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做飯熱度暴增,下廚房成霸榜王,菜譜教學能否持續增量?

2020-12-22 七麥數據

作者 - 13

居家隔離 14 天,返工繼續隔離 14 天,史無前例的漫長假期使人們在家的時間大幅增長,而線下餐廳遲遲不營業,外賣收取不便並且有感染的風險,使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拿起鍋鏟走進廚房,在微博上也引發起了一場名為「宅在家美食才藝大比拼」的大賽,話題累計閱讀量達 3.7 億,討論量超 10w+,而此前#做飯翻車現場大賞#的話題也有著 2.4 億的閱讀量,可見,疫情之下,全民拿起鍋鏟下廚房的熱度非同一般。

全民下廚,菜譜教學走出小眾

隨著復工人數的增長,企業也都開始鼓勵員工自己帶飯,讓許多原本不常做飯甚至不會做飯的人走進了廚房。面對大量不會做飯的人群以及迅速增長的做飯需求,以提供菜譜、做菜教學等功能的產品,從原本的小眾領域,在此特殊時期便成為了需求增長點的突出體現。

從上周的美食佳飲 App 周榜排名前十強也可以看出,以提供菜譜功能為主的產品幾乎全面覆蓋了 Top10,下廚房、菜譜大全、香哈菜譜更是持續一周穩居前三甲。

從預估下載量來看,美食佳飲類產品中以做飯教學為主要功能的 App 在最近的表現中都出現了明顯上升的趨勢。面對用戶對於此類產品需求的猛增,產品也一度出現了伺服器崩潰的現象,此前,#下廚房又崩了#就曾一度出現在微博話題中,在用戶需求突發暴增時,產品也應該及時做好相關的維護,提供足夠的穩定性,不斷優化產品的用戶體驗。

教學+吸金,下廚房持續霸榜暢銷榜Top1

一鍵生成菜單,零基礎用戶福利

上線於 2011 年的下廚房,從今年的疫情爆發之際開始,產品預估下載量便出現了大幅增長的趨勢。

針對當下的疫情狀況,下廚房則特別推出了「疫情期宅家生存攻略」的專屬欄目,為用戶提供疫情期間在飲食方面的專家科普。此外,針對目前快手菜的流行,下廚房也為用戶提供了一鍵生成菜單的服務,用戶只需要輸入食材,即可獲得利用這些食材能夠做出哪些美食的具體菜單,極大程度地降低了做菜的難度與門檻,使更多的用戶能夠接受走進廚房。

作為一款長期霸榜美食佳飲暢銷榜 Top1 的產品,下廚房的吸金渠道主要來源於產品中的「市集」和「課堂」兩個欄目。

食材廚具便當盒,一站式購齊大廚必備

在市集中,下廚房提供了果蔬生鮮、調味品、廚房電器等多種品類的商品。但當用戶點擊進某一個類別時,用戶將無法通過搜索來完成想要尋找的商品,只能通過滑動瀏覽的方式進行選擇,這一舉措則極大程度的增加了用戶隨機購買的可能性,提高了商品與用戶接觸的機率。

同時,在分類中還設有領取優惠券的專屬入口,用戶點擊領取後即可通過點擊去使用跳轉至優惠券所屬的店鋪中,這也助力了店鋪的曝光機率。

此外,隨著近日復工之後企業員工對於帶飯的需求增長,下廚房在市集中也新增了「開工便當」的專屬區域,提供便當盒的購買。從中也可以看出,開發者對於熱點事件的把控,及時做到了產品的服務優化。

視頻形態火熱,做飯也能直播教學

隨著視頻形態的普及,下廚房也在產品中提供了錄播和直播回放兩種形式的「課堂」功能,涵蓋了甜點、料理、飲品等多種形式,而課程普遍採用了需要用戶付費的模式,為新用戶則提供免費任選 2 節課的福利。

用戶在付費上完課程之後可以對其進行打分,根據課程的銷量與評分排名,產品還會推出熱銷 Top10 和高分 Top10,為其他用戶提供更多的購買建議。

此外,下廚房在其官方微博中也會每天發布菜譜、直播課等相關信息為產品引流,目前其微博粉絲已破 678w+。

下廚房的創始人王旭升在接受《中國企業家》的採訪中也曾說到:「一定會有一批用戶在這次經歷過後,感覺到做飯的樂趣。這個樂趣一方面是來自烹飪過程本身,另一方面是來自他和家庭之間的關係,因為餐桌是最好的家庭社交場所。」

可見,儘管下廚房目前的火爆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疫情的影響,但產品從菜譜教學到食材、器具的購買,為用戶提供了完整閉環服務的優勢,也使產品在此期間實現了巨大的品牌曝光,提高了產品聲量,為疫情結束後的用戶留存奠定了基礎。

相關焦點

  • 下廚房:慢公司遭遇流量暴增
    近十年來,下廚房如烏託邦一樣存在於美食發燒友的群體中。2019年12月,下廚房APP月活躍用戶數達到2017萬人,人均日使用時長最高為15分鐘。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這家公司的節奏和狀態。王旭升介紹,以往下廚房的工作狀態是每周開會,現在的開會節奏則變成以小時計;以往公司沒有經歷過流量高達兩位數的增長,以至於在疫情下流量暴增時,團隊一度懷疑是有黑客攻擊或者看錯了數據,缺乏應對經驗只好找外腦幫助。這也讓公司從更長的時間尺度去考量如何應對風險。更關鍵的是,這段時間的經歷也顛覆了王旭升以往的觀念。
  • 活法| 下廚房:慢公司遭遇流量暴增
    大年初三,下廚房的APP居然宕機了!創始人王旭升和團隊當時不太敢相信。王旭升曾是豆瓣網的第一個設計師。2011年,他離開豆瓣網創立美食社區「下廚房」,並於2015年完成3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投資方有華創資本、京東數科、策源創投等。近十年來,下廚房如烏託邦一樣存在於美食發燒友的群體中。
  • 「在做飯遊戲裡,我把廚房燒了……」
    雖然它並不怎麼貼近生活——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一間公寓那麼大的廚房,專業級廚具,深淺大小形狀不一的盤子,用來看訂單和菜譜的大屏幕,以及專門的食材區。 當然,沒那樣的遠大理想也無所謂,跟著遊戲的引導或是自由發揮,總能在 80 多種真實菜譜中找到不一樣的樂趣。
  • 全拓數據|你以為下廚房APP上只有菜譜嗎?太天真了!
    2019年12月,下廚房APP月活躍用戶數達到2017萬人,人均日使用時長最高為15分鐘。全拓數據顯示,89.1%的用戶僅安裝了一款菜譜類應用,說明了市場上的菜譜類app內容接近,一款APP就可以實現用戶的主要需求。
  • 下廚房遭遇流量暴增 創始人稱更像是一次驗兵
    大年初三,下廚房的APP居然宕機了!創始人王旭升和團隊當時不太敢相信。  王旭升曾是豆瓣網的第一個設計師。2011年,他離開豆瓣網創立美食社區「下廚房」,並於2015年完成3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投資方有華創資本、京東數科、策源創投等。  近十年來,下廚房如烏託邦一樣存在於美食發燒友的群體中。
  • 競品分析 | 懶飯 VS 菜譜大全,下一步該怎麼走?
    從需求圖譜來看,搜索熱度最高的是家常菜的做法,其次是需要菜譜圖文都有。搜索家常菜的人群大部分應該是初次進入的廚房的小白,喜歡簡單易炒的菜譜,結合上圖的年齡分布,也驗證了現在年輕人開始嘗試下廚,並且次數較多。
  • 下廚房
    原標題:下廚房  董培華  暖黃的燈光下,屏息凝氣,小心翼翼地提起掛著水珠的鍋蓋。一籠熱氣騰騰的饅頭瞬間就呈現在眼前。它們挨挨擠擠,竟泛著一抹淺淺的光澤。  那一刻,三張堆滿笑容的臉立刻湊了過來。廚房在嫋嫋的蒸氣中,又暖了幾分。
  • 下廚房產品分析:山川湖海,廚房與愛
    2014年11月,下廚房上線了「市集」功能,將原本的菜譜分享社區類應用轉變成了以美食譜分享社區、電商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2018年9月,美食社區全行業日活266萬, 下廚房日活達135.6萬,佔據行業日活一半以上,行業獨佔率39.8%,活躍人數行業滲透率59.4%,均處於行業第一的位置。
  • 宅家做菜大賞:全民下廚都愛做些啥?
    年輕人首先創造的神奇,就是下廚房APP的下載量。下廚房APP在一月的月活將近1500萬,七麥數據顯示,下廚房APP的熱度從一月末開始到二月中迎來一波大爆發,下載量暴漲了將近6倍。疫情造成的運力短缺,讓年輕人痛苦且清晰地意識到——這段時間能否吃得好,三分由盒馬小哥數量註定,七分靠自己摸索打拼。
  • 謝霆鋒的秘密大公開:廚房的熱度,才是孩子未來的溫度
    因為,她曾經在一次訪談中明確表示:「我不會做飯。」是什麼,讓一個不染煙火的仙女走下神壇,甘願進入滿是油煙的廚房呢?那必定是愛吧!當媒體追問謝霆鋒,王菲的廚藝如何時,他一臉甜蜜地表示,只要是她做的菜,我都喜歡。
  • 做飯比點外賣快,沒有油煙只有愛,這是多少人想要的幸福廚房
    甚至我們還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綜藝如《做家務的男人》、《未知的餐桌》、《拜託了冰箱》等一系列熱門綜藝都會核心聚焦在與廚房的互動中。"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感恩的孩子。"當廚房的社交屬性越來越濃的同時,在許多父母眼中,廚房的熱度也決定了家裡幸福的溫度。
  • 這屆年輕人,把下廚房變成了炸廚房-虎嗅網
    不,這是豆瓣「炸廚房」組的小組簡介。豆瓣「炸廚房」組,匯聚了一群和廚房過不去的人才,他們的日常就是下廚翻車大賞——花式毀食物、毀廚具。如果說隔壁「下廚房」組是讓你口水直流的美食圖鑑,「炸廚房」組就是讓你哭笑不得的廚房勸退指南。
  • 產品分析 | 下廚房:人間有味是清歡
    而下廚房則開始了與生鮮電商的合作,完善其在供應商和配送層面的不足,使消費者的料理體驗更加便捷、流暢。(3)三者幾乎同時開啟向泛生活化領域的拓展。下廚房的重心主要圍繞美食,逐漸向外擴展;豆果美食則在主動拓寬邊界,鼓勵用戶上傳更多泛生活化內容。(4)豆果美食布局廣闊,包括與《舌尖2》這種全民級別美食節目合作,可以看出豆果美食希望覆蓋更大的用戶群體。
  • 「創作開運禮」平板也能下廚房,讓你們炒菜瞬間變歡樂
    現在年輕人很多事都願意做,就不願意做飯。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為做飯的步驟實在是太繁雜了,而且做飯的過程也很枯燥。但是,如果你懂得為自己打造一個智能廚房的話,那麼做飯的體驗可就大大不同了呢。做飯的時候臨時找菜譜可是年輕人烹飪的常見姿態。
  • 產品分析報告 | 下廚房App,不負人生不負胃
    相比於下廚房完善的社區體系和多渠道獲取利益等手段,豆果美食的產品迭代方向一直致力於深耕菜譜內容本身。菜譜的營養分析、打分機制、烹飪模式等功能都可以呈現給用戶脫離於菜譜本身,更多更好的信息;此外,豆果美食在菜譜分類的細節上也要比下廚房和香哈菜譜更加出色,更為細緻的分類,更多的菜譜類別選擇也讓用戶擁有更為優秀的使用體驗。
  • 澳門各類旅遊產品搜索量暴增5倍,「全通關」後熱度將持續上漲
    記者 | 底伊樂9月23日,澳門面向內地居民旅遊籤注全面開放,攜程數據顯示,澳門各類旅遊產品搜索量從22日起開始暴增,最高漲幅500%。預計國慶期間,澳門或將迎來旅遊小高峰。同時,攜程也針對性地發布了「澳門尋寶計劃」,加入全新玩法,力求將澳門打造成全國首個「寶藏之城」。攜程數據顯示,上海、北京、成都、杭州、廈門成為最熱出發地。
  • 深度競品分析:豆果美食與下廚房的現在和未來
    在這樣一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不斷以外賣,生鮮,菜譜等形式縮短用戶與食物的距離。吃飯的方式,也逐漸從簡單,到品質。無論是外賣,還是在家做菜,用戶逐漸開始重視食品品質,以及健康。當然,也有一些創新的方式,比如餐飲O2O,請大廚來家做飯,餐飲社交,通過餐桌共享結交志同道合氣味相投的朋友等。
  • 做飯直播為啥火了?「新廚師」坦言,現學現賣的體驗很享受
    河南商報記者 馬千惠/文圖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不少宅在家中的市民修煉成了「廚神」。在這場疫情的催生下,做飯教程APP、美食直播,迅速走進了千家萬戶的視野中。各大電器品牌也紛紛試水做飯直播,甚至有平臺推出了付費直播教學板塊。當下,很多城市都逐步恢復堂食了,做飯直播會因此受到影響嗎?做飯直播是疫情下催生的一時之需,還是未來發展的新模式?【今天學做什麼菜?】
  • 什麼是好用的廚房,做飯就是一種享受!
    但是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我們是否真正考慮過做飯的人是否舒適?做飯的空間是不是有待優化?今天,孖酷MRKOQ為你帶來最優廚房設計解決方案!U字型廚房對於小戶型而言,就是個緊湊型設計,可以把水槽、切菜、炒菜這些功能合理分區布局,基本上所有操作都在一個點,沒有動線、轉身即可,做飯體驗實用方便。而對於廚房面積較大來說,活動空間更靈活。
  • 「抗癌廚房」的人間百味
    熊庚香回憶,吃完後,孩子父母小心翼翼地問,能否把爐灶借他們給孩子做頓飯,孩子病重,就想吃媽媽做的飯。熊庚香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萬佐成記不住每—位來這裡做飯的人,只知道很多人都很喜歡這裡,他們在離開前,都會在「抗癌廚房」的牆上留下自己的電話。「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要吃飽飯,吃飽了飯,才能好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