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孩子被父母打後,容易哭著哭著就睡著了?背後原因讓人很心疼

2020-12-17 西紅柿媽媽

|西紅柿媽媽

孩子就像聖樹上一朵金色的花,美麗又嬌嫩,樹技是父母給予孩子愛的支撐,讓他綻放最美的輝煌,孩子也用美麗贏得眾人的喜愛,來回報父母給的愛。孩子是父母責任與幸福,在養育孩子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讓很多父母覺得驚奇又不知所措。

這天劉女士下樓拿快遞,將三歲的女兒留在家中,想著下樓幾分鐘的時間,可剛回到家中只看見地上滿是積水,小魚也是在地上活蹦亂跳,女兒竟然將水缸裡的魚全都倒了出來。劉女士也是怒不可遏,直接便是發了很大的脾氣,要求女兒把魚全都撿起來。

女兒把劉女士的話當成耳邊風,絲毫不聽劉女士的話,直接跑到一旁自己玩自己的去了。看到這一幕,劉女士更是氣不打一處來,當即便是揚起手來,朝著女兒的屁股就是一頓猛打。劉女士用的力道很大,著實把三歲的女兒給打疼了,先是呆愣幾秒,緊接著就是哇哇大哭。

看著哭鬧不止的女兒,劉女士並沒有去安慰的打算,她認為自己不能低頭認錯,只有讓對方哭累了,哭夠了,才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沒過多長時間,哭聲果然減弱,後來再沒動靜,走近一看女兒竟然睡著了。

一時間有些無奈,還夾雜著幾分心疼,給女兒掖被角的過程當中,竟然發現女兒睡得並不安穩,睡覺的時候還夾雜著幾聲抽泣,甚至還手舞足蹈的,表現出十分驚恐的樣子。看到女兒這個樣子,劉女士當即也是十分後悔,沒有想到在孩子在睡夢中還這麼害怕,都怪自己沒有及時的去安慰女兒,陷入了自我反省當中。

像劉女士女兒這般哭著哭著就睡著,在很多孩子身上都出現過這種狀況。

為什麼孩子們會在哭泣當中睡著呢?這三大原因讓人很心疼

眼部的疲勞和轉動,促使孩子走向睡眠

孩子在哭泣的過程當中,眼球也是不停的轉動,長時間下來,會出現眼部疲勞的現象。一旦出現眼部疲勞,孩子可能就會出現睜不開眼的現象,在這種生理現象的刺激之下,也會促使孩子進入睡眠。

哭泣是一種情緒的宣洩,但對於小孩子還是會極度不安,小孩子不會出現無緣無故的哭泣,所以當父母責罰時,內心也是充滿了極度的不安。孩子從出生後,一直陪伴在左右的是父母,父母給予孩子最大的安全感,也是孩子最大我依賴。

哭泣,其實是非常耗費體力的

寶寶出生的第一聲哭聲是學會呼吸,接下來的哭泣是跟你交流,所以孩子用哭泣告訴,表達自己的所有需求或不滿。

但別看孩子總是哭,似乎不會累一樣,其實哭泣是一件很耗費體力的事,需要非常大的肺活量。特別是對小孩子而言,肺部發育雖然完全,但還是容易出現上氣不接下氣,從而哭著哭著就睡著了。

高度緊張下的突然放鬆,會使孩子更容易陷入困意

孩子小不懂得如何發洩自己的情緒,所以會很容易集中精神執著某件事情,神經肯定是處在一個高度緊張和恐懼的狀態當中。

哭泣不僅對小孩子,哪怕大人也是最好的宣洩口,不過哭過之後就會很放鬆,所以高度緊張之下的突然放鬆,是很容易讓人產生困意,從而出現睡著的現象。

但孩子在哭泣中入眠,對孩子的危害是非常大,家長們要知道「哄」

1. 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噩夢反覆而且睡不踏實

哭泣中是帶有一種不好的情緒,特別是害怕父母不喜歡自己,所以孩子帶著害怕睡著。有句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所以孩子可能會反覆做噩夢,從而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

2. 造成心理缺乏安全感,不利於健康性格的塑造

孩子不會無緣無故的哭泣,所以在哭泣的時候,內心是充滿不安與恐懼,而父母沒有安撫孩子的不安,直接帶著這種沒有安全感入睡,會造成孩子內心的安全感缺失,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一切,所以非常不利於健康性格的塑造。

3.不利於親子關係建設,導致親子間的關係僵硬

孩子不記仇,過後就忘,只不過是因為父母是他最大的保障,也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所以孩子對父母非常依賴感,但長期的哭鬧還得不到父母的安撫,會讓孩子漸漸失去對父母的依賴,這對親子關係的建立非常不利,以至親子關係僵硬。

相關焦點

  • 「媽媽你打我吧!」男孩哭求媽媽揍自己,背後的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在孩子入學後,晚上輔導孩子寫作業變成了家長們的日常,尤其是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來說,父母的輔導更是不可或缺的,這不僅有助於幫助孩子答疑解惑,而且還能起到監督的作用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不過雖然輔導孩子寫作業有很多的好處,可是這對於家長來說卻是一種「負擔」,於是有不少家長選擇了相對簡單的「粗暴輔導」方式。「媽媽你打我吧!」男孩哭求媽媽揍自己,背後的原因讓人哭笑不得此前有這樣一段家庭視頻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視頻中一個小男孩正在哭天抹淚地寫作業。寫了幾筆後,小男孩抬頭滿臉淚痕地對媽媽說道,「媽媽,你打我吧,你可以打四下!然後你就別讓爸爸打我了!」
  • 孩子被打了只知道哭?三個原因,四個辦法,幫你輕鬆應對
    有個網友問:「孩子被打了,除了哭什麼也不做。既不還手,也不告訴父母或老師。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麼引導?」誰的孩子誰心疼。自己的孩子被打,父母不只有心疼,更多的是緊張、焦慮,想到將來,若是孩子再一次被打、若是遭遇校園欺凌……(一)三個原因一個問題,我們想要解決,首先要分析原因。找到根本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徹底改善。孩子被打了為什麼只知道哭?
  • 「愛哭」的孩子更有出息?看後父母哭了:不應該阻止孩子軟弱
    愛哭的孩子;遇到困難了,會哭著找媽媽;在外面跟別的孩子發生了矛盾,會哭著回家跟爸爸媽媽告狀;被爸爸媽媽批評的時候,會哭…… 總之在大多數父母的眼中,孩子愛哭完全是他們懦弱性格的外現,並認為整天遇到事就哭哭啼啼的孩子,長大後也多半沒出息。可是,事實真的這樣嗎?
  • 「為人父母,想哭,但不能哭」
    成年人的生活裡沒有容易二字,有的是各種各樣的不易。人間百態,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隱晦和皎潔 。 1、「我只想跳樓」 長沙一位31歲的二胎媽媽從26樓跳下,留下2個年幼的孩子,大的8歲,小的才1歲多。她在生完二胎之後就患上了產後抑鬱症,孩子1歲多了情況也沒有得到緩解。
  • 寶寶總是哭個不停,新手父母毫無辦法,是因為不知道孩子的需求!
    寶寶總是哭個不停,新手父母毫無辦法,是因為不知道孩子的需求!很多家長都非常害怕孩子哭鬧,因為這是一件很難解決的事情,特別是對新手父母來說,孩子哭鬧的威力完全不亞於一場地震,孩子一哭,父母們舉手無措,因為新手爸媽們根本不知道孩子為什麼哭,其實孩子不會無緣無故的哭鬧,任何的哭泣都是有原因的,只有當父母們知道了孩子為何哭鬧時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 為啥孩子被「吼」還要求抱抱?不記仇的原因讓人心疼,你還捨得嗎
    聽著小女孩這樣說,周圍的顧客連忙上前勸說年輕媽媽,讓她不要對孩子說這麼狠的話,幾分鐘後孩子不哭了,母女倆就走開了。小孩子不懂事是常有的事,作為父母真不能太過較真,有些話更不能輕易說出口,用「媽媽不喜歡你」這樣的話威脅孩子,對他們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 孩子從來不心疼你?高情商的父母懂得,把對孩子的愛「藏一半」
    文|美育兒那些事如果有人問你:「你的孩子知道心疼你嗎?」,你的反應首先應該是一愣,然後會很自然的說,他那麼小知道什麼呀!但如果你在大街上看到一個5歲的小朋友不哭不鬧,幫媽媽拎包拿水,還幫媽媽擦汗,你的心裡會不會發出這孩子真懂事知道心疼父母,這樣的感嘆呢?
  • 哭著哭著就睡了,醫生:孩子被打後睡著,身體、心理有兩重傷害
    3、眼睛過於疲憊哭泣時間過長之後,眼睛會變得紅腫、乾澀,這時候孩子會不想睜開眼睛,通常會選擇閉著眼睛,在閉著眼睛的狀態下,孩子是非常容易入睡的。孩子被打之後,給身體和心理上都會帶來許多的危害。當被父母打罵之後,他們內心唯一存在的那點安全感也會完全喪失,在睡覺期間會變得非常緊張,稍微有一點動靜,他們就會醒來,睡眠質量很差。2、導致孩子自卑當父母經常用暴力的手段,解決孩子的問題時,孩子會變得非常自卑,在父母面前會儘量縮小他們的存在感。
  • 孩子上幼兒園一直哭怎麼辦?父母一味制止,不如讓孩子哭夠
    第一階段:一味制止我真的受不了孩子哭,我覺得面對孩子哭個不停,還能保持淡定冷靜的父母們真的不會太多。大多數父母面對孩子哭個不停時,總是壓抑不住內心的脾氣,忍不住吼孩子,尤其是在孩子上幼兒園哭這件事上。不是對孩子沒耐心,而是她真的哭了太長時間,把人的耐心都消磨殆盡了。因為不再顧及她的哭鬧,那段時間她好像哭得稍微收斂了點,我和爸爸暗自竊喜,覺得不理會她哭鬧這招,還挺管用。但這種方式真的不建議父母們採用,因為孩子的情緒沒有被父母看見,然後就會壓抑在心底,從而影響親子關係。
  •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和「忍著不哭」的孩子,成長過程中會看出差距
    孩子聽到媽媽這麼說哭得更厲害,他想上前抱住媽媽的腿,卻被媽媽甩開摔倒在地。這時男孩的爸爸回來了,他抱起坐在地上大哭的兒子,輕聲安撫幾句孩子就不哭了。按理來說當孩子哭的時候家長會心疼,但家長又希望孩子內心不那麼脆弱,刻意管教孩子不讓他哭出來。那麼,擁有了忍住不哭能力,就一定利於孩子成長嗎?答案或許和家長期待的不一樣。
  • 孩子懂事,父母四處炫耀,背後的真實原因讓人心疼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聽到這樣一句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出身貧窮的孩子更加懂事,另外還有一種現象是父母離異的孩子,會更加聽話和懂事。因為原生家庭,她(他)們相對於同齡人更早明白生活道理以及是非。當看到身邊有特別懂事孩子的時候,心裡其實更多的感受是心疼。
  • 「不哭才抱」的孩子怎麼樣了?看看過來人的案例,別毀了孩子
    有人說必須抱,孩子那麼小又不會說話,做父母的怎麼能看著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卻不管呢?萬一哭出個好歹該怎麼辦啊!還有人說,要等孩子哭完了再抱,既不慣著孩子也給了他安全感。 面對孩子哭鬧不止,家長究竟用哪種應對方法,才是正確的呢?
  • 父母愛情:劇中江亞菲哭過三次,每次哭都是一個原因你發現了嗎?
    時隔六年《父母愛情》這部很多人喜歡的電視劇,因為鼠年春晚上郭濤、梅婷等人出演的小品《父母愛情》再次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在這部小品之後,很多人又開始重溫這部劇,然而這次重溫,可能跟以往的感受又不同,小編也是因為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選擇安安靜靜待在家裡,然後重溫了一遍《父母愛情》,對江亞菲這個角色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 為何有的孩子不懂心疼父母?並非孩子「白眼狼」,根源還在於父母
    現實中可能不少父母都有這樣的感受,平時對孩子非常好,而且每件事都會想到孩子,但是孩子卻一點都不懂得心疼父母,讓父母感到非常傷心。甚至有的父母認為,孩子長大之後很有可能成為白眼狼,將來自己晚年生活將非常艱難,甚至孩子不會管自己的死活。那麼為什麼有的孩子一點都不知道心疼父母呢?
  • 父母對眼淚的最大誤解,就是把它當成了負面情緒,讓孩子哭很重要
    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昨天我們單元發生了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事件,不知道是幾樓誰家,應該是父母在批評孩子,孩子嚎啕大哭,前前後後持續了40多分鐘,聲音聽的很真切。於是不管怎樣,只要能讓孩子不哭,我們就覺得問題得到解決了。但事實上,這樣做真的好嗎?未必。不讓孩子哭,其實是在傷害孩子。我們為什麼不想讓孩子哭?看到這肯定有人會說,這還用問,孩子哭不是啥好事啊。我心疼啊,而且孩子哭會哭壞身體吧。開開心心的多好,為啥要哭。
  • 孩子懂事有多讓人心疼?小學生走丟後邊哭邊補作業,讓人感到唏噓
    小女孩在走丟後被一位好心的老人帶到了公交車調度室,拜託調度員幫助小女孩找家。從進入了調度室以後,小女孩就立馬打開書包,一邊哭一邊一筆一划地補作業。在長達三個小時的時間裡,周圍的喧囂都沒有影響到她。要知道公交車調度室裡是很吵鬧的,連調度員都說以前也有走丟的孩子,但都是不停地哭。能像這個小女孩這麼懂事的還是第一個。直到小女孩的爸爸找到了她。
  • 一年級孩子寫給媽媽的信,看哭所有人!當媽的該怎麼辦?
    一、孩子難過,當媽的也心疼從孩子的字裡行間可以感受到孩子對不住校的期盼有多大,同時,也可以看出來孩子還是很懂事的,知道當媽媽找到工作以後才可以不住校,也算是理解媽媽吧。可是,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夠理解自己的父母。
  • 從小愛哭的孩子長大後更出色,哭與不哭真的有差距,家長別不信
    但是,孩子慢慢地長大之後,家長們也開始討厭聽到他們的哭聲。一些小時候特別愛哭的孩子,遇到一點點小事情,就會哭個不停,讓父母非常煩躁。無論何時,當孩子開始哭泣時,父母都會感到不安,但是,孩子哭真的是一件壞事嗎?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有的孩子遇到難題只能用哭來解決,有的孩子卻從不喜歡哭。調查顯示,那些從小就愛哭和從來不愛哭的孩子在長大後,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 翻版福原愛哭著打桌球仍精準接到,網友:打球是本能,哭只是助興
    福原愛童年照她從3歲開始打桌球,當同齡的孩子還在父母懷裡撒嬌時,她已經踩著垃圾桶站在球檯邊,一遍遍地練習,一年打壞她4歲開始參加桌球比賽,一輸球就哭,但邊哭邊堅持。她說自己第一次到中國練球是5歲,「我記得從來沒打那麼多球,第一次打完腿酸打睡不著。」她就是福原愛。所有的成功背後,都是流著淚的堅持,哭著說不放棄!
  • 孩子倒地大哭,年輕父母冷眼旁觀:你哭你的,我們就看看
    近日,有網友拍下了一幕:一個孩子臉朝地、賴在地上哭,而孩子的父母就站在一邊冷眼看著……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年輕父母在一旁冷眼旁觀,這一幕卻讓不少人有了共鳴:這大概是育兒觀一致的人才能體會的快樂吧。孩子任性哭鬧讓很多爸媽頭疼,大家似乎也很難相處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來制服這個磨人的「熊孩子」,於是乎,出現了很多放任派:孩子哭鬧?晾一邊就行了,讓他使勁哭,哭夠了自然就不磨人了。有網友評論:放任孩子哭鬧,父母其實是不知道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