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傳》和《小象傳》的稱謂純屬訛傳

2021-01-08 子夏故壇

百度一下《象傳》的分類,滿屏都是《大象傳》和《小象傳》的說詞,素不知這竟是訛傳,而且以訛傳訛久矣。

《周易》的文字部分包括經文和傳文兩部分。經文是《周易》的本文,稱之為「辭」,經文包括象辭、卦辭和爻辭。傳文也叫經傳,是孔子用來解釋《周易》經文所形成的文字,簡稱「傳」。《周易》經傳就是孔子所作的所謂《十翼》。包括《繫辭傳上傳》、《繫辭傳下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彖傳上傳》、《彖傳下傳》、《象傳上傳》、《象傳下傳》以及《文言》等十部著作。《史記注》「《正義》曰:夫子作十翼,謂上象、下象、上彖、下彖、上系、下系、文言、序卦、說卦、雜卦也。」歸納一下,經傳實際上就是《繫辭傳》、《象傳》、《彖傳》、《序卦傳》、《說卦傳》、《雜卦傳》和《文言傳》。《繫辭傳》是對《周易》的總論。《象傳》是專門解釋爻辭的。《彖傳》是專門解釋卦辭的。《序卦傳》是專門解釋卦序的。《說卦傳》專門規定八單卦所代表的形象,既有概括性規定,又有列舉性規定。《雜卦傳》專門針對每個卦的意義,指出其區別於其它卦的關鍵詞。是對每個卦的「畫龍點睛」之作。

《象傳》分為《象傳上》和《象傳下》。《象傳上》解釋《周易·上經》30卦的爻辭,《象傳·下》解釋《周易·下經》34卦的爻辭。而易學家們則把《象傳》分為《大象傳》和《小象傳》,認為《小象傳》是解釋爻辭的,而《大象傳》是解釋象辭的,把象辭的後半部分劃為所謂《大象傳》,用來解釋前半部分。這實在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犯下的錯誤。事實是,象辭有兩部分,前後兩部分並不存在解釋與被解釋的關係,而是並列關係。前半部分言乎天文,後半部分言乎人文。之所以天文在前,人文在後,乃是因為「易與天地準」,人文效法乎天文。但無論是天文還是人文,都取象於卦圖。天文、人文融於一卦,充分顯示了「易與天地準」的《易》道。也就是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如果象辭後半部分劃為《易傳》,即所謂《大象傳》,那麼就勢必形成了以人文解釋天文的悖論,不僅本末顛倒,而且荒誕可笑,天文怎麼會隨從於人文。由此完全可以斷定,象辭的後半部分屬於經文,而非經傳,更不能歸入《十翼》,所謂《大象傳》完全是後人的杜撰,結果是把一代又一代的易學家引入了歧途。使他們窮經皓首而不得其要。

《象傳》從來就沒有大小之分,只有上下之分。之所以一再訛傳,一是某些膚淺專家的自以為是,一是廣大好易者對所謂專家的迷信。研究《易經》的大忌就是想當然,沒有充足的依據,千萬不能自以為是,輕易下結論,要多存疑,多考證。(本文為百家號作者子夏故壇原創,圖片來自百度,如有圖片侵權,請聯繫本文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輩分和稱謂
    而在古代對母親的稱謂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對成年婦女或老年婦女的泛稱。其中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媽」、「慈」、「家家」和「姊姊」等。(6)繼母:如果自己的母親去世、離異或被父輩逐出,則稱續娶之妻為繼母、繼親、後母、假母、續母。(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親離家之後還能相見,則稱為出母。
  • 傳統知識●中國的親屬稱謂為何最複雜
    最複雜的親屬稱謂系統則為蘇丹系統,蘇丹系統中大量採取敘稱法,一個親屬稱謂對應的親屬關係非常少。該系統的特點是對直系和旁系的親屬都採用敘稱。中國的親屬稱謂即屬於蘇丹系統。處於蘇丹系統和夏威夷系統之間的其他四種系統,並不太容易對其系統的簡單或複雜程度副做出精確排序。
  • 「魏武王」稱謂的合理性(王子今)
    因此,刻石文字中的『魏武王』的稱謂,應當是專指曹操而非他人。」然而在《曹操墓認定的禮制性誤判》一文中,則舉《晉書·司馬孚傳》關於「魏明悼後崩,議書銘旌」事的記載,總結了司馬孚的意見:第一,按照儒家經典的正當義理,國號和姓氏,都不應當出現在帝、後的銘旌之上;第二,帝、後的國號,其作用僅在於與以往朝代的國號相區別,而非增添本朝的美好光輝;第三,「皇帝」和「皇后」,已經是等同於皇天、后土的最偉大稱號,至尊無上,獨一無二,普天之下盡人皆知,無須再加上國號和姓氏來表現和彰顯自己
  • 「大象傷人事件」後大象被處理,背後緣由惹人思考
    近日,長沙生態動物園發生一起大象踩人一事引發關注。根據此前網傳的視頻顯示,在某一園地的空地上有三隻大象,其中一頭突然暴起並對一名男子發起攻擊,該男子轉身想要躲避時不幸倒在地,而後不斷遭到大象攻擊並被拖拽了一段距離,旁邊幾人試圖驅趕營救卻並未成功。而後,有知情網友指出該地位於長沙市生態動物園。
  • 童話故事:老鼠和大象
    美麗森林裡,一隻很強壯的大象看見了一隻跑來跑去的小老鼠,大象看了小老鼠一眼就覺著它長得實在太小了,跟自己相比實在是沒有什麼優點,大象非常看不起小老鼠,用嘲笑的語氣說:「你怎麼長得這麼小,一點本領也沒有!」
  • 大象:草原和房間的雙重敘事
    只有將人類歷史拉長,將學科領域擴寬,我們才更可能理解人類是如何從動物身上尋找寓言進行動物修辭,而當這些寓言形成後,又是如何影響人的思考和行動。在本組專題中,我們選擇了螞蟻、大象、烏鴉、狼和兔子,共五類動物。下文為「烏鴉」。本文出自11月14日《新京報書評周刊》「動物的修辭」專題B06版。
  • 高峰論壇稱謂上線!《夢想世界》專屬稱謂斬獲寶典
    《新夢想世界》2018高峰論壇專屬稱謂已經上線,更多流派稱謂和圖... 高端回合戰鬥網遊《夢想世界》講究招式博弈,奇幻的武俠世界中有數百種隨機領悟的招式,招式與招式間相互克制,戰鬥中唯有精心運籌帷幄方能制勝。
  • 野犛牛的多種稱謂和深遠影響
    這牛既然是世界本源所在,很自然地就會成為「祖先」和「王者」的代名詞。不理解華夏古人的這種宗教觀念和思維方式,你就無法真正讀懂許多先秦禮器,也不會知道它們奇怪的名稱從何而來。就像獼猴有眾多稱謂一樣(不下10個),作為「文化詞」的野犛牛,也有許多的名稱,來自「古羌藏語」中對牛的各種方言叫法。這些稱謂以不同方式一一留存在了古漢字中,成了它們的讀音來源。
  • 公共基礎知識:聊聊古代的年齡稱謂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璀璨的文明長河也催生了我們中國最優(fu)秀(za)的國學文化,比如說我們小時候怎麼也搞不清楚的年齡稱謂,一度給我們幼小的心靈帶來很多問號。那麼我們今天就談一談古代的年齡稱謂有哪些。(一)什麼是年齡稱謂年齡稱謂是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因為古人要比我們今人禮貌的多,所以古人的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所以往往相應的稱謂一出來,就直接可以判斷人年齡的大小啦。年齡稱謂大多是記載在書籍之中,然後被沿用至今。
  • 【周易】第四十七卦,《困》卦卦辭、彖辭、大象傳學習
    《大象傳》稱「君子以致命遂志」,正見此意。孔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與這一義理也甚為吻合。                              《序卦傳》:「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物極則反,事物不可能永遠順利升進,升到一定高度,總會遇到不順受困之時,故升卦之後是困卦。困是窮困,進退不得。下卦坎,陰多陽少為陽卦,上卦兌,陽多陰少乃陰卦,象徵陽被陰掩蔽。又,九二陽爻,被初六、六三陰爻掩蔽;九三和九四陽爻,也被上六陰爻掩蔽。喻指君子被小人困住。
  • 寺院「住持」稱謂演化史
    但住持一詞最初並非此意,你知道寺院「住持」稱謂的演化史嗎? ☉圖:許長徵在佛教經典中,我們總能看到「住持」一詞,如《圓覺經》中曾說道「一切如來,光嚴住持」,《七佛經》中則說道「住持教化,宣說法教」。住持,其梵文原意為安住、維持。
  • 曹操墓裡「魏武王」稱謂是合理的(王子今)
    因此,刻石文字中的『魏武王』的稱謂,應當是專指曹操而非他人。」然而在《曹操墓認定的禮制性誤判》一文中,則舉《晉書·司馬孚傳》關於「魏明悼後崩,議書銘旌」事的記載,總結了司馬孚的意見:第一,按照儒家經典的正當義理,國號和姓氏,都不應當出現在帝、後的銘旌之上;第二,帝、後的國號,其作用僅在於與以往朝代的國號相區別,而非增添本朝的美好光輝;第三,「皇帝」和「皇后」,已經是等同於皇天、后土的最偉大稱號,至尊無上,獨一無二,普天之下盡人皆知,無須再加上國號和姓氏來表現和彰顯自己
  • 「趙堡太極拳」稱謂的出現
    」的稱謂,有些人不擇手段地加以否定,甚至散布說,和家沒人練拳了等等謠言。                          和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和慶喜先生整理其祖父兆元公傳授的《耍拳論》中說:「太極拳用功之為耍拳,此是吾和式太極拳獨特之處。這說明和慶喜(1857—1936)在世時已經明確提出了」和式太極拳」的稱謂。    2002年5月23日,和有祿收到原寶山先生(原為鄭悟清的弟子——筆者注)的一封信。
  • 解詞│「萬歲」為何是皇帝的專用稱謂?
    皇帝渴望萬歲和永生,最後也不過化為黃土。(攝影/周劍生)解詞│「萬歲」為何是皇帝的專用稱謂?撰文│許暉眾所周知,「萬歲」是皇帝的專用稱謂,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不得僭越使用。據《宋史·曹利用傳》記載,朝廷重臣曹利用的侄子曹汭有一次喝醉酒,「衣黃衣,令人呼萬歲,杖死」。
  • 記住,一定不要去想粉紅色的大象
    有很多人說,秘密在心裡憋久了會很難受,但是如果說出去告訴別人,又很有可能被別人傳出去變得人盡皆知。這種滋味估計很多人都經歷過。所以有的時候,人們就需要一個心靈的出口,把秘密表達出來,傾述給某一個對象。,十傳百,全國人民都知道了。
  • 親屬稱謂
    作為稱謂,「奶」最早是作為乳母之稱,以後又用以稱母親,又作為對以婚婦女的較廣義的稱呼。  (6)堂祖父、從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這些是對祖父的兄弟的稱謂。  (7)堂祖母、從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這些是對祖父兄弟妻子的稱謂。2.曾祖輩  (1)曾祖:即祖父之父。
  • 中國傳統民族文化,少數民族文化,親族稱謂
    《禮記●大傳》:「六世親屬蠍矣。」指六世以內的血親為親屬。後來人們把與自己有血緣關係或婚姻關係的人都籠統稱之為親屬。由於歷史的延續和家族的發展,必然造成親族範圍的不斷擴大,所以在傳統的親族概念上,不僅有內容的限定,而且有範圍的限制。
  • 沈從文家書中的稱謂
    從「全集」看,最早留下的家書,是沈先生新婚不久返回老家時,滿懷一腔濃深愛意,一路寫給妻子的沿途風景和思念心情。這些文字的清麗妙絕,讀過的朋友當不易忘懷。其中對妻子稱謂,就怪有意思,是為「三三」。想想,大約因為妻子張兆和在家排行第三之故,而沈從文的自己的落款卻是「二哥」,這也是沈從文在家的男子排行。這些絕妙文字,沈從文有時專門標註「三三專利讀物」,意味深長。
  • 有趣的年齡稱謂!
    古人的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年齡稱謂大多是記載在書籍之中,然後被沿用至今。古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有些稱謂現在還能聽到,顯得形象而含蓄,深邃而雅致。
  • 美拉布拉多犬拒絕上車 要求帶大象玩偶外出
    在主人拍攝的視頻中,這隻名叫派鉑(Piper)的拉布拉多犬嘴裡叼著大象玩偶在雪地裡等車,興奮地把玩具扔來扔去。跟隨主人出發時,在沒有其巨型大象玩偶陪伴的情況下,它拒絕上車去購物。最終,在主人的妥協下,只見派鉑將大象玩偶銜在嘴裡跳進了汽車後備箱中,乖乖地一起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