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清朝書信,揭開太平天國石達開的投降之謎,他總算能夠瞑目了

2021-01-07 網易

2021-01-01 12:55:36 來源: 笑話段子每日笑話

舉報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近現代的歷史上,誕生了不少風雲人物,而石達開,很顯然也是其中之一。

  作為太平天國時期的著名將領,石達開在1847年,只有16歲的時候就加入了太平軍,在19歲,就已經有了「翼王」的稱號,而在舉事成功之後,石達開帶領麾下的部隊,在一路上立下了戰功無數,屢次擊敗曾國藩麾下湘軍,更是在1856年,擊破了清軍江北大營,解除了清軍對天京長達三年的包圍。

  

  然而遺憾的是,剛剛能和清廷分庭抗禮的太平天國,卻因為統治者的糜爛奢華,以及激烈內鬥而迅速衰落,哪怕石達開殫精竭慮,也是有心無力,到了1857年,石達開只能從天京出走西南,試圖去開闢新的浙閩根據地。

  在清軍的重重圍剿下,到了1863年,石達開麾下萬人挺進大渡河,死傷慘重,最終石達開只能投降清軍。

  

  廣告李時珍稱它為「男人寶」,羊吃了也會發情,女人都喜歡!太平天國最後一股有生力量,因此滅亡,而到了同年的6月,石達開在成都公堂受到審問,隨後以謀反罪名,被判處凌遲酷刑,享年32歲。

  然而在歷史上,石達開投降的原因,也成為了備受爭議的話題,在不少人的心目當中,石達開從來沒有害怕過,每次作戰,都是一馬當先,從不言敗。而在大渡河附近,眼看局勢徹底衰敗,石達開還寫下「''大軍乏食乞誰傘,縱死液江定不降。」來激勵部下。

  

  廣告女人 糟蹋 子宮的3種食物,若經期常吃,活該提前閉經,還早衰然而清廷提審石達開,所寫下的石達開口供筆錄,卻將石達開描繪成為了貪生怕死的形象:「達開正欲投河自盡,因想真心投誠,或可僥倖免死。達開想救眾人,俱令棄械投誠。」在石達開投降後不久,清軍傳回清政府的捷報當中,似乎也佐證了這個觀點,當清軍剛剛豎立起「投誠免死」的大旗,石達開隨後帶著五歲的小兒子和宰輔曾仕和、中丞黃再忠、恩丞相韋普成到洗馬姑向四川都督駱秉章乞請降。

  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呢?目前大部分史料,都能夠表明,至少石達開的確是投降了的,然而關於他投降的原因,卻難以辨別,有人認為,石達開單純是害怕犧牲,所以選擇了歸順,還有人認為,石達開素來愛護士卒,不忍心其一同受難,故而投降表明誠意,自己慷慨就義以保全部下。

  事實上,到了20世紀,史學家王堯禮在整理駱秉章幕僚黃鵬年寫給友人的信件時,揭開了太平天國石達開投降之謎。

  審訊石達開的時候,黃鵬年同樣在場,他如此描繪這名犯人:「此賊舉止甚穩,語言氣概,不亢不卑,寓堅強於和婉之中。方其就死, 納履從容,若是我大清忠臣如此死法,敘入史傳,豈不炳耀千載;如此人不為朝臣用,反使為賊,誰之過歟。」

  這個舉動足以說明,石達開早已經是抱著視死如歸的心態,而在當時,太平軍四面招困,糧草斷絕,部下先是殺馬吃,後採桑葚挖草根,再到後來已經發展到同類相殘的地步,無法坐視這一切的石達開,最終選擇了投降。

  儘管他知道自己難逃一死,也堅決不願向滿清官員俯首縮尾,而是毫無畏懼,慷慨就義,這一番真相的揭露,石達開的名節保持到了最後,就連敵人也為他感到敬佩,他也總算可以瞑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幾封清朝書信被發現,石達開投降之謎終被揭開
    在近代歷史上,石達開是一個爭議很大的人物,比如石達開是太平軍裡面,最有才幹的王爺之一,但同時,因為天京之變以後,石達開的主動出走,分裂了太平天國,並在最後關頭,有投降清朝的嫌疑,因此,石達開也受到了譴責。不過,隨著幾封清朝書信被發現,石達開投降之謎也被解開,那麼,這些書信都寫了什麼內容?
  • 新發現的清朝書信,解開石達開死前之謎,真是頂天立地的好男兒
    近日,學者王堯禮發現了清朝著名學者黃彭年的手跡。而黃彭年,正是石達開就義的目擊者之一,而他與朋友唐炯的書信,為了揭開了石達開生命中的最後一刻。首先,黃彭年在信中記述了石達開投降的經過。信中寫道:「石逆來至子打地, 可謂天奪其魄, 而河伯現靈, 山水陡長, 不惟大渡河不易渡, 王千戶應元所屬之小水、嶺千戶承恩所屬之涼橋小河, 亦皆水長二三丈。
  • 石達開、陳玉成之死:26歲那年犯下錯誤,都是年輕惹的禍
    1862年6月,英王陳玉成拒絕投降清朝,受凌遲處死,年僅26歲。1863年6月,翼王石達開兵敗大渡河畔,主動向四川總督駱秉章「請降」,結果人家沒同意,將其凌遲處死,時年32歲;5歲兒子石定忠,被清軍用石灰悶死。英王陳玉成、翼王石達開,都是太平天國著名戰將,一度將湘軍打得落花流水,名噪一時。
  • 揭秘太平天國石達開轉戰十餘省兵敗大渡河之謎
    一、天京事變出走之謎 石達開雖然是屬於太平軍老廣西的元老之一,永安分封時得到一個翼王稱號,位列三等,比東南西北四王略低,但也屬於「左軍主將」
  • 石達開:太平天國最厲害的將領,但最終被凌遲處死,真是遺憾
    起義前,洪秀全找到石達開,想讓他加入。石達開見清政府腐敗嚴重,欣然答應。從此,石達開追隨洪秀全,開始反抗清朝統治,成為洪秀全身上最重要的人物。金田起義期間,石達開率起義軍奔赴戰場。在與清軍的戰鬥中,石達開為保證起義的成功作出了許多貢獻。洪秀全封他為翼王,這意味著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最重要的一翼。石達開是當時最年輕的將軍。
  • 太平天國中最完美的人,翼王石達開,逼得曾國藩投水自盡
    在這種情況下,走投無路的廣大貧苦百姓只能發動農民起義,希望能夠通過暴政來推翻昏君的統治,但是由於缺乏專業的領導和農民眼光的局限性,自古以來的農民起義基本上很難成功。太平天國這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運動,發生在清朝晚期由洪秀全組織而成,早起信奉「拜上帝教」和「絕對平均主義」,在鼎盛之時甚至佔據了半壁江山,能夠和滿清朝廷分庭抗禮。
  • 太平天國西徵:楊秀清與石達開權力博弈,沒有誰是贏家
    但是,西徵是太平天國內部一場權力博弈,楊秀清、石達開相互較量,最終葬送了西徵大好前途,讓湘軍逆襲成功。太平天國西徵:內部一場權力博弈,沒有誰是贏家,楊秀清、石達開都因此而付出代價。對於韋昌輝,北王職責是確保天京安全,理論上不外出帶兵,對楊秀清構不成大威脅,楊秀清可以暫時不用考慮他。石達開則不一樣,家族中能打之人太多,若是給他掛帥西徵,立下赫赫戰功,還能有楊秀清啥事嗎?所以,西徵掛帥人選上,石達開第一個被排擠出局,不能參與此次軍事行動。那麼,掛帥西徵的是誰呢?
  • 石達開:太平天國悲情英雄
    石達開大破江南大營,解除了清軍對天京三年的包圍,卻令曾國藩免遭滅頂之災。  石達開配合東王楊秀清解除天京之圍後,便踏上西徵的路途。他萬萬沒料到,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矛盾已經全面爆發了。  按照太平天國的宗教理論,天王洪秀全是上帝次子,但是,本應在天王之下的楊秀清卻時不時以「天父」下凡的名義,直接越過洪秀全,給太平軍部眾發號施令。
  • 清朝為何沒有殺掉太平天國降將、北王韋昌輝的弟弟韋俊?
    太平天國名將韋俊,是眾多降清的太平軍將領中唯一得到善終的高級將領。清朝之所以沒有殺韋俊,應該跟他投降的時機有很大關係。韋俊是北王韋昌輝的弟弟。他跟隨韋昌輝參加了金田起義,是太平天國的元老級人物。韋俊能徵善戰,就成了太平天國韋氏家族中的二號人物。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今南京)之後,為了建立拱衛天京的屏障,同時展開了北伐和西徵。韋俊作為西徵軍先鋒,屢立戰功,獨立率軍攻克了包括湖口、九江、田家鎮、半壁山、漢口、漢陽等在內的多座重鎮,最終合圍武昌。1854年,韋俊派500名童子軍縋城,成功攻克了武昌城。
  • 太平天國永安封王:石達開戰功赫赫,為何就他沒有封地?
    優勢一:楊秀清學會「跳大神」,之前假裝「天父下凡」,營救出了馮雲山,從而掌握了太平天國的教權。關鍵時刻,或者說有需要時,楊秀清就是上帝,洪秀全都要聽他話。優勢二:蕭朝貴在水竇之戰中受重傷,不能處理軍政事務,楊秀清乘機玩「天父下凡」,讓洪秀全發布詔書,冊封「首義五王」,打壓蕭朝貴。
  • 大渡河之戰:2位三流將領,追著「戰神」石達開弔打
    1863年6月,曾經追著中興名臣,號稱「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吊打的翼王五千歲石達開,在大渡河畔陷入絕境,無奈之下主動「請降」,受凌遲處死。翼王石達開,太平天國一代「戰神」,居然落得如此悲慘下場,著實可悲、可惜、可嘆。那麼,大渡河之戰,究竟是誰擊敗了石達開,他們可否是清朝名將呢?
  • 翼王石達開之死:被2位三流將領壓著打,11位夫人紛紛隨他而去
    ——《垓下歌》清朝鹹豐元年,統治者的昏庸腐敗,在外國資本主義侵略下,中國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各地英雄豪傑紛紛揭竿而起,決意推翻清朝統治。這麼多的起義運動中,以洪秀全為首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運動規模最大,最為劇烈。
  • 歷史探秘:太平天國「翼王五千歲石達開」遇難的歷史真相
    可以說,他是太平天國將領裡面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歲就受訪出山,十九歲就統帥千軍萬馬,二十歲就封王拜相,三十二歲英勇就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既是一名軍事家,也是一名詩人,可謂是一個文武奇才。其次,在他擔任統帥期間,和清朝打過很多的硬仗和惡仗,但最終都會迎來一個勝利的結局,所以,他也被人們稱為常勝將軍。
  • 石達開:23歲迫使曾國藩兵敗投水,32歲卻投降,一個善舉永保後代
    但是,太平天國中有一位王猶如一位獨特的旗幟,武能鞍馬平天下,文能提筆定乾坤。他就是翼王石達開。1847年,16歲的石達開追隨洪秀全,加入了"上帝教",僅僅只用了四年時間就升至"翼王五千歲",坐上了第六把交椅,僅次於天王洪秀全、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
  • 石達開大渡河被俘真相:既不是投降的叛徒,也不是以身殉節的英雄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農民運動的一位重要將領,被封為翼王,他具有卓越的軍事政治才能,深為太平天國廣大軍民所愛戴,對太平天國前期的飛躍發展作出了寶貴的貢獻。但是他後來在大渡河被俘,慘遭殺害的真相,卻一直不為人們所知。
  • 太平天國將領石達開為什麼會選擇進軍四川?
    1857年10月,石達開率部自安慶經建德入江西。石達開駐軍江西撫州時,洪秀全又數次派人到撫州請援,石達開依然對洪秀全耿耿於懷,置太平天國的前途於不顧,堅決不應詔回援。接著,石達開又決定放棄江西根據地,全力進取浙江。
  • 翼王石達開巨額寶藏之謎:只要能破解這八字真言,便可得到寶藏
    他出生於1831年,16歲參加太平天國起義運動,19歲開始統領千軍萬馬,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20歲封王拜相,為「翼王五千歲」。石達開得知消息後率領部眾脫離太平天國,輾轉各地繼續與清軍抗爭,最後在四川大渡河畔聽了下來,但因天降暴雨,渡河不成,面對清軍重兵,糧草用盡,陷入絕境。為了保全自己的部下,石達開決定以自己被俘為條件,讓清軍不得為難自己部下。隨後,被俘的石達開被押往成都,處以凌遲極刑。
  • 石達開降清被凌遲,當時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在太平天國的諸次戰役中有卓越功勳。在楊秀清被殺後,其被洪秀全委以政務大權,鹹豐七年,因遭洪秀全猜忌而負氣出走轉戰於西北一帶。同治二年三月,被清軍圍於大渡河邊,被殺。太平天國分裂以後,帶軍西進的翼王石達開兵敗大渡河畔。1863年5月,他在大渡河南單的紫打地「釋兵表降」。
  • 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的兒子,原來是被石灰燒死的,是誰心這麼狠?
    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的兒子,原來是被石灰燒死的,是誰心這麼狠?石達開早在青年的時候,就加入了太平軍參加了太平天國的反清運動,立下了赫赫戰功,被封為了翼王是太平天國不可多得的一位將才之人啊,但是在天京事變過後,石達開就離開了那個傷心的地方,從此在各地與清兵進行戰鬥,但是在1863年的時候他來到了大渡河的南邊,紫打地,北邊沒有清軍進行防禦。
  • 石達開真是因為貪生才投敵?兩千弟兄的結局,證實他確實愚蠢
    清朝末年,列強進犯,苦得還想要踏踏實實地生活下去的百姓,富家子弟石達開見世道不公,便捐獻了全部家產,參加金田起義,被封為左將軍、翼王。太平天國是我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規模空前的農民戰爭,到了清朝,官場腐敗,民生困苦,他們揭竿而起未必不對,後世也曾盛讚太平天國,稱其為救亡圖存。