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初五俗稱破五,兒時這天比大年三十還熱鬧,天津人的習俗還真怪

2020-12-14 耳朵的食物戀

今初五俗稱破五,兒時這天比大年三十還熱鬧,天津人的習俗還真怪

大家這個春節在家吃的如何啊,是不是都長肉了?咱們可說好了,過完年誰也別嫌棄誰肚子上的遊泳圈。今天就是大年初五了,俗稱破五,我們天津人把這一天看得比大年三十還重要呢。記得小的時候,每逢大年三十在晚飯時間,家家戶戶都要出門放鞭炮,誰家越香,誰家就更高興。我奶奶家的伯伯們自然是胡同裡面的佼佼者,每次都在最後放最響的炮竹。

還記得我前些日子教大家製作的臘八醋嘛,都做得可好啊?它不僅僅是大年三十吃餃子時需要,到了大年初五,就是今天更需要它呢。因為我們要「剁小人」了,就是說要剁菜,做餡兒。昨天和群裡學員們問,你們家鄉都有什麼習俗啊,有吃元宵的,有吃其他的,我們天津人今天是吃餃子呢。

到了今天,家家戶戶都要叮了咣啷的剁肉餡,剁白菜,一大早起來就可以聽見樓道裡面,鄰居都開始剁起來了,將一年的黴運,不好的事都剁沒,祈望來年可以順風順水,平安喜樂。餡兒是什麼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個風俗習慣。還有就是會不會包餃子的人,都要包餃子,因為我們要捏小人,也就是捏住「小人嘴「。不知道大家家鄉都有什麼習俗呢?天津人是不是還挺怪的。「破五」食俗遠不只包餃子,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食俗,我目前直到的有吃元宵,吃年糕,大家也可以評論區裡面,分享出你家的風俗習慣。

兒時還讓放炮的時候,破五這一天,比三十放的還熱鬧呢。那時騎自行車去同學聚會,20分鐘的路程,愣是40分鐘也騎不回去,原因就是放炮不僅僅是開飯前呢,一整天都在放鞭炮,各種躲,那時候還真是特別開心,特別有年味兒啊,過年這幾天,每一天都不一樣的感覺。

中國傳統年俗,農曆正月初五,俗稱破五。這一天,有一種叫做趕五窮: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的風俗。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闢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破五也有送年的意思,過了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復到大年除夕以前的狀態。

初五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圖吉利,人們以各種方式迎接財神。例如今天醒來,朋友圈就都在接財神呢。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因此,每到大年初五零時零分,人們就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憧憬著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而且過了今天,很多店鋪也要陸續的開業了,大家都會放鞭炮,慶祝來年豐衣足食。

大家好,我是耳朵,國家一級烘焙技師,多平臺認證原創美食作者。喜歡的朋友請收藏和轉發起來吧,如果您不知道每天做什麼來吃,可以關注耳朵,耳朵每天都會帶來不一樣的美食分享,愛你們,麼麼噠!

相關焦點

  • 初五習俗 俗稱破五
    破五!破五了!正月初五,俗稱破五節,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因中國民俗認為之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而得名。
  • 今初五俗稱破五!破掉瘟疫掃除疾病!加油武漢!
    今天是農曆大年初五,俗稱大年初五。我記得小時候,每家每戶都要在除夕的晚餐時間出去放鞭炮。房子越香,越幸福。我奶奶的叔叔們自然是小巷裡最好的。他們總是把最響的鞭炮放在最後。你還記得幾天前我教你做的臘八醋嗎?他們都很好嗎?不僅是除夕吃餃子,今天也是。因為我們要「剁壞蛋」,也就是說,剁蔬菜做餡料。昨天,我問同學們,你們家鄉有什麼風俗?有一些人吃元宵等。我們天津人今天吃餃子。
  • 正月初五習俗迎財神!正月初五破五什麼意思——
    大年初五,也是過年中尤為重要的一天,因為過年的很多禁忌習俗,過了這一天開始都破除了,因此也被稱為「破五節」。那麼大年初五都有哪些講究呢?大年初五迎財神農曆正月初五,也稱破五。這天是傳統民俗接財神的日子,也是財神爺出巡的日子,很多地方都會舉辦迎財神的活動,平常人家也會早早起來燒香迎接財神。
  •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節,除了吃餃子還要開市迎財神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節。「破」是「打破、突破」的意思,「破五」就是破除初一至初五以來的所有禁忌,一如正月初一以前。有些地方把正月初五叫做「圓年」,意思是新年過完了,該劃句號了。《燕京歲時記》中說:初五日謂之「破五」,「破五」之內不得以生米為炊,婦女不得出門。《清裨類鈔》也載:正月初五日為破五,婦女不得出門。一、吃餃子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中國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喜愛,有「好吃不過餃子」的說法。大年初五這天,北方食俗是吃餃子。
  • 正月初五為何有「迎財神」之說,「破五」都有哪些習俗
    農曆正月初五,民間俗稱「破五」。也是「迎財神」的日子,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這一天又有哪些講究呢?一、正月初五為何叫「破五」在古代,正月初一到初五有很多禁忌,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年俗裡一般不允許搞衛生,掃地只能在屋裡掃,垃圾先放在屋裡拐角處。在過了初五之後,這些禁忌即告解除,故稱「破五」。「破」是打破、突破的意思。正月初五,又稱「破五節」,其宗旨均意在"破除"。
  • 【春節習俗】大年初五,「破五節」傳統習俗知多少?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節,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節日之一。
  • 什麼叫「破五」?初五風俗禁忌!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 蒼南破五習俗有哪些?掃屋「送窮」、迎財神
    民俗學者孫其威表示,「破五」的主要習俗是「送窮」、迎接財神,「這一天的食俗是吃餃子,但是和除夕的餃子還略有區別」。傳說姜太公封老婆為窮神,並令她「見破即歸」,人們為了避窮神,於是把這天稱為為「破五」。 據溫州民俗文化人士李燕說,這風俗來源於姜太公封老婆為窮神,並令她「見破即歸」的故事。還有一個略為不同的傳說是,大年三十人們請神時,把髒神——姜太公的老婆給忘了。於是她氣不過,便找彌勒佛鬧事。彌勒佛滿臉堆笑,就是不答腔。這髒神氣得捶胸頓足,七竅生煙。
  • 正月初五迎財神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中國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
  •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吃餃子的來由?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漢族民俗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此,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 初五是什麼日子 大年初五的習俗和禁忌又是什麼?
    大年初五是農曆新年的第五天,傳說這天是牛日,也是財神聖日,是民間接路頭神的日子,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大年初五的習俗有哪些嗎?有習俗自然也有禁忌,那麼大年初五的禁忌是什麼呢? 大年初五的習俗有哪些? 1、     原標題:初五是什麼日子 大年初五的習俗和禁忌又是什麼?
  • 初五習俗的二三事,你都做了沒?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讓小編來告訴你初五這天有哪些好玩兒的習俗吧!
  • 大年初五,在農村為啥被叫做「破五」?還送「五窮」,指的是啥?
    農曆正月初五,俗稱破五。這一天,許多地方時興一種叫做「趕五窮」的風俗。什麼是「破五」?農曆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節日之一,因漢族民俗認為之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而得名。「破五」這一民俗時至今日,就演化成「送年」的意思,過了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復到大年除夕以前的狀態。「破五」的由來①送「窮神」根據《封神榜》記載,姜子牙封神時,把背叛他的妻子封為「窮神」,令她「逢破即歸」。
  • 破五節|迎財神,趕五窮
    《燕京歲時記》中說:初五日謂之『破五』,『破五』之內不得以生米為炊,婦女不得出門。至初六日,則王妃貴主以及宦官等冠帔往來,互相道賀。新婚女子亦於當日歸寧,而諸商亦漸次開張貿易矣。《清裨類鈔》也載:「正月初五日為破五,婦女不得出門。農曆正月初五,俗稱破五。這一天,許多地方時興一種叫做趕"五窮"的風俗。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每間房屋裡往外頭放,邊放邊往門外走。
  • 正月初五,為什麼是「破五」?
    這天,諸多禁忌解除,各行各業正式開張營業,又是送窮神、迎財神的日子,生活在過年的歡鬧之外也將恢復如常。農曆正月初五,向來有「破五」之稱。丨泛泛東風初破五丨「破」是打破、突破的意思。正月初五,又稱「破五節」,其宗旨均意在"破除"。
  • 【春節系列】初五習俗知多少?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節,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節日之一。因漢族民俗認為之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而得名。
  • 大年初五初五到十五還有這些習俗和禁忌 不看你就虧大了!
    大年初五初五到十五還有這些習俗和禁忌 不看你就虧大了!時間:2020-01-28 23:5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五初五到十五還有這些習俗和禁忌 不看你就虧大了! 時間過得真快,明天就到了大年初五。
  • 正月初五
    陝西韓城一帶,破五這一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發聲,認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中國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中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開市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
  • 正月初五的正確打開方式全在這,全年都能「雞」有錢!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節」,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節日之一。舊時,初一到初五民間有很多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飯、婦女不能動針線、不允許搞衛生、不能打碎東西等。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③吃餃子
  • 正月初五習俗及禁忌-正月初五迎財神的正確方法
    其實,除了放鞭炮之外,中國民間還有在初五打掃衛生的習俗,從每間房屋裡把垃圾掃出門外。江南一代的百姓還有在這天講究吃財神糕、下麵條。因為麵條長得像古時候串錢的繩子,下麵條寓意給家裡添「錢串子」,財源滾滾來。初五「迎財神」只是中國民間廣泛流行的一種習俗,反映了人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其實除了放鞭炮之外,更需要自己的智慧和勤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