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家族】湖南周氏入湘各地始祖簡歷(下)

2021-02-12 周氏家族


 湖南省周氏家譜

周氏族譜: 

題名 周氏族譜: 三十一卷,首十六卷:[湖南常寧]

作者 周觀光、周道等總纂修
版本 民國三十四年(1945),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常寧
堂號 愛蓮堂
先祖/名人 元:[一世祖]周信而
摘要 譜稱汝南周氏,系出濂溪周敦頤家族。元季自江西吉安府泰和縣徙湖南常寧,同族 昆季十人。信而有幑者,惟慶一郎、君八九郎、材可、材傑等四房。此為汝南周氏始遷常寧之一世祖。四房分為四大派,此四大派裔孫合修族譜。創修譜為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道光、光緒、宣統、民國四次續修。卷首一譜序,卷壽二經文,卷首三、四傳贊,卷首五宣統續修傳贊、壽序、行述、志銘,卷首六原記,卷首七金塘派壽敘、傳贊、行述,卷首八至卷首十六各派世系圖,卷一至卷三十一各派齒錄。 

三十一卷,首十六卷:[湖南常寧]

周氏三修支譜: 

題名 周氏三修支譜: 七卷:[湖南長沙]

作者 (民國)周世村纂修
版本 民國三十八年(1949),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長沙
堂號 敦本堂
先祖/名人 明:[始遷祖]周讓賢; 明:[始遷祖]周讓友
摘要 始遷祖讓賢,字朝清,讓友,字惟孝,明初永樂二年由江西吉安府吉水縣徙來湖南長沙善化,落業蘄江河西楊梅衝,後讓友又遠遷湖北施南。卷一譜序、目錄、譜論、派語、家規、格言、法律、凡例,卷二家祠圖、列傳、契據,卷三垂絲圖、年表,卷四至卷六派系衍錄,卷七服製圖,龕式圖、四禮、座右銘、墳墓圖、國民守則、編後譜跋。 

七卷:[湖南長沙]

澗西周氏族譜: 

 題名 周氏三修支譜: 七卷:[湖南長沙]

作者 (民國)周世村纂修
版本 民國三十八年(1949),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長沙
堂號 敦本堂
先祖/名人 明:[始遷祖]周讓賢; 明:[始遷祖]周讓友
摘要 始遷祖讓賢,字朝清,讓友,字惟孝,明初永樂二年由江西吉安府吉水縣徙來湖南長沙善化,落業蘄江河西楊梅衝,後讓友又遠遷湖北施南。卷一譜序、目錄、譜論、派語、家規、格言、法律、凡例,卷二家祠圖、列傳、契據,卷三垂絲圖、年表,卷四至卷六派系衍錄,卷七服製圖,龕式圖、四禮、座右銘、墳墓圖、國民守則、編後譜跋。 

四卷,首一卷:[湖南寧鄉]題名 澗西

澧水流域周氏族譜: 

 題名 澧水流域周氏族譜: 不分卷:[湖南大庸、桑植、永順、慈禮]

作者 周篤富主編
版本 2002年, 2002年電腦排印本
居地 湖南, 大庸, 桑植, 永順, 慈禮
先祖/名人 始遷祖:[明]周得興; 始遷祖:[明]周銘; 始遷祖:[明]周福德
摘要 此是大庸市及桑植、永順等縣周姓三十支系之合譜。主要支系之始遷祖,如德興(一名興德)、銘(字湯誓)、福德等,原籍或安徽,或湖南,或江西,皆於明初來永定衛(即今大庸市)屯戍,後裔遂居澧水流域。另一支系則是明、清二代自江西等處遷來。載各支世系表、國民革命軍二師師長周朝武傳。 

不分卷:[湖南大庸、桑植、永順...

周氏續修族譜: 

題名 澧水流域周氏族譜: 不分卷:[湖南大庸、桑植、永順、慈禮]

作者 周篤富主編
版本 2002年, 2002年電腦排印本
居地 湖南, 大庸, 桑植, 永順, 慈禮
先祖/名人 始遷祖:[明]周得興; 始遷祖:[明]周銘; 始遷祖:[明]周福德
摘要 此是大庸市及桑植、永順等縣周姓三十支系之合譜。主要支系之始遷祖,如德興(一名興德)、銘(字湯誓)、福德等,原籍或安徽,或湖南,或江西,皆於明初來永定衛(即今大庸市)屯戍,後裔遂居澧水流域。另一支系則是明、清二代自江西等處遷來。載各支世系表、國民革命軍二師師長周朝武傳。 

九卷,首一卷:[湖南益陽]

周氏三修族譜: 

 題名 周氏續修族譜: 九卷,首一卷:[湖南益陽]

作者 周宗瑞等主修
版本 民國3年(1914),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益陽
先祖/名人 始遷祖:[明]周雲智
摘要 始遷祖雲智,明洪武初自江西遷居益陽一裡。卷首序、凡例、目錄、家訓、家規、郡望辨、祭文、派語等,卷一至八世系,卷九藝文志 

十卷:[湖南長沙]

善邑澗山周氏族譜:

題名 善邑澗山周氏族譜: 十二卷:[湖南長沙]

作者 周遠箘等總修

版本 民國18年(1929),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長沙

堂號 敦倫堂

摘要 為館藏6799足本。卷一序、目錄、祠圖、舊跋,卷二誥封、墓志銘、列傳行述等,卷三墓圖,卷四四禮、服製圖、家訓、宗規、律法等,餘卷系圖、齒錄。

十二卷:[湖南長沙]

周氏族譜: 

題名 周氏族譜: 上編三卷,附補刊一卷,下編傅公塘支十四卷,首二卷;海上支三卷,首二卷;周家壩支三卷,首一卷;嶽家觜支二卷,首一卷;甘溪港支二卷,首一卷;油塘坪支二卷,首一卷;周家灣支一卷,首二卷:[湖南益陽][湖南沅江]

作者 周杰才等主修

版本 1949年,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益陽, 湖南, 沅江

堂號 汝南堂

先祖/名人 始遷祖:[明]周述; 始遷祖:[清]周道顯; 始遷祖:[明]周霖湘; 始遷祖:[清]周德普; 始遷祖:[清]周明鑑; 始遷祖:[清]周世美; 始遷祖:[明]周龍池; 始遷祖:[明]周龍飛

摘要 本譜由族中七支合訂而成,分居益陽、沅江兩地。傅公塘支始遷祖述,明宏治間由贛遷益陽;海上支始遷祖道顯,清康熙間由鄂遷沅江;周家壩支始遷祖霖湘,明嘉靖間由湖南華容遷沅江;嶽家觜支始遷祖德普,清康熙間由鄂遷沅江;甘溪港支始遷祖明鑑,清康熙間由鄂遷益陽;油塘坪支始遷祖世美,清康熙間由江南遷益陽;周家灣支始遷祖龍池、龍飛,明嘉靖間廣西遷沅江。上編載祠堂記、五服圖、祭祀、家訓、家規、祠宇、裡居、節孝等,各支派表載支派序、跋、傳記、壽序、祠圖、墓圖、世系等。

上編三卷,附補刊一卷,下編傅公塘支十四...

湘鄉周家灣周族五修譜: 十卷,首二卷:[湖南湘鄉]

題名 湘鄉周家灣周族五修譜: 十卷,首二卷:[湖南湘鄉]

作者 周世穀等主修

版本 民國26年(1937),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湘鄉

堂號 光霽堂

摘要 為館藏6796足本。卷首序、凡例、宗法論、誥封、節孝、祭禮、祠堂圖記、家訓、契據、傳略、壽序、墳圖等,餘卷世系圖表。

茶梓山周氏五修族譜: 

茶梓山周氏五修族譜: 十七卷,首一卷,末三卷:[湖南長沙]

作者 周德翽主修

版本 民國32年(1943),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長沙

十七卷,首一卷,末三卷:[湖...

茶梓山周氏五修族譜: 

題名 茶梓山周氏五修族譜: 十七卷,首一卷,末三卷,附生沒譜一卷:[湖南長沙]

作者 周德翽主修

版本 民國32年(1943),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長沙

先祖/名人 始祖:[明]周伏十三; 始遷祖:[清]周應賓; 始遷祖:[清]周應貴; 始遷祖:[清]周應宥; 始遷祖:[清]周應科

摘要 始祖伏十三,明洪武間自江西泰和縣遷居衡陽養老衝。九世孫應賓(字翠宇)、應貴(字翠峰)、應宥(字翠雲)、應科(字登宇),清康熙間同遷善化(今長沙)河西牧馬。合族建祠於長沙茶梓山。卷首序、凡例,卷一祭禮、訓戒、祠規,卷二實錄,卷三至十七世系,卷末墓圖、雜紀、跋。

十七卷,首一卷,末三卷,附生... 

不分卷:[湖南安化]

周氏三修族譜: 

題名 周氏三修族譜: 十二卷,首二卷:[湖南益陽][湖南沅江][湖北襄陽]

作者 周先炎主修

版本 民國4年(1915),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益陽, 湖南, 沅江, 湖北, 襄陽

堂號 汝南堂

摘要 參見周京修修《周氏四修支譜》條目。卷首敘、傳、家規、凡例、祭儀、祠圖、墓圖、文契等,卷一系圖,餘卷世系表。

十二卷,首二卷:[湖南益陽][湖南沅...

周氏續修支譜: 

題名 周氏續修支譜: 九卷,首三卷:[湖南益陽]

作者 周名庠等主修

版本 民國17年(1928),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益陽

堂號 紹興堂

先祖/名人 始祖:周榮亭; 始遷祖:[明]周衡; 本支祖:周順侃

摘要 鼻祖榮亭,字仁端,世居江西萬安縣菖蒲塘。子衡,字正平,明建文四年從湖南茶陵,永樂二十一年轉遷益陽永隆灣,為始遷祖。衡曾孫順侃,字玉顯,號三田,為本譜支祖。卷首序、凡例、家訓家規、祠墓圖、傳、壽文、跋等,餘卷世系圖表。

九卷,首三卷:[湖南益陽]

周氏四修支譜: 

題名 周氏四修支譜: 十四卷,首二卷:[湖南益陽][湖南沅江][湖北襄陽]

作者 周京修

版本 民國36年(1947),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益陽, 湖南, 沅江, 湖北, 襄陽

堂號 汝南堂

先祖/名人 始祖:[明]周濂; 先祖:[明]周聞詩; 先祖:[明]周聞禮; 始遷祖:[明]周祖述; 始遷祖:[明]周詒亨; 始遷祖:[明]周詒盛

摘要 始祖濂,字江源,明中葉人,居江西吉安吉水。子二聞詩、聞禮。聞詩子祖述,字玉章,號克昌,明宏治間遷益陽一裡。聞禮二子,長詒亨,字元升,明嘉靖三年徙沅江市保周家灣;次詒盛,字唐臣,明嘉靖五年遷湖北襄陽龍頭山。後代分富、貴、榮、華四房。卷首序、傳、壽序、像讚、祠圖、祭田、墓圖等,餘卷為世系表。

十四卷,首二卷:[湖南益陽][湖南沅...

周氏四修支譜:

題名 周氏四修支譜: 一卷,首二卷:[湖南沅江]

作者 周本才主修

版本 民國36年(1947),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沅江

堂號 汝南堂

先祖/名人 始遷祖:[明]周玉瑩; 始遷祖:周龍池; 始遷祖:周龍飛

摘要 是族於元末明初自江西吉水泥田徙居金陵。遷沅江祖玉瑩,明代徙居茲地。六世孫龍池(字雲騰)、龍飛(字雲從)始遷邑之周家灣。卷首上源流、序、傳、行述、派語等,卷首下祠圖、墓圖,卷一世系表志。

一卷,首二卷:[湖南沅江]

周氏四修族譜

題名 周氏四修族譜: 十卷,首四卷:[湖南邵陽]

作者 周榮琇主修

版本 民國13年(1924),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邵陽

堂號 光霽堂

先祖/名人 先祖:[元]周輿權; 先祖:[元]周應遠; 先祖:[元]周亮遠; 先祖:[明]周萬壹; 先祖:[明]周萬圓; 先祖:[元明]周昌吾

摘要 先祖輿權生二子:應遠、亮遠,應遠子隆,元時自江西遷河南固始縣,其曾孫萬壹、萬圓,明初遷居邵陽洪橋鄉。亮遠子昌吾,元明之際自江西泰和縣亦徙居邵陽洪橋鄉。卷首序、目錄、禮制、祠墓圖、像讚、壽文、墓志銘、縉紳錄等,餘卷世系。

十卷,首四卷:[湖南邵陽]

周氏房譜: 

題名 周氏房譜: 八卷,首一卷:[湖南瀏陽]

作者 周康儒主修

版本 民國37年(1948),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瀏陽

堂號 叢文堂

先祖/名人 始遷祖:周楚祥; 始遷祖:周道祥; 開派祖:[明]周存誠; 本支祖:[明]周方儼

摘要 始遷祖楚祥,更名道祥,遷居瀏東膏滸。傳七世至存誠,字文齋,明初人,譜尊為開派祖。是譜支祖方儼,存誠十世孫,字望之,明末人。卷首序、凡例、祠堂記、壽序、傳、墓圖等,餘卷世系。

八卷,首一卷:[湖南瀏陽]

中湘周氏雍和族譜

:題名 中湘周氏雍和族譜: 十四卷:[湖南湘潭]

作者 (清)周心源等纂修

版本 清光緒30年(1904),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湘潭

堂號 思永堂

先祖/名人 始祖:[唐]周匡; 始遷祖:[明]周念廷

摘要 始祖匡,字大第,唐僖宗中和間自江寧仕居江西撫州金谿縣。始遷祖二十四世念廷,行墦八三,明天啟間徙居湘潭六都。卷一、二序、誥勅、例言、目錄、仕宦、祠圖等,卷三家規、家訓、雜儀、譜論,卷四四禮,卷五至十世系、塋域,卷十一至十四傳贊、詩文、雜記、合約、祀田等。

十四卷:[湖南湘潭]

周氏續修族譜: 

題名 周氏續修族譜: 不分卷:[湖南安化]

作者 (清)周德贊等修

版本 清鹹豐8年(1858),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安化

先祖/名人 始遷祖:[元]周清

摘要 始遷祖清,元至正間解官臨青州後由武岡徙邵陽而居安化扶勝。譜存序、聖諭、凡例、傳贊、壽序、服制、墳圖、派行、源流、世

不分卷:[湖南安化]

周氏族譜: 

題名 周氏族譜: 二卷,首一卷,附補刊一卷:[湖南益陽]

作者 周杰才等主修

版本 1949年,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益陽

堂號 汝南堂

摘要 本殘卷,本譜系油塘坪支譜。

二卷,首一卷,附補刊一卷:[湖南益陽]

周氏五修支譜:

題名 周氏五修支譜: 二十四卷:[湖南長沙]

作者 周寶卿等主修

版本 民國4年(1915),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長沙

堂號 光霽堂

先祖/名人 始祖:[唐]周歸仁; 先祖:[宋]周興繼; 本支祖:[元]周蘭祖

摘要 始祖歸仁,唐武德時自青州宦居湖北襄陽。十九世孫興繼,宋時移居衡陽,繼居潭州。傳六世至蘭祖,字式宗,號逸畹,元明之際始遷長沙河西新康都周家灣,即為本支始祖。卷一序、贊、目錄,卷二誥封、像讚、人物,卷三傳、墓誌,卷四凡例、家規、儀節、祝文、派語,卷五、六祠圖、祠規、系圖,卷七例言、家訓,卷八傳贊,卷九至十九世系,卷二十家傳,餘卷山契、墓圖、跋。

二十四卷:[湖南長沙]

醴東周氏族譜: 

題名 醴東周氏族譜: 十一卷,首一卷:[湖南醴陵]

作者 (清)周正杰等纂修

版本 清鹹豐3年(1853),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醴陵

堂號 汝南堂

先祖/名人 始祖:[明]周文緒; 始祖:[明]周友敬; 始祖:[明]周嶺寶; 始祖:周七位

摘要 是為居醴陵東鄉仙石周氏各支合修之譜。共計四派:(一)興寧始祖文緒,名十九郎,籍道州,徙江西廬陵吉水,明時遷廣東興寧縣西廂五裡外大平水口。(二)連平始祖友敬,字敬宗,名四十四郎,明時自閩來粵之連平州麻陂約。(三)龍川始祖嶺寶,明時居廣東惠州府龍川縣錢嶺。(四)程鄉始祖七位,祖籍河南固始,移福建寧化石壁,復遷廣東嘉應州程鄉縣湖貴陂。四支後裔於清初皆遷醴陵東鄉。卷首序、源流、家規、家訓、祠堂圖記、田產等,卷一傳、墓誌、詩讚,卷二系圖,卷三至十一齒錄、跋。

十一卷,首一卷:[湖南醴陵]

長沙獅公橋周氏五修族譜: 八卷,首四卷:[湖南長沙]

題名 長沙獅公橋周氏五修族譜: 八卷,首四卷:[湖南長沙]

作者 周伯元等纂修

版本 民國20年(1931),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長沙

堂號 汝南堂

先祖/名人 始祖:[元]周屈; 始遷祖:[明]周體乾

摘要 始祖屈,字二山,號尸子,元明之際自道州徙居湘陰汩羅。始遷祖十世孫體乾,字謝元,號萬端,明中葉自湘陰徙居長沙獅公橋石灰衝。卷首序、源流、例言、家訓、祭儀、祠規、傳贊、行狀、墓圖、合約、跋等,餘卷世系。

周氏四修支譜:

題名 周氏四修支譜: 二卷,首一卷:[湖南益陽]

作者 周維寅等修

版本 民國36年(1947),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益陽

堂號 汝南堂

先祖/名人 始祖:[明]周上習; 先祖:周明鑑; 先祖:周祐金; 先祖:周祐銀; 先祖:周祐富; 先祖:周祐貴; 先祖:周祐廣

摘要 始祖上習,字亦樂,明末清初人,世居四川夔州府。子明鑑,字敬智,號譜堂,復由蜀遷鄂之江陵,妻李氏於清康熙三十二年率五子祐金(字生人)、祐銀(字恆芳,號若春)、祐富(字履泰,號敦林)、祐貴(字耀閭)、祐廣(字允壽)俱遷益陽甘溪港。卷首序、源流、祠圖、傳、契據、墓圖、世系圖、世系表等。

二卷,首一卷:[湖南益陽]

周氏族譜: 

題名 周氏族譜: 三卷:[湖南益陽][湖南沅江]

作者 周杰才等主修

版本 1949年,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益陽, 沅江

先祖/名人 始遷祖:[明]周祖述; 始遷祖:[清]周世美; 始遷祖:[清]周明鑑; 始遷祖:[清]周道顯; 始遷祖:[明]周霖湘; 始遷祖:[清]周德普; 始遷祖:[明]周龍池; 始遷祖:[明]周龍飛

摘要 譜內匯集居益陽、沅江七支周氏家族之綱要。有益陽傅公塘、油塘坪、甘溪港、沅江周家壩、海上、嶽家觜、周家灣。傅公塘祖祖述,明宏治間自贛遷益;油塘坪祖世美,清康熙間自江南遷益陽;甘溪港祖明鑑,康熙間自鄂遷益;海上祖道顯,康熙間自鄂遷沅;周家壩祖霖湘,明嘉靖間自華容遷沅;嶽家壩祖德普,清康熙間自鄂遷沅;周家灣祖龍池、龍飛,明嘉靖間自廣西遷沅。卷一祠堂記、序、像讚等,卷二五服圖、祭祀、家訓、家規,卷三祠宇表、裡居節孝、壽考、丁口等。

三卷:[湖南益陽][湖南沅江]

司門前周氏四修族譜

題名 司門前周氏四修族譜: 十二卷:[湖南長沙]

作者 周義和等主修

版本 民國13年(1924),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長沙

堂號 汝南堂

摘要 卷一序、目錄、凡例、家訓、宗規、家訓、列傳等,卷二祠圖、四禮、服製圖、律例,卷三碑記、墓志銘、墓圖等,卷四至十一世系表,卷十二合約、契據、跋、補遺。

十二卷:[湖南長沙]

瀏東阪背灘周氏四修族譜: 九卷:[湖南瀏陽]

題名 瀏東阪背灘周氏四修族譜: 九卷:[湖南瀏陽]

作者 周令享主修

版本 民國36年(1947),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瀏陽

堂號 汝南堂

先祖/名人 始祖:[西周]周惠; 始祖:[宋]周思德; 始遷祖:[明]周仁甫

摘要 受姓始祖惠,字世叔,西周時隱居河南開封。一世祖思德,字俊厚,宋末元初人,世居江西分寧(今修水)。孫仁甫,字萬年,明洪武末遷居瀏陽陂背灘,為始遷祖。卷一序、祖訓、家規、祠堂記等,卷二祠圖、傳、行狀、墓圖等,卷三至九世系、跋。

瀏東阪背灘周氏四修族譜: 九卷:[湖南瀏陽]

題名 瀏東阪背灘周氏四修族譜: 九卷:[湖南瀏陽]

作者 周令享主修

版本 民國36年(1947),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瀏陽

堂號 汝南堂

先祖/名人 始祖:[西周]周惠; 始祖:[宋]周思德; 始遷祖:[明]周仁甫

摘要 受姓始祖惠,字世叔,西周時隱居河南開封。一世祖思德,字俊厚,宋末元初人,世居江西分寧(今修水)。孫仁甫,字萬年,明洪武末遷居瀏陽陂背灘,為始遷祖。卷一序、祖訓、家規、祠堂記等,卷二祠圖、傳、行狀、墓圖等,卷三至九世系、跋。

周氏三修族譜: 

題名 周氏三修族譜: 十三卷,首一卷:[湖南安化]

作者 (清)周傅椿主修

版本 清光緒16年(1890),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安化

堂號 汝南堂

先祖/名人 始祖:[吳]周瑜漢; 先祖:[唐]周墀; 先祖:[宋]周恭叔; 始遷祖:[宋]周思誠; 始遷祖:[宋]周榮啟

摘要 始祖瑜漢,字公瑾,仕吳,系廬陵烏東派一世祖。十九世孫墀,字德昇,號沂濱,唐穆宗時復徙吉水泥田。墀十三世孫恭叔,宋端平間致仕遷居湖南永新鵠湖,其子思城又遷邑之厚田。始遷祖恭叔五世孫榮啟,元初仕遷安化歸化鄉車田,是為始遷祖。卷首序、凡例、家訓、傳贊、合同、詩文等,餘卷世系。

十三卷,首一卷:[湖南安化]

醴東仙石周氏三修族譜: 十五卷:[湖南醴陵]

題名 醴東仙石周氏三修族譜: 十五卷:[湖南醴陵]

作者 (清)周清嚴主修

版本 清光緒25年(1899),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醴陵

堂號 汝南堂

先祖/名人 始祖:[漢]周上珍; 本支祖:[元]周文緒; 始遷祖:周元吉; 始遷祖:周芳盛; 始遷祖:周初元; 始遷祖:周兆倡; 本支祖:[元]周友敬; 始遷祖:周尚隆; 始遷祖:周尚菖; 始遷祖:周尚俊; 本支祖:周嶺寶; 始遷祖:周祿; 始遷祖:周開朗; 本支祖:周七位; 始遷祖:[清]周熾義

摘要 一世祖上珍,漢初人。宋以後族裔遷居廣東,其中有四派後裔於清初遷居醴陵。(一)興寧祖文緒,號十九郎,元代自江西吉水遷廣東興寧。其十一世孫元吉(字江和)、芳盛,十二世孫初元、兆倡(字玉厚)四人遷居醴陵。(二)連平祖友敬,字敬宗,名四十四郎,元時自閩遷廣東連平州。十世孫尚隆(字世隆)、尚菖(字世菖)、尚俊(字世俊)三人遷醴陵。(三)龍川祖嶺寶自江右遷廣東龍川縣。十一世孫祿(字其中)、十四世孫開朗(原名張)二人遷醴陵。(四)程鄉祖七位,祖籍河南固始,移居閩寧化石壁,復遷廣東嘉應州程鄉縣湖貴陂周公壩。十四世熾義於清乾隆間徙醴陵。故居醴者共為十支。卷一序、目錄、凡例、祠規、家範、祠圖等,卷二傳、像讚、墓志銘、墓圖,卷三系圖,卷四至十五齒錄

瀏東江佳洲周氏續修族譜: 十二卷:[湖南瀏陽]

題名 瀏東江佳洲周氏續修族譜: 十二卷:[湖南瀏陽]

作者 周昭祥等主修

版本 民國8年(1919),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瀏陽

堂號 汝南堂

先祖/名人 始祖:[明]周炳通; 先祖:[清]周德京; 先祖:[清]周日章; 先祖:[清]周日熠; 先祖:[清]周日通

摘要 一世祖炳通,字恆聲,明中葉自福建漳州府徙居泉州府安溪縣長樂裡。六世孫德京,字仕明,號鎮西,清順治十八年復遷江西新喻縣東鄉。妻翁氏攜子日章(字艮文,號厭甫)、日熠(字艮朋,號元甫)、日通(字艮興,號煌甫)於清康熙三十八年定居瀏東江佳洲。卷一祠墓圖,卷二營建,卷三祀典,卷四規約,卷五藝文,卷六會序,餘卷世系。

周氏九甲四修族譜: 

題名 周氏九甲四修族譜: 十七卷,首一卷:[湖南安化]

作者 周祜主修

版本 民國12年(1923),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安化

堂號 斯文堂

先祖/名人 始祖:[漢]周瑜; 始祖:[漢]周公瑾; 先祖:[漢]周允; 先祖:[唐]周墀; 先祖:[北宋]周恭叔; 先祖:[北宋]周思誠; 始遷祖:[元]周榮啟; 始遷祖:[明]周思越

摘要 始祖瑜,一作公瑾,漢時世居廬江,子允徙居廬陵烏東。十八傳至墀,字德升,號沂濱,唐穆宗朝復遷江西吉水泥田。墀十三世孫恭叔,北宋時再遷江西永新鵠湖,子思誠轉徙邑之厚田。始遷安化者有二派:一為思誠玄孫榮啟,元初徙來;一為思誠十五世孫思越,字愈凡,明中葉徙來。卷首序、凡例、家規、源流、傳、墓誌、合約、墳山等,餘卷世系。

十七卷,首一卷:[湖南安化]

中湘青山周氏族譜: 

題名 中湘青山周氏族譜: 十四卷:[湖南湘潭]

作者 周源桂纂修

版本 民國31年(1942),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湘潭

堂號 思永堂

摘要 參見清周心源修《中湘周氏雍和族譜》條目。卷一、二序、目錄、誥敕、行派、祠圖等,卷三律例、家規、家訓、雜儀、譜例,卷四四禮,卷五至十世系、塋域志,卷十一至十四傳、雜記、遷潭志、議約、祀田、案據、跋等

十四卷:[湖南湘潭]

民國戊子五區周氏八修族譜: 十卷,首一卷:[湖南益...

題名 民國戊子五區周氏八修族譜: 十卷,首一卷:[湖南益陽]

作者 周煕純等主修

版本 民國37年(1948),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益陽

先祖/名人 始遷祖:[元]周雲智

摘要 始遷祖雲智,元季自江西遷益陽一裡。卷首序、例言、源流、五服、家訓、合約等,卷一至八世系,卷九藝文志,卷十墳譜。

周氏三甲四修族譜: 

題名 周氏三甲四修族譜: 九十六卷:[湖南安化]

作者 周楨士主修

版本 民國19年(1930),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安化

先祖/名人 始祖:[唐]周勍; 始遷祖:[明]周文鬱; 始遷祖:[明]周文卿

摘要 始祖勍,字大節,諡貴武,唐時居江西吉安府廬陵縣。始遷祖文鬱、文卿(字惟迪)兄弟,明初遷居安化城西。卷一序、例言、族居志、派語志、家訓、家規、家傳、行述、墓誌、贊等,卷二至九十五世系,卷九十六領譜字號、跋。

九十六卷:[湖南安化]

高橋周氏第六屆續修族譜: 十卷:[湖南長沙]

題名 高橋周氏第六屆續修族譜: 十卷:[湖南長沙]

作者 周立韓主修

版本 民國27年(1938),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長沙

堂號 同愛堂

先祖/名人 始祖:[明]周榮祿; 始遷祖:[明]周應潮

摘要 是族自汝南而舒城而廬陵而吉水而豐城。遷長沙始祖榮祿,行大郎,明洪武初避亂遷居長沙西鄉。次子應潮,字月海,洪武末徙居高橋,為始遷祖。卷首(即卷一)聖諭、源流敘、凡例、跋等,卷二傳、家訓、家法、祠規等,卷三祠圖、墓圖,卷四至十世系。

湘鄉華廈周氏五修族譜: 十九卷:[湖南湘鄉]

題名 湘鄉華廈周氏五修族譜: 十九卷:[湖南湘鄉]

作者 周大煌等主修

版本 民國18年(1929),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湘鄉

堂號 敦倫堂

摘要 參見清周祖柏修《湘鄉華廈周氏三修族譜》條目。卷一序、目次、凡例、祖訓、家規,卷二誥軸、壽序、墓誌、祭禮、祠圖,卷三至十八世系,卷十九墓圖。

善邑澗山周氏族譜: 

題名 善邑澗山周氏族譜: 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湖南長沙]

作者 (清)周運宦等主修

版本 清光緒26年(1900),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長沙

堂號 敦倫堂

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湖南...

金江周氏族譜: 

題名 金江周氏族譜: 十一卷,首二卷:[湖南瀏陽]

作者 周成宗等主修

版本 民國36年(1947),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瀏陽

堂號 至德堂

先祖/名人 始遷祖:[明]周德聖; 始遷祖:[明]周德賢

摘要 始遷祖德聖(號慕堂)、德賢(字佑輔),明弘治間自江西豐城縣龍頭山遷居瀏陽,德聖居東城外賀家湖,德賢居南城內皇倉街。合族建祠於瀏西金江塅。卷首序、誥封、凡例、家規、族議、祠圖、儀注、祭文、詩章、派行、墓圖、跋。

十一卷,首二卷:[湖南瀏陽]

三田周氏支譜: 

題名 三田周氏支譜: 八卷,首二卷:[湖南益陽]

作者 (清)周傳文等主修

版本 清光緒3年(1877),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益陽

堂號 紹興堂

先祖/名人 始祖:周榮亭; 先祖:[明]周衡; 始遷祖:[明]周順侃

摘要 始祖榮亭,字仁端,居江西萬安縣菖蒲塘。子衡,字正平,明建文四年徙湖南茶陵,明永樂二十一年徙居益陽永隆灣。衡曾孫順侃,字玉顯,號三田,始遷邑之三田村。卷首序、雜記、傳、壽文、家訓、家規、派行、祠圖、墓圖,餘卷世系。

八卷,首二卷:[湖南益陽]

周氏族譜: 

題名 周氏族譜: 三卷,首一卷:[湖南瀏陽]

作者 (清)周廣興主修

版本 清道光23年(1843),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瀏陽

堂號 汝南堂

先祖/名人 始祖:[西漢]周上珍

摘要 始祖上珍,西漢初人。族裔世居浙閩,後居粵。清初,有裔孫紛紛徙居贛湘兩地,是為居湖南瀏陽者合譜。卷首序、源流、祠圖、像讚、規例、勸諭、服制、派行,餘卷世系。

三卷,首一卷:[湖南瀏陽]

周氏六修族譜: 

題名 周氏六修族譜: 十四卷,首一卷,末二卷:[湖南益陽]

作者 周化潤等主修

版本 民國18年(1929),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益陽

堂號 益陽三塘街

先祖/名人 始遷祖:[明]周承四

摘要 始遷祖承四,明洪武間自浙江金華宦居益陽四裡右所。卷首序、凡例、家規、派語,卷一至十四世系,卷末祠圖、合約、墓圖、碑記、壽序、行述、傳、墓誌、跋。

十四卷,首一卷,末二卷:[湖南益陽]

周氏族譜: 

題名 周氏族譜: 三十九卷,首一卷:[湖南湘陰]

作者 周炳謙主修

版本 民國三十六年(1947),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湘陰

堂號 光裕堂

摘要 參見清周日成修《湘陰周氏族譜》條目。卷首序、家規、儀注、墳圖、祠圖並記、祀田、傳狀,餘卷世系。

三十九卷,首一卷:[湖南湘陰]

寧鄉梨樹周氏家譜:

題名 寧鄉梨樹周氏家譜: 十卷:[湖南寧鄉]

作者 周為璜總纂

版本 民國十八年(1929),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寧鄉

堂號 一本堂

摘要 參見清周藕仙修《梨樹周氏重修族譜》條目。卷一序例、述譜、家規、祠規,卷二列傳、科目、職官、藝文,卷三喪祭、祠墓、契約,卷四系圖,餘卷系錄。

十卷:[湖南寧鄉]

周氏六修族譜: 

題名 周氏六修族譜: 十五卷:[湖南衡山]

作者 周椽朝等修

版本 民國十八年(1929),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衡山

堂號 愛蓮堂

先祖/名人 遠祖:[西漢]周勃; 先祖:[三國吳]周至徹; 先祖:[隋]周汾翁; 先祖:[唐]周沂濱; 先祖:周思誠; 先祖:周道揚; 始遷祖:[元明]周彥深

摘要 遠祖勃,西漢初自徐州沛縣遷龍山汝南,數傳至徹,三國吳時徙居江西吉安廬陵,其裔汾翁,隋時復遷廬陵烏東。汾翁六世孫沂濱,字名績,唐長慶間再徙江西吉水泥田。沂濱十四世孫思誠移居江西永新厚田。又傳七世至道揚遷居湖南茶陵大洲平溪。始遷祖彥深,字逢恭,元明之際轉遷衡山楊梓坪。卷一序、像圖、誥封、卷二家箴、禮儀、譜例,卷三、四壽文、傳贊、狀略、卷五、六祠堂記、墳山、契據、墓誌、墓表,卷七至九系圖,卷十至十五齒錄。

十五卷:[湖南衡山]

澬陽苦竹湖周氏族譜: 

題名 澬陽苦竹湖周氏族譜: 十一卷,首二卷:[湖南益陽]

作者 周皆檢主修

版本 民國二十三年(1934),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益陽

堂號 汝南堂

先祖/名人 始遷祖:[明]周政毅

摘要 始遷祖政毅,字致遠,號賢一,明萬曆間自江西徏居益陽苦竹湖。卷首序、源流、家規、家訓、傳贊、行狀、墓志銘、壽序、丁口表,居址,文契,卷一至卷九世系,卷十、十一墓圖。

十一卷,首二卷:[湖南益陽]

溈寧周氏七修族譜

:題名 溈寧周氏七修族譜: 六卷:[湖南寧鄉]

作者 周益瑛主修

版本 民國六年(1917),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寧鄉

堂號 汝南堂

先祖/名人 始遷租:[明]周極

摘要 始遷租極,字大宗,號龍溪,明時自江西永新縣徒居寧鄉羅湖。卷一序、傳、源流、祠規、家訓、凡例、派語、墓圖、契約,餘卷世系、跋。

六卷:[湖南寧鄉]

鶴隴周氏譜初修: 

題名 鶴隴周氏譜初修: 五卷,首一卷,末一卷:[平江]

作者 周戟門纂修

版本 民國13年(1924), 鉛印本

居地 湖南, 平江

堂號 周氏

先祖/名人 始遷祖:[宋]周儒; 先祖:周可從; 本支祖:周承恭; 先祖:周木卿

摘要 先祖儒,宋代自江西義寧遷湖南平江東鄉塘口。五傳至可從,遷南鄉皏蓮。歷十三世至承恭,復遷鶴隴。是譜奉承恭之孫木卿為宗祖,承恭他支則均別徙。卷首序、像讚、宗廟記等,卷一凡例、家訓、家法等,卷二祀典、服製圖、年表等。有民國熊希齡、譚延閏序文,沈曾植《宗廟記》。

五卷,首一卷,末一卷:[平江]

巴陵周氏族譜

周氏族譜: 

題名 周氏族譜: 不分卷:[巴陵]

作者 (清)周官祿等纂修

版本 清光緒34年(1908),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嶽陽, 巴陵

堂號 羅煥文堂

先祖/名人 始祖:周於先; 始遷祖:[清]周天相; 先祖:[清]周心洋; 先祖:[清]周順貴; 先祖:[清]周官祿

摘要 一世祖於先,原籍長沙湘鄉縣永豐鄉。其孫天相,生於清雍正間,由湘鄉遷巴陵之八仙橋。天相之子心洋復遷巴陵羅伏下首黃伯衝。心洋之子順貴,為修譜者周官祿之父,於鹹豐間再徙羅伏下邊屋。譜載序、傳、世系。

不分卷:[巴陵]

周氏宗譜: 四十五卷,首二卷,末一卷:[巴陵]

題名 周氏宗譜: 四十五卷,首二卷,末一卷:[巴陵]

作者 周詒谷等纂修

版本 民國37年(1948),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嶽陽, 巴陵

堂號 汝南堂

先祖/名人 始祖:[宋]周言; 始遷祖:[宋]周彬

摘要 一世祖言,北宋末年自道州營道縣榮樂鄉遷居湖南嶽州驛馬巷,其子彬於南宋紹興五年徙來巴陵大微湖之南。卷首序、目錄,卷一例言,卷二祖訓、族規、家教,卷三族居志、丁口錄,卷四祠祭志、祠圖說,卷五墳圖,卷六墓誌,卷七服製圖,卷八人物表、列女表,卷九人物傳、列女傳,卷十源流考,卷末牧場志,餘卷為系圖、房紀等。

《湖南長沙寧鄉澗西周氏族譜》

題名 湖南長沙寧鄉澗西周氏族譜

作者 周德湛

版本 清乾隆十四年松竹軒刻本

居地 澗西

摘要 澗西周氏譜序 今之序譜者吾知之矣郭皆汾陽之裔狄皆梁公之支何源何派世胄遙 縱功業文章炫梨耀棗細按本支百世毫無宗法可紀亦何益巳夫人苟克自樹立毅然以明道立身為巳任


三卷:[湖南邵陽]

湘潭方上周氏七修家譜: 一百六十六卷:[湖南湘潭]

題名 湘潭方上周氏七修家譜: 一百六十六卷:[湖南湘潭]

作者 周氏合修

版本 民國十九年(1930),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湘潭

堂號 堂

先祖/名人 始遷祖:[明]周夢鼎

摘要 始遷祖夢鼎,字邦鎮號泉湖,原籍江西吉安太和縣,元至正間遷湖南湘鄉東臺上,明洪武元年遷湘潭十一都四甲。卷一至卷百九世表世録,卷百十至百十九世典,卷百二十至卷百五十七家傳,卷百五十八補録,卷百五十九至百六十四別録,考訂卷百六十五,卷百六十六附録 、跋。

 以上資料是小編收集舊譜書整理編緝,對於舊譜書的真實性難辨,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汝南周氏遷湘始祖的源流
    點擊上面藍色字快速關注周氏家族(ZSJZ22)是一個周氏宗親服務平臺;弘揚周氏文化,發揚周氏精神,傳播正能量;增強凝聚力.為周氏宗親提供尋根問祖
  • 湖南周氏312個支系
    9、長沙山塘周氏   始祖元鼎公,字通叟,號研山,原籍江西吉安泰和縣圳上,初徙湖南上湘東臺,後徙瀏陽,洪武初年又由瀏陽落屯善邑十都樟字區茅塘。其子正剛復自茅塘徙居山塘。族人多分布在善潭兩邑。至1948年,已傳26代,全族人口約20000人。更多關於周氏資料請搜索關注公眾號天下周氏。宗祠初建於山塘,清光緒初年重建於善邑八都少字區宋家灣,名"先賢周子祠"。
  • 【珍藏版】湖南周氏源流
    長沙澗山周氏   始祖智公,字吉甫,出自江南和州含山縣第八都桐城鄉運造市,原任江西吉安守御,後鎮長沙衛指揮。子二:德興,封江夏侯,鎮撫山西;德全,誥封將軍,生三子:鼎分居司門,暹遷居清江,昇於明永樂2年(1404)下屯湖南善邑澗山。
  • 湖南周氏共有312個支族
    9、長沙山塘周氏   始祖元鼎公,字通叟,號研山,原籍江西吉安泰和縣圳上,初徙湖南上湘東臺,後徙瀏陽,洪武初年又由瀏陽落屯善邑十都樟字區茅塘。其子正剛復自茅塘徙居山塘。族人多分布在善潭兩邑。至1948年,已傳26代,全族人口約20000人。宗祠初建於山塘,清光緒初年重建於善邑八都少字區宋家灣,名"先賢周子祠"。
  • 湖南周氏支族共312個支族
    9、長沙山塘周氏   始祖元鼎公,字通叟,號研山,原籍江西吉安泰和縣圳上,初徙湖南上湘東臺,後徙瀏陽,洪武初年又由瀏陽落屯善邑十都樟字區茅塘。其子正剛復自茅塘徙居山塘。族人多分布在善潭兩邑。至1948年,已傳26代,全族人口約20000人。宗祠初建於山塘,清光緒初年重建於善邑八都少字區宋家灣,名"先賢周子祠"。
  • 周氏家族簡介
    出自姬姓,其始祖為周文王 姬昌。黃帝的後代 后稷,姓姬,是周族的始祖。 周公東徵勝利後,大規模分封諸侯,其中姬姓國就有53個。這些姬姓國的後人大多改以國名、地名及祖父名號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國所滅後,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周宗室子孫及周朝遺民以周為氏。這一支通常被認為是中國周姓來源的主要部分。
  • 周氏字輩大全之湖南
    湖南安仁縣西門周氏字輩:祖宗遠積德,忠厚立綱常,易發前知理,圖傳大極章,詩書徵世澤,道學昺輝光,永錫作求膺,命申福祿長。湖南常德石門周氏字輩:用乃常訓自,念刻新。湖南常德市漢壽縣周氏字輩:恆通遠達久,昌龍。
  • 【周氏】我的家族發展史
    自此以後,這支周氏族人繁衍,並遷移入臺灣新竹縣。四是清朝初年,明朝長沙藩王吉王的子孫改姓周。明朝第一代吉王朱見浚,為明英宗第七子,成化十三年 (1477年)就藩長沙。第四代吉王稱為吉端王,吉端王的嫡子襲封,死後無嗣,吉端二子又襲封。明朝亡後,襲封的吉王逃往廣東,死於緬甸。吉端王的第三子朱翊鋌(yan延),封長沙郡王。
  • 周氏宗親看看自己是哪個始遷祖的後裔
    二、湖南澧水流域周姓的起源與發展A、澧水流域周姓起源於元朝周姓在江西經過500餘年的繁衍出了118代孫周興輔,身為元末進士,任禮州總管,轄區五縣(安鄉、臨澧、澧縣、石門、慈利),官居慈利;再如護朱元璋造反的定國將軍周昂鎮守永定衛(大庸,今張家界);又如周德興為明代武略將軍,他帶領三個兒子鎮守南蠻(湖南),所以幾代官員親屬散居和依官而來的親朋好友由江西來澧水流域的周姓家族日益增多
  • 周氏輩分!
    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周」,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周氏家族群」 再點擊「關注」,即可加入周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宗親交流。點擊加入周氏家族群這個真好,快打開看看這個真好,快打開看看而騰空而外婆家溶解哦我今日囧開發任務i讓統計積分認為看見偶然間我i發既然渴望i幾塊腹肌哦Wiki非絕熱文科理科i耳機孔及Greek來我家i就過熱i我來熱機哦我季節看見覅偶爾等級為陸軍覅打算離開既然就剋垃圾哦監控軟體i即熱積分就開始i突然加快立法礦務局哦i官方昆明付款了看見覅偶爾我開房間四個看過覅是空格分開色幾個房間快樂似發過來
  • 周氏分支探源
    點擊上面藍色字快速關注周氏家族(ZSJZ22)是一個周氏宗親服務平臺;弘揚周氏文化,發揚周氏精神,傳播正能量;增強凝聚力.為周氏宗親提供尋根問祖
  • 五千年周氏家世
    此時,周氏祖先這一支系已從河南遷至今山東省西北部的古青州一帶。從古文獻記載和眾多周氏宗譜中認定:魏晉時的周浚、周顗父子 「世家青州」,是周仁、周燕的裔孫;南遷始祖歸仁公「原籍青州」;周敦頤的先祖也是「世居青州」。
  • 《洛陽•鳳山》周氏家族 序
    志中第五十五世代為周敦頤,第六十四世代為「周緘」,緘公即是《洛陽•鳳山》周氏先祖。     縱觀歷史,周公建立的洛邑(即洛陽)處在周天子腳下,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東周最後一任皇帝周赧王等,舉國以周為氏,可以肯定,存留於世的周氏各支家族遍布伊洛,即使跨越歲月千山,到清朝初年,遺留的周族分支也不少,但《周廟志》唯獨把「周緘」列入,足顯周緘及其家族當時在洛陽的地位、實力、人脈和聲望。
  • 我叫「周氏」,這是我的簡歷!周氏族人頂起!
    出自姬姓,其始祖為周文王姬昌。黃帝的後代后稷,姓姬,是周族的始祖。周公東徵勝利後,大規模分封諸侯,其中姬姓國就有53個。這些姬姓國的後人大多改以國名、地名及祖父名號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國所滅後,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周宗室子孫及周朝遺民以周為氏。這一支通常被認為是中國周姓來源的主要部分。
  • 留村周氏家訓
    留村周氏在長達600餘年的歷史中,繁衍生息,代代有達人,尤其是周鴻圖、周鴻謨、周嘉植、周銘旂等一大批優秀代表,他們的事跡載國史、載方志、載族譜,彰顯以「尊祖敬宗,敦睦和諧,孝悌友愛,耕讀繼世,詩書傳家」為核心要義的家族門風。《周氏族譜》中提到:「尊祖敬宗、敦睦和諧、農桑弦誦、出入追隨、號稱雍睦,相關慶弔必赴,歲序伏臘笑語一堂。」
  • 最新中華周氏字輩
    湖南安化三甲周氏文鬱公支字輩:在大成平世,恩榮錫福長,家傳多厚久,永遠慶名揚。湖南安仁縣西門周氏字輩:祖宗遠積德,忠厚立綱常,易發前知理,圖傳大極章,詩書徵世澤,道學昺輝光,永錫作求膺,命申福祿長。湖南常德石門周氏字輩:用乃常訓自,念刻新。湖南常德市漢壽縣周氏字輩:恆通遠達久,昌龍。
  • 周氏家譜大全,周姓人必看!(來源+字輩+郡望+遷徙)
    周姓始祖--后稷2.出自姬姓,始祖后稷。后稷母親為姜螈,父親為帝嚳。西周初年人們就把后稷奉為周族的始祖,后稷的裔孫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為狄所逼,率領族人自邰遷徙至陝西岐山下周原,從此稱為周族。到文王姬昌時,以國為氏。周姓主源另有一說,即東周時期周公黑肩(即周桓公),曾率軍協助周桓王討伐鄭國。
  • 中國真正的貴族,中國世家汝南周氏
    」加入周氏大家族!到了他十九世孫周邕時,秦昭襄王滅了周王朝,從此周氏失去侯位,但後代子孫依然還在,遂多以故朝名稱為姓氏,稱周氏。  到了漢朝建立,這些故王族又重新恢復了周氏的侯位,漢高祖劉邦將周邕的孫子周仁重新封為汝墳侯,賜號正公,從此遷籍安城(今河南汝南王崗鎮)。從此周氏作為汝南望族,經漢、魏、晉、隋、唐,歷時千載,英才輩出,青史不絕。
  • 方上周氏宗祠
    一、祠堂來歷方上周氏作為中湘周氏的重要一支,歷為潭邑望族,其宗祠也頗有名氣。據嘉慶《湘潭縣誌》記載,方上寺,明邑人周夢鼎建,為周氏宗祠,位於十一都四甲方上橋,今湘潭縣射埠鎮方上橋村。據《方上七修族譜》記載,方上周氏始遷祖隱君公祠,明時建於湘潭城東文星東門外。
  • 臨海周氏支派:之叔道公--逢行公祖系
    點擊上面藍色字快速關注周氏家族(ZSJZ22)是一個周氏宗親服務平臺;弘揚周氏文化,發揚周氏精神,傳播正能量;增強凝聚力.為周氏宗親提供尋根問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