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開年之初,一場席捲全國的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次疫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疫情期間,邯鄲市邯山區區委要求,全區三級民呼中心交辦涉及疫情問題,相關單位必須在24小時內辦理和回復,「這是戰時紀律!」
群眾:樓前汙水外溢了!民呼:社區先行安排疏通;群眾:超市熟食有味兒。民呼:市場監督管理局馬上介入處理;群眾:感覺口罩買貴了。民呼:執法人員立即趕到現場核實口罩進價……邯山區民呼回應中心三級網絡平臺,一頭通過社交軟體、電話連接著群眾,一頭通過轉辦交辦系統連著承辦部門,發揮著「中央處理器」的核心功能,把政策公告信息「秒送」群眾,同時將群眾們的一條條建議和問題「速傳」至各個部門,精準對接、快速辦理、及時回復。
「對於能馬上解決的問題,我們要求當天收集、當天交辦、當天辦結、當天回復,真正以群眾呼聲為號令,全力以赴、不遺餘力解決群眾遇到的各種問題。」邯山區區委書記靳祿兵說道。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需,我有所為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需,我有所為」。2019年4月10日,邯山區民呼回應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成為該區公開聽民聲、解民憂、辦民需的一個創設性服務載體。截至目前,已在區級和18個鄉鎮、街道,117個村和78個社區全部成立了「民呼回應中心」,所有區直部門設立民呼回應專員,實現了民呼服務全區覆蓋。
邯山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區「民呼回應中心」辦公室負責人劉海洋介紹,中心職能主要聚焦在「民生」上,熱點問題受理、政策諮詢、建議收集、問題交辦督辦和民生民意測評,件件關民意、事事關民生。以群眾評價的方式實現對基層單位和職能部門的評議監督。
「太管用了,我家這件事要是自己跑,不定要跑多少趟呢,現在一個電話就解決了,民呼中心真的給咱老百姓辦事。」市民趙先生說道。原來,趙先生孩子在2018年出生,隨後兩年都正常進行了居民醫保繳費參保,但今年突然發現交不了費了,繳費平臺查詢不到孩子信息。「問來問去,說是徵收部門發生更改,現在醫保那邊解決不了,需要到稅務窗口解決。」
無奈之下,趙先生撥打了邯山區民呼回應中心電話,邯山區稅務局接到轉辦件後,第一時間進行核實查找原因,經認真核對後,從市稅務局後臺進行了繳費人信息修改,趙先生的「心病」很快解除。
北張莊鎮大隱豹村村東菜地旁,一段土路晴天塵土、雨天泥濘。當天,北張莊鎮召開該村「兩委」會,決定安排專人負責、專人督導、購買水泥、砂子等材料對該路段(11米長、4米寬)進行了修整。
長興社區四建公司家屬院樓體破舊,嚴重影響觀瞻。農林辦事處迅速安排專業人員,對牆體進行修復粉刷。
……
據統計,邯山區民呼回應中心運行半年數據顯示,累計接待群眾11000餘人次,收集問題1281件,辦結1182件,辦結事項回復率、回訪率達100%,群眾滿意率達到96.6%。
從「小板凳連心橋」到「敲門問計」
如何用最方便群眾參與的方式服務群眾?邯山區動了一番腦筋,「小板凳連心橋」應運而生。起初,「小板凳連心橋」活動日定為每月6日、16日、26日,7月份以來,固定活動日為每月13日。
活動日當天,來自該區各行業的省、市、區、鄉四級人大代表佩戴標誌,拿著板凳,來到各自選區的廣場、社區、村口,與選民促膝長談,傾聽民聲民意,將群眾反映的意見或建議,一一填寫到《接待選民登記表》上,統一由區民呼回應中心匯總協調辦理。辦理結果由群眾進行滿意度評價。對滿意度排名連續三次靠後的部門,區委將進行約談,真正做到群眾說好才算好。
為進一步拓寬民意反映渠道,該區還開展「敲門問計、問需於民」活動。人大代表和社區黨組織相關人員定期登門入戶,就人大代表票決的民生實事辦理情況、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同時發放「新邯山人民心願卡」。5月16日是「民呼回應群眾開放日」,600多名幹部走上街頭,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送出8000份「新邯山人民心願卡」,敲門入戶對低保五保戶、孤寡老人、殘疾人等家庭主動問需,深入老黨員、老幹部家中主動問計。
活動開展以來,從「小板凳連心橋」到「敲門問建議」,社情民意和影響全區發展的現實問題被收集上來,涵蓋城建、環衛、環保、教育、文化、安全等多個方面。
立即辦、直呼辦、協商辦、督導辦!件件落實
「俺們家的暖氣能熱乎起來,就是民呼中心堅持的結果,屋裡暖呼呼,心裡熱乎乎。」邯山區一中家屬院張先生說道。2019年供暖季來臨之前,由於學校搬遷,造成一起供暖的家屬院供暖停止,原因是學校拖欠了熱力公司費用,而熱力公司一時半會也無法進行分戶。
接到投訴後,邯山區民呼回應中心將問題掛帳督導並給區一中下達了督辦函,隨後就該問題再次督導學校,區一中在供暖交費前夕將欠下的供暖費及時繳清,張先生在民呼回應中心的電話回訪中,給出了「滿意」的評價。
居住環境、證件辦理、鄰裡糾紛……群眾反映的問題五花八門,如何做到「一呼就靈」?
劉海洋介紹,邯山區「民呼回應中心」建立了「即時受理、按責轉辦、限時辦結、督導反饋、評議考核」的運行機制,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和建議,按照政策諮詢、意見建議、問題反映等分類審核,然後根據屬地管理和部門職責轉辦。如果承辦單位認為不屬於本部門職責範圍,需提供相關依據並在1個工作日內反饋,經區「民呼回應中心」確認後才有效,有效避免了部門之間「踢皮球」。
邯鄲市重點工作大督查辦公室在邯山區「民呼回應中心」「一呼就靈」實踐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大督辦一直以辦好惠民實事為抓手,以保障服務民生為目的,將邯山區民呼中心接到的群眾反映的憂心事和煩心事作為督查重點。近一年來,對群眾反映的涉及多家市直部門、不屬於邯山區管理權限範圍的12條問題高度重視,迅速成立工作專班,制定問題分類解決方案,先後9次協調調度市城管局、交通運輸局、退役軍人事務局、公安交警支隊等4個市直責任部門,積極推進各個問題的妥善解決。所涉及的市直部門不推不拖、擔當擔責,相關人員深入一線,現場辦公,使得所有問題在較短時間內得以解決。
辦理效果如何,群眾說了算。各類事項辦結後,由群眾通過民意交辦卡或網絡進行滿意度評價。區「民呼回應中心」對評價結果為滿意、基本滿意的進行電話抽查,對群眾評價不滿意的進行電話全覆蓋回訪,確定評價結果。評價結果按照答覆率、辦結率、滿意率每月排隊公布,連續兩次排名後三位且滿意率低於90%的,約談單位主要領導;連續3次或累計4次進入後三位的,啟動問責程序。
「以前解決問題習慣慢半拍,現在一天也不敢耽擱。」邯山區一位區直部門負責人坦言,群眾評價讓部門有了壓力。為在限定時間內解決一個問題,他曾4次到反映問題的群眾家中溝通協商。
「『民呼回應中心』的考核結果列入對部門、鄉鎮、街道的年度考核,督導各級幹部下沉服務,主動解決問題,最終實現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鄉街,難事及時督辦,訴求及時解決。」邯山區委書記靳祿兵表示,對群眾反映的共性問題、重大問題,組織相關部門和群眾代表聯合調研或人大專題調研,並作為制定民生政策的重要參考,讓各項政策更「接地氣」。
(燕都融媒體記者 陳正 文╱圖)
1、邯山區區委書記靳祿兵在小隱豹村參加「小板凳連心橋」活動
2、5月13日,區級人大代表李國平、石山川在廿里舖村參加「小板凳連心橋」活動
3、6月3日,邯山區民呼回應中心群眾開放日
4、區級人大代表郭和平在陵園辦陵北社區進行「敲門問建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