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骨折了,選擇保守治療還是及時手術?

2020-12-14 騰訊網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

通訊員 遊華玲

【案例1】百歲老人摔跤後骨折入院

天河區的百歲老人潘婆婆不小心摔了一跤,左髖部、臀部著地,傷後不能站立、行走,左側髖部活動受限,在當地社區醫院拍了片子,發現左側股骨頸骨折,被送往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簡稱南醫三院)。

關節外科收治了潘婆婆,跟很多老年患者一樣,婆婆感覺自己年紀大了,擔心手術風險大,剛開始聽說要手術治療是不大情願的。婆婆的女兒李阿姨深知臥床會給老人帶來更大的風險,在醫生評估後說服了潘婆婆手術治療。

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趙暢為婆婆做了左側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後兩天,潘婆婆就開始下地練習走路了,避免了長期臥床帶來的巨大風險,很快就恢復了受傷前的生活質量。

【案例2】83歲女兒也因骨折入院

潘婆婆剛出院沒幾天,她的女兒李阿姨因為腰椎骨折也住進了南醫三院脊柱外科。

李阿姨83歲,有比較嚴重的骨質疏鬆,之前因為其他部位的骨折,住院治療過。這次李阿姨入院,說胸、腰、背部劇烈疼痛,不能站立行走,只能臥床。

醫生檢查後發現其T12、L3椎體壓縮性骨折,脊柱外科主任醫師吳毅為李阿姨行經皮椎體成形術,這是微創手術,術中出血僅5ml,5月28日入院,6月1日就出院了。

出院後,醫生叮囑李阿姨一定要長期進行康骨質疏鬆治療,遵醫囑按時服藥,定期複查,不然還有發生骨折的可能。

圖/視覺中國

這是兩個老年患者骨折手術的案例,那麼很多人都會關心:老年人骨折,選擇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我們聽一下醫生的建議。

吳毅介紹,臨床中有不少老年人骨折後,由於擔心年齡大下不來手術臺而對手術避之不及,老人們希望保守治療能讓骨折處痊癒。其實,老年人骨折哪些可以保守治療,哪些需要儘快手術治療,跟骨折的損傷程度和具體部位相關,不能一味追求保守,什麼情況保守治療,什麼情況一定要手術,需要聽取醫生的建議。

老年人骨折後,保守治療的前提是骨折部位移位不明顯,沒有累及關節面或引起關節脫位,這是保守治療的基礎。除了這個因素,骨折的部位也是決定能否保守治療的關鍵因素。

骨折部位不同,治療方案也有不同

脊柱和髖部骨折,建議儘快手術。

像李阿姨,若不手術,可能會有幾個後果:第一是骨折不癒合,形成一個假關節,造成長期的慢性疼痛;第二種可能是骨折處會不斷地壓縮變形,形成一個局部的後凸畸形,影響生活質量,也會有慢性的腰背部疼痛。

脊柱和髖部骨折保守治療需要長期臥床制動,對於老年人而言,這會引發其他併發症,比如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壓瘡、血栓等,這些併發症發生率很高。

另外,長期臥床導致大幅度減少戶外活動、曬太陽的時間,骨量流失愈發嚴重,對病情減緩毫無好處。就算幸運沒有發生這些併發症,這兩個部位的保守治療也並不一定能讓骨折處癒合。還會出現保守治療一段時間後,複查發現股骨頭壞死、骨折處畸形癒合甚至不癒合,因此,看上去風險小的保守治療,其實危機四伏。

對於這兩個部位的骨折,若老年人身體沒有明顯手術禁忌,建議儘快手術。現在手術技術成熟,一般的骨折1小時內就能做好,只要手術得當,術後積極下地復健,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將比保守治療大有改善。

足踝部的骨折可視情況選擇保守或手術,若能杵拐杖行走,可以考慮打石膏固定,只是癒合的時間比較長,對於一些身體狀況比較差的患者,杵拐杖行走有困難,長時間臥床可能誘發其他併發症,那可以考慮手術治療,縮短臥床時間,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手腕、手臂類骨折如果移位不明顯,保守治療並不影響行走,可以嘗試保守治療。不過對於固定的石膏護理要求較高,如夏天天氣炎熱,流汗容易產生異味,由於固定的時間較長,有可能會造成肌肉的萎縮。手術治療能夠縮短恢復時間,使患者更早地恢復正常生活。

老年人骨折是否採取保守治療,在骨折處沒有明顯的移位、脫位的前提下,醫生大多考慮骨折部位是否影響關節功能,還有患者是否適合臥床,比如一些明顯肥胖或者本身就有血栓的患者,是肯定不能長期臥床的。

縮短臥床時間、早下地活動、儘快進行功能康復是手術治療的目的,隨著各項技術的進步,老年人骨折的手術治療已經非常成熟,不用過於擔憂。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王敏

審籤 | 張德鋼

實習生 | 黎採怡

相關焦點

  • 高齡髖部骨折,手術還是保守治療?這位老人的經歷告訴你
    由於受舊觀念的影響,很多人認為老年人不宜動手術,而是選擇靜養保守治療,但往往會誘發肺部感染、深靜脈血栓、褥瘡等疾病,導致患者癱瘓,甚至影響到生命。髖部骨折,已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腫瘤之後的第三大老年人「殺手」。
  • 骨折後,手術治療還是保守治療?保守治療骨頭能不能自己長好?
    可能出現的骨折情況不算嚴重,但也有人情況較為嚴重,都說傷筋動骨一百天,骨折恢復起來還是需要時間的,對人體產生的影響也比較大。不想發生骨折,就要多養護骨骼,記得多補鈣,多鍛鍊骨骼。發生骨折後,也要及時處理,不管是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都要早做決定。
  • 骨折了,保守治療還是手術?
    1.骨折診斷需要做哪些檢查?首先,醫生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很重要。其次,X線可以診斷大多數骨折,是最常用的檢查手段。此外,CT檢查可以呈現骨折的細節,有利於發現隱匿性骨折。磁共振很少用於骨折的診斷。2.哪些骨折需要手術治療?①開放性骨折。②骨折合併重要神經/血管損傷。③骨折斷端移位明顯,影響肢體功能。
  • 骨折保守治療好還是手術好?提醒:老人若有這種骨折,建議手術
    骨折之後的治療問題一直是很多人關注的重點,有些人認為保守治療好,而有些人認為手術治療好,那麼究竟是保守治療好還是手術治療好呢?其實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單純的骨折、穩定性骨折可以保守治療。這樣的骨折因為比較穩定,對骨頭功能造成的影響並不大,這種情況下通過保守治療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臨床上,很多肱骨幹骨折、鎖骨骨折都採用了保守治療。骨折情況嚴重,開放性骨折脫位者,負重部位明顯移位骨折、成角骨折,螺旋骨折,甚至是粉碎性骨折,又或者骨折合併有其他的情況,比如合併後血管神經內臟損傷等等。
  • 高齡老人骨折後要不要手術?
    還有一網友在網上說:我奶奶今年90歲了,今年7月不小心摔倒,家人抬到床上靜養,至今長了褥瘡,不是很嚴重,也沒有送醫院治療,家人擔心年紀大治不了,奶奶左腿不能動,一動就疼。高齡老人骨折後是否手術一直是讓老人和家人糾結的事,做手術擔心老人年齡大了有風險,如果不手術就可能永遠站不起來了,如果臥床時間久了,還可能會出現併發症。高齡老人骨折後,是手術還是放棄治療,記者採訪了鄭大一附院骨科主任醫師吳學建。
  • 骨折做手術恢復快還是保守治療恢復快?有哪些建議?
    因此,很多骨折的患者都很注重骨折的治療,但是有些患者卻在手術治療與保守治療的方法中非常糾結。那麼,骨折做手術恢復快還是保守治療恢復快?有哪些建議?第二,對於骨折位置基本上端正的患者而言,可以採取保守治療的方法,例如:打石膏或者上夾板等,而對於比較嚴重的骨折錯位的患者,尤其是累及到關節的骨折的患者,是比較適宜採用手術治療的方法。
  • 佩雷拉左臂骨折,醫生建議手術被回絕,執意選擇保守治療
    據記者劉聞超的消息,佩雷拉左臂骨折,醫生建議手術但他執意保守治療。上港於11月11日打完中超最後一戰並連夜返滬休整後,佩雷拉在第二天晚上就不慎弄傷了左手臂,後經拍片診斷證實為骨折。醫生曾建議佩雷拉立即進行手術治療幫助復位,不過他一口拒絕,並選擇保守治療,先用石膏暫且對傷處進行固定。
  • 骨折後,是保守治療好還是手術治療好?日常有哪些要注意事項?
    骨折是由於外傷導致的骨頭斷裂,涉及到骨頭的恢復就有點困難了。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由此也可見到骨折的恢復期是很長的。同樣,骨折後的治療也比較重要,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都是骨折的治療方法,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
  • 百歲老人骨折,45分鐘手術後重獲新生
    去年11月17日,97歲的她在家中不慎摔倒,送往當地醫院拍片檢查後發現是右側股骨粗隆間骨折,保守治療4天後,疼痛加重,並伴有咳嗽。為進一步治療,家人帶著劉婆婆於21日轉至我院。完善了相關檢查後,劉婆婆最終被確診為:右側股骨粗隆間骨折、雙側墜積性肺炎。
  • 92歲老人摔倒骨折 醫生衝破高齡手術「禁區」讓他重新下地行走
    康復中的孫大伯恐怖的「人生最後一次骨折」不想保守治療怎麼辦前幾天,92歲的孫大伯一個檻沒跨過去,在家摔了一跤,當時就坐在地上起不了身,隨即被緊急送到浙江醫院三墩院區,被診斷為右側股骨頸骨折。老年人股骨頸骨折後死亡率高達50%,也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臨床中,老年人髖部骨折保守治療,一年後的生存率大概是50%。
  • 闌尾炎到底是手術好,還是保守治療好?
    另外,有時候一些老年患者長期右下腹痛,但是在疼痛能夠忍受的時候,老人經常選擇忍耐,而不是到醫院就診,這就導致了一些老年患者來醫院的時候已經是結腸癌穿孔,這種情況是比較嚴重的。這一類患者可能誤認為是闌尾炎,如果沒有經過系統的診斷,自行去藥店購買藥品緩解症狀的話,就很容易造成延誤治療時機,導致疾病進展到比較嚴重的境地。
  • 股骨頸骨折有哪些症狀出現?保守治療關鍵是這點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骨骼健康會有所下降,骨骼功能有所減退,導致骨折損傷易發,這也是為什麼老人易發骨折的主要原因。股骨頸是骨折高發部位之一。如果骨折損傷發於此處,會有哪些症狀表現呢?保守治療效果如何?股骨頸骨折的症狀是什麼?
  • 老人骨折了千萬不能手術?松江骨科醫生這樣說
    B:哎,在家照顧老人。A:老人咋啦?B:晾衣服夠個晾衣架就骨折了。A:哎呦,這麼大歲數了可不能手術啊!B:對的,風險太大,老年人都不能手術!醫生:誰說的?骨折了怎麼辦?手術嗎?會不會有風險?保守治療呢?會不會治不好?今天,讓我們共同關注,老人骨折之後,手術可怕嗎?
  • 家裡老人骨折了 到底要不要手術?
    為保守起見,家屬決定放棄手術,進行保守治療。「只要臥床狀況不改善,上述情況就沒有改善的基礎,只會越來越嚴重。除了對病人本身,對家庭也是非常大的負擔,因為髖部骨折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家庭必須有人日夜照料,因此,一個老人倒下,一家人都亂了。」在經過市三醫院外一科主任龍明徠的勸說與溝通下,家屬們聽取了醫生的建議,決定搏一搏。
  • 寧德109歲高齡老人遭遇「人生中最後一次骨折」 ,這項手術幫...
    高齡老人最怕什麼?摔跤!尤其是髖部骨折,被骨科醫生稱作「人生中最後一次骨折」。這個疾病本身並不可怕,但是高齡老人一旦遇上了,就變得比較棘手。各種臟器都在走下坡路的高齡老人,家屬通常選擇保守治療。
  • 104歲老人骨折:「我103歲的閨蜜和89歲的女兒骨折手術都康復了,我...
    百歲老人骨折了怎麼辦?當醫生們還在糾結治療方案時,老人家卻堅持要手術治療。究其原因,是她103歲的閨蜜還有89歲的女兒骨折後都採取了手術獲得康復。最近,江南大學附屬醫院發揮多學科診療優勢,成功為這位高齡老人實施右側股骨頸骨折手術,患者恢復良好已康復出院。
  • 大胯骨折了怎麼辦?是該藥物治療,還是動手術比較好?
    有時候老年人只是微微用力,可能就會導致骨折。年紀大,衰老的不僅僅是骨頭。身體的各個部位的生命力都大不如前,所以老年人的反應力就比較慢。遇到身體不穩的情況,年輕人微微一晃就能穩住身體,而老年人就容易摔倒。一摔倒,就容易將大胯摔骨折。大胯骨折相較於其他骨折,比較複雜。因為位置關係,非常難以固定。
  • 101歲老人跌倒骨折,這個手術讓她重新站起來!
    「真沒想到,老人這麼大年紀了,骨折後還有望重新站起來走路!」近日,百歲的殷婆婆從東莞市中醫院出院回家,待靜養康復3-5個月後便可自行下地行走。據介紹,這是目前該醫院同類手術年齡最大的患者。根患者家屬介紹,老人當天下午在家不慎跌倒,致左髖部疼痛,活動受限。患者隨後被送到當地醫院就診,根據當地醫院X線提示,老人診斷為左粗隆間骨折。該患者在13年前,曾因摔傷致右側股骨粗隆間骨折住院治療,因年事已高,當地醫院選擇為其進行保守治療。患者的骨折後來已癒合,但髖關節功能恢復不理想。此次,老人再次骨折,還有人勸其媳婦放棄治療。
  • 選對治療方法 正面「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泰安市中醫醫院手術...
    入院後體檢發現老人血紅蛋白只有7g/l,遠遠低於正常人的12g/l的標準,骨三科聯繫麻醉科主任劉長東後,先予以輸血等對症治療穩定老人病情,待下午四點相關檢查完善後,急診在劉長東制定的優化手術麻醉及快速康復ERAS方案下,由骨三科王乃舜醫師團隊實施手術,手術順利,術後患者生命體徵平穩,傷肢可自主在床上活動,第二天老人就能在助行器輔助下下地活動了。
  • 鄭州市一院為104歲骨折老爺子實施微創手術
    曹珺副主任醫師、高旭大夫為患者做檢查,排除骨折後將老人送回家,家屬十分感動。12月2日,老人在家中再次不幸摔下床,腰部及右髖部疼痛,家屬懷疑老人腰椎又骨折了,與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骨三科高旭大夫聯繫,此時高大夫在青島進修學習,聽到老爺子病情後,積極與曹珺副主任醫師聯繫,通報老人的病情,聯繫救護車將老人送到醫院,經檢查診斷為"右股骨粗隆間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