使用堆肥箱放置等,並且還能通過堆肥箱來獲得骨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