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背負千古罵名的背後經歷了什麼?他真的只是在做皇帝夢嗎?

2020-12-23 騰訊網

歡迎來到民國梟雄傳之袁世凱的終章,這篇文章我們只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袁世凱為什麼要當皇帝?

有人說,袁世凱如果在1913年或者1914年死掉了,那麼這個人留給歷史的背影一定會相當偉大,但他在1916年選擇了當皇帝,這個舉動一下子毀掉了他前半生所有的努力,「竊國大盜」這個名號從此牢牢地刻在了他的身上,後人每每提起他的時候,都沒有辦法繞過他曾經復闢的事實。

作為親手把溥儀趕下皇帝寶座的人,袁世凱見證過一個王朝落敗的景象,應該比常人更能理解復闢失敗要承擔的後果,那麼,是什麼因素導致了他義無反顧地想要當「洪憲皇帝」呢?

在了解袁世凱的心路歷程之前,大家應該先了解一下當時中國整個社會的大環境。作為一個被封建王朝統治了兩千多年的國家,這個國家的人早就習慣了什麼是皇帝,什麼是權威,這是封建王朝留存下來的一套固有的統治方略,從秦帝國到清帝國一直被沿用,在當時的中國不能說是根深蒂固,至少也算是深入人心。

然而1912年民國建立後,統治者突然向全天下宣告,民主共和的時代來了,這個時代人人平等,見了大總統不必跪拜,大總統也是為人民服務的公僕,大家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這些詞彙聽著很美好,但應用在實際場景之中就沒那麼美好了。袁世凱上任之後,每次召集同僚們開早會,就總有人遲到。一打聽才知道這些部長們頭天晚上打麻將打得太晚了,第二天睡過頭了才遲到。

袁世凱十分生氣,但他又沒辦法發作,因為這些部長們要麼德高望重,不好撕破臉皮,要麼是一方軍閥,手底下有兵有槍,要麼富甲一方,是國家的財神爺,而且現在是民國時代,人人平等的時代,大總統要求按時到,但我可以選擇聽或者不聽,這就是新時代自由的氣息呀。

部長們的確自由了,可北洋政府的辦公效率卻變得異常緩慢,部下們對國事漠不關心,日本這邊又逼著袁世凱籤「二十一條」,幾乎所有的擔子都壓在了他一個人的身上,這讓袁世凱十分憂心,無奈之下他只能一邊糊弄日本人,儘量拖延時間,一邊思考著如何能夠整合國內的力量,把大家擰成一股繩。

作為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袁世凱的愛國之心是異常強烈的,從他對待「二十一條」的態度就能看出來,當時日本強大,中國弱小,不能喝日本開戰,但也不能讓中國淪落為下一個印度,袁世凱盡全力駁斥了「二十一條」中的無理要求,並且通告北洋政府「願低頭十年,與日本抬頭相見」。

一邊是想要強國雪恥的理想,另外一邊是殘酷的現實,他這個大總統的命令出了北京之後就不怎麼管用了;辛亥革命之後,幾乎各省都有自己的大都督,他們名義上承認了袁總統,實際上卻不怎麼聽北洋政府的話,地方稅款說截留就截留,看著心情隨便應付一下北洋政府,所以袁總統的政府一直處於缺錢的狀態,不管幹啥,都要向外國銀行借錢。這種情況下,別說雪恥了,就連維持住這個政府都比較困難,這才是讓袁總統憂心不已的事情。

人家別的國家辦事,都是總統下達命令,然後部下去執行,有板有眼,有章可循,但袁總統辦事,就得先和某個軍閥拉關係,話家常,只有私交好了,這個省的事情才好辦理,一個政府到了如此公私不分的地步,焉能強大?這本身就是一個不正常的機構呀。

民國種種不正常的表現讓袁世凱懷念起了他的大清時光,那時候他是清朝的總督,開衙建府,起居八座,出門有儀仗,回家有僕人,走到哪裡都是威風凜凜,發布任何命令別人都不敢不聽。因為那個時候並非人人平等,總督就是主子,主子的事情就是天大的事情,下屬必須執行到位,否則下屬自己心裡都會不安,這就是封建統治賦予統治者的「光環」。

國家大事怎麼能讓一群人在國會裡嚷嚷來嚷嚷去呢?有時候搞得像是村婦罵街,烏煙瘴氣不堪入目,最後可能還沒個結果,所以必須出來一個有權威的人來拿主意,定乾坤,誰最有權威呢?當然是皇帝啦。

當了皇帝之後,袁世凱是君,所有部長們都是臣了,作為臣子,部長們早朝還敢遲到嗎?還敢欺君嗎?各省的軍閥還敢在他面前吆五喝六嗎?畢竟君臣有別,是不是他們就應該聽話點了呢!

而且袁世凱當的這個皇帝,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那種封建帝王,而是君主立憲制,他改元「洪憲」,其本意是弘揚憲法的意思,袁世凱很清楚,過去的君主專制制度已經持續不下去了。他本人也曾是晚清立憲派的領袖人物,他的兒子袁克定曾經遊學德國,對德國的君主立憲制印象深刻,他想讓中國成為德國那種強大的君主立憲制國家,而並非成為他一人的家天下。

但他沒想到,自己的稱帝之舉居然引起了全天下的反感,那些表面支持他的人,比如蔡鍔,一旦回到雲南馬上就起兵反抗,全國雲集響應,烽煙四起,於是他僅僅當了83天皇帝之後,就退位了。隨後更是憂憤成疾,於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身亡。

袁世凱謝世之日,他的書案上有他親筆書寫的一句話「為日本去一大敵,看中國再造共和」。

袁世凱死後,王士珍、張鎮芳等打開金匱石屋,找出了袁世凱留下的繼承者的提名,只見上面親筆寫著: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並沒有自己的兒子袁克定。

所以,袁世凱為何要執意復闢,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其真實的原因可能已經無法探尋了,我們唯一能確定的是,此舉並非完全出於私心,而是在那種政治局勢下,他為了救亡圖強所做的一次嘗試,一次君主立憲的嘗試,可惜,當時的中國已經不需要任何君主形式的政權了,所以他成了歷史的棄子,也成了臭名昭著的「竊國大盜」。

好啦,袁世凱系列就此結束啦,感謝您能看到現在,下一期的梟雄傳,你們想了解誰的故事呢?

相關焦點

  • 他被譽為「中國第一詞帝」,然而也正因為這個美名背負千古罵名!
    南唐後主李煜影視劇形象他素有「第一詞帝」的美名,然而也正因為這個美稱,使他被外界誤解為是一個整日沉迷詩賦,不理朝政,昏庸無能的君主。以至於後來國破家亡、背負喪權辱國的千古罵名。那麼,此人究竟是誰?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
  • 袁世凱當皇帝居然是上了別人的當,臨死前才醒悟
    第二天就要登基的袁世凱炸了「我做皇帝天下人都是贊成的,你這是違背民意!也不想想,要不是嫁給了我,你有今天嗎?」 他老婆說:「你這所謂的民意誰不知道都是貓膩?我與你是結髮夫妻,連我都看不下去,其他人會贊成嗎?」 兩個人越吵越兇,場面一度混亂。
  • 雍正死前「賜死」一人,讓乾隆坐穩皇位60年,自己卻背千古罵名
    由此看得出來,皇帝面對爭執糾紛時也是無可奈何的。皇帝為了穩坐皇位,必須肅清黨羽,雍正死前就曾「賜死」一人,讓乾隆穩坐皇位60年,而他自己卻背負了千古罵名。大家知道被賜死的這個人是誰嗎?為什麼他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 袁世凱告密導致戊戌政變爆發,這個說法真的可靠嗎?
    榮祿當夜能夠乘火車去北京嗎?顯然不能。因為當時天津到北京的火車只有白天開行,夜間沒有火車。退一步說,榮祿如果使用其他方法去了北京,他也無法面見在頤和園修身養性的慈禧。也就是說,9月21日早朝,慈禧是在沒有得到榮祿密報的情況下宣布政變的。
  • 一己之力顛覆洪憲帝國,袁世凱死不瞑目,此人才是無雙國士
    一己之力顛覆洪憲帝國,袁世凱死不瞑目,此人才是無雙國士 1915年12月,袁世凱宣布自稱皇帝,此舉遭到各方反對轟轟烈烈的護國運動爆發,內外交困的狀況下袁世凱憂憤成疾很快就因為尿毒症不治身亡。袁世凱的皇帝夢僅僅維持83天,袁大頭也成了全世界的笑柄。
  • 袁世凱責問原配:你為何反對我做皇帝?原配的回答讓他嗆個半死
    袁世凱和他的部下合影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袁世凱稱帝,全家老少都欣喜若狂,做「皇親國戚」的感覺實在太好了。最開心的莫過於他的九房姨太太,小老婆搖身一變成了名正言順的皇妃,子女都成了皇子皇孫。尤其是長子袁克定,儼然以「太子」自居,在袁世凱稱帝的鬧劇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就在袁家老少歡天喜地的時候,有一個人卻對袁世凱稱帝冷眼相看,她就是袁世凱的原配夫人于氏。于氏出身於河南滑縣的一個地主家庭,他的父親於鰲為當地一大財主。
  • 雍正生前秘密除掉一人,讓乾隆穩坐江山60年,自己卻背負後世罵名
    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如果清廷沒有受到西方世界的影響,或許其統治依然可以延續很長時間,畢竟當時的清朝,依然算得上是亞洲霸主,除此之外,朝廷內部也沒有發生什麼變動,既沒有宦官幹政也沒有外戚掌權,繼位的皇帝說不上賢明,但是也絕非貪酷嗜殺之人。
  • 袁世凱臨終立下遺囑,兒子:誰做繼承人,袁世凱一句話讓眾人驚訝
    在各大軍閥鬥爭中,袁世凱身為清朝官員,有著一系列的改革運動,也讓袁世凱在眾人眼中脫穎而出,本來的袁世凱只是一個地主家的孩子,卻能夠憑藉著自己的實力,一步步成為民國總統,其中的實力還是可以看的出來,他對封建王朝的一系列事情進行改革,創辦學校,開設工廠,還修建了中國第一條自主創建的鐵路等等,讓我國的進程逐漸向近代化發展。
  • 楊鳴說出背後無奈 為了遼寧他只能背負罵名
    但在接受採訪時,楊鳴也說出了他的無奈。從他的表態來看,坐在了主教練這個位置上,他也只能從球隊的整體利益出發,哪怕為此背負罵名,他也願意承受。「這是個兩難的選擇,高詩巖在遼籃防守方面的作用非常大,是遼籃的『防守尖兵』。
  • 這首詞寫盡了西湖的美,但是卻背負千古罵名
    然而這樣一首言辭華麗,旖旎婉和的寫景抒情之詞何以竟招來千古罵名呢?這還要從這首詞創作的時代背景去找答案。公元1164年(隆興二年),宋金籤訂"隆興和議",此後的三十年內雙方都掛起了免戰牌。暫時的和平麻痺了人們的意志,也為上流社會提供了醉生夢死的可能性。這首詞寫於淳熙年間,正是這種社會現實和心理狀態的反映。
  • 《三體》的程心,明明她沒有套路,卻為什麼背負無數罵名?
    《三體》的程心,明明她沒有套路,也不會把媽賣給妓院,卻為什麼背負無數罵名?程心應該是《三體》當中,最不討喜的角色,也是爭議最大的角色。明明她沒有套路,也不會把媽賣給妓院,將卻為什麼背負無數罵名?一方面,她很善良,可以說愛心泛濫;另一方面,明明她沒有幹什麼壞事,可是最後卻成為卻能摧毀地球和三體兩個星系,包括太陽系。程心有罪嗎?她有罪!程心本身的罪就是「德不配位」。她明知道自己無法勝任卻沒有主動棄權。後來,維德製造光速飛船,程心擁有選擇權,那兒也是真正毀滅人類文明的最後一根稻草的地方,可是程心拒絕了。她拒絕了!
  • 袁世凱被罷官後,北洋新軍為何還誓死效忠他,他到底做了什麼
    1908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繼病死。之後年幼的溥儀繼位,改元「宣統」,其父載灃為攝政王。載灃當了攝政王之後,立刻處置了袁世凱。由於戊戌變法的原因,載灃對袁世凱非常痛恨,成為攝政王后立即解除袁世凱的官職,袁世凱回老家去了。
  • 戊戌變法的失敗,他背了120年的黑鍋,他真的是告密者嗎?
    在我國延續千年的科舉制度,在他的手中被廢除。現在我們國家的警察制度,是他一手創立的!當時他打造了中國最大的軍政集團,北洋系!也正是此人,讓中國開啟了軍閥時代,他當過大總統,在後來,他又要復闢做皇帝,然而,正是他這想做皇帝的野心,葬送了自己的性命!我想,講到這裡,我們都知道他是誰了,這個人就是袁世凱。
  • 在位83天的皇帝袁世凱,皇帝夢雖然短暫,後宮卻彩旗飄飄
    提起中國的末代皇帝,我們一般都會說是「溥儀」。其實,嚴格來說,在他下臺之後,中國還有一個人登基稱帝,那個人就是袁世凱,他創建了「中華帝國」,年號「洪憲」。袁世凱逆歷史潮流而動,稱帝僅83天,便灰溜溜地下臺,成為了歷史的笑柄。
  • 劉秀的第一任皇后,10萬大軍做嫁妝,生下五子,最終落得千古罵名
    劉秀的第一任皇后,10萬大軍做嫁妝,生下五子,最終落得千古罵名 最是無情帝王家,這句話在歷史上能得到很好的驗證,很多皇家子弟,為了皇位、為了權力,可以不顧親情、拋棄愛情。提起來光武帝大家都很熟悉,他的一生堪稱傳奇,光武帝劉秀和陰麗華美好的愛情也是千百年來一直被推崇的。
  • 魏忠賢:背負罵名多年,他真的是個大奸臣嗎?
    政治不是我們這些老百姓懂得,也沒有資格經歷。老百姓只知道居家過日子,老百姓對一個政權的評價也是從過日子著手,一個政權下百姓安康,小日子過舒坦了,國家的政權領導和官員們就在百姓心中有好的口碑。反之就會出現動蕩和不穩定,領導人和官員們就會在百姓心中呈妖魔化,正所謂成王敗寇。
  • 曹雲金和師父的恩怨讓他背負罵名,他也得到了郭德綱的真傳功底
    郭德綱這話是沒錯的,但這些演員有很多不是郭德綱的徒弟,有些是德雲傳習社的學員,也有在德雲社掙工資吃飯的,也有些是做管理的,畢竟郭德綱擺知的徒弟也才是一百餘位,不過這個數字在相聲界也是誇張的了。德雲社成立至今已經25年了,得到郭德綱真傳的人還真的不多,大多數是「雲鶴」兩科,要是嚴格地講「鶴」字科的功底基本來自德雲傳習社,像曹雲金、何雲偉、嶽雲鵬、張雲雷等早期的雲字科才得到了郭德綱真傳,其中曹雲金是傳授最多的,也是郭德綱當兒子教的徒弟。
  • 袁世凱死前,大兒子問誰能繼位,袁只說了兩個字,讓人肅然起敬
    在中國的近代史上,有一位非常有爭議的人物,此人的前半生可以說是做了很多推動歷史進程的事情,是中國近代史上影響最深遠的人物之一,但是此人在後期做錯了一件事,毀掉了自己的全部名聲,說到這裡,很多人都猜到了,這個人就是袁世凱。
  • 身為皇帝好友,不僅殺死皇帝,還霸佔皇后,臨死留下一句千古名言
    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在歷史上卻有這麼一個人,他本是皇帝的好朋友,但最後卻在後面捅了皇帝一刀。還把皇帝的老婆也就是皇后娘娘給霸佔了。大家都知道隋朝是一個比較短命的朝代,他的建立者是隋文帝楊堅。這個楊堅可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帝王。他勵精圖治,開創了輝煌的「開皇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