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晚,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藝術教育板塊的學生觀劇(展)團特別活動啟動儀式暨觀摩培訓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舉行。來自全市20多所高校的近100名大學生參觀了芬蘭藝術家帶來的「隨物生心」展及公教項目RE:SOUND2,以一次特別的觀展體驗,開啟今年的觀摩之旅。
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館長甘智漪、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副總裁唐穎琪、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副館長劉佳,以及學生觀劇(展)團導師熊源偉、傅希如、湯曉風、張麟等一同出席,就今年觀劇(展)團特別活動的主題做了介紹,同時也揭曉了觀劇(展)團成員在接下來兩個月內,將觀摩的藝術演出和展覽清單。
由於疫情在世界範圍肆虐,國外許多藝術院團難以抵滬,一年一度的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遺憾延期到明年。學生觀劇(展)團受影響做了相應調整,但仍堅持舉辦,觀摩演出將以國內劇目為主,還新增了部分展覽和線上演出內容。
「雖然藝術節停辦,但『藝術不停』。藝術普及交流的腳步是不停的,年輕人欣賞藝術的心也是不會停的。」談及繼續舉辦學生觀劇(展)團的初衷,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副總裁唐穎琪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主辦方希望為年輕人創造和藝術接近的機會,同時,主辦方也希望藉此機會傾聽年輕人心聲,了解他們的喜好,「這些可能也會影響我們藝術節本體未來的呈現。」
啟動儀式適應形式,觀劇團「升級」
作為藝術節藝術教育的品牌活動,成立自2017年的學生觀劇團已舉辦至第4年,面向滬上各大高校及高中同學,邀請他們在藝術節期間觀賞主板演出,並寫下觀劇評鑑。一流劇目和專業導師帶來巨大的吸引力,前幾屆觀劇團一直受到學生們的熱烈歡迎。
今年主板演出不再,學生觀劇團也順應形勢做了調整。唐穎琪介紹,今年的觀劇團主要有兩個特別之處,其一是將藝術展覽納入到學生觀摩的範圍內,升級成為學生觀劇(展)團,進一步豐富藝術門類。學生們將從10月到11月上海舉辦的演出和展覽中挑選一部分觀摩,此外,還會增加一部分線上演出的觀摩活動。其二是以「打造未來的藝術節」為主題開展特別活動。
「今年的疫情對世界各地演出場所都有影響,吸引觀眾的方式和舞臺呈現形式都有變化,也帶來更多的可能性。「為此主辦方設計了『打造未來的藝術節』特別活動。邀請同學們在觀摩了展覽、演出之後,融入自己的想法為藝術節建言獻策, 「以往我們設置的是評劇、打分模式,今年給學生的自主性更強,讓他們去思考如果他們辦藝術節,會把哪些東西放進去。」
新冠疫情的發生迫使文化產品的形式、展示空間發生改變,觀眾的觀摩方式、習慣也因此受到影響。青年人、學生族更喜歡哪些新的藝術形式?哪些新穎的觀摩形式更受歡迎?青年學生又希望在未來的藝術節中看到哪些內容?學生觀劇(展)團的活動策劃安排也在生發新的思考,嘗試通過主題活動的方式尋找回答。
成員現場體驗美術館公教活動嘗試線上線下,拓展藝術邊界
啟動儀式當天,學生們觀摩了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的兩場展覽。作為今年學生觀劇(展)團首場觀摩項目,芬蘭藝術家 Tommi 和 Petteri 在「隨物生心」展覽中以精簡的藝術語言巧妙串聯起空間、作品與人的聯繫,作品既透露著鋒利的理性精神,也深藏著重新審視現實世界的感性幻想,創造出一種特別的「空間體驗」。RE:SOUND作為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的長期項目,旨在激發公眾求知探索的主動性,鼓勵公眾及美術館的「雙向交流」,從「看客」轉變為「參與者」,感受由「物」及「人」的現場。
本屆觀劇(展)團共招募100餘位大學生、高中生,未來兩個月,成員們將分為音樂、舞蹈、戲劇戲曲、藝術展覽4個組別開展觀摩,欣賞到民族歌劇《扶貧路上》、話劇《長安第二碗》等全國優秀新創舞臺作品,北京當代芭蕾舞團《曼洛麗塔陳X安魂曲》、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隨物生心》等一系列優秀演出、展覽。
「我們組的成員已經一起挑選了五六場演出,將會一起去觀摩。「上海交通大學文創學院研二學生林宇涵是音樂組的成員,這是他第二次參加觀劇(展)團,餘隆演繹福雷安魂曲、王之炅小提琴獨奏會、民族歌劇《扶貧路上》,上海愛樂樂團的馬勒《第七交響曲》等劇目都在他們的「觀演名單」之中。
和往年相比,林宇涵認為今年學生觀劇(展)團最大的不同是更有想像力了,「可以感覺到藝術節在嘗試拓展藝術邊界,今年加入了線上演出、沉浸式演出等形式,如果是往年,我們不會考慮這些。今年能嘗試劇場之外的演出,我覺得很有新意。也不只是觀劇、評論這樣常規流程,還賦予了學生更大的自主權。例如我們可以自己當KOL,在主辦方合作的直播平臺上記錄自己的觀劇體驗。」
林宇涵和音樂組的成員一起挑選了一場線上演出:BBC逍遙音樂節(BBC Proms)的演出「記憶的貝多芬」。
「今年上海國際藝術節因為疫情延期,同樣的命運也發生在逍遙音樂節。」英國受疫情影響嚴重,創立於1895年的逍遙音樂節取消了線下活動,但比較幸運的是,主辦方把音樂節搬到了「線上」,恰逢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林宇涵和同伴們選擇了這場演出,希望紀念這特別的一年。
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指導,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演藝大世界主辦、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支持的光明優倍 鮮活助力「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是今年上海舉辦的首個綜合性舞臺作品集中展演活動。參與展演的優秀作品,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黨100周年等兩大重要主題,通過現實題材、革命歷史題材等原創精品佳作,用藝術的語彙展現中國人民實現偉大復興的逐夢旅程,主題鮮明,亮點突出,也為今年學生觀劇(展)團的觀摩之旅提供了重磅作品。
除了觀摩演出展覽外,成員們也將參與到系列視頻拍攝、文藝沙龍等活動中,有機會與藝術大咖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互動,獲得更豐富的文藝體驗。
雖然藝術節受疫情影響延期舉辦,但藝術活動不會間斷。「藝起前行」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藝術教育特別活動將在今年秋天,為上海各個年齡階段的在校師生提供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演出和藝術教育活動。除了針對高中生、大學生的學生觀劇(展)團,還有主要面向中小學師生的「舞極限」學生舞蹈實踐活動,以及中英藝術家跨國合作、面向3-8歲少年兒童的音樂戲劇遊戲《嘟嘟啦森林歷險》。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