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當皇帝居然是上了別人的當,臨死前才醒悟

2021-01-09 騰訊網

袁世凱

1916年1月1日,袁世凱稱帝了。就在他稱帝的前一天,他和原配老婆吵了一架。

前一晚,袁府聚餐,袁世凱老婆卻怎麼都不來。

袁世凱生氣了,找到老婆冷嘲熱諷道「我還沒做皇帝,你就擺起皇后的架子來了!」。

老婆聽後冷笑道:「喲,我可沒這份福氣!今晚是家宴我才出來,明天你搞什麼登基大典,我是絕對不會參加的!」

第二天就要登基的袁世凱炸了「我做皇帝天下人都是贊成的,你這是違背民意!也不想想,要不是嫁給了我,你有今天嗎?」

他老婆說:「你這所謂的民意誰不知道都是貓膩?我與你是結髮夫妻,連我都看不下去,其他人會贊成嗎?」

兩個人越吵越兇,場面一度混亂。

《袁世凱傳》中描述詳細的描述了這個場景,為什麼袁世凱的老婆都認為當皇帝沒戲,袁世凱卻一意孤行。

袁世凱真的從一開始就想當皇帝嗎?

袁世凱是中國近代非常有作為的一個人物,對於當時適不適合復闢帝制,他自己難道沒有判斷嗎?沒有是不可能的。

他曾把他的想法告訴過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馮國璋,著名相聲演員馮鞏的曾祖父。

列舉了幾條他不準備當皇帝的理由,條條在理。以至於後來有人說袁世凱要當皇帝,馮國章怎麼都不願意相信。袁世凱和馮國章到底是怎麼說的呢?

首先,袁世凱認為自己現在做總統已經和皇上差不多了。尤其是把內閣制改為總統制之後,一個任期十年。連選連任,只要袁世凱願意,他就可以一直當總統。所以他沒必要再去冒天下之大不韙,復闢當皇帝。

其次,這個理由袁世凱說的更實在。他說古往今來,當皇帝無非就是為了子孫後代。自己的大兒子是個殘疾。二兒子只想做名士,三兒子又不擅長政治,其他的兒子還都太小。即使他真的當了皇帝,只要一死,他這些兒子沒一個有能耐繼承大統。

另外,袁世凱用更宏觀的歷史角度說,自古皇帝的後代都沒有什麼好結局,當皇帝肯定會害了自己子孫。

還有就是袁世凱家族,有一個在外當官活不過60歲的魔咒。和馮國璋說這些話的時候,袁世凱的身體已經很不好了,他知道自己的日子不長了,沒必要因為此而給自己留下罵名。

最後他說自己手裡還有一些家產,不當皇帝,甚至不當總統,自己都可以過得很好。如果有幸破了60歲這個規律,自己頤養天年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說實話,袁世凱的這些理由,馮國璋相信了。

從袁世凱的角度來說,這些觀點,應該就是他的真實想法。中國近代,多次的大變革中,袁世凱的表現都非常卓異。在面對復闢帝制的問題上,他應該有這個判斷力。

他最後為何又改變主意了呢?和兩個人息息相關,一個是他的兒子袁克定,一個是奇人楊度。

袁世凱是如何被架起來的

袁世凱的大兒子袁克定,有一個皇帝夢;袁世凱的著名幕僚楊度,有一個宰相夢。這兩個夢如何才能實現呢?只有一個途徑,袁世凱當皇帝。

袁克定

袁世凱的大兒子袁克定,早年曾因騎馬摔斷了一條腿。為了治好兒子的腿,袁世凱把他送到了德國。德國的威廉二世,有擴充遠東勢力的野心,得知袁世凱的兒子來德國治腿,便百般照顧。同時千方百計地鼓動袁克定回國鼓吹帝制。並承諾說,如果袁世凱願意,他可以給予很大幫助。

1914年,36歲的袁公子回國了。腳沒有治好,倒是裝了一個皇帝夢回來了。

袁克定雖然有野心,但是能力是真不行。這一點袁世凱非常清楚,因此,在北洋軍中袁克定並沒有什麼實權。可即便如此,他憑著大公子的地位,還是有很多人追隨的。

歷史的大變革中,很多人都要押寶。一旦壓對了,便可雞犬升天!因此在袁克定門下,文武大才,人才濟濟。從中央到地方,幾乎處處都有袁克定的人。

袁世凱當時有個習慣就是看《順天時報》,一期不落。袁克定為了他自己當太子,以後能圓皇帝夢,居然偽造了一份專門刊登擁護袁大總統做皇帝一類的消息。

袁世凱的三女兒後來回憶說:「假版的《順天時報》是大哥糾合一班人搞出來的,不但給父親看的是假版,就是給家裡其他人看的也是假的。大哥使我們一家人和真實的消息隔絕了開來。」袁世凱知道真相之後,直接找來袁克定質問,知道是真事後,用皮鞭子把兒子抽了一通,最後給了四個字評語「欺父誤國」。

袁克定這一系列操作背後,有一個超級牛人叫楊度。楊度是中國近代史上,影響力非常大的一位奇才。

楊度

清政府也曾想搞立憲制,但究竟該怎麼搞,誰也不會。袁世凱、張之洞就聯合保薦楊度,讓他向皇族親貴上課。後來清政府很多關於「立憲」的文件多出於楊度之手。清政府要搞法制,王公大臣都要「學法」,於是楊度就成了高級講師,在頤和園開設了憲法講座。

袁世凱也是在這一時期,同楊度有了交往,對其才華十分佩服。

就在袁克定每天給袁世凱看假報紙的時候,楊度給袁世凱寫了一篇雄文《君憲救國論》,「中國如不廢共和,立君主,則強國無望,富國無望,立憲無望,終歸於亡國而已,故以專制之權,行立憲之業,乃聖君英闢建立大功大業之極好機會。」

袁世凱不是神仙,當他看見《順天時報》天天呼籲自己當皇帝,自己最佩服的大文人支持自己當皇帝,也懷疑會不會是他自己判斷錯了呢?他一猶豫,袁克定便和楊度就開始大肆張羅了,被架起來的袁世凱只能跟著走。

當假報紙一事被戳穿後,很多復闢帝制的工作已經開始做了,因此袁世凱給兒子的「欺父誤國」四字非常恰當。

謊言被戳穿之後袁克定內心也慌得一批。他爹會不會當皇帝,他心裡根本沒數。因此在楊度的指點之下,他又搬出了袁家外出做官活不過60歲的魔咒,稱當皇帝可以破,這對身體每況愈下的袁世凱吸引力很大。因為皇帝畢竟是九五之尊,破這個魔咒也不算胡說。

就這樣,袁世凱被架起來當上了皇帝。

當皇帝一點都不好玩

袁世凱當皇帝之後,執行的是君主立憲政體,總統府改成了新華宮,並擬定了《新皇室規範》,其中包括「親王、郡王可以為海陸軍官,但不得組織政黨並擔任重要政治官員;永廢太監製度;永廢宮女採選制度;永廢各方進呈貢品制度;凡皇室親屬不得經營商業,與庶民爭利。」等等,很是詳備。

但他皇位還沒有坐上,蔡鍔和唐繼堯就在雲南起義了,護國戰爭爆發,劍指袁世凱,很快貴州、廣西響應也隨後加入,袁世凱被迫於3月份袁世凱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他起用的段祺瑞,建議他交出行政權力和兵權,恢復責任內閣制,退位自保。說是建議,其實和要求無異。而且段祺瑞的北洋勢力並沒有壓制住起義力量,各省軍事行動依舊。袁世凱又遣馮國璋在1916年5月18日聯絡各省召開「南京會議」,但各省區將軍代表謀略不一,會議無果而終。

身體本就不佳的袁世凱,受不了這連環打擊,於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據說他在臨死前,對他被架上皇帝之事依然耿耿於懷,曾高喊多聲「楊度誤我」。

據說他選定的繼承人是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沒有他任何一個兒子的影子。袁克定晚年好男寵,因此而傾家蕩產,潦倒而終。

傳奇巨子楊度,在袁世凱死後,依然八面威風。孫中山、曹錕、吳佩孚、張宗昌等人,都對他禮遇有加。後來他開始了共產黨員交往,並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在上海通過孫中山認識了李大釗。此後憑藉個人威望,在獄中撈過李大釗。

1929年,正在白色恐怖極其嚴重的時候,楊度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他的介紹人是潘漢年,批准者正是周恩來。他屬於秘密黨員,最初和周恩來單線聯繫,周恩來離開上海後,由夏衍同他單線聯繫。1975年冬,重病的周總理對主持重新修訂《辭海》的人說,對中國近代歷史人物的評價要客觀公正,並特別提到了楊度:「他晚年參加了黨,是我領導的,直到他死。」

袁世凱死後,袁世凱的老婆在靈前嚎啕大哭:「你這個老東西不聽我的勸告,真的對不起我啊!還討了這麼多小老婆,養了一大群孩子,死了都扔給我,叫我怎麼辦才好呢?」。

相關焦點

  • 甄嬛傳:甄嬛到死想不到,皇帝臨死前拉黃帶子,是想保護一個人
    甄嬛傳:皇上臨死前,用力扯黃帶子卻沒拉下來,到底是因為啥不知大家是否有關注到甄嬛傳中這樣的一個細節,在皇上臨死前,甄嬛告訴了他自己和果郡王的私情,還向他披露了眉姐姐和溫太醫的事,還有孫答應和侍衛的私情,讓皇上氣的幾欲吐血
  • 袁世凱背負千古罵名的背後經歷了什麼?他真的只是在做皇帝夢嗎?
    歡迎來到民國梟雄傳之袁世凱的終章,這篇文章我們只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袁世凱為什麼要當皇帝? 有人說,袁世凱如果在1913年或者1914年死掉了,那麼這個人留給歷史的背影一定會相當偉大,但他在1916年選擇了當皇帝,這個舉動一下子毀掉了他前半生所有的努力,「竊國大盜」這個名號從此牢牢地刻在了他的身上,後人每每提起他的時候,都沒有辦法繞過他曾經復闢的事實。
  • 袁世凱幫兇忽悠其搞君主立憲,被全國反對,死前大喊:楊度誤我!
    1916年6月6日,中華民國大總統在舉國聲討聲中去世,這位年僅57歲的皇帝僅僅上位83天便帶著遺憾與不甘離開了。似乎袁世凱的死是因為自己的黃粱夢破給氣死的,其實背後的真相沒有那麼簡單,據說他的死與一個人有關,這個人就是他臨死前大喊的楊度。
  • 百年前袁世凱墓地:如帝王陵,士兵24小時持槍警戒,至今保存完整
    【年輕時的袁世凱】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因尿毒症在北京病死,終年57歲。臨死前,袁世凱留下遺言,「扶柩回籍,葬我洹上。」也就是說,袁世凱不願意回到老家項城下葬,而是葬在安陽。袁世凱墓地最終選擇在河南安陽洹水北岸之太平莊,這裡與老家項城相距800多裡。
  • 電視劇裡皇帝動不動穿冕服,冕服隨便穿嗎,袁世凱祭天說出了答案
    冕服制度是從東漢開始實行的,而許多秦、西漢的電視劇動不動就讓皇帝穿冕服,不管是不是正確的冕服,都是錯誤的,因為根本沒有秦漢冕服。袁世凱祭天時,為何沒有戴冕冠冕冠主要由冠圈、玉笄、冕綎、冕旒、充耳等部分組成。最上面的那塊板被稱之為冕延,上黑下紅、前圓後方,象徵天圓地方之意。
  • 早就是死敵,慈禧死前讓光緒侄子做皇帝,是不懂斬草除根嗎?
    譚嗣同親自去勸說袁世凱發動兵諫,袁世凱嘴上答應得好好的,一副正義凌然的樣子。可是譚嗣同前腳剛走,袁世凱後腳就坐火車趕往天津見他的上司榮祿,榮祿又坐火車趕往頤和園向慈禧匯報情況。慈禧十分果斷,便動用自己的勢力發動了政變,剷除了維新派,還將光緒軟禁了。
  • 古代皇帝的帽子到底有多貴,袁世凱稱帝時都造不起這種帽子
    1915年,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袁世凱,冒天下之大不韙,開始稱帝。袁世凱稱帝這件事是遭到天下所有人反對的,在當時影響很大。我們今天先不看這件事的對錯,看一下袁世凱稱帝時的一個細節就行了。就是袁世凱稱帝時的帽子。從我們現在流傳下來的照片可以看到,袁世凱稱帝時帶的帽子很特殊。和普通的帽子差不多,上面有一個長板。
  • 袁世凱要當皇帝,為什麼下面的人不同意?
    袁世凱在的時候,因為他的威望和他歷年的經歷,他是當之無愧的唯一的領袖。然而,自袁世凱當上中華民國的大總統,就一直有一些眼光敏銳的人,在懷疑袁世凱秘密進行帝制活動。袁世凱這樣的一代梟雄,當然懂得韜光養晦,他是絕對不會鋌而走險的。
  • 一己之力顛覆洪憲帝國,袁世凱死不瞑目,此人才是無雙國士
    一己之力顛覆洪憲帝國,袁世凱死不瞑目,此人才是無雙國士 1915年12月,袁世凱宣布自稱皇帝,此舉遭到各方反對轟轟烈烈的護國運動爆發,內外交困的狀況下袁世凱憂憤成疾很快就因為尿毒症不治身亡。袁世凱的皇帝夢僅僅維持83天,袁大頭也成了全世界的笑柄。
  • 在位83天的皇帝袁世凱,皇帝夢雖然短暫,後宮卻彩旗飄飄
    提起中國的末代皇帝,我們一般都會說是「溥儀」。其實,嚴格來說,在他下臺之後,中國還有一個人登基稱帝,那個人就是袁世凱,他創建了「中華帝國」,年號「洪憲」。袁世凱逆歷史潮流而動,稱帝僅83天,便灰溜溜地下臺,成為了歷史的笑柄。
  • 面對數量眾多的妻妾,「83天皇帝」袁世凱,如何管理「後宮」?
    袁世凱,中國歷史上的風雲人物。如果不以成敗去衡量,他絕對算得上是一代梟雄。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任皇帝,北洋軍閥的創建者,曾經的民國大總統,袁世凱在治國理政之外,還說過一句名言:有能力的男人才納妾。這句道出千古奧妙的話,說出了多少男人的心聲。
  • 歷史上的今天 | 袁世凱當選為臨時大總統
    袁世凱早年發跡於朝鮮,清末新政期間積極推動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間逼清帝溥儀退位,推翻清朝,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5年12月,自稱皇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建元洪憲,此舉遭各方反對而引發護國運動,使其在做了83天皇帝之後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病故。1912年2月15日,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並通過建都南京的決議。
  • 袁世凱如果再活幾年民國將走向強盛,日本入侵將遭遇很大阻力
    慧緣正義講壇:1913年,二次革命宣告失敗,其結果是袁世凱由臨時大總統成為了正式大總統,隨後又將總統改為終生制。事實上,當時的袁世凱已經完成了中國形式上的統一,其權力地位和「皇帝」已經沒有太大差別。          1915年12月11日,參政院會議全票通過了君主立憲制,擁戴袁世凱稱帝。
  • 《甄嬛傳》皇帝知道甄嬛和果郡王私情,臨死前說了不殺甄嬛的真相
    甄嬛的逆襲,是皇帝一手造成的。尤其是甄嬛知道,自己自始至終都是純元的替身。情竇初開的甄嬛,對皇帝可謂是情深意重,當被皇帝的無情,和皇后的添油加醋,讓甄嬛徹底的崩潰。心高氣傲的她,最終選擇離開皇帝,離開皇宮。她是下了決心要走,而皇帝也是鐵石心腸的沒有阻攔。果真是心裡沒有她,只是把她當成替身而已。出宮後的甄嬛,受盡了折磨,終於在和果郡王相互愛慕之後。
  • 使袁世凱成為「竊國大盜」的罪魁禍首,他寧死也不願意說出名字
    1916年6月6日,在一個如此吉利的數字裡,卻迎來了袁世凱的大不吉。他覺得自己的人生似乎就要畫上終點了,可他卻滿心愁苦,委屈和不甘心。剛做上大總統沒兩年,壯志未酬不說,還在臨死前背上了這樣的汙名,他用盡全身所有力氣,只喊出了一句「他害了我」,便閉上了眼睛。
  • 末代皇帝溥儀臨死前為何一直喊著「河車丸」
    末代皇帝溥儀臨死前一直喊「河車丸」,其實就是對人生的留戀,求生的本能,面對死神沒有幾個人能坦然面對,想著能多活一天算一天,多一個小時也是好的
  • 袁世凱臨終立下遺囑,兒子:誰做繼承人,袁世凱一句話讓眾人驚訝
    然而袁世凱卻做了兩件很錯誤的行為,第一件是跟日本人籤訂合約,日本想要控制住中國的領土、軍事、財政、政治等等,而且這些都需要袁世凱保守住秘密,然而天底下,哪裡會有保守得住的秘密,在百姓們的強大壓力下,袁世凱最終將條約廢除。
  • 1915年的今天,袁世凱開啟83天的皇帝生活
    1916年6月,袁世凱臨死前大呼「楊度誤我!」。楊度寫下挽袁世凱聯:「共和誤中國,中國不誤共和;千載而還,再評此獄。明公負洪憲,洪憲不負明公;九原可作,三復斯言。」1915年10月,袁世凱接受帝位後,發行一種以他的頭像和龍作圖案的紀念金幣和銀幣。
  • 當上老大後的袁世凱,為何想娶隆裕太后為妻?其實無非是這樣
    眾所周知,自從清王朝被推翻後,袁世凱就當上了中華民國的老大,然而他做出了令人感覺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是想娶隆裕太后為妻。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當朝的總統為何想和前朝的太后成親呢?這其中到底有什麼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韓信臨死前,吼3字,成現代人酒桌上的「口頭禪」
    一位忠肝義膽的人物,卻以死在婦人之手的結局而告終,著實可悲可嘆,但他臨死前卻大吼「三個字」,沒想到卻頻頻出現在酒桌之上,成了酒桌上的口頭禪,是哪幾個字呢? 劉邦是一個善用人才的人,他知人善用,賞識韓信,這才讓韓信的才能得到了全面發揮,在戰場上,韓信用兵如神,幫助劉邦打下了半壁江山。韓信也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自己飛黃騰達之後,就再次找到那個老婆婆,報答老婆婆當年對自己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