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去世前,兒子問誰繼承大統,袁回了2字,至今讓人肅然起敬

2020-12-12 讀文化博今

袁世凱生於公元1859年,死於1916年,是北洋新軍的創始人,可以說是一個徹底的歷史反派人物。曹操或許可以從不同方面來看待,有人覺得他梟雄一世,也有人覺得他是真的英雄,但袁世凱在後人心中是沒有第二種評斷的。

從1915年12月12日的復闢開始,次年1月1日即皇帝位,83天後,也就是1916年的3月22日,袁世凱被迫取消了帝制,這場復闢的遊戲在滴滴答答了83下後,戛然而止!這83天內,蔡鍔、唐繼堯等在雲南發動護國戰爭,北洋軍閥段祺瑞、馮國璋等人也暗自不滿,隨後貴州、廣西兩省起義。

袁世凱雖然極力壓制,無奈此時的袁世凱已經重病纏身,復闢之路再也走不下去了。1916年5月下旬,精於計算的他被診斷為尿毒症,很快6月6日就大限已到,這是再精明的人也預估不到的。人生戲劇到如此程度,怕也不是什麼人都能接受。

古人說人生的最大喜事之一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說的是人生由平凡到貴不可言只在朝夕之間。袁世凱從總統到皇帝是步步高登,而後這麼快就登上了極樂世界,這等遭遇怕是古今中外第一人了。袁世凱是明白人,在死之前就安排了後事,軍政各方勢力最想知道的就是權力由誰接手。

雖說段祺瑞、徐世昌之流各有勢力,互不相服,但這總統之位,光是名義也令人垂涎三尺,豈有不爭的道理呢。當時袁世凱的兒子業已成年,而且權欲不淺,對於這總統之位也是望眼欲穿,他曾旁敲側擊的問過袁世凱,將來誰來接班。這事不小,當徐世昌、段祺瑞等人聽其臨終之言時,袁世凱只有兩字安排——「約法」。

既然沒有直接指定他的兒子,說明他兒子基本被排除在外了,只是袁克定並沒有深思其中之意。這法是1915年《總統選舉法》,前總統在退位之前須推舉三位總統候選人名單,這名單一般不會為人所知的,因為會被安置在特定的地方,且又層層保護。

袁世凱將這名單鎖在了中南海的「金匱石室」,需要三把鑰匙才能打開。鑰匙分別在總統、參議院張和內閣總理手上,三人依次開鎖才能獲得其中的名單。袁克定不明袁世凱的深意,以為名單中必定有他的席位。袁死後不久,就進行了開選之日,名單被取出,上有三人名列,分別是徐世昌、段祺瑞、黎元洪,卻沒有袁克定。

我們不難知道袁克定當時的憤慨與不滿,以軍閥的覺悟來看,這權利必然是父爵子承,不過也要看時候,袁克定沒有深耕的土壤,在這些大軍閥的排擠下,若果真當上了總統,要不了多久就會被啃得骨渣都不留,這位置實在是做不得的。

三人候選名單已定,最後就是投票選舉。那個年代其實沒有所謂的公平可言,最後的結果不過是政治權衡,個人利益最大化罷了。果然最沒有實力的黎元洪被推選為民國總統,段祺瑞一頓操作下來當上了內閣總理,既掌握了軍政實權,又避免和馮國璋等人直接衝突,一石二鳥,成了最大贏家。

袁克定最後成為時代刷下來的人,不過好在有他父親的大筆遺產在,生活可謂無憂無慮,隨後就去了天津隱居,直至1955年,以77歲高齡去世,得了個善終。袁世凱臨終的兩個字,為後代留了一條不錯的路,可見他的「深謀遠慮」,為子女謀幸福方面,他做的是很不錯的。

袁世凱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1912年,清遜帝宣布退位後,成為民國臨時大總統,1913年,正式成為民國大總統,可以說,他的一生非常傳奇,帶有戲劇性,至今仍讓人爭議不斷,這本《百年袁家》,其中就講出了袁世凱一生中精彩故事,內容生動有趣,原價149,現價僅89元,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袁世凱去世前,大兒子問皇位咋辦,他回了2字,至今令人肅然起敬
    而袁世凱做了83天皇帝後,也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任命段祺瑞為國務卿,企圖聯結北洋軍閥的力量鎮壓發起護國運動的南方起義軍。不過並沒有收到什麼成效,其也在退位3個月後,因為尿毒症不治身亡。 而袁世凱的一生也是相當傳奇,其一共娶了一妻九妾,堪稱民國時期妻妾最多的人,甚至連當時皇帝的妃子都沒有袁世凱的妻妾多。
  • 袁世凱死前,大兒子問誰能繼位,袁只說了兩個字,讓人肅然起敬
    在中國的近代史上,有一位非常有爭議的人物,此人的前半生可以說是做了很多推動歷史進程的事情,是中國近代史上影響最深遠的人物之一,但是此人在後期做錯了一件事,毀掉了自己的全部名聲,說到這裡,很多人都猜到了,這個人就是袁世凱。
  • 《霸王別姬》袁四爺原型,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不願繼承江山的蠢貨
    《霸王別姬》劇照《霸王別姬》袁四爺(圖左)有人說,他是袁世凱口中寧願當名士也不願繼承江山的蠢貨;是文人墨客口中的民國蘇東坡;是數千女子心中的柳永;才高八鬥,因為跟父兄的微妙關係,人們又說他似曹子建袁克文生下不久,就被過繼給袁世凱寵愛的大姨太——沈氏。沈氏沒有子女,對袁克文很溺愛,幾乎到了百依百順的地步,所以袁克文天性頑劣、放蕩不羈,從不正經讀書。
  • 袁世凱曾有個兒子,英文名叫湯姆袁,晚輩評價一輩子不幹正經事
    文/王國棟在舊天津城,說起湯姆袁這個名字,許多老人都能津津樂道的和你侃一侃那些啼笑皆非的荒唐往事。那麼這個湯姆袁是何許人也,他到底做了什麼荒唐事情讓天津人念念不忘?湯姆袁,原名袁克度,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的第十二個兒子。
  • 袁世凱臨終立下遺囑,兒子:誰做繼承人,袁世凱一句話讓眾人驚訝
    在各大軍閥鬥爭中,袁世凱身為清朝官員,有著一系列的改革運動,也讓袁世凱在眾人眼中脫穎而出,本來的袁世凱只是一個地主家的孩子,卻能夠憑藉著自己的實力,一步步成為民國總統,其中的實力還是可以看的出來,他對封建王朝的一系列事情進行改革,創辦學校,開設工廠,還修建了中國第一條自主創建的鐵路等等,讓我國的進程逐漸向近代化發展。
  • 袁世凱墓命名為「袁陵」,遭民眾抗議,徐世昌換掉一字,沿用至今
    於是給兒子取名「凱」,又按照家族「保世克家、企文紹武」的排行,即「世凱」。 不過袁世凱是交由袁保中之弟袁保慶的妻子牛氏撫養,後來也是過繼給了沒有兒子的袁保慶,而袁保慶在清朝做官,官至二品,對袁世凱的栽培也是用心。
  • 泰國15歲提幫功王子,蘇提達的6歲兒子,誰能最後「繼承大統」?
    那麼問題來了,15歲的提幫功和蘇提達6歲的兒子誰會繼承大統。從背景來看,提幫功的母親被西拉米,已經被廢6年,離婚後被關押在寺廟,由於已經4年沒有新的照片傳出來被視為生死不明。至少在王室中對他沒有幫助。而蘇提達的兒子雖然沒有被公布,但是蘇提達本人留在瑞士照顧兒子,加上瑪哈時不時飛到瑞士陪兒子的舉動來看,是一個聰明機靈的孩子。論顏值提幫功的長相像是復刻了瑪哈國王的長相,而蘇提達兒子更加清秀一些,也是瑪哈多個子女中唯一一個沒有繼承厚嘴唇的。
  • 百年前袁世凱墓地:如帝王陵,士兵24小時持槍警戒,至今保存完整
    【年輕時的袁世凱】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因尿毒症在北京病死,終年57歲。臨死前,袁世凱留下遺言,「扶柩回籍,葬我洹上。」也就是說,袁世凱不願意回到老家項城下葬,而是葬在安陽。袁世凱墓地最終選擇在河南安陽洹水北岸之太平莊,這裡與老家項城相距800多裡。
  • 袁世凱的十六次婚娶
    于氏夫人的父親與袁保中素有交情,同為當地的豪紳,門戶相當,袁保中不同兒子同意與否即一手包辦。于氏雖大家閨秀,但相貌平平,沒有讀過書、習過字,不甚聰明伶俐,袁世凱自幼便走南闖北,見識頗廣,美貌女子見過不少,對娶這個鄉下姑娘為妻十分不滿意。無奈家規難違,只好勉強服從。婚後,于氏一直不能博得袁世凱的歡心。夫妻爭吵成了家常便飯,相互很少說話。
  • 袁世凱賞家僕十塊錢,只因他發現一怪事,促使袁世凱決心稱帝
    這其中關鍵人物就是袁世凱,有人將之和漢末的董卓對比,不過袁世凱更猛些,他真的當了皇帝。袁世凱發跡前有雄心,可沒機會。作為官宦人家的子弟,靠著父祖輩人的餘蔭,一路走來,貴人真是不少。袁家祖上平定捻軍有功,在他父親那輩時已經是世家了,可謂是個地方名門。唯一缺點是袁家的男人少子短命。
  • 袁世凱問張作霖:你要軍隊還是地盤?張回了17個字,使其消除戒心
    袁世凱問張作霖:你要軍隊還是地盤?張回了17個字,使其消除戒心 民國初年,各地軍閥混戰,草蜢出身的張作霖,憑藉自己左右逢源的本事,慢慢就成為獨霸一方的大軍閥,稱霸東北三省。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後,張作霖更是打進了北京,成為了北洋軍政府的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
  • 50歲的袁世凱被排擠回老家,算命先生看後:黃袍加身還短命!
    1909年,一個長衣老者在街頭擺攤看相,一抬頭,猛然看到50歲的袁世凱當街路過。老者突然起身追上大喊:「可惜了,可惜了!」護衛抬手就要攔下老者,卻被袁世凱叫停,高聲喝道:「你可知我是誰呀?」此時的袁世凱正被排擠回老家「安度晚年」,仕途路全斷,一身的抱負無法施展,正是心情煩悶的時候。
  • 袁世凱去世後,他的17個兒子和15個女兒為啥還那麼牛?其實很簡單
    對於袁世凱的榮辱功過,人們各有評說,有人說他是「獨夫民賊」、「竊國大盜,也有人認為他對中國的近代化做出了貢獻,是真正的改革家。總而言之,袁世凱是近代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歷史學家唐德剛,便在其著作《袁氏當國》中所說:「自民國有史以來,吾尚未見一本、一篇甚或一頁對袁有正面評價之書。」
  • 宋太宗一脈宗室眾多,宋仁宗為何要選趙曙繼承大統?
    到了1063年的5月1日,宋仁宗的養子趙曙繼承大統,他就是宋代歷史上起到重要過渡作用的宋英宗。那麼,宋太宗趙光義一脈留下的宗室成員眾多,宋仁宗為何會挑趙允讓的第13個兒子趙宗實(後來改名為趙曙)繼承大統呢?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先從宋仁宗的父親,宋真宗趙恆身上找到答案。
  • 袁世凱當皇帝居然是上了別人的當,臨死前才醒悟
    連選連任,只要袁世凱願意,他就可以一直當總統。所以他沒必要再去冒天下之大不韙,復闢當皇帝。 其次,這個理由袁世凱說的更實在。他說古往今來,當皇帝無非就是為了子孫後代。自己的大兒子是個殘疾。二兒子只想做名士,三兒子又不擅長政治,其他的兒子還都太小。即使他真的當了皇帝,只要一死,他這些兒子沒一個有能耐繼承大統。
  • 為栽培袁世凱,袁氏家族是怎麼做的?有人傳授絕學,有人苦心領路
    鹹豐三年,太平軍、捻匪聲勢日大,袁甲三受命回鄉幫辦軍務,攻殺匪兵,從此走向封疆大吏的功成之道,官至漕運總督兼江南河道總督,提督八省軍事,賜號"伊勒圖巴圖魯"。袁世凱出生之時,是袁氏家族的大慶之日,這一天,袁家接到袁甲三攻陷捻匪老巢臨淮關的捷報,於是給他取名世凱,希望他繼承祖業,世世代代一路凱歌高進,為袁家光宗耀祖。
  • 為何選擇了群臣都無法駕馭的朱厚熜繼承大統?
    在明朝帝王中,明武宗無疑是最具有爭議的皇帝:正史記載明武宗是一位不學無術的帝王,可他卻精通5國語言;正史記載明武宗崇信以劉瑾為首的「八虎」,但頃刻間卻滅了劉瑾,手段非常;正史記載明武宗到處尋花問柳,御女無數,他卻沒有一個子嗣,以至於駕崩後,需要找小宗來繼承。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個與明武宗有關的話題:明武宗有多少堂弟?為何偏偏選擇了群臣都無法駕馭的朱厚熜繼承大統?
  • 使袁世凱成為「竊國大盜」的罪魁禍首,他寧死也不願意說出名字
    一年前,當袁世凱即將稱帝登基的消息傳到南京時,馮國璋被嚇了一跳,在成為大總統之前,他們一群人就詢問過袁世凱,問他之後是打算稱帝還是繼續共和主義。袁世凱當時拍著胸脯說,自己是堅決要走共和主義道路的。所以馮國璋段祺瑞一行袁世凱最忠心的得力部下才會如此擁護他。可這才過了多久,怎麼大總統又改主意了呢?總統這個東西還能說換就換,想扔就扔的?
  • 袁世凱罷官之後的家庭生活是什麼樣的?聽聽他女兒袁靜雪如何說
    那個年齡,袁世凱正是年輕氣盛的小夥子,一個人待在旅館裡,寂寞難挨,就跑到妓院找樂子。在這裡,他結識了一位蘇州籍的名妓沈氏。袁世凱與沈氏相識後,兩個人感情非常好。沈氏認為袁世凱絕非池中之物,勸說他早點離開上海到別處發展,並且給袁氏資助路費。臨行前,沈氏向袁世凱道別,並攢錢贖身、搬出妓院,她希望袁世凱功成之後不要忘記這段舊情。落魄之中的袁世凱大為感動,發誓絕不辜負沈氏,這就是袁世凱的大姨太太沈氏。
  • 袁世凱的「隱居生活」
    1908年11月14日傍晚到15日下午,24小時之內,清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繼去世,大清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發生更替。慈禧太后在病逝前,先授光緒皇帝的弟弟載灃為攝政王,命其將3歲兒子溥儀送入宮內;後又立溥儀為嗣皇帝,命攝政王載灃監國,掌管國家軍政大事。光緒的親弟弟成為大清帝國實際最高統治者,這對袁世凱是一個致命的威脅。載灃一直對袁世凱在維新期間出賣光緒帝懷恨於心,再加上袁權傾朝野,成為滿洲貴族的心腹大患,載灃極想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