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社會安 全力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2020-12-18 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12月16日,市長史根治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聽取農口2021年重點工作、重點項目謀劃情況匯報。史根治強調,要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社會安發展目標,統籌謀劃,紮實工作,全力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副市長湯超參加會議。

  在聽取農口各單位和建安區工作匯報後,史根治對今年以來許昌市穩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取得脫貧攻堅決定性成果、持續改善民生民本等工作成效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農口工作是事關全局的基礎性和戰略性工作,與基本民生息息相關,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底盤」。年末歲首,正是各項工作奮力衝刺、確保收官的關鍵時期,要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緊盯薄弱環節,全力衝刺攻堅,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就做好下步工作,史根治強調四點意見。一要緊扣上級政策。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農業農村工作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提升政治站位,研究吃透政策,提高工作謀劃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要聚焦鄉村振興。全面推進鄉村「五大振興」,充分發揮許昌市「花、藥、菜、煙」等傳統產業優勢,加快建設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注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夯實發展基礎,增強脫貧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持續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推進縣鄉村公共服務一體化。三要統籌重點工作。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嚴格保護耕地,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做到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確保糧食安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發展壯大扶貧產業,帶動群眾持續增收。保障好基本民生,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加快建設養老服務體系。加強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紮實做好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持續抓好安全生產,營造和諧發展環境。四要提高謀划水平。把2021年工作與「十四五」時期工作一體謀劃、統籌推進,注重長短結合,加強科學論證,突出盡力而為,做到量力而行,提高項目謀劃的針對性、可行性,努力創造一批在全省、全國叫得響的經驗和樣板。

責任編輯:王喆

相關焦點

  • 立足新發展階段 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訪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強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新形勢下如何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針對這個問題,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辦公廳主任廣德福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要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發力點,以強化高素質主體培育為支撐,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記者:如何理解新形勢下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
  • 陝西靖邊:農業強 農村美 農民富
    「十三五」期間,靖邊縣緊扣「兩區兩地一中心」建設目標,從富民強縣的戰略高度全力推進農業農村工作,深耕希望的田野,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精耕細作」織就現代農業的「錦繡山河」,農業現代化建設按下「快捷鍵」,靖邊農業進入歷史發展的「黃金時代」,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華麗轉身。
  • 農業強了 農村美了 農民富了——平涼市崆峒區「十三五」成就巡禮...
    農業強了 農村美了 農民富了——崆峒區「十三五」成就巡禮農業農村篇平涼日報記者 魏麗這是砥礪奮進的五年。全區一產增加值年均增速達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5%。農業農村發展各項目標任務勝利完成、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質量效益明顯提升、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產業升級、鄉村美麗、農民富足的「三農」發展新格局日趨形成。獲得感:能增收才是真豐收金秋時節,地處崆峒區北部塬區的寨河鄉,成片的全膜玉米進入收穫期。望著顆粒飽滿金燦燦的玉米,該鄉閆灣村村民蘭風智喜笑顏開。
  • 重慶黔江:以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推動鄉村振興
    在這不平凡的一年裡,黔江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按照重慶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著力補短板、強弱項、促發展,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 後小康社會推進農業農村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與對策
    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關鍵是要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包括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也包括農業農村經濟循環、農村經濟和城市經濟的循環。在此方面,農業農村服務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應該發揮更大作用。比如,有些地方發展鄉村產業,初衷是藉此帶動農民就業增收。
  • 農業強 農村美 農民富——浦江縣鄉村振興改革創新及亮點工作
    編者按:近年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有關鄉村振興工作要求,圍繞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深入實施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在鄉村振興道路上不斷改革創新,改革措施有實效,特色工作有亮點,實現了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打下堅實基礎,一批鄉村振興亮點工作獲得上級領導批示肯定或成為試點
  • 構建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原標題:構建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近年來,遼寧省瀋陽市于洪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農業農村發展工作,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中心,以農業
  • 農業興 農村美 農民富!《規劃建議》繪就「三農」未來發展新藍圖
    作為農業大州,文山州發展的基礎在農村、發展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是文山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需要。州委九屆十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文山州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十四五」期間全州農村農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建議》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產業發展、深化農村改革、實施鄉村建設等方面均做出了具體安排。
  • 普寧市麒麟鎮徑水村:農業強 農村美 農民富
    一派欣欣向榮的新農村景象。基礎設施的完善,不斷增強村民幸福感。基礎設施的完善,不斷增強村民幸福感。一個個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的項目落地生根,為徑水村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2016年以來,在對口幫扶單位東莞市石龍鎮的幫扶下,徑水村依託自身的特色,做活「農」字文章,帶動村民致富奔康,呈現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一派欣欣向榮新農村景象。
  • 鹽城市大豐區農業農村工作亮點頻現
    今年以來,我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打牢農業基礎,打造特色亮點,補齊「短板」、拉長「長板」、加固「底板」,不斷釋放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全力加快鄉村振興步伐。項目建設高昂起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龍頭。今年,我區大力實施農業「123」重點工程,在更高標準、更高層次上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的「大豐樣板」。我區將做大恆北早酥梨品牌,做強豐收大地、鹽土大地兩大載體,做特226省道名特花卉、351省道綠色果蔬、228國道種養循環三大特色觀光農業經濟帶。
  • 農業更強 農民更富 農村更美 桐鄉:美麗鄉村 踏歌而行
    與上海6所優質醫院開展戰略合作,成功接入省全民健康信息平臺,與16家省級三甲醫院實現信息交互;7家定點醫療機構納入長三角異地就醫門診直接結算;推進項目式「校校」結對建設,並積極與滬上名校展開空中課堂共享……從醫療到教育,從交通到惠及民生的方方面面,近年來,桐鄉以列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為契機,更高層次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打造高質量的鄉村振興示範地,並相繼拿下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先進縣
  • 【微報】汕尾:努力讓全市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
    【深汕區】7、3月20日,深汕特別合作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黃偉平率隊調研深汕特別合作區鮜門鎮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協調推進片區經濟建設和社會治理等工作。【海豐】8、近日,該關轄區海豐縣內有2家進出口企業因法定代表人變更未按規定及時到海關辦理註冊登記信息變更手續,最終受到行政處罰。
  • 院士領銜支撐貴州農村農業高質量發展!在貴州還能攻讀華農研究生
    院士領銜支撐貴州農村農業高質量發展!在最後一個月,華南農業大學動作頻頻,加快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近日,華農黨委書記王斌偉、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和華農副校長鄧詣群等一行先後到貴州科學院、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調研,並籤約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農業機械化「十四五」發展規劃項目,進一步用學科、人才和科研「組團」支撐貴州農村農業高質量發展。
  • 全市農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召開
    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全省農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精神,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提升思想認識、聚焦重點關鍵、提升發展水平,奮力開創農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加快推動駐馬店由農業大市向現代農業強市邁進。會議指出,要深化認識,增強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緊迫感。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是進入新發展階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是適應消費升級、滿足需求的必然要求,是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我市農業轉型發展、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 農業農村部:推動黑龍江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
    近日,農業農村部在其網站公布的《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85號建議的答覆》中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整合現有政策和資金項目,加大對黑龍江省的支持指導力度,夯實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升現代設施裝備水平,提高農業質量效益,推動黑龍江省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
  • 農業農村部就關於全面推進十四五時期三農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做出答覆
    「時期」三農「高質量發展」的建議,農業農村部經商財政部做出答覆。為落實國務院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農業農村部會同財政部立足城鄉資源稟賦,圍繞主導產業,集中力量建設了一批富有特色、規模適中、利益聯結緊密、帶動能力強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農業產業強鎮,突出串珠成線、塊狀成帶、集群成鏈,推動形成了多主體參與、多要素集聚、多業態發展格局。
  • 農業農村部推介第二批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2020年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省考察調研時指出,要積極扶持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專業合作社模式,把合作社辦得更加紅火。為進一步總結推廣農民合作社因地制宜探索發展的實踐經驗,農業農村部在各地推薦的基礎上,遴選確定了第二批47家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 毛世平訪談(下篇):補齊制約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短板
    會議強調,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任務依然艱巨。日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毛世平就相關話題接受本網專訪。正視制約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短板中宏網記者:基礎設施一直是制約我國農業農村加快發展的短板,十四五期間,您對我國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在內的鄉村建設有什麼看法?
  • 以城帶鄉,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近年來,我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努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取得積極進展:重要農產品保障水平穩步提升,農業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農民收入提前實現翻番目標,農業農村改革持續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 聚焦「四新」持續發力,提高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時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重要舉措,是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要聚焦新基建、新裝備、新業態、新材料「四新」持續發力,不斷提升農業信息化、機械化、品牌化、綠色化水平,激活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加快走出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農村現代化道路,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打下堅實基礎,奮力書寫好新時代「三農」工作新篇章。聚焦新基建,提升農業信息化水平。新基建對於經濟轉型升級具有助推作用,賦予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