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樹、許巍、竇唯、張楚……他們為什麼寫不出好歌了?

2020-12-23 南窗文化生活

01.

想想有些唏噓,在《大碗寬面》、《沙漠駱駝》、《帶你去旅行》盛行的年代裡,你已經有多久沒聽到過一首好歌了?

2004年的華語樂壇排行榜,幾乎承包了我們往後十年的歌兒。那一年上榜的歌手有周杰倫、蔡依林、林俊傑、王力宏、SHE、陳奕迅、張惠妹、孫燕姿……他們幾乎在同一年發表了自己的代表作。

那些歌你應該都會唱。

《七裡香》、《江南》、《forever love》、《快樂崇拜》、《我們的愛》、《倔強》、《寧夏》、《波斯貓》……

再來看看早一點的獨立音樂圈。

崔健第一次唱《一無所有》是1986年,在北京舉行的國際和平年百名歌星演唱會上。

那一年,李宗盛在臺灣唱《生命中的精靈》,羅大佑跑去香港給電影寫主題曲,《皇后大道東》和《戀曲1990》相繼出來了。

隨後的1989年,崔健發行了專輯《新長徵路上的搖滾》,開啟了中國搖滾樂的時代 。

1988年,竇唯加入黑豹擔任主唱,91年就有了《Don't Break My Heart》、《無地自容》這樣名聲大噪的經典作品。

1994年,魔巖三傑去了紅磡。張楚唱著「孤獨的人是可恥的」和「螞蟻螞蟻,蝗蟲的大腿」。

樸樹1999年做出了一整張《我去2000年》,裡邊收錄了《白樺林》和《那些花兒》,《生如夏花》出來的時候,也才2003年。那一年,樸樹剛進入而立之年。

2002年的時候,我們在唱許巍的《藍蓮花》。

2012年,陳思誠導演的《北京愛情故事》很火,但它的主題曲《北京,北京》和《再見,青春》汪峰分別寫於2007年和2009年。

而往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都在靠「啃食過去」過活。

他們當中有好些人,罹患抑鬱症,很久不創作了。樸樹、許巍、竇唯、張楚、何勇……

樸樹一直努力恢復自己的狀態,時隔14年發行《獵戶星座》,被指摘「炒剩飯」和「江郎才盡」,有聽眾大呼失望說「大概真的寫不出什麼新東西了,所以只能拿過去的經典曲子改一改」。

吹得一手好笛子的竇唯,已經不太關心聽眾在想什麼了,做一些自得其樂的音樂,懂和不懂的人都說這是境界。

張楚抑鬱症後回到西安生活,慢慢好轉之後試圖重新唱歌,某次登臺演出,發現狀態已經完全不對了。後面再出新的作品,反響也一直不鹹不淡。

許巍這幾年最火的作品是和高曉松合作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和為央視紀錄片獻唱的主題曲《第三極》。

一切都像菲茨傑拉德說的那樣,「所有光鮮亮麗都敵不過時間,並且一去不復返」。

02.

盛志民導演的《再見,烏託邦》,記錄了這樣一個時代——屬於中國搖滾的十年。

在這個紀錄片裡,竇唯自始至終沒露過面,張楚淘盜版碟,何勇繼續跑演出。

裡頭有幾個場景,還蠻讓人印象深刻的。

何勇和朋友在餐廳吃飯。其實那時他的精神狀況極不穩定,長期服藥,時不時仍需要入院就醫,前一年總共只有三場演出。

紀錄片裡有呈現他們演出的一個片段,他們在臺上賣力的喊叫,比出屬於搖滾的手勢,底下的樂迷垂死掙扎、意興闌珊,多少有些尷尬。

在餐廳裡,何勇說了這麼一句話:「有時候會想找滾石要點錢。這麼多年唱片一直賣著,彩鈴什麼的,一分也沒給過。」

崔健對著鏡頭說,「時代已經不再需要搖滾樂」。

張楚一副把什麼都看破的狀態,他說,「自《造飛機的工廠》之後,我自閉了8年」。

在「唱片」還很流行的年代裡,大學校園組樂團,五月天出來了,校園搖滾崛起。各行各業的人都轉型做音樂人,醫生羅大佑,家裡開瓦斯行的李宗盛,當警察的陶喆。

而大陸的第一代搖滾樂手,由一無所有,到冷暖自知,再到如今的「黑色夢中」。他們曾經創造出過一個如流星般閃耀的理想年代,旋即遇上MP3和商業主義的大環境。

超女快男來臨了,第一代成為被背棄的一代。

各種選秀比賽興起,數位音樂開始流行,大家再也不需要通過買唱片買磁帶來聽音樂。

人們活在一個美麗新世界裡,但那幫人早就「死」了。他們的眼神裡依舊藏著屬於90年代特有的光芒,但怎麼也掩蓋不了外頭閃爍著的那些失望與悲涼。

如今,選秀比賽造星,短視頻平臺捧出了一幫「流量為王」的網絡紅人。昔日那幫「憤怒的青年」,多多少少有點尷尬。

那時樸樹靠著跑演出,還能在北京通州買下一套房,隨意裝修,把四面牆都塗成黑色,後來覺得慎得慌,再把房子賣了。現在他去上節目,開口說的是,「最近我真的需要錢」。

組「唐朝」前,為了一把吉他,丁武給人畫風箏,一畫就是一天一夜;「黑豹」的李彤,好不容易吃回熱湯麵,因為面盛少了,急得跟人家大鬧;張楚剛到北京時,都是幾所高校師生養著,實在沒轍了,跑去卡拉OK廳給人放鐳射碟賺錢。

這樣窘迫的時刻,不勝枚舉。大家都是這樣苦過來的,後來瘋的瘋了,病的病了。

03.

樸樹去參加《樂隊的夏天》最後一期錄製,節目還沒錄完,他說,「我年紀大了,要回家睡覺了」,率性而為的同時,看起來與大家格格不入。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們突然變得和這個時代極其不兼容,也離真正的生活好遠好遠了。

大家再次想起他們,提到他們,竟全都關乎那個充滿理想主義的年代。有緬懷,有遺憾,但就是沒有憧憬。

好像他們再沒有寫出過什麼新作品,讓我們振臂高呼,「這是屬於我們的歌,我們還可以再聽十年二十年」。

事實上,我們還在聽十年二十年前的老歌。

一個細思極恐的事實:

我們是不是再難聽到好聽的新歌了?

這幫我們曾經無比崇拜的獨立音樂人,還可以寫出好作品嗎?

相關焦點

  • 27歲女歌手投繯自盡:高曉松落淚,許巍燒歌,汪峰連寫兩篇墓志銘
    1994年,「魔巖三傑」張楚、竇唯、何勇,加上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體育館掀起搖滾風暴。然而遺憾的是,這場風暴剛一結束,內地搖滾樂開始走下坡路了。就在這一年,筠子從解放軍藝術學院聲樂系畢業。她為了給自己留一條退路,獨自去了新加坡學習商業管理。畢業之後,筠子才重拾起自己的音樂夢想。
  • 竇唯、許巍、蘇打綠,寫給春天的10首歌
    2008年,周迅力邀竇唯為她的電影《李米的猜想》配樂,並在片尾曲翻唱了竇唯的這首《窗外》。當時周迅告訴記者,竇唯就像是一個先知。即便之後還有《夏》和《秋》兩個篇章,那時候的他們始終是歌迷心中公認的——最好的蘇打綠。而今,他們也回歸了。
  • 樸樹、老狼和高曉松,許巍,20年前的民謠男孩們長大了
    在那個樸樹還很浪,許巍還很窮,老狼還很慫的時代裡,民謠迎來了它別樣的春天。民謠的凋敝現狀2020年,一檔明星選秀綜藝《明日之子——樂團季》開播,除了各個優秀的學員之外,其中一個嘉賓的出席也引起了網友的激烈討論,他就是樸樹。
  • ​從香港紅磡到迷笛,孤獨的張楚回來了
    也許這是因為,演出嘉賓名單裡,出現了一位消失在公眾視線多年的「搖滾詩人」——張楚。去年年底,竇唯的前妻高原出版了一本《紅磡1994》攝影集。張楚出現在新書發布會現場,竇唯、何勇、張炬、劉義軍、鄧謳歌……這些熟悉的名字再度被提起。一百多張塵封的膠捲洗印見世,打開了人們對那場誕生於香港紅磡的搖滾神話的記憶。
  • 從香港紅磡到迷笛,孤獨的張楚回來了
    也許這是因為,演出嘉賓名單裡,出現了一位消失在公眾視線多年的「搖滾詩人」——張楚。紅磡一夜去年年底,竇唯的前妻高原出版了一本《紅磡1994》攝影集。張楚出現在新書發布會現場,竇唯、何勇、張炬、劉義軍、鄧謳歌……這些熟悉的名字再度被提起。一百多張塵封的膠捲洗印見世,打開了人們對那場誕生於香港紅磡的搖滾神話的記憶。
  • 中國音樂四大才子,許巍渾厚自由,樸樹雅致溫暖,他難以超越
    許巍、樸樹、鄭鈞和李健都是中國音樂的原創大神,但歌曲的風格各有不同,許巍搖滾的渾厚自由,樸樹的歌曲靈動純真,鄭鈞的搖滾銳利反叛,李健更偏向民謠,雅致溫暖。第二張專輯《第三隻眼》,主打歌曲《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將民歌元素融入到搖滾樂中,唱出既內斂又張揚的風格,《路漫漫》、《門》、《馬》和《第三隻眼》,每一首都傳唱度極高。1999年發行第三張專輯《怒放》,上市不到五天,第一批二十萬盒卡帶被「一搶而廣」,許多城市出現斷貨的現象。
  • 李叔同填詞的《送別》已傳唱百年,竇唯唐朝樂隊改編,樸樹唱哭了
    竇唯和唐朝樂隊都把這首歌改編過,竇唯曾經重新為這首歌譜曲,而唐朝樂隊改成的搖滾更是有了不同的味道。不但在《我是歌手》中韓磊翻唱過,樸樹更是唱哭了自己,這或許就是真正的「經典永流傳」。弘一大師李叔同,一定是近代名人中繞不開的人。
  • 竇唯與《無地自容》:孤獨而閃耀的二十多年
    1994年,竇唯的專輯《黑夢》和張楚的《孤獨的人是可恥的》、何勇《垃圾場》一同發布,「魔巖三傑」的名號一舉打響,這時候的中國搖滾也迎來了最為璀璨的時刻,香港紅磡演唱會舉行了。黑豹推出的唱片無人問津,張楚忽然寫不出歌,何勇被禁演,竇唯與王菲感情破裂,再也不願開口唱歌……紅磡演唱會之後,「魔巖三傑」留給人們的似乎只有一句「張楚死了,何勇瘋了,竇唯成仙兒了」的調侃。
  • 許巍為她破例,樸樹因她重出江湖……淡出樂壇十幾年,民謠界一姐仍...
    那一年有唐朝樂隊在紅館表演的《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地掀翻了香港紅館,同樣也是那一年,老狼憑藉《同桌的你》帶著校園民謠殺出內地樂壇重圍。從此掀起了內地樂壇的兩個巔峰,搖滾和民謠。眾所周知,北京所有會唱歌的人都是在酒吧裡被發現的。樸樹、葉蓓也不例外。
  • 52歲的許巍,變了:曾經愛聽許少年,再聽人已到中年丨百家故事
    這一年,竇唯、張楚和何勇作為魔巖三傑,在香港紅磡鬧出了大動靜。黑豹的「穿刺行動」也開始巡演,崔健早已遠赴柏林,大談《一塊紅布》時說:「藝術沒有政治的目的,但有政治的責任。」而彼時的許巍,還是一個寄人籬下的北漂。
  • 陳昇&張楚:我們為什麼不歌唱?
    流行歌壇為什麼還在用混音機唱歌?用樂器譜曲?用高音炫耀?用美色舔舐耳朵?我們為什麼還不肯接受心底內心的靈魂歌唱?努力地唱出不平、唱出傷悲、唱出愛情、唱出欲望、唱出理想。當蘇有朋到歐洲流浪時還有陳志朋,陳志朋當兵時還有孫耀威,周慧敏魚尾紋爬呀爬出來時我們還有陳明真,這些歌手是可以替代的,一如芭比娃娃。而我們只有一個存留記憶於八八年到九二年的陳昇、與自戀得如此迷人的張楚。
  • 竇唯我們這代人心中永遠的音樂符號
    今天在家整理一些很久沒有動過的舊物,打開了其中一個上面落得滿是灰塵的紙箱,裡面裝滿了我高中時攢的卡帶,擺在最上面的是竇唯的《黑夢》、張楚的《孤獨的人是可恥的》還有何勇的《垃圾場》,雖然我現在還在堅持作原創音樂,但看到這些後我一下又變成了曾經那個對搖滾樂無比熱愛且無比嚮往的高中生,我到死都不會忘記他們和他們的音樂
  • 竇唯,中國的《波西米亞狂想曲》
    直到1987年,竇唯才算正式進入搖滾圈。「派」樂隊在學校的演出,結束後即興表演,竇唯上去唱了一首威猛。年輕人一點不害羞,颱風很棒,嗓子也好。樂隊的陳小虎回憶說:「當時不知道從哪兒冒出這麼個人,那舞臺表現力,在國內絕對無人能比。」不久,竇唯就遇到了黑豹。.3.皇后樂隊起起伏伏,創造無數經典。
  • 中國五大搖滾歌手,汪峰第四名,竇唯第二名,第一名是搖滾教父
    我國五大搖滾歌手,汪峰第四名,竇唯第二名,第一名是搖滾教父第五名:許巍許巍的歌能夠分為前期和後期,風格差異之大竟有些讓人不能了解。前期的歌曲裡充滿了暗淡,憤激,鬱悶,後期的歌曲裡又灑滿了陽光,詩意,超然。將兩者一致在一起的就是相同觸碰魂靈的旋律和詩相同的歌詞,還有就是無盡讓人痛楚又給人期望的秋天。
  • 許巍:融化在人群中|百家故事
    那天他坐了6小時的車去見許巍,路上弄丟了自己的錢包和護照。許巍抱了他,把常穿的藍色衛衣脫下來當禮物,在上面很工整地寫:「祝你以後越來越好。」現在也是這樣,不管粉絲要求寫在最普通的本子上還是自己的專輯上,他都一筆一划地寫。同樣,聽眾也很認真地在歌曲下面寫自己的故事,「活了36年,慶幸自己還活著,感恩自己有好多人愛著。
  • 許億:《樂隊的夏天》為什麼不喜歡那些臺灣樂隊
    夜市裡烤串啤酒吹大牛的時候,來一盤擺盤精緻的刺身,總覺得不搭。為什麼不喜歡這些來自寶島臺灣的樂隊呢,因為他們和我們理解的搖滾很不一樣。《樂隊的夏天》的總體定位至少在我們這些觀眾的角度還是在搖滾精神上面。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往往會把與氛圍不搭調的東西拿掉,如果拿不掉,就有會生厭。第八期,臺灣的Mr WooHoo終於被刷,於是遊幕一片叫好。
  • 搖滾時期的竇唯,走上的只是一條與眾不同的音樂之路
    對於短暫的搖滾華語搖滾史來說,1994年搖滾中國新勢力演唱會絕對是他無法複製的巔峰時刻,這時候張楚、何勇、竇唯,唐朝都處於他們的巔峰時期。那一年的竇唯還很年輕,年輕的竇唯那個時候的模樣也被刻畫進了大眾腦海,一身中山裝,吹奏的笛子,沉穩冷靜的唱著歌,很多人都會想起那個時候的竇唯,這場演唱會也成就竇唯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