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政府、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組委會辦公室共同打造,黃浦區文化局、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承辦,上海匯綠綠地管理有限公司、大麥網協辦的第十九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藝術天空』——城市草坪天天演」將於2017年10月19日至11月17日在上海城市草坪音樂廣場精彩呈現,將為廣大市民帶來豐盛的音樂饕餮以及美的薰陶和享受。
第19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
「藝術天空——城市草坪天天演」節目表
* 以上安排如有變動,以當天時間演出內容為準。
《炫彩中國》是一臺展示中華民族絢麗多彩的音樂文化,反映各民族音樂多樣而又獨特風格的大型民族交響音樂會。
上海民族樂團主創團隊選取一些富含各民族音樂特色的樂曲,糅合藏族、維吾爾族、朝鮮族、佤族、基諾族、苗族、蒙古族和漢族等音樂素材,對之進行重新編配,並融入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的多元風格,用高品質音樂展現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用極具特色的音樂語言表達對祖國的深情讚美和對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穩定、和諧的由衷歌唱。
踢踏舞劇《泰坦尼克》基於鐵達尼號真實歷史事件進行改編。該舞劇可謂是愛爾蘭傳統舞蹈與音樂元素的集合,24位世界級的愛爾蘭舞者用愛爾蘭硬底鞋踢踏舞、軟底鞋踢踏舞、小步舞與四人愛爾蘭傳統樂隊加上歌者的動情演出為觀眾描繪了泰坦尼克整個航行過程及歷史,講述了鐵達尼號的命運之旅,一個充滿希望、愛和悲傷的故事。
故事的內容沿著我們所熟知的故事線展開,從貝爾法斯特造船場正在生產船隻,大船第一次行駛,乘客登船走入船艙,水手將煤鏟進煤爐,到兩名乘客間打破禁忌的愛戀,舞臺上的演員帶觀眾一起經歷了一段真實且難忘的旅程。這將是一場將精彩毫無保留奉獻給觀眾的演出!
德勒斯登男童合唱團是世界上頗負盛名的童聲合唱團。德勒斯登男童合唱團和世界上最古老的管弦樂團德勒斯登國立管弦樂團,這兩個古董級的音樂團體都由德勒斯登市政府管理,是德勒斯登乃至德國最引以為傲的兩大瑰寶。
德勒斯登男童合唱團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十四世紀。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的童聲合唱團之一,幾個世紀以來德勒斯登男童合唱團一直為教堂服務,後來不局限於聖十字教堂,合唱團也在德國著名的大教堂演唱。17世紀,合唱團開始參加一些音樂會的演出,為歐洲各地的音樂交流做貢獻,赫赫有名的塞帕歌劇院也成為合唱團的頻繁、固定演出殿堂之一。20世紀起,更是頻繁受邀前往各大洲演出,足跡遍布歐洲、北美、拉丁美洲和亞洲的日本、韓國等。
捷克國家交響樂團創建於1993年,2017年迎來了它的24歲生日。捷克國家交響樂團以其風格多樣而聞名,每年夏天主辦國際性的《布拉格逍遙音樂節》,由於節目精彩紛呈,吸引了眾多的音樂家與音樂愛好者前來參加。
查理‧席姆是當今最負盛名的青年小提琴家之一。他曾與倫敦交響樂團、英國皇家愛樂樂團、奧斯陸愛樂管弦樂團等世界一流交響樂團合作演出,也與眾多知名指揮有過親密合作。他不僅致力於布道古典音樂,也創作了很多以古小提琴為靈感的音樂作品,並融入了許多流行元素。
京津滬渝巡演活動,就是匯集京津滬渝近幾屆全國「群星獎」獲獎作品在四直轄市區域巡演,群星獎是文化部設立的群眾文化藝術最高獎項。
小品《親!還在嗎》由靜安區文化館演出,編劇:楊迿,導演:顧攀、楊迿,輔導:欒嵐,作品榮獲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暨第十七屆全國「群星獎」。
「乘著歌聲的翅膀」德國音樂之旅——上海歌劇院音樂會
本次將演出貝多芬經典作品《歡樂頌》和《龍的傳人》等經典中外作品,為觀眾奉獻出一場經典音樂會。
上海歌劇院成立於1956年11月,其前身為上海歌劇舞劇院和上海樂團。掀開中國歌劇和聲樂藝術的發展歷史,上海歌劇院是其中閃光的一頁,已成為我國成就卓著、聲譽斐然的音樂戲劇和聲樂藝術表演團體。數十年來,歌劇院創作演出了眾多影響深遠的歌劇、舞劇、合唱、歌舞、器樂等劇(節)目。
呼和浩特民族演藝集團民族歌舞劇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族歌舞劇院),成立於1986年,是內蒙古自治區獨具特色、具有廣泛影響的藝術表演團體,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該劇院致力於弘揚中華民族先進文化,繼承發揚蒙古民族特色的優秀藝術遺產。建團以來,培養了一批具有影響的舞蹈表演藝術家、歌唱家、樂器演奏家並享有國家授予的學位和藝術職稱。創作排演了大型藝術片《大青山懷抱》;歌舞劇《塞上昭君》;民族舞劇《香溪情》、《馬可波羅傳奇》、《昭君》等多部優秀劇目。
愛沙尼亞之聲人聲樂團誕生於2010年愛沙尼亞塔林文化之都與愛沙尼亞爵士樂聯盟的Jazzkaar聖誕爵士音樂節。愛沙尼亞之聲的曲風涉及爵士樂、民謠和流行音樂,大多是原創和愛沙尼亞民間音樂作品。
阿卡貝拉領域的傑出藝術家像來自The RealGroup的Peder Karlsson和來自M-Pact的BrittQuentin都認為愛沙尼亞之聲的獨特聲線讓他們在歐洲眾多阿卡貝拉團體中獨樹一幟。他們在愛沙尼亞、德國、俄羅斯和瑞典等地舉辦了多場音樂會,每場都獲得了極高的評價。2013年的爵士聖誕夜上,他們作為「紐約之聲音樂會」的特邀嘉賓,俘獲了全紐約觀眾的心。
中國京劇藝術表演團體1979 年2月建於北京。其前身是由梅、尚、程、荀四大名旦各自領導的流派劇團經幾番組合成立的北京市京劇團和由馬連良、譚富英、張君秋、裘盛戎、趙燕俠為領銜主演組成的北京京劇團。該院陣容強大,流派紛呈,劇目豐富,在國內外享有聲譽。
2017第十屆上海國際魔術節將於2017年10月26日至29日舉辦,魔術節設有演出、比賽、學術、公益、道具展和版權交易五大主題板塊。演出板塊將推出國際精品舞臺魔術展演、邀請來自美國、法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奧地利、荷蘭、阿根廷、日本、中國等世界著名魔術大師,集中獻演代表當今世界最高水準和發展潮流的魔術佳作,晚會演出被讚譽為世界魔術晚會的經典,整臺晚會涵蓋了幻術、滑稽、手法等魔術的各種類別,呈現了激情、優雅、幽默、夢幻等不同表演風格,詮釋了魔術藝術的欣賞真諦:藝術智慧、科技、創新,及其融合。參演大師常年活躍於世界各類舞臺和電視,整臺晚會是精品節目的集合,為世界魔術演藝的經典。
《安達魯西亞之歌》全面地展示弗拉門戈的多樣性,蒙特塞拉的表演將涵蓋soleares, siguiriyas, tangos, fandangos曲式的30多種曲調,運用扇子、響板、手杖、長裙等弗拉門戈舞蹈表現手法,向觀眾講述一名安達魯西亞吉普賽女郎與她深愛的故鄉的故事,波西米亞式的桀驁與柔情將在她的作品中被釋放到極致。
"愛我中華 多彩貴州」貴州文化周貴州省歌舞劇院大型民族歌舞詩《多彩和鳴》
《多彩和鳴》就是將貴州多元的民族文化中那些閃耀的非遺文化進行總結與精選。該劇目分為《苗嶺古風》、《布依情韻》、《水族遺音》、《侗聲悠揚》、《彝風烈焰》五個篇章,通過對貴州苗、布、水、侗、彝五大世居少數民族非遺項目的精選與打磨,利用舞美聲光電的配合,最大程度的保留和營造了非遺文化空間的氛圍,不僅從橫向上展示了五大世居少數民族的歌、舞、樂,而且從縱向上展示了貴州非遺的技藝、語言、風俗等。
李飈曾獲得第一屆國際達布雷申打擊樂比賽銀獎,成為首位在國際音樂比賽中獲獎的華人打擊樂演奏家。2003年,他應中央音樂學院邀請出任打擊樂教授。2005年,他成立了李飈打擊樂團。2006年,他被柏林漢斯 – 埃斯勒國立音樂學院聘為打擊樂教授。2011年開始,李飈作為指揮出現在舞臺上,並指揮了歐洲和中國的交響樂團。2012年,他被北京交響樂團聘為該團歷史上首位年度駐團藝術家及指揮。李飈曾在諸多世界著名音樂節中獨奏演出,並同世界上許多樂團成功合作,演出足跡踏遍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建團10多年來,李飈打擊樂樂團已在世界各地舉行數百場音樂會,演奏近百部新作品。
屢獲殊榮,灑脫倜儻的摩登毛利四重唱(MMQ)以自己獨特的現代風格重新呈現了50,60年代紐西蘭音樂史上裡程碑式的經典毛利樂隊傳統。四位資深演員/音樂家與音樂戲劇編劇Matu Ngaropo合作,以摩登毛利四重唱(MMQ)組合演出。
MMQ通過他們優秀的音樂和表演能力,創出了現代毛利版「Rat Pack 組合」(60年代風靡美國的由電影演員形成的團體)的全新概念,融合 了爽朗幽默的毛利評書文化和西方巡遊樂隊的傳統表演形式。MMQ的作品以獨特的方式呈現了經典毛利民謠(waiata),西方巡遊樂 隊金曲和現代流行音樂。
同時,他們更是通過無與倫比的舞臺魅力,優 美和聲與跨國界幽默,展現出了紐西蘭音樂的老派魅力和現代風採。
皮亞佐拉奇五重奏樂團,是來自歐洲的著名樂團。由五位極具才華的年輕音樂家組成。擅長演繹古典及現代的極具南美風格的探戈音樂和歐洲特色的名曲。從2010年他們的首次演出至今,雖然只有短短的7年時間,但該樂團已經在奧地利、斯洛維尼亞、比利時、德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舉辦了多場成功地音樂會。收到了各地媒體及樂評人的廣泛的讚譽和觀眾如潮的好評。
芬蘭赫爾辛基男聲合唱團是芬蘭男聲合唱領域的先鋒。合唱團在芬蘭和世界各地廣泛演出。合唱團於1883年成立於赫爾辛基大學,西貝柳斯創作的大部分男聲合唱作品都由赫爾辛基男聲合唱團委任並首演。如今合唱團已是西貝柳斯作品當之無愧的代言人,同時也是現代音樂的先鋒。
除了無伴奏合唱曲目之外,合唱團還和眾多世界知名樂團及指揮合作演出並錄製專輯。合唱團錄製的部分專輯曾獲得國際獎項。在芬蘭,赫爾辛基男聲合唱團主辦的聖誕音樂會和春季音樂會已成為了觀眾心目中的兩大年度盛事。
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是由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站在締造國家未來的高度,希望「用戲劇點燃孩子們的想像力」,於1947年4月10日創立的全國第一家公益性、教育性的國家專業兒童藝術院團。
近70年來,劇院創作了390多個題材各異的兒童劇目,累計演出19000餘場,觀眾達1637多萬人次,經典劇目《馬蘭花》、《小足球隊》、《童心》、《雁奴莎莎》、《白馬飛飛》、《享受艱難》、《燦爛的陽光》、《成長的快樂》、《彩虹》等影響了幾代人的成長,並多次獲得「五個一工程」獎、文華獎、金獅獎、全國兒童劇展演優秀劇目獎等國家級大獎。
伊斯特·拉達,作為在以色列出生的衣索比亞人,她的聲音混雜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內涵。由於在一個比普通以色列家庭更保守的猶太家庭中長大,讓拉達更渴望改變她的生活方式,去大膽追求屬於自己的音樂夢想。
評論家們評論道,拉達不僅擁有著令人震撼的來自靈魂深處的聲音,而且具有著戲劇性的折衷風格,是以色列最著名的歌手之一。
她的音樂結合了衣索比亞爵士、城市爵士、新靈歌和R&B,還帶有黑人特有的律動和低音。
英國先鋒派舞蹈團來自位於倫敦中心著名的「老地方」,致力於推動嘻哈和現代舞蹈的界限。他們動態表演的核心是音樂,包含了無數風格與主題。它的口號「創新永不複製」貫徹了整個舞蹈團的作品。
捷克布爾諾國家歌劇院交響樂團不僅在捷克共和國境內進行演藝活動,歌劇樂團的足跡已經跨越整個歐洲以及中東地區,並且它還定期在日本巡演。頗有好評的口碑,使得180餘位歸屬於歌劇院的音樂家,歌唱家受邀參加2017香港藝術節活動。並且,在這樣一個非凡的音樂慶典上,他們與世界一流的獨奏家樂團一起演繹了兩個捷克最具特色的作曲家的傑作:楊納傑克和德沃夏克。
► 期待您的留言,小趣快馬加鞭為您尋找更多好票。
► 添加取走個人微信號「小趣」( xiaoqu-a),表達你自己!
版權聲明
本文版權歸「取走」所有。
轉載請通過後臺與「取走」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