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後的夜晚?對不起,你看不到!

2021-01-19 家寶兔環保

相信有不少朋友因為宣發的「一吻定情」而選擇在跨年夜走進電影院,去欣賞這部因處女作《路邊野餐》而榮獲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的畢贛的新片——《地球最後的夜晚》,女神湯唯也是讓眾人心甘情願貢獻票房的存在。

然而2019新年的罵聲讓這部文藝片跌落「神壇」,給出了豆瓣上的極低分數。電影用夢境和各種藝術手法,呈現了一個唯美迷離的愛情故事,但很多人想問——這和「地球最後的夜晚」有什麼關係?

拋開電影不談,光是看到這個名字,你的第一反應會是什麼?是否很像科幻片?或是災難片、環保片?

我們會有這樣的擔憂——人類的經濟不斷發展,對自然界的破壞日益加大,挖山填海,林木砍伐,海洋塑料……無一不在提醒著我們,生存環境並不理想。

當你看到「環保」一詞,第一反應是什麼呢?國家政策、社會呼籲、未來趨勢……似乎,都是離我們很遙遠的抽象而寬泛的東西。

隨手關燈,節約用水,減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垃圾分類……卻是我們每天能做的最平凡也最偉大的改變。

經常看到一些話,愛護我們的地球母親,人類的惡行會毀滅掉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然而,地球已經46億年了,經歷了彗星碰撞,火山爆發,滄海成桑田的巨變……地球本身是無所畏懼的。

而人類才在這顆星球上出現幾百萬年,對這個世界作出大的改變也不過幾千年。當我們肆意砍伐樹木、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製品、垃圾混堆填埋焚燒時,該擔心的是我們自己,而不是地球。

想像一幅畫面,一個蹣跚學步的嬰兒,在垃圾堆裡玩耍,手邊抓住的東西就往嘴裡塞……你肯定於心不忍。而大自然裡,誤食塑料垃圾的動物,胃裡都是各種人類製造的廢品。

攝影師克裡斯·喬丹在太平洋中途島拍下的海鳥的照片,場面觸目驚心。而全球每年因塑料而卡住、窒息或受傷的海洋動物,多達10萬隻。

海裡的鯨魚,體內各式各樣的廢棄物、海洋垃圾,活生生的變成了移動垃圾站。它們離我們的生活太遠,我們聽不見它們的哀嚎和哭泣,我們看不到它們與伴侶、孩子被迫分離的痛苦。

即便瞥見這樣的新聞,心生憐憫,也僅僅只是轉發,表達心痛。然後呢?像是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般,繼續著和往常一樣的生活——經常點外賣,感嘆這是時代發展的生活便利。塑膠袋隨便用,反正不過幾毛錢,拎東西方便。

我們以為只要將垃圾扔進垃圾桶內,已然是一個文明人。比起那些隨意丟棄的,我們的道德水準更高。誠然,這是不錯的做法,但是不是就這樣了呢?我們能不能做的更好?

你肯定聽說過「破窗效應」——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條人行道有些許紙屑,不久後就會有更多垃圾,最終人們會視若理所當然地將垃圾順手丟棄在地上。

此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由美國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觀察總結的「破窗理論」指出,環境可以對一個人產生強烈的暗示性和誘導性。

我們與環境是相互影響和作用的,當我們做的越好,會形成更加良性的正向循環。社會這個大集體,就是由我們這些小個體而組成的。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約翰·多恩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在大海裡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陸地

如果有一塊泥土被海水衝刷歐洲就會失去一角這如同一座山岬也如同一座莊園

無論是你的還是你朋友的

無論誰死了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因為我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裡

因此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喪鐘為你而鳴

人不是孤立的活在社會上,我們每天的生活都與無數人產生了聯繫。早上出門乘車,有司機提供服務,路面乾淨整潔,是環衛工人凌晨的辛勞,熱乎乎的包子是店老闆深夜的成果……

相信你的家裡或是辦公桌必是井然有序的,物品和文件分類擺放,在需要的時候立馬就能找出來,不用耗費額外的時間和精力。

如果你所有的東西都是混亂不堪的集中堆放,即便看似整潔,當你想要某物時,尋找會讓你焦頭爛額。

同樣的,垃圾還有另外一個名字——放錯位置的資源。它們並非毫無價值的廢物,只是我們還不知道怎樣去對待它們。之前小兔兔科普過的文章,可戳——

科普動漫丨如何正確處理其他垃圾?

還不知道生活垃圾怎麼分?收藏這篇文章就夠啦!

與你相伴一生的垃圾,真的得到有效處理了嗎?

地球最後的夜晚,人類是看不到的。地球經歷過我們不曾經歷過的種種,它比人類強大得多。最終使人類滅亡的,也必定是人類自己,而非地球的「加害」。

行動起來吧,這是在拯救自己!

相關焦點

  • 評《地球最後的夜晚》
    在回國的飛機上看了畢贛導演的 地球最後的夜晚。其實這部片子是我18年最期待的國產電影,但是因為沒有在北美正式上映(電影節上映不算),在北美也沒有找到任何線上的觀看方式,所以一直沒有看。比如男主提到自己的母親會用冒著煙的火把驅趕蜜蜂去給自己偷蜂蜜吃,所以他在最後才會追著那個手裡舉著火把的瘋女人;比如提到綠色書裡的故事,那個愛情咒語,而最後燒掉的房子就是那個傳說中會旋轉的房子,也是之前出現的那個漏水的房子。
  • 看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一吻跨年」!
    跨年新方式——看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聽說有對象的都是衝著「一吻跨年」去看的,因為影片結束時,剛好是00:00分跨年那一刻。(單身狗請謹慎選擇場次,跨年沒對象的早點睡覺防脫髮!手動再見 )主演黃覺發微博,映前映後小情侶深情擁吻十秒錄視頻@ 他,被翻牌了報銷影票,還能喝一杯。這裡的喝一杯,指黃覺的Mandrill酒吧。
  • 《地球最後的夜晚》:被資本召喚的作者電影
    《地球最後的夜晚》這部電影引發的爭論就是這種判斷標準複雜性的體現,今天我們如何來評價這樣一部電影,其中的依據早已超過了電影文本本身。首先,作為一部登陸中國院線的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毫無疑問開拓了中國院線電影的可能性,對觀眾造成了挑戰,這是導演畢贛的野心,也是他之所以說自己在改變影史的一個證據。但是,僅僅是挑戰現有的院線和觀眾的觀影秩序就足夠了嗎?
  • 《地球最後的夜晚》:是觀眾欣賞不了,還是電影造作取巧
    依靠零點結束、與主角一起接吻跨年的新穎首映形式,《地球最後的夜晚》在宣發上大獲成功:預售票房高達1.59億,首日票房2.61億,超越了同期的許多商業電影,一度被不少人稱為文藝片的成功範例。《地球最後的夜晚》劇照。
  • 《地球最後的夜晚》:最堅固的柔情
    《地球最後的夜晚》,這部有著災難片的片名的電影是文藝片,不適合所有人去看。從影廳裡出來,看見一堆堆的人潮,不知道多少是來看《地球最後的夜晚》?但我可以確定,來看這部片子的很多人一定會後悔。如果連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都沒辦法懂,那麼《地球最後的夜晚》更難懂了。畢贛導演很有形式感。故事的前70分鐘是2D,講的蘇紘武追尋著萬綺雯,不斷閃回他和萬綺雯曾發生的一切,本來神秘的萬綺雯的在他的追尋中似乎清晰也似乎更加模糊:她是利用他的人還是真愛他的人?70分鐘的時候,他走進電影院,睡著了。
  • 6.8分被譽為「最能裝的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有那麼難看嗎?
    還記得2018年的年末,一部電影刷爆了我的朋友圈,很多人都約了朋友打算看一場跨年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這個名字也很應景。中文名《地球最後的夜晚》原著來自智利小說家博拉尼奧的同名短篇小說集。作為年度最令人期待的華語電影,青年導演畢贛的第二部長片《地球最後的夜晚》口碑和放映前天差地別,很多看過的觀眾表示熬夜去看並不值得,甚至有點浪費時間了,因為自己根本就沒有看懂,全程睡著了,其實關於這部電影的評價還有很多,基本上都是關於這部電影是如何如何的高深,如何如何的裝逼。
  • 詩意的長鏡頭——《地球最後的夜晚》給予了溫暖與力量
    要說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長鏡頭,是前不久又刷了一遍的《地球最後的夜晚》,第一遍看的時候感覺沒什麼,第二遍刷的時候,說實話真被畢贛導演的才華徵服了。作為一名影視創作者,我深知電影是導演的藝術,是創作者的內心表達,是一群人通過電影這種媒介與另一群人的交流。再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我仿佛進入到了電影所描繪的世界,尤其影片後半部分長鏡頭的運用,看似平淡無奇,卻又讓我心潮澎湃。
  • 要看懂《地球最後的夜晚》,首先你得了解畢贛的語言文化
    我終於把《地球最後的夜晚》看完了,但生活未完,我們似乎還要問地球最後怎樣了,天有沒有亮。1999年羅弦武遇到了亮綠裙的女人,活在一個時間,此謂回憶;十二年過後,他重返廢墟現場,等待所愛的人出現,活在另一個時間,即為夢境。
  • 一篇文章,看懂《地球最後的夜晚》
    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上映前,影神有點擔心。「跨年」營銷在普通觀眾心中會給文藝片帶來巨大的反差嗎?果不其然,觀眾們提前說話,觀眾們的心,評論普遍上星,最後的夜秒是最後的夜,更別說是最後的夜秒了,對於這樣的問題,導演拍了一張文藝的照片,王晶在節目中也被嚇得踉蹌了一下。
  • 《地球最後的夜晚》是部非常特殊的電影,有它獨特的魅力和語言
    《地球最後的夜晚》是部非常特殊的電影,有它獨特的魅力和語言。相信大家在元旦節前後都被一部名叫《地球最後的夜晚》的電影所刷屏了,在一個很火的短視頻平臺更是經常能刷到這部電影的廣告「你打算什麼時候去見那個超級相見的人啊?」
  • 三刷《地球最後的夜晚》,告訴大家可能忽略的細節
    雖然黃覺是廣西人,但在確定出演後,他留出兩個月去學習凱裡方言,最後在影片中黃覺用凱裡方言出演。在片中飾演「白貓」的李鴻其在劇組中拍了兩個月,但由於劇情原因,他的戲份被刪減到了只剩幾分鐘,他甚至還為了一場戲連吃七八個蘋果。
  • Netflix《地球的夜晚》
    中文名地球的夜晚英文名Night on Earth發行時間2020年01月29日片長53分鐘 * 3每當暮色降臨
  • 《地球最後的夜晚》小編帶你做一場奇幻的夢
    《地球最後的夜晚》是由畢贛自編自導的一步文字電影。大概講述了羅紘武(黃覺飾)因父親離世再次回到貴州凱裡。12年前,他的好友白貓(李鴻其飾)被殺,羅紘武在追查兇手左宏元(陳永忠飾)的過程中,被兇手的情人萬綺雯(湯唯飾)利用。
  • 《夜晚的地球》
    NASA的《夜晚的地球》探索了地球在黑暗中的光輝。
  • 《地球最後的夜晚》為什麼看不懂?致敬9個名著,卻沒講好故事
    《地球最後的夜晚》上演「大反轉」:預售票房過億,上映4天場均票房只有百萬,每場只有1個觀眾;觀眾滿懷期待走進影院,罵罵咧咧提前退場,這不是《地球最後的夜晚》而是「地球最困的夜晚」……文藝沒有錯,但忽悠普通觀眾的「假文藝」就不對了,觀眾看不懂《地球最後的夜晚》的文藝,
  • 《地球最後的夜晚》發日版海報 2月28日日本上映
    《地球最後的夜晚》發日版海報 2月28日日本上映 時間:2020.02.0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 《地球最後的夜晚》票房大跳水:次日不足首日零頭 官方否認刷票
    國產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跨年夜上映,吸引了不少觀眾前往影院觀看,但作為一部文藝片,受眾有限,雖然有著一吻跨年的噱頭,但看完的觀眾似乎並不買帳,不僅口碑未達水準,連票房都經歷了大跳水。
  • 地球上無數的夜晚
    比如,你可以想像中國山西的某個縣城,在賈樟柯的電影中。地球上無數的夜晚,有無數人在井底仰望星空。但旅遊攻略上的西裡西亞不會告訴你這些,它們信誓旦旦向遊客宣稱:這裡有見證煤炭行業財富累積的豪宅,有改造舊礦場得來的藝術中心——這也許資源枯竭型城市的最後價值:被外來者凝視表象。但卡賈·拉塔覺得這一切都不對勁。
  • 湯唯主演文藝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豆瓣評分達到8點8分
    歡迎大家來到《最前沿影視》,每天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精彩,今天小編帶大家欣賞一部由湯唯主演的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感覺電影還可以,還是有內容的,就是長鏡頭太多,節奏有點慢,不過每個畫面都還是很美的,開始是因為自己被白貓兄弟陷害,和自己父親死去,踏上了尋找母親和殺害白貓的兇手之旅,在這期間遇到了萬琦玉
  • 網飛新片帶你領略地球的夜晚
    地球,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距今已經有40~46億歲,同時地球的表面被巨大的藍色水體所覆蓋,所以地球又被大家稱為「水球」。每當太陽西下,就是另一個世界甦醒之時,當然也是另一個世界沉睡之時。我們很難想像,當我們入睡之時,地球上還在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奈飛的一個團隊將攝影機對準了地球夜晚時那些充滿魅力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