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山東在全面落實好國家惠企政策的基礎上,出臺了一系列「真金白銀」的政策措施,比如前三季度,累計為市場主體新增減稅降費1329億元。但同時,仍有企業反映政策「不解渴」,另外也有不了解、不會用政策的情況。
在省政府新聞辦12月28日召開的發布會上,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安文建表示,這有各部門出臺的政策分散、碎片化的原因,也有對政策宣傳解讀不全面、精準服務不到位的原因。針對這些問題,我省已經在《山東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中就推動惠企政策精準落實作出專門安排,目前,省民營企業綜合服務平臺正逐步實現政策整合、數據挖掘、企業畫像「三位一體」推動政策落實落地落細,真正讓政策「找得著、看得懂、用的上」。
首先就是讓政策不再難找:平臺將利用大數據採集、挖掘、分析技術,實時自動抓取全國各級各部門發布的最新政策信息,搭建政策資料庫,實現政策發布、推送、解讀、訂閱、跟蹤、評價等全流程服務。企業和個人都可以到省民營企業公共服務平臺註冊登錄,可以訂閱國家或省、市某政府部門的政策,系統會自動匹配信息,只要一發布政策,系統會同時推送到註冊用戶的訂閱列表裡。
再就是讓政策不再難懂。平臺會通過文字、圖片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及時解讀最新扶持政策,理清政策申報條件、申報渠道等重點內容,讓企業對政策「看得懂、算得清」。政策難匹配的問題也將解決。企業在平臺上註冊後,平臺將根據企業填寫的所在區域、行業領域、企業規模等信息,對企業進行精準畫像和政策智能匹配,並根據企業對政策的查詢興趣和行為分析,自動、精準、智能化的推送有關政策。
截至目前,平臺已累計推送政策信息近3萬條,為28.5萬家企業提供了政策推送和解讀服務,為5.6萬家企業提供了精準政策落地服務。據了解,手機簡訊提醒功能也在開通過程中。此外,省平臺還開通了企業訴求疏解功能。企業可以通過線上、電話、郵箱、微信等多種方式提交各類型服務需求。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付玉婷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