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棟棟溫暖如春的溫室大棚裡,蔬菜、水果、花卉長勢正好;一處處忙碌運轉的車間裡,各類農業深加工產品陸續下線;一個個景色宜人的美麗鄉村,吸引了天南地北的遊客……冬日的九臺農村雖然已被白雪覆蓋,但依然充滿勃勃生機,蘊含著巨大的發展能量。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重大部署,九臺區以鄉村振興戰略為「三農」工作總抓手,按照「三區、兩改、一建、一整治、一攻堅」的思路,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示範區、農業特色產業園區、三產融合發展示範區,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村公共服務、紮實推進農村各項改革,建設中心城區、中心鎮、中心村,抓好人居環境和農村社會環境整治,鞏固精準扶貧成效,推動了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統籌發展「三區」
建設高標準農田128萬畝
稻田連成了一大片,四周建起了硬化的水渠,通過電腦就可以全方位掌控水稻的生長情況……九臺區龍嘉街道紅光村現代農業示範基地裡,4000多畝稻田建成了集中連片的高標準農田。今年,九臺區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示範區建設,已建設完成高標準農田128萬畝,建設核心示範區30萬畝、示範片11個。建設玉米減肥增效示範區15個,每公頃節本增效1300元。
農業特色產業園區和三產融合發展示範區穩步推進。目前,九臺區擁有國家和省、市級龍頭企業54個,農民專業合作社質量提升推進工作有序進行,打造核心社154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3145家。依託廟香山滑雪場打造地景公路,投資50億元建設田園綜合體項目,其中投資2.1億元的一期項目已投入使用,預計到今年年末,九臺區接待遊客數量將達到360萬人次,綜合收入實現13億元。
改善農村公共服務
投資4.2億元建683公裡農村公路
「路好了,我們的農產品走出去的速度更快了。」九臺區沐石河街道樺樹村裡,22公裡縱橫交錯的水泥路通往田間地頭,通往村民門口,更通進了村民的心裡。走在平坦的村路上,村民王井禹高興地說,水泥路縮短了運輸時間,他採的山野菜賣上了好價錢。近年來,九臺區不斷改善農村公共服務,持續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投資4.2億元建設農村公路683公裡,建設了279座農村文化廣場,在198個行政村建設供水工程246處,農村集中供水受益人口達38.15萬人。
人口向城區集中,向中心鎮集中,向中心村集中,圍繞中心城區、中心鎮、中心村建設,九臺區不斷增強輻射帶動功能。目前,九臺區積極推進老城區改造和九溪新區建設,規劃建設卡倫湖、東湖、紀家等區域中心鎮。同時,制訂完善土地、財政、投融資等配套政策,把中心村建成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生活富裕的樣板村。
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2000個美麗庭院扮靚農村
栽植各類樹木62萬棵,綠化950延長千米、綠化面積280萬平方米;創建「美麗庭院」2000個、「乾淨人家」3000戶……今年以來,九臺區突出抓好人居環境整治,一個個「顏值」與內涵並存的村莊正在成為農民的幸福新家園。「村裡更乾淨了,每天出來溜達心情特別好。」談起村裡的環境,九臺區波泥河街道清水村村民韓萬勝讚不絕口。
「現在村民都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九臺區龍嘉街道龍家堡村整潔而美麗,路邊看不到一點兒垃圾,村幹部介紹說,依託村民公約實施門前「三包」,村民養成定時、定點傾倒垃圾的好習慣。目前,九臺區已經健全完善了「戶分類減量、村保潔收集、鎮統籌清運、區終轉處理」垃圾收運處置體系,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來源:長春市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