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法有所應!人大代表眼中的羅源法院

2020-12-22 澎湃新聞

民有所呼,法有所應!人大代表眼中的羅源法院

2020-12-18 20: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人大代表看法院

人大代表代表著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與人大代表保持聯絡,傾聽群眾需求,回應群眾呼聲,是法院的職責,也是法院的使命。羅源法院始終堅持主動接受人大監督,加強溝通聯絡,認真傾聽群眾聲音,改進法院工作,緊緊依靠人大的監督、支持推進各項工作,努力讓司法更加貼近人民群眾,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司法需求,實現「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

接下來

快跟隨我們的鏡頭

一起去看看

人大代表與羅源法院的那些故事

01

人大代表參加法院開放日活動

2019年5月29日,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受邀參加羅源法院組織的六一主題開放日活動。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與羅源三中同學們一同旁聽庭審,體驗案件審理的真實場景。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對法院組織開放日活動的做法給予一致好評,希望法院繼續組織類似活動,強化普法教育。

02

人大代表視察「一站式」工作

2019年11月20日,部分全國、省、市人大代表及省政協委員視察羅源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工作,詳細了解羅源縣矛盾糾紛多元調處中心的工作流程,在海濱法庭金鄉裡圓桌調解室與特邀調解員進行了深入交談。在座談會上,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對羅源法院持續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所取得的成果給予高度評價。

03

人大代表出席揭牌儀式

為深化訴源治理工作,進一步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體系,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2020年7月16日,羅源法院舉行「訴非聯動中心」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調解工作室」揭牌儀式,部分市、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受邀參加揭牌儀式。

04

人大代表參加新聞發布會

2020年12月14日,羅源法院召開深化訴源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邀請了5名市、縣人大代表及1名政協委員參會。發布會介紹了關於深化訴源治理工作的切實舉措及成效,隨後全體參會人員現場觀看了深化訴源治理工作宣傳片。

不僅將人大代表「請進來」

羅源法院還積極「走出去」

院黨組成員

主動走訪人大代表

深入基層傾聽群眾的聲音

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羅源法院全體黨組成員走訪人大代表,向人大代表匯報各項工作情況,聽取人大代表意見、建議。

了解了人大代表與羅源法院的故事

大家一定很想知道

人大代表們眼中的羅源法院

到底是什麼樣的

一定很想聽聽他們的心裡話

事不宜遲,快往下看吧

人大代表

肯定

省人大代表鄭恩:

法院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近幾年來,羅源法院不斷強化服務人民、服務發展意識,在審判執行、隊伍建設、文化建設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很好地踐行了司法為民宗旨。

市人大代表尤丹:

羅源法院用心、用情堅持司法為民,深化司法改革,為營造一個良好的法治環境做出了很大努力。

市人大代表蘭燦其:

近年來羅源法院不斷強化普法宣傳教育,組織開展送法入社區、軍營等工作,提升了群眾法治意識,值得肯定。

縣人大代表陳彥禕:

羅源法院通過組織送法進機關等活動保障、助推依法行政,公益訴訟相關工作也做得很好,履職盡責,依法審判到位。

縣人大代表董志雨:

羅源法院窗口服務態度很好,掃黑除惡、打擊毒品犯罪力度很大,為縣域經濟發展與社會安寧做出了很大貢獻。

縣人大代表周孟希:

羅源法院的各項工作,如審判、執行等,都是社會矛盾的集中性反映,這幾年縣法院在審判工作及執行攻堅上的力度和成果都是有目共睹,值得充分肯定。

縣人大代表歐俊傳:

近年來,羅源法院高度重視農民工欠薪糾紛解決,維護了眾多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值得點讚。

人大代表

建議

市人大代表陳麗琴:

建議法院加大對公益訴訟案件的審判工作力度。

市人大代表雷知寶:

希望法院能繼續保持民法典宣傳力度,宣講範圍逐步擴大,讓更多的人了解咱們中國第一部具有重大意義的民法典。

縣人大代表黃雁登:

百姓法律意識偏低,希望多做普法宣傳、法律講座。

縣人大代表柯汀標:

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如借貸、租賃等法律糾紛,但因對法院敬而遠之,使得這些糾紛懸而未決。法院應當在微信等平臺就一些常見的法律問題進行解答,並公開訴訟流程等信息。

縣人大代表龔在興:

法院在司法服務的工作上可以適當的向農村區域拓展,農村地區人民對法院工作還不太了解,法律意識淡薄,維權觀念尚薄弱。

人大代表與羅源法院的故事

還在繼續發生著......

接下來

羅源法院將一如既往

把人大代表的監督和支持

化為做好法院工作的不竭動力

針對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

聚焦主責、主動作為、改進加強

在細微之處見功夫

讓代表的呼聲有回應

讓人民的訴求有著落

讓公平正義擲地有聲

本文由羅源法院辦公室出品

轉載請標明出處

原標題:《民有所呼,法有所應!人大代表眼中的羅源法院》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民有所呼 我有所應
    2019年以來,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在區級和18個鄉鎮(街道、園區)、117個行政村、78個社區全部設立了「民呼回應中心」,所有區直部門設立「民呼回應專員」,對於群眾提出的問題,確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快速及時解決群眾的身邊事,形成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需,我有所為」的服務群眾響應機制。
  • 縣區人大|民有所呼 我有所應——天全縣人大常委會助推民生持續...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天全縣人大常委會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秉持正確監督、有效監督的總要求,精準發力,盯緊不放,久久為功,助推社會民生持續改善,取得監督實效,贏得了廣大群眾好評。
  • 監督之聲|王士華:百姓有所呼 司法有所應
    去年以來,我院認真貫徹落實最高法院關於為民營企業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的指示精神,對涉及民營企業的民、刑、執行案件,不該查封的帳號一律不查封,不該凍結的財產一律不凍結,不該對人身採取強制措施的一律不採取,營造了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與此同時,加大了民生案件的審理力度,審結勞動爭議案件 30 餘件,為農民工追回勞動報酬25.36 萬元,依法保障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 12368訴訟服務熱線——百姓有所呼 法院實時應
    2019-03-15 18:53:36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馮麗娜
  • 「民有所呼、我有所行」西安「15分鐘政務服務圈」再升級
    11月26日,記者從市行政審批局獲悉,2021年底我市鎮街、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站)100%按標準建設到位,90%的公民個人事項可在鎮街或有條件的社區就近辦理,真正讓「民有所呼、我有所行」服務品牌惠及市民群眾。
  • 文聖區檢察院開展「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新時代檢察宣傳周系列活動
    根據省院、市院統一部署,2020年6月8日至6月12日文聖區檢察院開展「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新時代檢察宣傳周活動。
  • 百姓有所呼,法院實時應 ——新版12368訴訟服務熱線,了解一下?
    12368訴訟服務熱線上線以來擔負著重要角色,它就是法院的「110」。它主要為社會公眾及訴訟當事人提供案件查詢、訴訟諮詢、投訴舉報、意見建議、聯繫法官等便捷、高效的訴訟服務。2020年11月3日克山法院新版12368訴訟服務熱線新系統切換並上線運行,新版12368熱線在哪些地方進行了升級呢?我來告訴你:
  • 援漢醫療隊有所呼,馬上應!
    由於醫療隊員們上下班時間不固定,為保障他們出行,聯絡員與區交通局的駐點人員、司機都會在酒店24小時值守,保證「醫療隊有所『呼』,馬上『應』。安徽省支援湖北醫療隊總領隊汪天平說:「酒店為我們提供了多品種、多花樣的飲食,保證營養,大家都感到很滿意。
  • 【博樂】民有所呼 政有所應
    在解決家門口出行難問題的同時,博樂市民出遠門難的問題也得到了有效解決。
  • 民呼、督辦、必應,讓邯山群眾心裡熱熱乎乎
    民呼:市場監督管理局馬上介入處理;群眾:感覺口罩買貴了。民呼:執法人員立即趕到現場核實口罩進價……邯山區民呼回應中心三級網絡平臺,一頭通過社交軟體、電話連接著群眾,一頭通過轉辦交辦系統連著承辦部門,發揮著「中央處理器」的核心功能,把政策公告信息「秒送」群眾,同時將群眾們的一條條建議和問題「速傳」至各個部門,精準對接、快速辦理、及時回復。
  • 字字千鈞 如何讀懂民法典草案裡的「民」和「法」?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 題:字字千鈞 如何讀懂民法典草案裡的「民」和「法」?新華社記者 白陽兩會進入第四天,有一項重要議程備受關注,就是審議民法典草案。這可不是一個普通的立法任務。(一)5年等待一部「法」,此言不虛。數字會說話:據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大會發言人張業遂介紹,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先後10次通過中國人大網公開徵求意見,累計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條意見和建議。10次,42.5萬人,102萬條。用一句話表達數字熱度的背後是:民之所呼,法有所應。
  • 【縣鄉人大】新興人大:裡洞鎮各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成了群眾「解憂便利店」
    為高質量推進新時代人大工作,裡洞鎮人大主席團嚴格按照省市縣相關會議、文件精神要求,把建好用好代表聯絡站作為加強縣鄉人大工作的主要抓手,積極引導50位各級人大代表進站活動,全力打通代表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讓人大代表傾聽民聲更直接、了解民意更直觀、為民辦事更直達,人大代表聯絡站也成為了群眾「解憂便利店」。
  • 王軼談民法典:民有所呼法有所應,居住權入法實現物盡其用
    與此同時,針對社會熱議的禁止高利放貸、規制霸座等呼聲,民法典合同編草案也給予了關注,做到「民有所呼,法有所應」。「居住權入法實現物盡其用」澎湃新聞:在您看來,民法典物權編草案有何立法亮點?物權編草案回應了哪些社會難題和熱點?
  • 榮昌為新時代合格人大代表「畫像」「點睛」
    在前不久榮昌區召開的區人大代表「雙亮雙做」活動現場交流會上,許多代表不約而同發出這樣的感嘆。  「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人大代表肩負黨和人民的重託,依法行使國家權力。新時代的人大代表有什麼新特徵?  帶著這一問題,榮昌區人大常委會經過長達3年多的理論研究和工作探索,逐漸形成了人大代表「雙亮雙做」工作制度。
  • 建鄴法院民一庭被授予「江蘇省巾幗文明崗」稱號
    原創 鄴小法 建鄴法院好消息好消息建鄴法院又雙叒叕有喜事啦>近日,江蘇省婦女聯合會印發《關於命名2020年度全省城鄉婦女崗位建設先進典型的決定》建 鄴 法 院 民 一 庭被授予「江蘇省巾幗文明崗」稱號
  • 都昌縣左裡鎮督辦人大代表建議意見
    發布時間:2020-12-08        信息來源: 左裡鎮督辦人大代表建議意左裡鎮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閉會期間,人大代表們提出二十多條提案建議,大多都是跟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水利、基層設施方面。
  • 人大代表為萬寶困難群眾找工作
    萬寶鎮人大代表聯繫群眾工作站在一次接待群眾的過程中了解到鄧女士的情況,劉智慧十分重視,召集多位人大代表商討幫扶鄧女士的方式,大家認為,解決一份工作,為這個困難家庭提供一個有穩定收入的崗位是當務之急。今年以來,萬寶鎮人大代表聯繫群眾工作站嚴格落實「兩個聯繫」制度,每月常態化開展代表接待群眾工作,各級人大代表密切聯繫人民群眾,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切實解決群眾難題,搭建起代表和群眾之間的連心橋,提升群眾幸福感。
  • 8名省人大代表首次向市人大常委會述職
    「當選為省人大代表後,我始終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用心履職......」 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於市四屆人大五次會議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情況的報告; 聽取和審議代表選任工委關於市四屆人大五次會議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督辦工作情況的報告; 審議《麗水市煙花爆竹經營燃放管理規定(草案修改稿)》; 審議教科文衛委關於《麗水市革命遺址保護條例(草案)》的議案; 書面審議法工委關於市四屆人大以來暨
  • 龍口市人大代表全程見證龍法凌晨執行
    龍口市人大代表全程見證龍法凌晨執行 2020-07-23 18: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